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翅不曾沁香粉,卻把新衣鑿洞窗。
一組組「透明蝴蝶」的圖片在網上火了一遍又一遍,圖裡的那幾種蝴蝶的前後翅大部分清澈透明,只能看見翅脈,點綴些許花紋和眼斑,妖豔與空靈並存。它們美得那麼不真實,以至於很多人以為這幾隻蝴蝶是用圖片處理軟體製作的(俗稱PS的),事實果真如此嗎?
很多人對蝴蝶們會有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認為它們的翅膀上應該是有鱗粉的。就算不是五彩的,至少也該是白的灰的——畢竟它們是鱗翅目的昆蟲嘛。
的確,蝴蝶和飛蛾都是鱗翅目(Lepidoptera)的成員。鱗翅目是昆蟲綱第二大目,已知的種類數量僅次於鞘翅目,名稱來源於古希臘語λεπ(lepis,意為鱗片)和πτερν(pteron,意為翅膀)。傳統上的鱗翅目包括錘角亞目(Rhopalocera)和異角亞目(Heterocera),分別對應於蝴蝶和飛蛾。現在的主流分類把鱗翅目拆成了四個亞目,其下又包括好多個次亞目和更多亂七八糟的總科。簡單粗暴的傳統分類法顯然更容易接受一些,而且傳統意義上的蝴蝶飛蛾大概就包括了鱗翅目中98%的物種。
鱗翅目翅膀上的鱗片的顏色來源,分為由色素產生的化學色和微觀結構使光波發生幹涉、衍射和散射產生的物理色。如果它們因某些原因導致鱗片脫落,比如被拿在手裡搓掉了粉,就會看見翅膀呈半透明的薄膜質。環境不好,飽經風霜和天敵蹂躪也會導致翅膀掉粉或殘缺,讓鑑定的人很頭疼。
不過在鱗翅目中,有許多種類,翅膀天生就無鱗片,完全半透明或透明。或大部分面積無鱗片,或局部無鱗片,形成一扇窗戶的造型。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喜歡搽粉的種類。
網圖中出現最多的,是Cithaerias pireta,國內標本界稱為「玫瑰水晶眼蝶」,另一種是Cithaerias andromeda(直譯過來就是「仙女晶眼蝶」)。這兩種都生活在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等地區,一紅一藍,妖氣十足。而C. pireta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妖的蝴蝶了。
弄蝶科裡有一些種類,翅上局部透明,但是太小了,不甚美觀,只能算是破洞,唯一的長處是還比較對稱,比如最常見的直紋稻弄蝶(Parnara gutt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