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樹枝?會飛的樹葉?來看看這些會擬態的昆蟲

2021-01-08 小萬說科技

引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地球萬物都在達爾文的生存法則下相互競爭,他們個個「身懷絕技」,為的就是在生存的競爭中奪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這些昆蟲們,它們化身為「偽裝大師」與環境融為一體、模仿其他生物來迷惑天敵或捕食獵物,在人們感到神奇的時也不禁驚嘆它們的智慧。

「會飛」的落葉——枯葉蛺蝶

枯葉蛺蝶俗稱枯葉蝶,屬於蛺蝶科,枯葉蛺蝶屬。它們因翅膀的形狀和花紋與枯葉相似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常棲息於較為溼潤的雨林或闊葉林中。

枯葉蛺蝶善於飛行,多以腐爛的水果、樹液和動物糞便為食。當它們遇上天敵的追捕時,枯葉蛺蝶可以迅速停下,因其外形酷似一片枯葉,只要它們靜止不動,天敵就很難辨別它們。

「行走」的葉片——葉片葉(xiu)

葉俗稱葉子蟲,屬於目,葉科。它們的外形與樹葉極其相似,甚至連樹葉的葉脈和枯萎的部分也能模仿出來。它們不善於飛行,但模仿效果極佳,可以很有效的躲避天敵。

「會動」的竹竿——竹節蟲

竹節蟲簡稱蟲,屬於竹節蟲目。它們擅長偽裝成竹子,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樹林和竹林中,在我國的雲南、湖北、貴州等地都有分布。

竹節蟲是世界上最長的昆蟲,它們的偽裝能力也是相當強勁,行動較為遲緩,大多數為雜食性。其繁殖方式也很奇特,它們有些雌蟲不進行交配也能產卵,並孵化出後代。

會捕獵的「蘭花」——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屬於螳螂目,花螳屬。它們的形態和花紋看起就像一朵朵美麗的蘭花,這是他們的偽裝,這可以讓他們在蘭花之間遁於無形,它們的獵物在不經意間就會被奪去生命。

他們生存在東南亞的雨林中,成蟲和幼蟲都會捕食同類。雌性和雄性擁有不同的體型和外形,雄性的身形比雌性小一半以上,且身體的顏色更淡且呈綠褐色,雌性更擅長偽裝捕獵,雄性則更擅長隱藏自己伏擊獵物。

「狐假虎威」的飛蟲——食蚜蠅

食蚜蠅屬於雙翅目,食蚜蠅科。它們的擬態方式與上文的介紹的昆蟲都不一樣,食蚜蠅的擬態不是模擬生存環境,而且模仿具有攻擊性的蜜蜂,讓其他昆蟲不敢靠近自己,從而保護自己。這種擬態方式被稱為貝氏擬態。

食蚜蠅喜愛陽光,以花粉、花蜜、樹汁為食,和蜜蜂一樣會傳播花粉;它們的幼蟲有些會捕食蚜蟲、蚧殼蟲等害蟲。

結語自然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美麗而奇特的生物存在。他們向世界展現自己的魅力,展示自己的本領,讓大家都記住了地球上有著一群善於「偽裝」的大師。

