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局麻以及半麻,有什麼不同?醫生一般是如何選擇的?

2020-12-03 骨科劉剛

雖然說現在生活變好了,但是患各種疾病的概率卻變多了,很多的病症需要做手術治療,這時候就會面臨一種選擇,就是選擇怎樣的麻醉方式。麻醉主要分為三種,全麻、半麻和局麻,很多人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那醫生一般會如何進行選擇呢?

全麻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麻,其實這種方式是比較好理解的,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全身進行麻醉。將麻醉藥從肌肉靜脈等部位注射進去,作用於神經中樞,慢慢的人會失去意識。全麻的過程中,患者是沒有任何意識的,沒有任何的疼痛感,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全麻並不是只有單一的一種方式,如果是用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就屬於聯合麻醉。若是用的藥物在兩種以上,則屬於複合麻醉

局麻

局部進行麻醉,患處在什麼地方,就在患處周圍區域進行麻醉,局部失去痛感,但人還是比較清醒的。局麻也分為不同的方式,最為常見的就是淺表麻醉,直接將麻醉藥抹在需要塗抹的地方,或者是通過的方式,讓局部麻醉。一般用於小手術,例如切除麥粒腫,麥粒腫的體積很小,所以直接用淺表麻醉就可以了。

浸潤麻醉是局麻的一種,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注射麻醉藥,每次不會注射太多,一點一點的注射,讓麻醉藥慢慢的浸透進去。這種麻醉方式常使用於拔牙,想必拔過牙的人,應該會比較熟悉。阻滯麻醉也是局麻的一種,通過局部注射的方式來阻礙某個神經的疼痛感,能夠避免患者在手術中因為疼痛而影響手術。

半麻

顧名思義,就是半邊身子麻醉,用專業的術語來說就是椎管內麻醉。醫生會將麻醉藥注射到椎管裡面,然後周圍的組織會逐漸失去感覺。一般這種麻醉用於剖腹產或無痛分娩,下半身失去疼痛感,手術會比較容易進行一些。

手術所需要的麻醉方式,一般不是由患者自己選擇,而是醫生來為你選擇。醫生要根據你的病情、你的身體情況等等來進行選擇。像是全麻,一般都用於大型手術,麻醉效果好,但風險性較高局麻一般用於小型手術,操作簡單,對神志沒有影響,術後患者恢復也會比較快。半麻面積比較大,適合較為大型的手術,相比較全麻而言,對人體的刺激會小一些。具體怎樣選擇,醫生還是要看個人體質病情以及承受能力等等,綜合考慮才能選出最適合患者的方式。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是以治療為目的,只要能對治療有所幫助,不必過於糾結,醫生是不會給你瞎推薦的。不過麻醉之前有很多注意的事項,患者最好是不要吃東西,因為麻醉過後,吞咽功能可能會暫時消失,若是吃了東西再進行麻醉,就可能會吸入肺部,繼而會有窒息的風險,所以術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相關焦點

