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醫美麻醉亂象:無資質做全麻 專業麻藥濫用 違規罰款3000元

2020-11-28 中國經營網

文/黃玉璐

21歲的小嬌(化名)曾夢想一覺變美,卻再也沒有醒來。

據央視新聞報導,10月3日,江蘇常州21歲女孩小嬌在醫美機構接受鼻梁手術時出現血壓、心率下降,搶救無效後離世,此前她還接受了假體豐胸和唇部塑形手術。經查,該機構麻醉醫師未按規定開具麻醉藥品處方,今年兩次因麻醉問題被罰,包括超範圍實施全麻。

10月9日,韓國媒體曝出,今年1月,中國香港已故紡織大亨羅定邦的孫女羅貝兒在韓國整形時因麻醉劑不良反應逝世,麻醉醫師不在現場。

幾天前,又有不幸傳來,陝西渭南一名25歲女子在接受面部自體脂肪移植術時,全身麻醉後心率驟降,不省人事,家屬稱基本處於腦死亡狀態,而涉事醫美機構沒有麻醉科。

1個月連曝3起醫美麻醉亂象,但即使在北京,沒有麻醉科的醫美門診依然聲稱可以使用靜脈麻醉實施吸量超過1000毫升的吸脂手術,各家宣傳的麻醉方式也「推陳出新」,求美者則對麻醉等醫療安全認知不明、重視不足,相關法規有待更新。

麻醉醫生被業內視為「生命的守護神」,醫療機構實施全麻需要登記備案、專業團隊與完善設備,但國內麻醉醫師缺口大,醫美機構良莠不齊,違規操作讓麻醉從「守護神」畸變為「死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麻醉方式「推陳出新」?

超範圍實施麻醉,近期頻現報端,在醫美機構雲集的北京,同樣存在「麻醉迷思」。一些醫美機構對各種麻醉方式的新型表述,就足以令求美者一頭霧水,背後則暗藏違規風險。

在一位醫美顧問處,筆者了解到,她所在的北京朝陽某醫美診所,能夠為求美者實施單次吸脂量不超過5000毫升的吸脂手術,「醫生會在保證安全和正常功能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吸」,該診所所有手術採取「舒適麻醉」,「介於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之間」,吸脂使用麻醉藥品丙泊酚,該銷售人員稱之為「小牛奶」。

專業的事,專家來做,有專門科室,才有專項人才與硬體,但在衛健委「全國醫療機構查詢」官網上,筆者聯絡的這家北京醫美診所的診療科目中並沒有麻醉科,也意味著缺乏在該機構執業備案的麻醉醫生。同時根據原衛生部印發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吸脂量超過1000毫升就屬於二級項目,需使用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靜脈全身麻醉等完成,吸脂量2000毫升到5000毫升,屬於「需要氣管插管全麻」的三級項目。

在某醫美社區上,還有醫美機構聲稱「舒適麻醉」可以隨叫隨醒,或推出所謂的「睡眠麻醉」「睡美人麻醉」,稱術後患者如從夢中甦醒,噁心等不良反應較少,安全舒適。


某醫美線上社區出現的「睡美人麻醉」宣傳


但麻醉醫學專業人士向筆者透露,臨床上並沒有「睡眠麻醉」的專業術語,「舒適麻醉」實為鎮靜麻醉。麻醉分為局麻和全麻兩大類,所謂「睡眠麻醉」「舒適麻醉」多是非插管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通過靜脈注射麻醉藥,「醫美機構多半都是直接用丙泊酚」。所謂「隨叫隨醒」,大概率是對局麻病人進行強化,靜脈再用一些鎮靜鎮痛藥品。

無論哪一種麻醉方式,都對實施麻醉的醫生和條件有專業要求,尤其靜脈麻醉通常需要由專業麻醉醫師實施,局部麻醉若操作不當也可能出現注射過多或部位錯誤而中毒。「一臺手術,麻醉醫生要堅守崗位,不能無故離開,隨時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在某三甲醫院麻醉科任職的餘醫生向筆者表示。

