潛江龍蝦開捕忙,龍騰獅舞人氣旺
3月21日上午,潛江舉辦了2020年龍蝦開捕儀式,並進行現場直播。
儀式活動上,鑼鼓喧天,喜慶的舞龍舞獅格外引人注目。此次的龍獅表演由潛江市非遺傳承傳習基地(浩口鎮)承擔,在疫情期間的舞龍舞獅,畫風是這樣的。
舞龍隊的隊員,鑼鼓手們都戴著口罩,絲毫不減舞龍舞獅的威武、熱鬧。
中國人為什麼愛舞龍舞獅
中國人的各類喜慶活動總是離不開舞龍舞獅,電視電影中的外國街頭,唐人街的代表性畫面便是獅舞龍騰紅燈籠。那麼,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愛舞龍舞獅呢?
在中華文化中,「龍」和「獅」、「麒麟」都是神話中的動物。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龍舞獅來助興,配以鑼鼓擊樂,熱鬧非凡。龍騰獅躍代表著喜慶和吉祥,人們以舞龍舞獅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成為傳統的民俗文化。
從舞龍中明白處事分工
潛江市非遺中心對我市各舞龍代表性傳承人進行口述史記錄訪談,通過他們的講述,發現了舞龍與中國人處事方式及社會分工的重要聯繫。
集體的重要
龍是中華的圖騰,舞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關鍵的核心是凝心聚力。我們是龍的傳人,凝聚成一個整體,我在集體中,我服從集體,集體中有我,我要配合。聚集集體的力量,始終朝著一個方向,為了共同的目標奮鬥拼搏。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多次受到挫折,龍文化把人們聚集起來,抵禦外敵,實現社會穩定,國富民強。
舞龍的十幾個人,每個人都很重要,各起各的作用。需要全體人員步調一致,如果搞英雄主義,各做各的,就會亂套。
帶頭人
龍頭有多個舞法,在平地上表演可根據套路交替使用。但玩一些高難度套路,如站在桌子或板凳上玩龍,就應該使用相對柔和的技法。舞龍頭的人要時刻注意後面,如果不管後面人的動作,不注意協調,就會出事,把整條龍帶跨。
二把手
舞龍中玩第二節的人很特殊,龍舞的好不好,二把手很重要。他既要跟著頭把,把浪打上去,又要把後面的帶起來。那個浪,你不用力氣帶,是帶不起來的。
中間層
舞龍從第三把手到倒數第二把,那就要隨和,不能自作主張,要順勢而為。既不能慢,又不能快,要順勢,順浪而行。
年輕一代
玩尾的,要體現生命力,要左右地蹦。一條龍活不活,與尾巴有很大關係,讓觀看的人喝聲不斷,好不好在尾巴。要對節拍相當熟悉,不熟悉容易被帶傷,因為前面的浪力量和慣性很大。
訓練關鍵
在舞龍人的訓練中,頭、二和尾,要著重訓練,不然就會出麻煩,一條龍玩的活不活,長不長久,最重要看這三處。中間部分人員的整體配合能力也必須加強訓練。
了解了舞龍相關的知識點,是不是特別能對應到我們在社會、職場中的位置、特別注意點和各自應發揮的作用呢?
此次中國遭受到疫情的襲擊,正因為國人身上的龍文化精神,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打贏這場戰「疫」,讓全世界認識到中國的偉大。
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具有深刻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對整個社會起著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不忘傳統,傳承文化根脈,共築民族未來。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