  • 做手術時,全麻、局麻和半麻有什麼區別?不同的人該怎麼選?
    從來沒有做過手術的人,對麻醉方式是完全不了解,只知道有全麻、局麻和半麻,但是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對此可能會有點心慌。今天一文就來告訴你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該如何選擇,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做手術時,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選擇?
    一般來說,麻醉分為局麻、半麻和全麻,這三種方式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哪個更好?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局麻,就是對身體的某一個部位進行麻醉,只有一部分的身體會失去痛覺,人還是清醒的狀態。局麻一般依靠塗或者噴的方法,將麻醉藥上到人體皮膚表面或黏膜,一般用於皮膚表面等一些淺表的檢查。
  • 全麻、局麻以及半麻有什麼不同,哪一個好?為什麼只能醫生選擇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聽到醫生討論麻醉方式,比如全麻、局麻、半麻。那麼,這三種麻醉方式究竟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麻醉方式更好呢。我們自己能夠選擇使用哪種麻醉方式嗎?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三種麻醉方式,有什麼不同。
  • 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
    原標題: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醫生,能不能給我做全麻,我害怕聽見錘子敲骨頭的聲音」、「我的孩子還小,能不能不做全麻,聽說全麻傷腦子!」到底全麻、半麻、局麻這些麻醉方式有什麼差別,對病人有風險嗎?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麻醉方式呢?我們請來麻醉科醫生給大家解釋。
  • 「全麻」和「半麻」有啥區別?為何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卻是半麻?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說到麻醉,很多人都知道有全麻、半麻和局麻的分類,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麻醉多少對人體的神經有影響,所以會對它本身產生一些恐懼心理。在面對流產手術的全麻和剖腹產的半麻時,就會更加疑惑,照理說危險係數越大的手術麻醉劑應該打的更多,所以出現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麻醉方式是為什麼呢?
  • 做手術需麻醉 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
    「醫生,能不能給我做全麻,我害怕聽見錘子敲骨頭的聲音」、「我的孩子還小,能不能不做全麻,聽說全麻傷腦子!」到底全麻、半麻、局麻這些麻醉方式有什麼差別,對病人有風險嗎?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麻醉方式呢?我們請來麻醉科醫生給大家解釋。
  • 全麻、半麻、局部麻有啥區別?麻藥真會讓人變笨嗎?醫生如實回答
    在古代想要接受外科手術或者分娩手術是需要承受極大痛苦地,隨著科技的發展,在18世紀外科醫生發明了外科麻醉,這也成為了現代外科學的三大裡程碑之一!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一些隱患,有人認為麻醉範圍越大身體所受的傷害就越大,因此很多人對全麻和半麻有著很大的誤解,甚至覺得麻醉會使人變笨,事實真的如此嗎?
  • 為什麼剖腹產只要局麻,「人流」卻要全麻?知道答案後很心疼女人
    但是有兩種麻醉,確實是有些人才接觸過的,就是剖腹產的局麻和人流的全麻。而這兩者從根本上,也有很大的差別。意外懷孕的文文文文經過十月懷胎,由於寶寶過大,所以必須進行剖腹產,當時是做的局部麻醉,對於文文而言,能夠清楚地感受寶寶出生的所有過程,包括醫生在自己肚子上,用手術刀一層一層地割開皮肉,再取出寶寶,再一層層地縫上。
  • 剖腹產是全麻還是半麻,通常情況下你沒得選!
    剖腹產是全麻還是半麻,剖腹產麻 醉,分為選擇性剖腹產和急診剖腹產。選擇性剖腹產麻 醉,一般麻 醉方式選擇硬膜外麻 醉作為首 選,術前準備與其他開腹手 術相同,術前一天進流食,術前當天禁食禁飲。而全麻則需要將大腦也麻 醉了,讓大腦沒有知覺了,而且全麻的藥 物也擔心會對胎寶寶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只要不是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都會選擇半麻。半麻的情況下,生產過程是怎樣呢?