但在羅貝兒醫美事故中,正是由於韓國醫院為其注射丙泊酚引發不良反應,而麻醉醫生不在場才導致悲劇發生。



2009年6月,美國巨星麥可·傑克遜正是因私人醫生為其注射丙泊酚等藥物中毒而心臟驟停離世,2011年檢察官當庭展示丙泊酚。

據了解,丙泊酚是一種外科普遍常用的麻醉藥,見效和代謝較快,狀似乳製品,但「如果用丙泊酚靜脈全麻,沒有氣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情況下,發生呼吸抑制而發現不及時,處理不妥當,病人是會窒息死亡的」。餘醫生告訴筆者,該藥物說明書上也強調「應由受過訓練的麻醉醫師或加強監護病房醫生來給藥」,但「很多小診所,醫生護士都推全麻藥丙泊酚」,韓國醫美界也對此藥物濫用嚴重。

雖然丙泊酚受到處方管理,但餘醫生透露:「想搞藥還是可以搞到的。以前有些人活躍在各個QQ群,時不時冒泡問有沒有人要丙泊酚或者其他藥品。」

超範圍麻醉問題突出

「未取得麻醉科診療科目開展全身麻醉,屬於診療科目超出登記範圍。」北京大成(廈門)律師事務所律師吳維欽介紹。

首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核准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衛生部關於未取得麻醉診療科目開展全身麻醉認定問題的批覆》(衛醫政函[2009]411號)又補充,醫療機構開展全身麻醉應當取得麻醉科診療科目。未取得麻醉科診療科目開展全身麻醉的,屬於診療科目超出登記範圍,可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處理。

這也是不少小型醫美機構在宣傳銷售對全身麻醉諱莫如深的關鍵——避免求美者對全麻的恐懼,或「偷梁換柱」,規避因缺乏資質所帶來的監管風險。

「麻醉資質是醫療美容機構的一個硬傷。」

吳維欽直言,目前,一般的醫療美容機構沒有麻醉診療科目,更沒有專門的麻醉師,麻醉資質問題在醫療美容行業比較突出。筆者在高德地圖的北京區域搜索關鍵字「醫美」,同時通過全國醫療機構查詢官網檢索,附近隨機排名靠前、在運營狀態的5家中,僅1家有麻醉科。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分為醫院類、門診部類、診所類,佔比最大的是診所類,達38%,同時在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存在15%的機構超範圍經營的現象,數量超過2000家,而診所類別裡,沒設置美容外科、沒有專業麻醉師卻開展美容外科項目的違規經營現象突出。

「很多機構都沒有全麻資質,特別是診所,現在對診所全麻也採取備案制,也有一些放開,但很多機構還是沒有這資質,就不能做全麻手術。」

聯合麗格集團董事長李濱也向筆者表示,確實絕大部分醫美手術意外是出在麻醉環節,「麻醉也是這個行業裡最容易超範圍的一個領域」,麻醉醫師兼職、「走穴」現象比較普遍。

近年來,與麻醉相關的醫美死亡事故也屢見報端,衛健委公布的2019年醫療美容違法違規典型案件裡,10件中有2件是超出核准登記的診療科目範圍、違規實施全身麻醉。

麻醉本安全 卻為何致命?

實際上,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餘醫生向筆者表示,麻醉造成死亡的病例非常之少,在合法依規的醫院接受麻醉一般問題都不大。「外科是治病的,麻醉是保命的。」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麻醉科主任、北京安貞醫院麻醉科原主任卿恩明也表示,有好的麻醉藥、設備和技術,麻醉應該是很安全的,前提還有完備的術前檢查評估、術中監測和術後留觀,這些都需要麻醉團隊的軟硬體支持。

照理說,醫美客戶群大多數是年輕人,心肺功能較好沒有基礎病,本應安全性較高,但麻醉醫生並非「打一針就走」。餘醫生分析,醫美行業出現患者死亡,一是由於麻醉醫生沒有資質,臨床經驗不足,遇到問題不會處理或者不能發現問題,甚至根本沒有麻醉醫生;二是藥物及搶救設備不足。

