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術需麻醉 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

2020-12-01 南方網

 

  每種麻醉方式都有出現併發症和意外的可能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 楊濤

  文/林梢 許東妮

  要做手術了,患者和家屬往往很忐忑,除了對手術結果的擔心外,採用哪種麻醉方式也往往是他們最關心的。「醫生,能不能給我做全麻,我害怕聽見錘子敲骨頭的聲音」、「我的孩子還小,能不能不做全麻,聽說全麻傷腦子!」到底全麻、半麻、局麻這些麻醉方式有什麼差別,對病人有風險嗎?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麻醉方式呢?我們請來麻醉科醫生給大家解釋。

  根據病人情況來選擇哪種麻醉方式

  原則是能用簡單不用複雜

  唐阿伯已經80歲了,有心臟病和高血壓,體重超過160斤,他需做闌尾炎切除手術,要求全麻下進行。但是考慮到全麻藥物對心肺功能的抑制作用,醫生並沒有接受他的建議,而是給他選擇了硬膜外麻醉。

  陳阿姨要做乳腺癌保乳手術,雖然是局部手術,理論上可以在局麻下進行。她本人從節省費用的角度出發,也想著要做局部麻醉。但是因為保乳術患者等待的時間非常長,考慮到患者的心理壓力,在醫生的勸說下,陳阿姨終於同意施行全麻。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楊濤說,麻醉醫生給病人選擇麻醉方式有個原則,那就是能夠用簡單的,就不需要用複雜的。如磕破了頭,裂了個大口子,醫生要縫合傷口,可就算要縫上十來針,也只需局部使用麻醉藥物進行表麵皮膚的浸潤即可,無需用到全麻。

  醫生必須根據病人病情及手術性質來考慮麻醉方式。楊濤解釋說,即使是同一種病,同一種手術方式,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的人和年輕人要使用的麻醉都很可能不同。如甲狀腺手術,完全可以在局麻下進行,對手術部位進行神經叢阻滯便可,但有時考慮到病人需要保持同一姿勢2—3小時,有的還不願聽見刀切開皮膚的聲音,那麼在病人的要求下,可以使用全麻。孩子的包皮切除手術,也是在局麻下便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孩子哭鬧不止,不願配合手術,那麼有時醫生最後也會採取靜脈全麻的方式。

  目前各大醫院實施的麻醉方式主要為全麻和局麻兩種

  全麻並不比局麻危險

  果果要做疝氣手術了,醫生說要給孩子做全麻術,果果媽媽不同意,認為全麻會傷腦子,做了全麻孩子會變笨。真是這樣嗎?很多人都覺得全麻比局麻更危險,不太願意做全麻。楊濤教授稱,目前各大醫院實施的麻醉方式主要分為全麻和局麻兩種。全麻又分為氣管內插管和靜脈麻醉兩種方式。局麻裡又分為椎管內麻醉、神經叢阻滯和局部浸潤幾種方式。但不管是全麻還是局麻,都已經在臨床應用多年,只要在熟練和負責任的醫生操作下,臨床發生意外的機會很小。

  麻醉是否有風險,這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了,經常有病人問,全麻會不會很危險,會不會睡著了就醒不過來?小朋友用了全麻腦子會不會變笨?局麻是不是比全麻更安全。對此,楊濤副教授解釋說,每種麻醉的風險都是均等的,麻醉醫生行內有一句話「手術有大小,麻醉無大小」。每種麻醉方式都有出現併發症和意外的可能,因此每一次麻醉都需要麻醉醫師認真對待。

  但是無論是全麻還是局麻,都已經在臨床應用多年,是非常成熟的麻醉方式。至於全麻會不會讓小朋友變笨,他認為這是家長們的誤解,因為麻醉藥物過後,由於尚處在恢復期,有的兒童可能表現得比往常遲鈍,家長就認為是麻醉過後孩子會變笨。事實上只要孩子順利康復,家長會看到他們會和往常一樣活蹦亂跳。而且對孩子進行的氣體麻醉藥,還有專為兒童設計的帶水果香味的七氟烷,沒有氣道刺激性,代謝非常快,施行麻醉的過程,孩子的配合度會比較高。

  名詞解釋

  麻醉有哪幾種?

