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2021-01-10 騰訊網

引讀: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對於家庭條件較差的男子來說,能夠娶妻是十分幸運的。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妻子

古人娶妻回家,一是傳宗接代,二是操持家務。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傳宗接代。因為這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命運走向。如果一個女人無法生育,男子就可以休掉她,重新選擇一個配偶,傳宗接代。

這類女性是比較可憐的,因為她們本身沒有錯,甚至可能是男子自己無法生育,但由於封建觀念的束縛,使得她們的命運都比較悲慘。

比如,三國時期曹操的原配丁夫人,因為無法生育,而被曹操休掉,最後立卞夫人為正妻。

不過還有一類能生育,但是道德敗壞,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中國古代,對於一個人的評價,首先不是能力,而是道德。如奸臣秦檜是書法家,因為人品差,而不被大眾認可。

對於女人,古人首先也看重的是品德。一個品德敗壞的女人,會影響家庭的和睦,會導致家庭的衰敗。因此,對於道德敗壞的女子,即便男子不離婚,父母也會讓他休掉。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類被休掉的女子有了一個稱呼,那就是「生妻」。

「生妻」

「生妻」一詞出自李陵的《答蘇武書》,是說蘇武年輕的時候出使匈奴,頭髮白了,才回到祖國。不過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首先他的老母已經去世,其次他的結髮妻子也早早地改嫁。文中的原話是「生妻去帷」。

實際上《答蘇武書》所描繪的情景,是蘇武回國之後家中的悲慘情景,而「生妻」其實是指「年輕的妻子」,並沒有太多其他的意思。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到了宋朝以後,「生妻」逐漸就被人們認定為那些被休掉的女子,而且這類女子也逐漸被社會所拋棄,很難再嫁人。

之所以這麼說,無非是《大戴禮記》對古代女子婚姻禮法的「七出之條」所影響。

在古代的婚姻關係中,女人無權提出離婚,但男人卻有休妻的特權,不過也不是隨意為之,男人必須根據「七出之條」來休妻,比如無子、淫、重病、盜竊等。

那麼古人為何總結俗語「為何窮死,不娶生妻?」那些不能生育,或者因為丈夫原因而無法生育的女子,本身就很命苦,為何人們還要趕盡殺絕?不給她們留條後路呢?

為何不娶生妻?

其實這個要結合時代去分析。被休掉的女人固然可憐,但古代更加看重的是傳承和延續,如果沒有子嗣,就等於家族沒有了希望。把這樣的女子娶回家就變成了累贅與負擔,還不如不要的好。

不過這還不是主要原因,最為讓人感到害怕的,還是那部分道德敗壞的女子。

如果男子娶了道德敗壞的「生妻」,會導致家庭不和諧,甚至導致家庭的敗落。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在古代有許多實例,僅《水滸傳》中,這種事情就不止一次發生。

比如潘金蓮、賈氏、閻婆惜、白秀英,真的是一個比一個壞,雖然她們基本都不是「生妻」,但已經達到了「七出」的標準,都是準「生妻」。畢竟文藝來源於生活,施耐庵之所以這麼寫,就是要告訴世人,女子看似柔弱,狠起心來比蛇蠍還毒,如果這類人成為「生妻」,則又要害一個家庭。

其實《水滸傳》中出現的大量壞女人,確實讓當時,乃至後世的許多男子留下了心裡陰影。

此外這類女子不僅會讓丈夫受苦,還會連累下一代。因為古代基本都是男子在外忙碌,而女子在家持家,如果娶了這類「生妻」,她們道德敗壞,必然影響孩子的成長。下一代沒教育好,必然影響家庭的衰敗。

也正因如此,古人才總結出了這句俗語來告誡後人。

說到這裡不免有一個疑問,古代的許多俗語雖然很有道理,但流傳到如今的時代似乎已經失去了用武之地,特別是許多俗語已經不在適用現代的社會。

其實不然,俗語之所以很少有人使用,是因為如今是網絡時代,信息的便捷才使得俗語這種依靠口口相傳的文化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這並不代表古人的俗語就毫無用處。