擁有麻醉專業團隊、設備、資質、管理,對於安全手術缺一不可。

無論在公立還是民營醫院,有強大麻醉團隊支撐對外科醫生來說也更加放心。

聯合麗格第一醫院顱頜面整形修復中心學科帶頭人柳春明教授就對筆者表示,以他所在的聯合麗格第一醫院為例,麻醉醫生資歷深、經驗豐富,同時醫院還設立了麻醉恢復室,有麻醉醫生值班,這讓他在實施包括顱頜面修復等四級手術時感到非常安心。

但並非所有民營醫美機構都有強有力的麻醉軟硬體保駕護航。相關數據顯示,醫美民營醫院和機構的麻醉致死概率是千分之一,是醫美公立醫院的10倍。


來源:艾瑞諮詢


一來,中小醫美機構尤其美容診所實力有限。投建醫院本就是重資產投入,具備實力醫護和專業設備才能通過各部門的層層審批、獲準資格,包括麻醉科。

夙呈麻醉醫生集團創始人、CEO陳淑君醫生在接受《看醫界》採訪時表示,麻醉科建設必然是重資產投入,按照最基本的設置,一個手術間標配約40萬元左右,手術間數量多、級別高,投入可達上千萬元。

李濱介紹,作為北京唯一開展四級手術和開設整形外科的民營醫院,剛成立顱頜面修復中心的聯合麗格第一醫院投入不菲,歷時近10個月才拿到四級手術資質,除了把頂尖醫生請來,還將病房、血庫、ICU、綠色通道等硬體改造成三級醫院標準。建院時就設立了麻醉科,多位麻醉醫生均有在三甲醫院任職10年以上的經驗,每一間手術室都配備了德國進口的德爾格麻醉機。

另外,專家調研顯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機構,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這些黑醫美涉嫌機構或個人違法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包含美容院等生活美容機構,更談不上專業麻醉。

二來,國內麻醉醫生是稀缺資源,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病人手術高達5595.71萬人次,麻醉醫師只有約7.6萬人。據統計,按照人口基數,中國麻醉醫師缺口達到近30萬人。

近年來,每年手術量大概增長10%,但麻醉醫師數量年僅增長5%,分配到醫美行業的麻醉醫生數量更捉襟見肘。麻醉醫生通常是醫院內部忙碌卻不被關注的存在,餘醫生告訴筆者,有時候一臺手術得跟進一天,最多一天五六臺手術需要接連跟蹤全程。

求美者不了解 法律法規待健全

麻醉醫生不被關注,一定程度上也與患者對麻醉問題不了解有關。

24歲的陳默曾在三線城市的醫美機構接受過面部自體脂肪填充、雙眼皮等整形手術,但她坦言,手術麻醉問題,只是近期才關注到。接受手術前,她並不知道麻醉安全的重要性,不了解麻醉方式和醫生資質,她接觸過的醫美顧問,在實施自體脂肪填充前也只是讓她選擇局麻還是全麻。「因為區別挺大的,全麻要加錢,而且需要住院,局麻做完觀察一下就可以走了。」

「之所以走進手術室,都是因為已經信任了這家機構,所以不會管那麼多。」陳默說,她會選擇大型連鎖醫美機構,「廣告做得響,分院開得多。我們消費者也不會過去查,甚至都不知道給我們做手術每個步驟的負責醫生的名字。」

她反思,之前完全沒抱任何懷疑或審查的心態去審視機構。「就是很容易相信,而且始終覺得這些倒黴的事情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所以看著廣告做得還行,銷售也很會忽悠,就去了。」

但陳默對局麻自體填充手術後的疼痛記憶猶新:「我記得大夫給我一片藥,我不知道是什麼,大夫說能不吃就不吃,我就拼命忍著,結果疼得要死還是沒有吃。後來才知道醫生給的藥是布洛芬,如果當時我吃了,就不會受那麼大罪,的確是自己的無知導致的。」

另一位接受過隆鼻手術的25歲女孩詹迪告訴筆者,幾年前她接受手術時沒有具體了解過麻醉方面的問題,也沒有去查過醫生資質。「只知道一定要打麻醉,不然會疼死在手術臺上,但是不能打太多。」雖然隆鼻手術實施的是局部麻醉,但她在術前沒有接受任何檢查,醫院也沒有要求和提示。

