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終於要過去了,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奇怪的詞語又增加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詞」不同。近日,為了探究青年們的精神世界和背後的文化延伸,《青年文摘》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網絡熱詞,並總結成了一句順口溜——
「雙節棍尾款人,後浪集美打工人。雲監工逆行者,專業工具網抑雲。」
打工人-職場人的群體共鳴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仿佛在一夜之間,無論藍領白領,還是明星網紅,都在自稱打工人。「生活中有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在打工人語錄裡,一半寫著充滿幹勁的鼓勵,一半寫滿現實生活的無奈,但他們始終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工人」是一種黑色幽默,也是成年人在職場競爭和生活重擔雙重壓力下的強烈共鳴。
尾款人-剁手黨的群體狂歡
李佳琦熬夜賺錢白天補覺,尾款人熬夜花錢早起打工
「尾款人付訂金的時候,感覺自己什麼都買得起。」李佳琦一聲鑼響,尾款人通宵搶貨,不到2小時,天貓上就有100個品牌成交額超1億。尾款人瘋狂搶貨不是因為有錢,他們認為現在不買以後更貴,拼單湊滿減、提前付定金都是為了省錢。尾款人和打工人,幾乎是同一批年輕人。打工人的內核是苦中作樂,而尾款人則是買中帶淚。
雙節棍-年輕人的單身亞文化
光棍節都成雙了,我還是單身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過完雙節還是光棍就叫「雙節棍」。巧合的是,脫胎於「光棍節」的天貓雙十一今年也變成了「雙節棍」(分兩波售賣)。雙節棍一詞再度走紅,並被延伸為「過兩個雙十一還是單身的人」。從光棍到雙節棍,單身的表達越來越含蓄。年輕人一邊渴望愛情,一邊創造新梗自嘲單身,形成了獨特的亞文化。
後浪-誰能定義當代年輕人
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
五四青年節前夕,B站邀請了著名演員何冰寄語年輕一代:「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青年不想被代表,「少部分人的優越並不代表我們」;有的青年不想被定義,「青年人不需要中年人代表他們發聲」。後浪該如何定義仍然懸而未決,可能在每一位青年的一言一行中。
集美-逐漸萌化的暱稱文化
集美們,衝鴨
集美原是廈門市的地名,寓意「集天下之美」。今年因為某快手主播把「姐妹」讀成「集美」,由此成為網絡熱門稱呼,打開微博隨手一刷就能看到女孩們互稱「集美」。還有網友把集美解讀為,「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親」「兄dei」「集美」「小姐姐」......網絡上已經誕生了一大批新稱呼,有的呈現出方言化,更多的則是逐漸「萌」化。
專業團隊-後疫情時代的生死觀
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抬,世間白來
4月份武漢開城,被疫情打斷的生活開始全面恢復。與此同時,《黑人抬棺》的視頻火爆全網。視頻中加納人肩上抬著棺木鼓掌跺腳,用狂野的舞蹈送別逝者,被中國網友稱為「專業團隊」。加納人在葬禮上,更喜歡用歡笑來代替眼淚,這跟莊子在妻子葬禮上「鼓盆而歌」不謀而合。這種生死觀,給忌諱談「死」的國人帶來了強烈的精神衝擊。
工具人-被異己需求物化的人格
工具人受夠了被當工具,但還是脫不開身
職場工具人,是公司中的小透明,處事秘笈就是「收到」「明白」;情場工具人,是女神的千斤頂,連做備胎的資格都沒有,低到塵埃任她差遣......工具人的本質是人格被物化,失去了自我被當成工具使用。在當代語境下,「工具人」被泛化到各個領域。年輕人自稱工具人,是以此來消解自己所面臨的無奈,也表達了想擺脫這一尷尬處境的願望。
網抑雲-當喪文化遇上正能量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以熱評文化為特色的網易雲音樂,因為出現大量消極評論,被網友戲稱為「網抑雲」。此前,隨便點開一首民謠,評論區裡總會出現頹廢、矯情的「傷痛文學」,活像一本《人間失格》。不少網友認為,故意賣慘裝文藝對真正的抑鬱症人群會造成巨大傷害。「生而為人,我很快活」,越來越多的網友用正能量回懟「喪文化」,把網抑雲變成「網愈雲」。
雲監工-現象級直播下的新身份
這不是監督,這是一種激勵
疫情期間,超1億網友看直播「監工」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見證著攻堅克難的中國速度。這場慢直播還被融入了飯圈文化,網友們紛紛為叉車、鏟車、挖掘機起名。無獨有偶,今年天貓雙十一開啟的快遞直播,也吸引了超1億人次的「雲監工」。與「叉醬」「藍忘機」因為勤快走紅不同,快遞機器人「199」因為偷懶而成為網友的重點盯防對象。
逆行者-和平年代的英雄楷模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當別人在設法逃離疫區的時候,他們逆向而行:不問歸期、不懼兇險、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從死神手裡搶人,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俠之大者」。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醫護人員,也是救火的消防員、是抗洪的戰士、是抗震的志願者......是英雄們的總稱。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這種「逆行」精神將被永遠傳遞。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這些喜歡通過網絡熱詞來讚美、調侃和自嘲的年輕人,恰恰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還能主動紓解和釋放內心壓力的人,是熱愛生活也熱愛這個世界的人。
2020十大熱詞,哪個最適合描述你?
(文章綜合自青年文摘、齊魯晚報)
(編輯:崔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