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可以下潛數千米,為何鋼鐵打造的潛艇反而容易被海水壓扁?

2021-01-08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深海巨大的壓強

海洋佔據地球表面總面積的71%左右,海洋中最深的區域為海平面以下11521米的馬裡亞納海溝,由於深海壓強大、溫度低、氧氣含量、自然環境異常惡劣,人類對海洋的探測,目前來看總體上還是非常低級的水平,有科學家表示,人類對海洋的認知,還沒有對太陽系內的諸多星體熟悉。單拿深海裡的壓強來說,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來推測的話,海平面以下1000米的地方,物體所承受的海水壓強就是海平面的近100倍,相當於每平方米承受上百噸物體的重量。所以進行深海探測,如何克服海水巨大壓強是一個必須要面臨的嚴峻問題。

為了探測深海自然環境特徵,除了人們放置的使用特殊材料和工藝製作的無人探測器以外,潛艇也是應用較多的一個人造物體。然而,就目前的科學技術而言,一般的潛艇平均下潛深度只有幾百米,而一些軍事領域的核潛艇下潛深度要大一些,不過也只達到1200米左右,再深的話,潛艇就會受不了,巨大的壓力會使潛艇外殼發生塌陷,不但對潛艇結構產生危害,也對潛艇內部的工作人員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

壓力平衡問題

相比之下,海洋中的鯨魚下潛深度則普遍要大一些,特別是對於經常捕食深海中大王烏賊的抹香鯨來說,下潛深度可以超過2000米。說到這裡,有些人不禁疑惑了,鯨魚的肉身在抵抗海水巨大壓強方面,為何會比鋼鐵打造的潛艇要厲害呢?

之所以會產生這個結果,簡單來說,就是壓力平衡的問題。一個容器、或者在此基礎上拓展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只要其邊界組成物質的強度夠大,理論上這個容器就可以抵擋內部和外部產生的壓力差,使得這個封閉系統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一個鋼球、一塊玻璃、一根鐵棒,或者一個裝滿水的玻璃瓶,如果將它們沉入海底,那麼這些物體的表面所受到的向內的海水壓力、向外的支持應力一般都會保持一個平衡的狀態,物體表面的形狀也幾乎不會產生肉眼能夠觀察到的形變。

潛艇為何不能下潛很深

但是潛艇就不行了,在其正常工作時,其內部必須要保留充分的工作空間和生活空間,在同等深度下,潛艇外部和內部所給予外殼的壓強值,與海水和空氣的密度成正比,而海水的密度要比空氣大得多,所以潛艇下潛得越深,海水給予外殼的壓強與內部空氣對外殼的壓強差值會越來越大,潛艇外殼就越來越傾向於內塌陷。目前,應用到打造大型核潛艇結構的物質為鈦合金,而且還會採用雙層殼體的結構,這樣就極大提升了在不犧牲內部工作性能前提下的下潛深度。雖然如此,1200-1300米從目前來看,已經達到了這種鈦合金的耐受極限,畢竟此時潛艇殼體所承受的壓力,相當於每平方米100多噸了。

拿人體這一血肉之軀為例,其實應對深海巨大壓強方面顯然能動性極差,因為我們無法靠自主調節,來增強體內的壓強環境,從而達到內外壓力的平衡,所以只能在身體的極限承受閾值範圍內進行下潛,目前在無裝備加持下的最深下潛紀錄為113米,有裝備保障條件下的最深紀錄為332米,而且還是在經過嚴格、科學的系統培訓下完成的。在陸地上包括淡水中、淺海環境中生活的動物們,一般也都具備深海潛水的能力。

鯨魚的身體優勢

但是,鯨魚則不同,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海洋自然環境,特別是增強深海覓食和捕食能力,在能夠達到維持身體內外壓力平衡這個目標的生存脅迫下,身體結構發生了明顯改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肺的收縮能力超強。隨著下潛深度的增加,鯨魚肺會發生不同程度地收縮,特別是當下潛到100-200米時,肺泡的大部分空間都已被完全壓縮,不再進行氣體的交換,也沒有了大塊區域的空間結構,這樣就有效避免產生身體內部巨大的壓力差。

二是肌肉和骨骼的韌性超強。鯨魚的骨骼非常容易彎曲,特別是對於肋骨、脊椎骨和胸骨來說,其連接處比較靈活和鬆弛,一方面為有效調節身體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另一方面也會隨著外界壓力的增大而進行收縮,並且有效包裹和保護心、肺等內部重要器官。與此同時,鯨魚肌肉組織的韌性和彈性演化得很強,這樣在抵抗外界巨大壓力方面,就會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緩衝空間,同時鯨魚的皮膚也異常堅韌,組織內部還充滿了體液,這樣就能夠很好地維持身體內外的壓力平衡,不至於對內部產生巨大傷害。