要知道,俗語最大的功能在於揭露人心,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都是由人所構建,因此俗語表面的意思雖然可能已經不再適用,但深層含義卻仍然可以直指人心。

就拿這句俗語來說,古人之所以創造出來,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要讓世人明白「生妻」所帶來的惡果,從而讓世人敬而遠之。那麼如今的時代不同,女子離婚之後,沒有這些束縛的條件,就算是一個惡跡斑斑的女子,大不了換一座城市重新再來。

所以「生妻」在如今時代的危害更大,也更危險,因此男子在找這類離過婚的女子時,一定要了解清楚其背後真實的原因。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俗語的作用。

當然,古人總結的俗語千千萬,而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幾千年來對人心的琢磨和總結,多學一些俗語不僅不會顯得落伍,反而會讓自己的眼睛更加明亮。

小結

話歸本題,這句俗語的出現應該在宋朝之後,因為在宋朝之前的女性地位並不是很低,特別是在唐朝,女性的地位甚至一度直逼男性,這一點從武則天能當皇帝就可以看出。

換句話說,在宋朝之前,男人們普遍認同女性地位,並不會因為女子離婚等情況而遭到世人的冷漠。

那麼唐朝女子的地位究竟高到何等地步呢?其實從崔顥的一首詩就可見端倪。

「君家住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可以看出,唐朝的女子已經到了主動搭訕男子的地步,開放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隨著宋朝重文、重儒家後,儒家的許多禮教就逐漸深入民心,而女子的地位也每況愈下,最終就出現了「生妻」遭人漠視的情況。