  麻醉,原義指的是感覺和知覺的喪失。臨床麻醉可以簡單地分為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和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是應用全麻藥品使大腦神經系統得到抑制失去意識,患者術中感覺不到疼痛,認知能力喪失,是一種暫時性的可逆無意識狀態,它的特點是患者意識消失,周身無疼痛感覺。也就是老百姓理解的「睡著了」的麻醉方式。

  椎管內麻醉包括蛛網膜下腔阻滯和硬脊膜外隙阻滯,指的是將局麻藥分別注入椎管的蛛網膜下隙和硬脊膜外隙產生麻醉效果的方式,這就是老百姓平時理解的「半身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將局麻藥注射到神經叢、神經幹或者周圍神經末梢產生麻醉效果的方式,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潤、區域阻滯和周圍神經阻滯。其中的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潤就是老百姓日常最容易接觸到的「打一針就好了」的麻醉方式。

  Tips

  術前禁食必須嚴格遵守

  很多人都不了解,為什麼手術前不能吃東西。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不耐餓,常有家長違反醫囑,偷偷給孩子餵食。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手術前成年人要求8小時禁食禁飲,兒童要求6小時禁食,4個小時禁飲。這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因為人在清醒狀態時,如果吃東西嗆到氣管裡會劇烈咳嗽,把氣管裡的異物咳出來,。但是在麻醉的狀態下,人的這種保護性反射會降低或者完全消失,一旦胃內容物返流,湧入氣道,如果是大量的、迅速的返流可能會引起窒息,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少量的也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

  因此,在麻醉前吃東西或者喝水,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除非是救命的急診手術,如車禍的肝破裂、刀刺傷等必須馬上搶救的手術,否則都必須嚴格執行禁食禁飲的要求。飽胃病人的麻醉風險和難度都會成倍的增加,病人切勿因小失大。

林梢、許東妮

 