相關焦點

  • 偽裝樹葉最厲害的昆蟲,一片會行走樹葉,也曾被當為是春藥原料!
    在動物世界中,很多動物都具有一種擬態行為本領,這種擬態就是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昆蟲在食物鏈中作為比較弱小的群體,這種擬態行為在昆蟲中很常見,例如很多昆蟲都會擬態偽裝成樹葉,躲避獵食者,但要論偽裝樹葉最厲害的昆蟲,必然屬於——葉蟲。
  • 最善於偽裝動物之一,葉蟲模仿樹葉,若它不動,連鳥類都難於發現
    在動物世界,擬態是一種常態,擬態是指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從而獲得好處的現象,其中竹節蟲是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這次來認識一種偽裝樹葉最厲害的竹節蟲——葉蟲,葉蟲模仿成樹葉,若它不動,連天敵鳥類都難於發現。
  • 最善於偽裝動物之一,葉蟲模仿樹葉,若它不動,連鳥類都難於發現
    在動物世界,擬態是一種常態,擬態是指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從而獲得好處的現象,其中竹節蟲是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這次來認識一種偽裝樹葉最厲害的竹節蟲——葉蟲,葉蟲模仿成樹葉,若它不動,連天敵鳥類都難於發現。
  • 最善於偽裝的動物之一,葉蟲模仿樹葉,若它不動,連天敵鳥類都難於發現
    在動物世界,擬態是一種常態,擬態是指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從而獲得好處的現象,其中竹節蟲是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
  • 國內有一種蛾子,比其它昆蟲更善於偽裝成樹葉,像一片捲曲葉子!
    在昆蟲動物中,很多種類的昆蟲都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這有利於它們躲避獵食者,獲得更大生存空間。而在國內有一種蛾子,比其它昆蟲更善於偽裝成樹葉,像一片捲曲葉子,又像一片枯葉,讓獵食者失去注意,這就是夜蛾科——豔葉夜蛾!
  • 你不知道的動物偽裝術:擬態
    擬態是如此有效和普遍,以至於從昆蟲、魚類、兩棲類到植物都有這樣的現象。貝氏擬態多見於節肢動物和脊椎動物,常常就是掠食者不感興趣的素菜,例如腐朽的樹葉、樹木、鳥糞等。一些擬態水中落葉或藻片的魚類甚至可以模仿這些無生命體在水中隨波逐流的效果。貝氏擬態的特點在於通過模擬別的物種來告訴捕食者,「我不好吃(或我有毒),你快走吧」,從而讓天敵遠離自己,過上安全快樂的生活。
  • 在廣東像樹枝一樣的小蟲,著實讓我丟了面子
    在如今高樓林立的時代,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大部分人來說,很難象農村人那樣見到各種昆蟲,以至於常在市區公園裡聽到「看,蝴蝶!」這樣的驚呼聲……而在農村昆蟲就比較常見了,人們都習慣了它們的存在,甚至有時候即使它們就在身邊,也很難被注意到。
  • 在廣東像樹枝一樣的小蟲,著實讓我丟了面子
    在如今高樓林立的時代,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大部分人來說,很難像農村人那樣見到各種昆蟲,以至於常在市區公園裡聽到「看,蝴蝶!」這樣的驚呼聲……而在農村昆蟲就比較常見了,人們都習慣了它們的存在,甚至有時候即使它們就在身邊,也很難被注意到。
  • 昆蟲界的「隱身大師」春節開展 川西多種珍稀竹節蟲首次亮相
    沒有劇毒無比的殺手鐧,也沒有蝴蝶振翅的逃脫本領,竹節蟲憑藉自己的隱身術,在叢林之中獨步一生,或許是一枝枯藤、也會是一片樹葉,這些隱身大師能夠就地取材,潛伏在任意一個角落。千挑萬選 從20多萬幅竹節蟲照片中挑選出來在昆蟲界,善於隱身的比比皆是,然而,真正稱得上是「大師」的唯有竹節蟲目昆蟲,靠著千萬年來進化出的隱身絕技,驚險而順利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它們是昆蟲學中解釋「擬態」的經典案例。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次展出的照片主要挑選自他20多年來拍攝積累的20多萬幅昆蟲照片中的竹節蟲內容。
  • 這種一億年前遠古昆蟲竟然也會欺騙術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昆蟲具有獨特的偽裝能力,一些昆蟲會偽裝成掠食者,一些昆蟲則會擬態成其它物種,昆蟲的偽裝能力在它們的進化歷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考古學家發現一種最古老的昆蟲,會巧妙地攜帶雜物來隱藏自己,現今一些幼蟲也採用這種聰明的方法。
  • 昆蟲變「喬裝大師」 偽裝成爛樹葉讓人真假難辨
    中新網7月25日電據外媒24日報導,來自德文郡託基鎮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皮特·牛津在亞蘇尼國家公園拍攝了一組昆蟲把自己偽裝成腐爛葉子的照片,照片中的昆蟲可以說是「喬裝大師」,偽裝後的它們讓人難以辨認據悉,這種昆蟲停在樹葉上時,努力設法讓它們的身體看起來像一個普通葉子的完美複製品,簡直讓人真假難辨。這種特殊的昆蟲的身長只有一英寸半,很難被發現。  攝影師說:「雖然很難發現這些昆蟲,但這非常有趣。首先你必須進行視覺形象來想像昆蟲在它們自己環境中的樣子。你必須想像一隻捕食它們的鳥將會怎麼去做——昆蟲非常神秘。  但有時如果你離得太遠,反而會把樹葉或樹枝誤認為是昆蟲。找到它們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