參考資料:《俗語》、《水滸傳》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何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寧窮死,別娶生妻」,這古人說的話,最難理解的是「生妻」一詞,也是爭議比較多的一條古漢語名名稱。現在人們對「生妻」理解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是古代被丈夫休掉回到娘家的女人。第二種是丈夫長期在外,夫妻分離的女人。第三種是舊時民間的陋俗「典妻婚」。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什麼意思?為何窮死都不能娶?
    老母終堂,生妻去帷。——《答蘇武書》在農村的生活中,經常有一些茶餘飯後的俗語老話。不僅讀起來琅琅上口,裡面更是蘊藏著深厚的哲理。有一些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至理名言,被廣泛的應用。但老祖先留下的話語並不是都能夠屹立不倒,真理閃光。
  • 農村老人常說「寧窮死,別娶生妻」,是什麼意思?真相讓人扎心
    除此之外,在民間,也有一些流傳已久的俗語,它們有的是我們先輩的生活經驗,有的是古人們對自然現象的總結,還有的則是一些封建迷信,比如我們今天談論的這句:寧窮死,別娶生妻。那麼,什麼是「生妻」,又為什麼不能娶呢?所謂「生妻」是指已經嫁過人的女子,在過去,女子講究從一而終,「夫在從夫,夫死從子」,一輩子只能有一個男人,斷不可一女侍二夫。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為何「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是「生妻」?娶個媳婦容易嗎!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就是關於婚姻生活的,但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放到現在還成不成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古代女子01「生妻」的含義人們之所以搞不清楚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是因為大家都不太清楚「生妻」這個詞語的意思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人類思維的進化促進著文明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總結出人生的經驗與信條,口頭上一句直白的表達,卻能道出千年歷史的文化底蘊,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俗語」。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俗語說」怎樣怎樣的事,簡單明了的一句話便能概括整個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樣的「俗語」不勝枚舉,今天我們就要說一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表達是怎樣的意思呢?是真的有道理嗎?
  •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何為出妻?娶了會有什麼問題
    俗語是老祖宗們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的,它包含了很多老祖宗們的生活智慧,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流傳甚遠。但是也有的俗語要根據古時候的生活情境來看,它並不符合現代社會情況。今天就來說一句關於男子娶妻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 農村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妻」,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來源於生活,但又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首先為親們解釋一下「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可窮死,別娶活漢妻」的意思。順帶一說俗語是上輩流傳下來的,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上面的幾句話放在古代是有道理的,放在現代有待商榷。語境變了,有些俗語並非適合當下的情況。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不娶活漢妻」,有啥道理?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不娶活漢妻」,有啥道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語充滿意味深長,成語更是我們漢語的精髓!所以也是我國數與眾多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俗語兒,這就屬於寧讓狗咬,別讓鵝豚寧願窮死不取活旱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其實,農村俗語如果死摳字面的意思,就會偏離俗語的真實用意,很難理解俗語想要給人們講明的道理。「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此句俗與其他的俗語類似,採用一種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男人不能只寄希望於種別人的「耕地」,或者依靠別人種的「耕地」生活。娶妻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娶他人之妻,也就是有夫之婦,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除了教人做事做人外,還有很多俗語是以物喻人或借物觀察天氣變化的,這些俗語相信老農民心裡都很清楚,在小編當地,也流傳著許多經典的俗語,比如說反應人情世故的俗語「人窮不走親,沒錢莫攀貴」,還有四大俗語等等,這些俗語蘊含哲理,通俗易懂,也具有趣味性。
  • 農村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啥意思?有道理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首先說一下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和閨蜜去隔壁村發通知,路過一戶農莊突然躥出只大鵝啄我們,我嚇得掉頭就跑,閨蜜女漢紙氣質爆發了,拎起大鵝扔好遠,大鵝嘎嘎的跑了,說到鵝為什麼會啄人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鴨科動物繁雜,我們常說的大雁、天鵝、鴨、鴛鴦等都是鴨科動物。
  • 丈夫心中住著另一個人,維持有愛無性的婚姻,生妻薛寶釵幸福麼?
    根據甄士隱家破人亡後與妻子投奔嶽父封肅家的民間風俗。寶玉寶釵夫婦最後也投奔了嶽母薛姨媽。賈寶玉不事生產,一定是薛寶釵帶著麝月等人扛起了養家的重擔。如果沒有夏金桂和薛蟠的不容,賈寶玉不會離家出走。「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的線索伏筆夏金桂謠言賈寶玉和香菱有染。薛蟠像第三十四回那樣揚言要打死賈寶玉。香菱終究因此血竭而亡。賈寶玉徹底精神崩潰。
  •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什麼意思?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
    他們說話時總會帶上一兩句俗語,聽上去簡單易懂,但仔細一想,耐人尋味。俗語多用各種生活中的現象來表達一種人生道理,不同於詩詞文學,這種句子給我們一種簡單易懂的感覺,也因為這個特點,有了不同的說法。到如今,對我們而言,仍然十分有用。今天子曰也要為大家帶來一句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我寧願讓狗咬傷,不要讓鵝啄,」這就是為什麼呢?
  • 俗語「寧讓狗咬,別叫鵝啄」是什麼意思?古人總結這句話意義何在
    俗語,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一類語句,它是由古時的勞動者所創造,並廣泛流傳於民間。大多數俗語是反應古人的一些生活經驗的,語句形式較為簡潔、粗糙,非常接近於我們的日常口語,其意也是通俗易懂,很多從字面意思就能體會出它的深意,然而俗語雖俗,所總結的經驗、道理卻是不俗,可算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智慧的體現。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農諺的上半句的意思就是:就是寧願被狗咬上一口,都不想被大鵝啄上一口。這句話為什麼這樣說,相信小時候被大鵝追過或者啄過的小夥伴最有發言權了。
  • 老祖宗的經驗「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啥意思?你知道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民間俗語,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一句話老話,「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說。那麼為什麼古人寧願娶風塵女子為妻,也不要「過牆妻」呢?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道理。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經常聽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意思是在娶媳婦的時候,哪怕娶一個富人家的奴婢,也不要找窮人家的女兒,這也是古人的一種婚姻觀念,那麼這種婚姻觀念放到現在還適用嗎?所謂的「富家奴」就是以前富人家的丫環或者奴婢。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吧!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是啥意思?這兩句話,一個說的是家庭中妻子德行的重要性;一個說的是人在落魄貧窮之時的生存法則。一親壞,九代敗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男人是一家之主,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但是同時又強調,女主人對家庭幸福的影響,比男人還要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