相關焦點

  • 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
    原標題: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醫生,能不能給我做全麻,我害怕聽見錘子敲骨頭的聲音」、「我的孩子還小,能不能不做全麻,聽說全麻傷腦子!」到底全麻、半麻、局麻這些麻醉方式有什麼差別,對病人有風險嗎?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麻醉方式呢?我們請來麻醉科醫生給大家解釋。
  • 做手術時,全麻、局麻和半麻有什麼區別?不同的人該怎麼選?
    從來沒有做過手術的人,對麻醉方式是完全不了解,只知道有全麻、局麻和半麻,但是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對此可能會有點心慌。今天一文就來告訴你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該如何選擇,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做手術時,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選擇?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醫療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疾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了,而在此過程中,為了減輕疼痛,需要進行一些操作,麻醉就是常見的一種方式。一般來說,麻醉分為局麻、半麻和全麻,這三種方式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哪個更好?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全麻、局麻以及半麻,有什麼不同?醫生一般是如何選擇的?
    雖然說現在生活變好了,但是患各種疾病的概率卻變多了,很多的病症需要做手術治療,這時候就會面臨一種選擇,就是選擇怎樣的麻醉方式。麻醉主要分為三種,全麻、半麻和局麻,很多人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那醫生一般會如何進行選擇呢?全麻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麻,其實這種方式是比較好理解的,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全身進行麻醉。
  • 全麻、半麻、局部麻有啥區別?麻藥真會讓人變笨嗎?醫生如實回答
    在古代想要接受外科手術或者分娩手術是需要承受極大痛苦地,隨著科技的發展,在18世紀外科醫生發明了外科麻醉,這也成為了現代外科學的三大裡程碑之一!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一些隱患,有人認為麻醉範圍越大身體所受的傷害就越大,因此很多人對全麻和半麻有著很大的誤解,甚至覺得麻醉會使人變笨,事實真的如此嗎?
  • 「全麻」和「半麻」有啥區別?為何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卻是半麻?
    半麻顧名思義就是半身麻醉,剖腹產的「半麻」就是麻醉下半身。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說到麻醉,很多人都知道有全麻、半麻和局麻的分類,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麻醉多少對人體的神經有影響,所以會對它本身產生一些恐懼心理。
  • 麻醉會讓人變笨嗎?全麻和半麻哪個更好?醫生說出了真相
    麻醉會影響智商嗎?對於這個問題,不知道正在看文的你是怎麼想的?其實很多人都對麻醉有錯誤的認知, 若是正規的進行麻醉,實際上是不會對智力造成影響的。一個人聰不聰明,和大腦有關,但是和麻醉無關。但孩子三歲以前,正處於大腦快速發育的階段,若是進行全麻的話,可能會對大腦有一定的損傷,不是必要的情況下不建議全身麻醉。在麻醉藥的使用方面,大家也存在一些爭議,一些人認為全麻好,而一些人則覺得全麻對身體傷害太大,還是半麻比較好,那麼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呢?全麻好還是半麻好?
  • 全麻、局麻以及半麻有什麼不同,哪一個好?為什麼只能醫生選擇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聽到醫生討論麻醉方式,比如全麻、局麻、半麻。那麼,這三種麻醉方式究竟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麻醉方式更好呢。我們自己能夠選擇使用哪種麻醉方式嗎?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三種麻醉方式,有什麼不同。
  • 半麻是什麼麻醉
    在手術之前需要打麻醉,麻醉是用麻醉藥物使開刀部位暫時失去感覺,病人在開刀的時候不覺得痛,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大家應該聽說過打麻醉有打半麻的,說是腰以下麻醉,腰以上是正常的,而且還是在腰背後打針,感覺很痛,會害怕手術。今天,我來向大家解釋什麼是半麻。
  • 為什麼剖腹產只要局麻,「人流」卻要全麻?知道答案後很心疼女人