  • 一生擬態的昆蟲,為什麼活著?
    當我把它從盒子中倒出來時,它竟然撲騰著翅膀飛起來,向著有光的窗戶飛去。夜遇竹節蟲當我把枯葉蝶的靚影向兒子展示時,我們都提到了這種生存的技能——擬態,首先想到的昆蟲就是竹節蟲,那是在書上看到的。事情就是那麼的巧合,夜爬華山的意外收穫就是夜遇竹節蟲。「哇,好大的螳螂啊」,當我聽到同行的瑤百靈的驚呼時,快步走到她的跟前,發現她所說的「螳螂」。
  • 有翅膀不等於會飛,在有翅膀的生物中,最不應該會飛的就是昆蟲
    飛行曾是人類數千年以來的夢想,當然,從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開始,人類便藉助於科學的力量飛上了天空,甚至衝出了地球。飛行的夢想對於人類而言,曾是如此的困難重重,但有很多生命,它們從一出生便能夠翱翔於天空,比如鳥類和昆蟲。既然說到了昆蟲,那麼昆蟲為什麼會飛呢?
  • 亞馬遜熱帶雨林系列報導(四)神奇的擬態(圖)
    、色澤、斑紋等外表特性上與其它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現象,昆蟲擬態的現象存在於自然界的許多生態環境中。但在南美熱帶雨林,昆蟲的擬態可以說進化到了無處不在、出神入化的程度。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森林裡拍照一株小巧玲瓏的蘭花,忽然隱約感覺樹枝上的一塊苔蘚在蠕動,定神一看,原來是個奇形怪狀的昆蟲。它深綠的體色和粗糙不平的體表使得它與周圍的苔蘚儼然溶為一體,倘若靜止不動,再銳利的眼睛也恐怕難以發現它。我好奇地將這個昆蟲捉起放在枯樹幹上,它尖尖的頭部和臃腫的身軀一下子顯得十分扎眼。
  • 仿佛是樹枝的林鴟鳥,卻想不到小林鴟也偽裝得如此完美!
    在大自然中,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生物動物懂得偽裝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比較弱的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擬態就非常重要。例如這種擬態成樹枝,仿佛就是長在樹上的鳥——林鴟鳥!擬態是生物動物的一種自保防禦方式,擬態是指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徵上模擬另一種生物。
  • 昆蟲裡的「蘭花仙子」—擬態大師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學名:Hymenopus coronatus)是昆蟲綱、螳螂目、花螳科、花螳屬的動物,主要生活在熱帶雨林中。因為有著仙女一般的外表,而深受大家喜愛,而且在之前大火的遊戲動森中也有蘭花螳螂哦!看看下面的圖片是不是動物,植物傻傻分不清楚呢?這到底是一朵綻放的粉紅花骨朵?還是一隻蘭花螳螂呢?實際上它就是一隻美麗的蘭花螳螂!
  • 會「隱身」的鳥 沒有鳥窩,就住在樹幹上,瀕危的原因有點好笑!
    在大自然中,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生物動物懂得偽裝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比較弱的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擬態就非常重要。擬態其實是指生物或者動物的一種自保防禦方式,是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徵上去模擬另外一種生物。例如這種擬態成樹枝,仿佛就是長在樹上的鳥——林鴟鳥!
  • 偽裝的最高境界不是保護色,而是擬態,這種昆蟲表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保護色之外,還存在一種更加高級的偽裝技能,那就是擬態。擬態,顧名思義就是模仿其它動物的形態,從而達到偽裝的目的,因此所模仿的對象越強,偽裝的效果就越強。葉尾守宮是壁虎中特殊的一種,它們的特殊之處在於能夠模擬出枯葉的形態,以至於其它生物很難從一堆枯葉中發現它的存在,即使是人類也很難辨別哪一片是真的枯葉,哪一片是葉尾守宮。
  • 帶刺的擬態:1.65億年前侏羅紀竹節蟲的擬態和防禦策略
    竹節蟲是一類以擬態而著名的中到大型昆蟲,通常呈綠色或褐色,有翅或無翅。擬態能力存在於現生竹節蟲發育的各個階段,它們的卵形似植物的種子,幼蟲模仿蠍子或螞蟻,成蟲像樹枝一樣隨風搖曳。某些竹節蟲身體兩側出現類似樹葉的擴展,隱藏在環境中眾多植物裡很難被察覺,這種隱蔽行為是竹節蟲躲避捕食的初級防禦策略。當竹節蟲不幸被捕食者發現後,它們會通過噴射化學分泌物、或者突然展開鮮豔的後翅迷惑捕食者,甚至裝死等待時機逃跑(次級防禦策略)。如果這一系列措施還不能奏效,竹節蟲還能利用自己身體上尖銳的刺進行主動攻擊(第三級防禦策略)。這便是竹節蟲的生存之道。
  • 擬態:動物自我保護藝術
    而以螞蟻為食的蟻蛛,模擬螞蟻卻達到極致——它自己並不是昆蟲,不具備頭、胸、腹的三段結構,只有頭胸部、腹部這兩段,於是它在自己的頭胸部弄出一個深深的溝,生生造出個假頭和假胸。它比螞蟻多一對足,於是它用第一對足來模擬螞蟻的觸角。它的視力其實很好,但走動時前足卻會摸摸索索地擺動,這也是為了模擬螞蟻觸角的動作。  還有些「寄人籬下」的共生類動物,為了不被宿主排斥,它們會選擇模擬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