  • 全麻和半麻哪個更好?醫生說出了真相
    但孩子三歲以前,正處於大腦快速發育的階段,若是進行全麻的話,可能會對大腦有一定的損傷,不是必要的情況下不建議全身麻醉。在麻醉藥的使用方面,大家也存在一些爭議,一些人認為全麻好,而一些人則覺得全麻對身體傷害太大,還是半麻比較好,那麼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呢?全麻好還是半麻好?
  • 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大多「半麻,醫生的解釋很科學,孕媽看看
    一定程度上,小林能夠感受到醫生在自己肚子上,一層層撥開皮肉將孩子取出來,最後再加上肚子一層層的縫補好。在這個過程中,小林雖然沒有感覺到疼痛,但是心裡的壓力還是很大的,然後小林就和老公商量,之後選擇不要二胎。
  • 為何流產手術用「全麻」,但剖腹產卻多用「半麻」?實情要了解
    為何人流要「全麻」,而剖腹產「半麻」呢?事實上,女性在做人流的時候,表面上看似醫生給注射麻藥,之後整個人就進入了昏睡狀態。但其實,這並不是大家理解的給全身進行了麻醉,而僅僅是讓女性進入了深度睡眠,在短時間內以便於人流手術更加順利的完成。
  • 剖腹產手術時,選擇全麻好還是半麻好?產婦可別不當回事
    隨著預產期的日益臨近,很多孕媽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在分娩之時,到底選擇順產,還是選擇剖腹產。要是順產,過程確實比較痛苦,甚至需要熬幾個鐘頭才能生下寶寶。不過只要能夠堅持下來,無論是對寶寶的健康,還是對產婦的術後恢復,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如果產婦身體狀況良好,一般建議選擇順產。
  • 選擇半麻還是全麻?醫學博士為你解答
    選擇半麻還是全麻?選擇半麻還是全麻?醫學博士為你解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北京棉花糖局麻豐胸的優勢有哪些
    想做假體隆胸的你一定研究過很多種隆胸手術了吧,雖然各家醫院對於項目的包裝名稱都有所不同,但單從技術層面來講,現階段比較流行的假體隆胸手術只有三種形式:內窺鏡隆胸、雙平面隆胸、局麻隆胸。這三種技術也很好區分,內窺鏡隆胸依靠的是先進的設備,雙平面隆胸是創新了隆胸手術的置入位置,局麻隆胸是依靠獨特的麻醉配比改變了隆胸只能全麻的可能。三種手術形式,都是為了降低術後併發症而努力研發的成果。今天來說說最不一樣的局麻隆胸到底是什麼?技術真的可靠嗎?為什麼摒棄了常規的全麻形式而選擇局麻?
  • 半麻是什麼麻醉
    大家應該聽說過打麻醉有打半麻的,說是腰以下麻醉,腰以上是正常的,而且還是在腰背後打針,感覺很痛,會害怕手術。今天,我來向大家解釋什麼是半麻。老百姓口中說的半麻、腰麻,專業上分為蛛網膜下隙阻滯、硬膜外阻滯和腰硬聯合麻醉。打麻醉前會讓你側著躺,然後手抱膝蓋,這是為了方便醫生更加準確的找到打麻醉的位置,也能減輕病人的疼痛。那麻醉醫生會在哪下針呢?在腰背後的脊柱之間的間隙裡。
  • 醫生:「是要全麻還是半麻。」 病人說要微辣
    醫生:「是要全麻還是半麻。」 病人說要微辣。 2、美術館發生了火災,工作人員清點整理後,向上級匯報:「雖然火災很嚴重,但我們還算幸運。」 上級稍微鬆了口氣,問:「被燒毀的只是少數,是吧?」
  • 吳帥:別對「局麻截肢手術」作道德判斷
    做下肢截肢手術,選擇全麻,病人處於深睡眠狀態,手術過程中不會感覺到疼痛,這一點人們好理解,但如果選擇局麻,手術過程中,病人會不會痛?像一些人擔心的那樣,會疼死過去?其實,在疼痛感方面,局麻與全麻幾乎完全一樣。當身體某一區域的神經被暫時阻斷,疼痛的信號無法通過神經末梢傳遞到脊髓及大腦,痛感就不會在頭腦產生。
  • 全麻與局麻相比,真的對身體的傷害更大嗎?
    同樣的全麻藥,用在Michael Jackson身上就是致死,然而每天世界上上百萬的人在用,為什麼就很安全呢?同樣的局麻藥,合理的應用,對全身影響就微乎其微。但是為什麼有些病例會出現局麻藥中毒甚至致死呢?要討論這個問題,至少得首先明白,所謂的全麻和局麻,到底是指什麼。
  • 醫生解讀麻醉那些事:全麻讓人變傻?這種說法不靠譜
    在門診中,麻醉醫生將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術前評估和諮詢,優化患者就診流程,最大限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每天接診的患者有40-50人,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達到62人。」成都市三醫院麻醉科副主任姜華介紹,其中有90%是打算做無痛胃腸鏡、無痛纖支鏡等無痛手術的病人,「大多是50歲以下的病人,以30-40歲年齡段最多,其中女性要比男性多一些,大部分因為胃不舒服以及胃潰瘍前來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