    很多人都知道麻醉,但是卻不知道麻醉還分那麼多種。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接觸麻醉,比如拔牙、做胃鏡。但是有兩種麻醉,確實是有些人才接觸過的,就是剖腹產的局麻和人流的全麻。而這兩者從根本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 為何流產手術用「全麻」,但剖腹產卻多用「半麻」?實情要了解
    那麼很多產婦就會發問:為什麼剖腹產不像做「人流」那樣,直接全麻醉呢?為何人流要「全麻」,而剖腹產「半麻」呢?事實上,女性在做人流的時候,表面上看似醫生給注射麻藥,之後整個人就進入了昏睡狀態。所以,在剖腹產過程中,麻醉不僅僅是保障產婦的安全,還要保證對胎兒的抑制最小。而且在術後,麻藥的揮發速度也是比較快的。剖腹產「半麻」的好處:無論是全麻還是半麻,產婦都不會感到疼。
  • 全麻與局麻相比,真的對身體的傷害更大嗎?
    同樣的全麻藥,用在Michael Jackson身上就是致死,然而每天世界上上百萬的人在用,為什麼就很安全呢?同樣的局麻藥,合理的應用,對全身影響就微乎其微。但是為什麼有些病例會出現局麻藥中毒甚至致死呢?要討論這個問題,至少得首先明白,所謂的全麻和局麻,到底是指什麼。
  • 手術全麻,孩子會不會變傻?且聽麻醉師細細分享
    每當小兒面臨手術,家長們都會有相同的疑問,「全麻呀?我家孩子這麼小,會不會影響以後的智力和發育,局麻不行嗎?」孩子要手術,為什麼會選全麻而不是局麻?因此,小兒手術全麻是很有必要的。全麻對孩子的智力和發育有影響嗎?家長們之所以對全麻如此擔心,究其原因是對全麻不夠了解。小兒全麻最基本的概念是:麻醉=睡眠+止痛。
  • 剖腹產是全麻還是半麻,通常情況下你沒得選!
    剖腹產是全麻還是半麻,剖腹產麻 醉,分為選擇性剖腹產和急診剖腹產。選擇性剖腹產麻 醉,一般麻 醉方式選擇硬膜外麻 醉作為首 選,術前準備與其他開腹手 術相同,術前一天進流食,術前當天禁食禁飲。剖腹產是半麻好還是全麻好?正常情況下來所,大部分寶媽都會是半麻,也就是說,在做手 術的時候,你只是下半身被麻 醉了,自己的頭腦會是清醒的,除非出現一些很緊急的情況,才會不得不採取全麻。
  • 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大多「半麻,醫生的解釋很科學,孕媽看看
    原本小林還會擔心出現像上一次生寶寶一樣,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寶寶從自己的身體裡面出去,但是這個時候醫生卻對小林進行了全麻,等小林睡醒的時候,手術已經完全結束了。這讓小林產生了一個疑惑:難道流產比剖腹產還要可怕?不然為什麼要用全麻?
  • 致命醫美麻醉亂象:無資質做全麻 專業麻藥濫用 違規罰款3000元
    專業的事,專家來做,有專門科室,才有專項人才與硬體,但在衛健委「全國醫療機構查詢」官網上,筆者聯絡的這家北京醫美診所的診療科目中並沒有麻醉科,也意味著缺乏在該機構執業備案的麻醉醫生。同時根據原衛生部印發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吸脂量超過1000毫升就屬於二級項目,需使用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靜脈全身麻醉等完成,吸脂量2000毫升到5000毫升,屬於「需要氣管插管全麻」的三級項目。
  • 剖腹產手術時,選擇全麻好還是半麻好?產婦可別不當回事
    剖腹產需要進行麻醉,以降低術中的疼痛感。其中有兩種形式,分別是全麻和半麻。於是問題出現了,這兩種麻醉形式到底有何區別,孕婦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呢?專業醫生對此最有發言權。要知道,剖腹產手術時,需要在孕婦的肚子上開刀,要是不使用麻藥,沒有人可能承受這種劇痛。
  • 北京棉花糖局麻豐胸的優勢有哪些
    想做假體隆胸的你一定研究過很多種隆胸手術了吧,雖然各家醫院對於項目的包裝名稱都有所不同,但單從技術層面來講,現階段比較流行的假體隆胸手術只有三種形式:內窺鏡隆胸、雙平面隆胸、局麻隆胸。這三種技術也很好區分,內窺鏡隆胸依靠的是先進的設備,雙平面隆胸是創新了隆胸手術的置入位置,局麻隆胸是依靠獨特的麻醉配比改變了隆胸只能全麻的可能。三種手術形式,都是為了降低術後併發症而努力研發的成果。今天來說說最不一樣的局麻隆胸到底是什麼?技術真的可靠嗎?為什麼摒棄了常規的全麻形式而選擇局麻?
  • 醫生解讀麻醉那些事:全麻讓人變傻?這種說法不靠譜
    ■天府早報記者段禎小孩能不能做麻醉?局麻比全麻風險小?麻醉之後人會傻?小到拔牙,大到心臟搭橋,人的一生中總會經歷幾次麻醉,但提到麻醉,大多數人的解讀是,「打一針,舒服睡一覺」,但麻醉醫師幹的活,真不是打一針這麼簡單。3月27日至4月2日是「中國麻醉周」,近日,四川省醫學會麻醉分學會·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了麻醉門診開放日,為大眾解讀麻醉那些事兒。
  • 整形手術採取哪種麻醉方式
    很多求美者,在做出「整形」決定前,一定會做許多的「功課」,唯獨對整形手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卻知之甚少,那就是麻醉。近年來有媒體也曝出一些因整形手術而意外死亡案例,大多數都是因為麻醉環節而出了問題。麻醉是由藥物或其他方法產生的一種中樞神經和(或)周圍神經系統的可逆性功能抑制,這種抑制的特點主要是感覺特別是痛覺的喪失。「麻醉」本身真的很複雜的醫學學科,本身也是一種有創的醫療行為,也確實客觀存在著一定風險。在麻醉的過程中,麻醉醫師的工作不僅僅是解決疼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