「中國的醫美消費者,基本都是被『銷售』出來的,而不是被『教育』出來的。」李濱曾撰文指出,中國醫美行業發展近30年,但由於醫美消費者教育不直接賺錢,依然是一大空白,人們對醫美行業的認知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同時醫美行業缺乏誠信,信息高度不對稱,使得「醫託」也大行其道。

當盈利成為唯一導向,就會出現陳默所說的,以銷售為目標的醫美顧問並不會就麻醉等保障問題展開闡述。機構與求美者之間存在信息壁壘,一些負責銷售與接待的醫美顧問也對麻醉方式與安全模稜兩可。筆者詢問的北京那家沒有麻醉科的醫美診所顧問稱,醫院有專職麻醉醫師,但被問及是否設立專門麻醉科時,其回答:「你可以問醫生。這種小細節我不懂,都是醫生的事情。」

從以往案例來看,超範圍實施全麻手術的頂格3000元罰款,也令業內和求美者感到困惑。

為小嬌實施手術的醫美機構,僅今年就兩次因麻醉問題被衛健部門處罰。5月7日,該機構醫師因「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藥品」被予以警告,6月12日,該機構又因不符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要求,擅自開展全身麻醉技術,被予以警告,並處以3000元罰款。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診療活動超出登記範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其改正,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3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什麼樣的情況才是情節嚴重,並無具體規定。

「3000塊錢能幹嗎?」餘醫生表示,一般謹慎點的麻醉醫生不願意冒著風險去幹私活兒,但「很多法律法規已經不適應現在這種社會環境了」。

加強法建設的呼籲常出現在醫美行業內外,李濱也曾撰文指出,醫美亂象屢禁不止,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法制滯後。「只要法律法規、立法不進步,這個行業永遠是劣幣驅逐良幣。」

目前,國家層面已重視解決麻醉醫師短缺的問題。9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第一條提出要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加強醫學學科建設,推進麻醉、感染、重症、兒科等緊缺專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但鑑於相關法規尚未跟進,業內人士還是提醒廣大求美者,如果接受需要實施全麻等複雜麻醉的手術,要提前通過衛健委「全國醫療機構查詢」官網檢索相關機構的診療科目中是否有麻醉科,此外還要了解該機構有多少執業登記在冊的麻醉醫師數量、資質、設備等軟硬體實力。




全國醫療機構查詢官網 網址:http://zgcx.nhc.gov.cn:9090/unit/index




醫生執業註冊信息查詢 網址:http://zgcx.nhc.gov.cn:9090/doctor

「綜觀醫美領域近年來發生的意外主要集中在較小、醫療條件差的單位,但是在規範的、醫療技術高的單位,此種麻醉風險發生率極低,建議求醫者到正規的醫療單位和醫療條件好的單位去手術。」卿恩明強調。

(應受訪者要求,餘醫生、陳默、詹迪為化名化姓)

