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生長就像「永動機」,只要食物充足就可以一直長

2020-08-30 思音之小沙

恐龍為啥一生都在「長個兒」

為什麼像恐龍在內的爬行動物能夠終生生長,而哺乳動物和鳥類成年後便不再生長,這和遠古時期恐龍生長發育模式又有何演化關聯?古生物學家從骨組織學角度對此有了最新解釋。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趙祺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韓鳳祿、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約瑟夫·史蒂格勒在共同完成的上園熱河龍研究成果論文中,對這一問題作了相關論述,該論文已於前不久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古脊椎動物學雜誌》。

研究認為,現代大多數哺乳動物的骨組織學結構具有以下特點:血管密度大,形態複雜,反映了早期快速生長,但是成年後在外側發育密集的生長休止線,這些是停止生長的標誌。

相應地,現代的爬行動物如鱷魚、蜥蜴等骨組織學結構顯示了以下特點:血管少,形態單一,每年形成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停滯)線,這些都表明爬行動物生長速率較慢,但卻一直生長,因為並沒有在外側形成類似於哺乳動物的外周休止線。

據徐星介紹,上園熱河龍成年體長1-2米,兩足行走,擅於奔跑。此次中美合作研究,對熱河龍5個大小不同的個體進行骨組織學研究,從骨組織顯微結構可以看出,熱河龍血管密集,形態多樣,顯示出較快的生長速率,顯著快於現代的蜥蜴和鱷類等爬行動物。

同時,上園熱河龍也有發育清晰的生長停滯線,骨齡估算表明,此次研究的上園熱河龍個體死亡時年齡在0-5歲,5件標本可分為幼年早期、幼年晚期和亞成年期三個階段。

徐星說,除生長線,此次骨組織學研究還獲得了更多恐龍生理學成果——

首先,熱河龍幾歲能達到性成熟?

科研人員對現存的四足動物研究表明,它們在達到性成熟之後,生長速率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這種生長速率的變化會在骨組織學研究中表現出來,包括生長停滯線間距顯著變短,骨組織類型發生變化。

「這種變化在熱河龍骨組織結構中也清晰地顯現出來,但結果表明,熱河龍性成熟的時間並不統一。」徐星和團隊認為,這和一些現存的爬行動物相似,比如一些蜥蜴,也表現出雌雄個體性成熟時間不同的現象。而在鱷魚中,雌雄達到性成熟是根據體型大小來定的,性成熟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變化範圍。因此熱河龍的性成熟,可能和體型大小、兩性差異以及環境變化相關。

其次,熱河龍是否具有兩性差異?

科研團隊認為,在恐龍中區分兩性差異比較困難。現存的鳥類產卵前,會在體內富集鈣元素,在產卵期雌性個體骨組織結構中,有一層特有髓質骨,因此,如果在骨組織切片中發現這個結構,就能夠準確地指示雌性個體,但熱河龍中並未發現。

還有沒有其他區分的辦法?徐星說,在現存的爬行動物中,人們發現一些類群在性成熟之前雌雄個體具有相同的生長速率,但之後,它們速率不同造成了個體大小的不同。

還有一種情況,在性成熟之前,雌雄個體生長速率不同,雌性顯著快於雄性或者相反。

「這次研究發現熱河龍生長很不規律,但能發現兩種情況,一種1歲前速率最快,之後是緩慢降低,另外一種情況是,前兩年快速生長,而後顯著變慢並出現板層骨。」徐星說。

科研團隊認為,這可能反映出兩性差異,但是由於樣本太少,也可能是不同個體生長差異的表現,還需要更多的樣本才能進一步確定。

這一最新研究還提到,環境和動物的行為方式能夠直接影響爬行動物的生長速率,從而影響骨組織形態的變化。

徐星說,這次研究在最大的熱河龍個體中發現「長骨中部橫切片外側發育板層骨和密集的生長線」,表明該個體經歷了長時間的生長緩慢甚至停滯,而最外側血管增多,表明生長有一定的復甦。

如何去解釋這種現象?研究團隊認為一種情況是環境的變化,惡劣的環境可能會造成生長的停滯,而環境變好,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則可以繼續生長。

徐星說,恐龍的行為方式,對生長速率也有一定的影響,當恐龍達到性成熟的時候,很多恐龍產蛋,並有照顧後代的行為,這對恐龍本身也是一種能量的消耗,也可能會造成生長的長期變慢和停滯。

