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8年的夏天,天空下著濛濛細雨。我第一眼看到它時,它站在屋簷下一堆沙土邊,身上粘滿了沙子,張著嘴聲嘶力竭的叫著。看它身上的絨毛和黃黃的小嘴兒,應該是剛出生兩三天,可能是被大雨從鳥窩裡淋下來的。我沒多想,既然遇到了就一定要救它,就這樣我收養了這隻小麻雀。 回到家裡,我先把它身上的泥沙衝洗乾淨,把饅頭用水泡軟了一點點餵給它吃。它仰著頭張大嘴巴真的吃了下去,看來是餓極了,我說:「你能吃就能活」。
第二天,我把小米用水泡一下加入切碎的青菜,等它張大嘴巴想吃東西的時候,我用手一點一點餵給它。兩三天過去了,小麻雀長的很快,羽毛漸漸的豐滿。
它很有意思,除了吃東西也不會亂跑,天一黑就睡覺。晚上它很安靜一聲都不響,只是天剛一亮,大概五點多鐘的時候它就醒了,啾啾的叫個不停。附近剛好有一片樹林,我想應該帶它出去看看大自然,於是每天五點多鐘它就飛到我床上,咬我的腳趾頭,跑到耳邊叫我起床,好像是說讓我帶它出去。早上的樹林空氣很好,我常挖蚯蚓給它吃,還要鍛鍊它飛翔的能力,總有一天它要回到大自然去。
小麻雀漸漸的開始自己梳理羽毛了,網上查了一下這是退毛期,這也預示著它要長大了。飛翔的能力是天生的,很自然的它就知道了自己這個特長。我屋裡電腦上,冰箱上,床上,甚至廚房還有洗手間每個角落都有它的足跡。有時還跟我躲貓貓藏在衣服裡,哈哈,就像一個小孩子。帶它去樹林適應環境的時候,它就站在我手心裡,趴在我肩膀上,無論將它怎麼拋起,盤旋一圈又回到我身上,總之像個孩子粘著大人。
我曾幾次想放它走,因為白天叫的太吵了,而幾次都狠不下心。有一次我把它送到救它的地方,剛想放下,一隻大橘貓就虎視眈眈的跑過來了,還是算了。樹林裡有人常去遛狗,還有流浪貓,它還不會自己找東西吃,也不會飛的很高,很遠。它把我當成最親的人,我不能再讓它遭遇危險。
又是一個陰雨天,我在電腦前工作,它纏著我飛來飛去,叫得我有些心煩,我想它長大了,應該是放生的時候了。 我把小麻雀放到樹林裡,不行!這地方遛狗的太多不安全。又換一個地方,這裡好一點,樹林繁茂可以擋風遮雨,把它放下我轉身走了。
不知為什麼回去的路走的很沉重,心裡酸酸的。人也好,小鳥也好,長大了總要離開父母自己去闖蕩,去適應環境。這個世界有好也有壞,有風有雨,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感受,要想生存就必須得去經歷。將要走出叢林的時候,一隻大狗從我身邊穿過,我回頭看了看,唉!既然放生了就隨它去吧,生死有命。不一會兒狗回來了,嘴裡嚼著東西似的。不行!小麻雀只知道我對它好,還不知世間險惡,會不會?我加快腳步往回走,太好了!它還在原地沒動。我從來沒有嚇唬過它,此時我馬上收起憐憫之心,面露兇光,張牙舞爪向它撲過去,小麻雀敏捷的躲開飛到一邊,我又撲過去,它一個急轉身又飛到了高高的樹上。我欣慰的笑了,我說「你可以了,孩子,你死不了了」。這次我回去的步伐輕鬆了很多,也沒回頭,我相信它真的可以了,希望小麻雀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回到家裡我把小麻雀用過的東西都收拾了,看到我昨天剛給它買的玉米粒和一把青菜,不覺眼淚掉了下來。也許它遇到我算是幸運的,而這十天不到的時間我好像也經歷了很多從來沒有過的喜怒哀樂。它小的時候你真的會很用心的去呵護它,盼望著它快快長大。雖然捨不得它離開,或者說不放心,但還是希望它能夠獨自生存,振翅高飛自由的翱翔。我不想讓它只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愛和溫暖,要讓它知道還有險惡,風雨,飢餓。只有經歷過它才能變得強大,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想想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放飛小麻雀以後下了三天的大雨,我有點後悔為什麼那麼著急把它放飛。它還不知道怎麼找東西吃,甚至不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晚上樹林裡那麼陰冷,它會不會被凍死或者遇到危險。我腦海裡一幕一幕的回放著我餵它饅頭,小米,給它挖蚯蚓,找蟲子,餵它喝水的畫面。想著它每天早上飛到我耳邊叫我起床,跟我玩耍不讓我好好打字,我去抓它它卻一下飛得很高,呵呵!我笑了,同時又模糊了雙眼。
小麻雀讓我知道了萬物生命皆有靈性,讓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希望它平安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巢穴,不懼風雨,無畏將來。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欠的多了,這一世便結伴的久一些,欠的少了,還完了,也就散了。」 或許是我上輩子欠它的。如果有生死輪迴,我相信前世我們一定相識,不然今生怎麼會遇見。短暫的相處已有些難分難捨,我狠心將你放飛,你可知道我的良苦用心。當我回頭再也看不到你時,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你平平安安!
(文中圖片是我給小麻雀所拍)
謝謝觀賞! 啊輝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