(編輯:黃玉璐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醫美機構無資質卻做全麻手術
    在與該美容門診部交涉的過程中,李女士意外地發現位於洛陽市洛龍區廣利街的洛龍愛美醫療美容門診部根本不具備做全身麻醉的資質,而她在此做了兩次大腿抽脂手術,還有全臉脂肪填充和提眉術。李女士將該門診部投訴到洛陽市洛龍區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6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長沙一醫美機構無麻醉科 卻敢為顧客做全麻手術
    原標題:長沙「最拽醫院」醫生不僅假冒還敢「15分鐘給你做個胸」 醫美機構無麻醉科 卻敢為顧客做全麻手術 湖南都市頻道8月10日訊 近日,市民劉女士來到長沙市嶽麓區一家「醫院醫療美容門診部
  • 衛健委公布2019醫美違法違規典型案件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日漸增強,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迅速,也伴生一些行業亂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有關部門不斷加強監管,整治違法違規行為,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衛健委要求各地對非法醫療美容等突出問題開展「回頭看」,將醫療美容納入國家監督抽查以及8部門聯合開展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
  • 做手術需麻醉 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
    「醫生,能不能給我做全麻,我害怕聽見錘子敲骨頭的聲音」、「我的孩子還小,能不能不做全麻,聽說全麻傷腦子!」到底全麻、半麻、局麻這些麻醉方式有什麼差別,對病人有風險嗎?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麻醉方式呢?我們請來麻醉科醫生給大家解釋。
  • 醫生解讀麻醉那些事:全麻讓人變傻?這種說法不靠譜
    ■天府早報記者段禎小孩能不能做麻醉?局麻比全麻風險小?麻醉之後人會傻?小到拔牙,大到心臟搭橋,人的一生中總會經歷幾次麻醉,但提到麻醉,大多數人的解讀是,「打一針,舒服睡一覺」,但麻醉醫師幹的活,真不是打一針這麼簡單。3月27日至4月2日是「中國麻醉周」,近日,四川省醫學會麻醉分學會·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了麻醉門診開放日,為大眾解讀麻醉那些事兒。
  • 硬膜外腔只推了這麼點局麻藥,怎麼就局麻藥中毒了?
    硬膜外麻醉歷史發展悠久,並且在現代外科手術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幾十年前,硬膜外麻醉可以說幾乎是無所不能的。甚至有的人開玩笑說,脖子以下的手術都可以硬膜外麻醉下完成。對於今天的麻醉醫生來說,這是很難想像的。
  • 沒全麻資質卻敢為顧客做全麻手術,長沙這家醫療美容門診部被查
    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該門診部不僅存在患者手術信息登記不全的情況,還疑似存在違規進行全麻手術的行為。 執法人員表示,按照規定美容門診機構需每日對顧客手術情況進行實時登記,而芙蓉愛加醫療美容門診部的登記措施並未完善,存在問題。
  • 麻醉手術會出現後遺症?提醒:這2點就是全麻手術的不良影響
    相信有部分做過麻醉手術的人就會發現,手術後會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症狀,比如記憶力衰退,食慾下降,甚至身體免疫力降低等問題,出現這些情況時,很可能是全麻手術後的後遺症。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全麻手術對人體最大的傷害就是記憶力受損。
  • 全麻、局麻、半麻你了解嗎?
    「醫生,能不能給我做全麻,我害怕聽見錘子敲骨頭的聲音」、「我的孩子還小,能不能不做全麻,聽說全麻傷腦子!」到底全麻、半麻、局麻這些麻醉方式有什麼差別,對病人有風險嗎?怎樣知道自己適合哪種麻醉方式呢?我們請來麻醉科醫生給大家解釋。
  • 女孩做全麻隆鼻手術,術後的發現讓她嚇了一跳
    女大學生來連全麻手術隆鼻術後發現整形機構沒有「麻醉科」近年來,因整形手術發生的事故不在少數,麻醉或是「隱形殺手」。整形手術中的麻醉到底有多重要?專家:未必是睡一覺那麼簡單近日,一名黑龍江的女大學生向本報記者求助。
  • 南陽雙胞胎母親整容致死:醫方違規全麻手術負主責
    南陽雙胞胎母親整容致死:醫方違規全麻手術負主責 2019-10-29 13:07:30   10月28日下午,死者小A(化名)丈夫張先生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出示的由南陽市醫學會出具的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顯示,該病例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存在「診所不能開展全身麻醉項目,醫方違反規定;手術操作不規範」的醫療過失行為,手術本身存在醫療風險,醫方負主要責任。