科研團隊指出,熱河龍的骨組織學能夠反映環境的變化甚至行為方式的改變,但如何去區分這種成因,還需要更多證據和後續研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為啥恐龍可以一輩子長長長,而我們卻不能?古生物學家從骨組織學上揭開了秘密
    而現代的爬行動物如鱷魚、蜥蜴等骨組織學結構顯示了以下特點:血管少,形態單一,每年形成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停滯)線,這些都表明爬行動物生長速率較慢,但卻一直生長,因為並沒有在外側形成類似於哺乳動物的外周休止線(圖1)。
  • 同樣是史前巨獸,為什麼鱷魚可以完勝恐龍,一直存活到現在?
    鱷魚是一種肉食性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們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2億多年前的三疊紀,可謂與恐龍同時代的遠古生物,目前已發現的遠古鱷魚化石顯示,在恐龍時代的鱷魚不乏體型巨大的種類,比如說當時一種名為「帝鱷」的鱷魚,就可以達到身長8至13米、體重4至11噸的「噸位」,擁有與巨型食肉恐龍抗衡的能力。
  • 恐龍和遠古昆蟲都體型巨大,和當時空氣含氧量有關嗎?不只是這樣
    恐龍生活的時代距離今天至少已經過去6500萬年,其實在恐龍生活的時代以及之前的時期,不但是恐龍的體型可以長得特別巨大,其他的動物也很巨大,比如在3億年前石炭紀,就是有很多巨型節肢動物,那個時候的蚊子就比現在的蚊子大3~5倍,蜘蛛像盆栽吊蘭一樣大,有的蜻蜓甚至有1米長,就像老鷹一樣,千足蟲可達1.55米,像條長蛇一樣,有一種巨型蠍子的體長可達2.4米,而巨型蜈蚣的體長達2.6米,看起來都像條鱷魚了
  • 恐龍可以長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實際上,和氧氣含量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這些與恐龍生長息息相關的環境因素,是恐龍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都屬於決定恐龍體型大小的原因之一。換言之: 1、不同恐龍類群的巨型化是不能用同一個或者一組環境因素解釋的。
  • 骨組織學揭秘熱河生物群著名小型鳥腳類恐龍——上園熱河龍的生長發育模式
    而現代的爬行動物如鱷魚、蜥蜴等骨組織學結構顯示了以下特點:血管少,形態單一,每年形成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停滯)線,這些都表明爬行動物生長速率較慢,但卻一直生長,因為並沒有在外側形成類似於哺乳動物的外周休止線。恐龍的生長模式具有獨特的特點。研究表明它們大多數都能夠快速生長,但是每年都會發育生長(停滯)線,很多恐龍的外側都發現了類似於現生哺乳動物的生長線。
  • 美人在骨不在皮 恐龍也是丨研究揭秘上園熱河龍生長發育模式
    可是,來自遠古的恐龍卻非常「特立獨行」,有研究表明它們大多數都能夠快速生長,但是每年都會發育生長(停滯)線,很多恐龍的外側都發現了類似於現生哺乳動物的生長線。由於長骨的骨幹中部最能夠保存脊椎動物生長的信息,科研人員對脛骨和腓骨中間同一位置進行了系統採樣,他們發現熱河龍血管密集,形態多樣,表明其生長速率較快,顯然快於現代的蜥蜴和鱷類等爬行動物。與此同時,上園熱河龍也發育了清晰的生長停滯線。
  • 動物都不能無限制生長,但恐龍是怎麼打破體型「天花板」的?
    雖然說恐龍當中也有小個子,如在樹林間攀爬營生的胡氏耀龍,嘗試四翼飛翔的顧氏小盜龍。但總體而言,恐龍生存的年代的確可以說是巨人的時代。△ (圖片來源:http://www.gxmuou.com/jiankang/19218.html)恐龍為什麼能長這麼大?
  • 為什麼有的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
    為什麼有的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很多讀者和觀眾在看《侏羅紀公園》中恐龍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喙」,喙就是嘴巴,特指鳥類的嘴巴,但是恐龍並非鳥類,為什麼恐龍會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呢?
  • 雞是恐龍的後代,為啥長不成恐龍這麼大?
    恐龍是如何突破體重極限的長成龐然大物的? 截止目前對恐龍體型巨型化的研究,有些恐龍能長這麼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它們「很能長」。這聽起來是一句沒有意義的話,實際上卻是對問題本身的回答。並不是所有生物一個勁餵給它吃的,它就可以一直長。
  • 恐龍居然可以活這麼久!科學家推測出恐龍大概壽命!
    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人類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將近80歲,相比於自然界的其它動物,人類已經是非常長壽的了。但是,也有不少生物比人類的壽命要長久,比如烏龜、大象等,甚至就連已經滅絕幾千萬年的恐龍都比人類要長壽!
  • 養狗知識:除了狗糧,狗狗可以吃這7種食物,營養更充足