三是鯨魚大腦中的腦油物質密度會相應發生變化。當外界海水溫度變低時,鯨魚大腦中的腦油物質密度會變大,特別是當低於20攝氏度以後,會變為類似固體脂類的形態,從而大幅度提高對外界壓力的抵抗和感應能力。

四是血液貯氧方式也有利於深海環境。由於在深海環境中,鯨魚的肺已經被無限壓縮,基本不具備換氣能力,此時為了維持身體正常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氧氣,原本通過肺吸進來的氧氣,絕大部分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肌肉中的肌血球素有效結合起來,以供深海潛行時所需。

鯨魚的下潛也有限度

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雖然鯨魚在身體結構上已經演化為非常適應深海環境了,但是它們下潛的深度、持續下潛的時間都有著明顯的限制,在下潛深度上,就連能力最強的柯氏喙鯨,也突破不了3000米,而在上千米的深海中持續潛行的時間也頂多1個多小時,超過這兩個極限,鯨魚的血肉之軀也承受不住。

相關焦點

  • 鯨魚能潛至3000米深海,為何潛艇剛超過1000米,就會被壓扁?
    眾所周知,在現代海戰中,潛艇的作用越來越大。要知道,相較於其它航行在水面的艦艇來說,潛艇航行在大海深處,能夠對海上的艦艇發出致命一擊,即便是「海上霸主」航母,面對潛艇也必須小心。現如今,隨著技術的提升,無論是潛艇的下潛深度,還是其在海水中靜默的時間,都得到很大提高。
  • 上浮下潛、自由騰挪,潛艇的「魚鰾」——壓載水艙面面觀
    如今大型潛艇上主壓載水艙數量已經達到6-12個,大多數還分成左右兩艙。主壓載水艙底部有通海閥,上部有通氣孔,與外界海水相通不承擔水壓,所以採用非耐壓結構。它們沿潛艇縱向排列,分成艏、舯、艉三組,通過不同的組合使潛艇完成水下、水面以及半潛狀態。
  • 鯨魚能下潛到2000米,而核潛艇卻會被瞬間擠爆?專家:區別就在這
    比如,核潛艇的下潛深度就十分有限,可遠沒有你想的那麼厲害呢。雖說大家都知道,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到了深海之後,越往下所承受的壓強就會越大。但奇怪的是,鯨魚下潛到2000米都沒事,而鋼鐵鑄造的核潛艇卻會被瞬間擠爆呢?首先,鯨魚作為歷經了幾千年演化的海洋生物,早已是進化出了深海潛水的能力。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它們就能不受海底壓強的影響。
  • 美軍潛艇可下潛530米,我國海軍潛艇最深能下潛多少米?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潛艇在海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戰時期的英軍最苦惱的便是德軍的狼群潛艇,對當時英國的貨船進行了各種打擊,甚至很多戰艦都被德軍潛艇擊沉。
  • 一萬米的海底能把潛水艇壓扁,可為什麼還有魚生存?
    究其原因,是因為目前世界上的潛水設備還是不足以對抗深海的壓強,更別說人自身下潛到深海中,海底的壓強根本不是人體的骨骼和器官可以承受的。深海上萬米下甚至能把普通潛水艇壓扁,但是為什麼八千多米水下都還有魚生存呢?
  • 聞所未聞,時隔30年核彈沉睡海底,上千噸潛艇現狀令人潸然淚下
    不久之前俄羅斯海軍的AS12核潛艇發生事故導致艇上所有成員全部遇難,這種類似的事故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蘇聯也曾發生過,當時的主角是蘇聯海軍的「共青團」號,相同是當時該潛艇也是突發火災直接沉入了深海之中,直到今天為止都沒能打撈起來,由於這艘潛艇研發的時候採用了鈦合金材料打造,外界將其稱之為
  • 全球潛艇下潛深度排行榜:美600米,俄1250米,中國的呢?
    潛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可以潛在水下的裝備,跟水面的戰艦不同,水面的戰艦要是潛了下去那就是沉沒了。而潛艇下潛則是一種必須的作戰手段。那麼現在的潛艇可以下潛達到多大的深度呢?是不是潛艇越先進就可以下潛越深呢?
  • 各國潛艇下潛深度對比:俄最高1250米,美國610米,我國是多少?
    它可以進行偵察、保護等多種作戰任務,不過因為潛艇本身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業能力,所以目前世界上可以自行設計和生產潛艇的國家並不多。潛艇作為水下「隱藏的殺手」,對於靜音這項性能的要求很高,而除了這一性能外,潛艇可以下潛的深度也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 當今世界上潛艇最深能潛多深?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軍事武器也逐漸被研發出來,而現如今想要判斷這個國家他的軍事力量是否強大,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去查看,比如說航母,武器,軍艦,以及潛水艇等等。今天要說的就是潛水艇。怎樣判斷一個潛水艇的好壞?很簡單,就是看它能夠潛多深還不會出現安全事故。