  • 身體全麻是種什麼樣的感覺?身體會經歷什麼?醫生給出專業回答
    經常有讀者向我們諮詢手術麻醉的相關問題,比如前幾天,有位新手寶媽就遇到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她的孩子是個早產兒,還不到三歲,患有臍疝氣,去醫院看過門診後,醫生告訴她孩子需要動手術,手術過程需要進行全身麻醉。這位媽媽為此非常擔心,她害怕孩子太小,在全麻過程中遇到危險。
  • 當你全身麻醉時,你的身體會經歷什麼?全麻就是人死過一回?
    一名從事臨床麻醉工作30餘年的麻醉科醫生,在親身經歷一次全麻手術後,寫下了自己的感悟…以往都是病人躺在床上,我進行麻醉,沒想到如今我也成了躺在手術臺上被麻醉的那個。一開始我以為自己不會緊張,還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冷靜、準確地向管床醫生傳達了病情。可是在術前的前一晚,我失眠了,直到凌晨4點也沒能睡著。
  • 為何流產手術用「全麻」,但剖腹產卻多用「半麻」?實情要了解
    那麼很多產婦就會發問:為什麼剖腹產不像做「人流」那樣,直接全麻醉呢?為何人流要「全麻」,而剖腹產「半麻」呢?事實上,女性在做人流的時候,表面上看似醫生給注射麻藥,之後整個人就進入了昏睡狀態。但其實,這並不是大家理解的給全身進行了麻醉,而僅僅是讓女性進入了深度睡眠,在短時間內以便於人流手術更加順利的完成。這種手術對於女性的負面刺激也是比較少的,很多女性在做無痛人流的時候都感覺就像睡了一覺,所以這種麻醉方式對於女性的呼吸抑制程度就比較小。
  • 打麻藥,這個麻藥到底是怎麼打的?
    一旦有親朋好友做手術,人們常說「打麻藥」。那麼,這個「打麻藥」的麻藥是什麼藥?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即使是醫院內的很多醫護也沒辦法準確說出是什麼藥。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我們專門採訪了使用麻藥的專家——麻醉醫生。
  • 全麻、半麻、局部麻有啥區別?麻藥真會讓人變笨嗎?醫生如實回答
    全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全身麻醉,麻醉師會根據你的個人情況和手術性質來給你制定麻醉方案,藥物主要是經過呼吸系統、靜脈注射或者肌肉注射到體內,暫時對人體的中樞神經起到抑制作用,臨床表現說簡單點就是完全喪失意志、痛覺和行動能力。大家大可以放心,藥物對中樞神經的抑制是完全可逆的,等藥物被代謝出體外時,意志和行動力會慢慢恢復。全麻主要應用於大手術。
  • 全麻醒來後,應該怎樣配合醫生?
    這意味著,平均每個人要做一次以上的手術。既然涉及到手術,必然離不開麻醉。隨著舒適化醫療的普及,無痛、舒適的全麻已成為越來越主流的麻醉方式。像門診的無痛胃腸鏡、無痛人流及無痛活檢等檢查,都是在小型的全麻下完成的。這裡指的小型,主要是強調門診實施的全麻具有時間短、麻醉深度淺的特點。
  • 手術選擇全麻的人,身體會怎麼樣?醒來後,會不會變笨變傻?
    如果沒有做過開刀之類的手術,那拔智齒可能也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長智齒通常都會很疼,而它又不是很容易脫落的,為了減少患者的痛苦,讓拔牙手術進展得更順利,在正式開始拔牙之前,都會局部打麻藥。當智齒拔完之後,麻藥的勁頭往往還沒有過去,這時候我們會感覺自己的嘴唇好像被蜜蜂蟄過了一樣,口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 手術全麻,孩子會不會變傻?且聽麻醉師細細分享
    因此,小兒手術全麻是很有必要的。全麻對孩子的智力和發育有影響嗎?家長們之所以對全麻如此擔心,究其原因是對全麻不夠了解。小兒全麻最基本的概念是:麻醉=睡眠+止痛。有些孩子在全麻術後一周內,可能會因手術創傷、應激反應等原因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眠和短時間的記憶力減退,家長誤以為是麻醉後引起的智力下降。其實,術後患兒的康復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些短暫的認知功能改變常在術後3-7天恢復,並不會長時間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那全麻對孩子到底有沒有影響呢?
  • 寵物醫院收費亂象揭秘!
    李先生想不通:「分明幾塊錢材料成本的手術,寵物醫院卻要幾千元,即使加上人工手術費,這報價也貴得太離譜。」李先生遭遇並非個案,此前有報導稱,市民小金花了860元給貓看病,但醫生結的結論卻是多喝水。從事外貿工作的小陳帶愛犬體檢被要求做價值3000元的核磁共振,而人做核磁共振醫院收費7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