    平時除了給狗狗餵狗糧,其實狗狗還可以吃很多的食物,像下面這7種食物,寵主給狗狗吃點,營養更充足。,只是米飯不能作為主食長時間餵食,因為米飯澱粉含量高,吃多了容易肥胖,偶爾餵食才對狗狗有好處。
  • 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實際上,和氧氣含量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這些與恐龍生長息息相關的環境因素,是恐龍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都屬於決定恐龍體型大小的原因之一。,蜥腳類恐龍,可以說是突破了咀嚼的極限。,也沒有胃磨(胃石加蠕動)系統,它甚至可以把食物從消化道末端一直堆到脖子。
  • 【科普】 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實際上,和氧氣含量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這些與恐龍生長息息相關的環境因素,是恐龍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都屬於決定恐龍體型大小的原因之一。換言之:1、不同恐龍類群的巨型化是不能用同一個或者一組環境因素解釋的。2、有一些類群(如蜥腳類)的恐龍,它們甚至突破了體型大型化的「天花板」,那是因為它們生物本身的特殊原因。
  • 永動機:為什麼不可能被製造,但大自然卻存在?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永動機。(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最後還有一些GIF,請注意流量!)相信大家從小就聽說過永動機,並且知道永動機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不過,這裡還是再介紹一下。永動機是指不需要外界能量輸入或者只給一個初始能量就可以永遠不停做功獲取能量的機械裝置。人們為什麼會想要製造永動機呢?原因很簡單。
  • 骨組織學揭秘上園熱河龍的生長發育模式
    而現代的爬行動物如鱷魚、蜥蜴等骨組織學結構顯示了以下特點:血管少,形態單一,每年形成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停滯)線,這些都表明爬行動物生長速率較慢,但卻一直生長,因為並沒有在外側形成類似於哺乳動物的外周休止線。恐龍的生長模式具有獨特的特點。研究表明它們大多數都能夠快速生長,但是每年都會發育生長(停滯)線,很多恐龍的外側都發現了類似於現生哺乳動物的生長線。
  • 恐龍時代動物都是巨型,蚊子比現在大3倍,現在為啥都長不大?
    我們知道恐龍是地球早期一種體格非常龐大的動物,但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恐龍滅絕之後,地球上的生物再也長不到恐龍那麼大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呢?科學家表示,如今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長不到恐龍那麼大,最大的就是環境的改變。
  • 永動機被敲打了
    另外,證券時報也發了一篇文章《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說的就是基金經理拿著基民的錢無限抱團的故事。 這個證券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全國性財經證券類日報,某種意義上,是國內資本市場的主流發聲渠道。
  • 研究揭秘上園熱河龍的生長發育模式
    現代的爬行動物如鱷魚、蜥蜴等骨組織學結構顯示如下特點:血管少,形態單一,每年形成類似樹木年輪的生長(停滯)線,表明爬行動物生長速率較慢,卻一直生長,這是由於沒有在外側形成類似於哺乳動物的外周休止線(圖1)。恐龍的生長模式有獨特特點。研究表明它們大多數能夠快速生長,但是每年都會發育生長(停滯)線,較多恐龍的外側均發現類似於現生哺乳動物的生長線。
  • 恐龍毀滅後,地球上為什麼不再出現恐龍那麼大的動物了?
    經過多次調整與反抗,恐龍一族最終不敵自然之力,敗下陣來,只能遺憾地與美麗而富饒的地球告別。恐龍滅亡很長時間後,人類出現了,人類憑藉自己的獨特天賦與不懈努力,僅用短短幾百萬年便完成了恐龍一族花費一億多年都沒能完成的心願。若恐龍看到此情此景,或會感到些許寬慰,它們雖未能親自實現夢想,但終有其他生物代替它們完成。
  • 為覓得長在樹梢的食物 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
    巴塔哥尼亞新出土的恐龍「巴瓜爾黎明」Bagualia alba藝術復原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華社(袁原):新出土的恐龍化石及附近植物化石顯示,為覓得長在樹梢的食物,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古生物學家分析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及其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出上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