  • 潛艇像鯨魚一樣躍出水面,這樣的動作正常嗎,有什麼意義?
    同樣精彩的還有「蛟龍出水」,潛艇如鯨魚般躍出水面的剎那,讓人震撼。不過好看歸好看,它卻不是潛艇上浮的常規操作。這種出水方式叫「緊急上浮」,是一種面對危機的應急反應。各國潛艇都會定期進行緊急上浮訓練,比如美國海軍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訓練的目的當然是未雨綢繆,一旦出現真正的危機,緊急上浮就成了最後的保命手段。
  •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這是螞蟻莊園11月11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1月11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 螞蟻...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11月11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了,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11日問題: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 魚鰾魚鰭答案:魚鰾 答案解析:魚體內的鰾,在肌肉控制下能收縮或膨脹。收縮時魚鰾體積變小,其內氣體被排出,水的浮力變小,魚就沉入水中,反之亦然。
  • 在太平洋扔下一塊花崗巖,它會完好沉到海底,還是會被海水壓碎?
    我們經常會思索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在深海有非常非常強大的水壓,以至於我們人類目前都無法完成對大海的探測,在大海深處還有更多我們未知的東西,我們中國的驕傲,「蛟龍號」在2012年可以下潛到7000米的極限,即使到了現在,下潛深度突破10000米都是非常大的難題,而大洋深處有多深,大家可能會想到索馬利亞海溝,但是索馬利亞海溝並不是最深
  •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 螞蟻莊園...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 螞蟻莊園2020年11月11日答案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上浮,是借鑑了魚什麼器官的工作原理
  • 螞蟻莊園11月11日答案最新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借鑑了魚什麼器官...
    螞蟻莊園11月11日答案最新 潛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潛借鑑了魚什麼器官工作原理 2020年11月11日,今天是雙十一
  • 科學家深入8千米的海底,發現一種奇怪的魚
    所以在海邊也能看到很多的人類在海裡遊泳,但是我們的人類只能在海洋表面上下200米最左右活動,因為再往下走,海水的壓強會讓我們受不了,需要藉助外力。所以我們人類對深海,是有著特別好奇的心理的。我們在想,那些深海生物是怎麼活下來的?最近科學家有了重大的發現。最深的海溝有多深?
  • 蛟龍號下潛深度7000多米有一發現,也許揭開了一個深海秘密!
    在差不多2度的溫度下,潛水員在8千米以下的水層,發現了20釐米左右的新的品種的魚,在2千到3千米的水深的地方,有大嘴琵琶魚成群地遊動,在1千米左右的地方,有大家經常看見的蝦、章魚、槍烏賊等,也有大型海獸抹香鯨。在海底最深處,科學家們發現了小紅蝦和魚的身影。2012年,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一個人乘坐潛艇「深海挑戰號」下潛到世界海洋最深處。
  • 深海潛艇偶遇大型生物,兩者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大洋數千米深水區中,全世界的潛水艇都在其中任意遨遊,一次航行任務便是數月的遊蕩時間。每一艘潛艇的航行都有固定的時間以及範圍,並非可以任意馳騁,執行任務的同時,潛艇不能提前上岸補給,只能一直呆在數千米的海水下。
  • 鯨魚長時間待在水下不出來會被憋死?
    鯨魚是海洋哺乳動物鯨下目中部分生物的通稱,鯨魚有著流線型的身體和鰭狀的一對前肢,在海洋上巡遊的時候可以達到每小時20海裡的高速。所以他們和海中的魚親緣關係非常遠,反而和陸地上的哺乳動物河馬是最親近的親戚。
  • 鯨魚瘋狂逃命,它身後的海水都被染成了紅色
    當時,侏儒抹香鯨瘋狂地逃生,以至於它身後的海水都被染成了紅色,如下圖所示:事實上,這些紅褐色液體不是這隻鯨魚的血液,而是它釋放的「腸液」。當侏儒抹香鯨受到驚訝時,就會噴射出紅棕色液體,以分散食肉動物的注意力,類似於烏賊。 另外,侏儒抹香鯨(下圖)的天敵通常是虎鯨和鯊魚,因此它被海豹追殺,可能是入侵了後者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