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2021-01-10 澎湃新聞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2020-12-28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6日,

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

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

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

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

小編了解到,長豐埠裡宋代家族墓地的發掘,填補了江淮地區宋代墓葬研究諸多空白,是兩宋之際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實證,結合該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體現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新聞回顧

長豐下塘發掘宋代家族墓葬

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

考古工作人員通過進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編號M1)旁邊又發現12座古墓,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1米,面積約120平方米,證實該地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家族墓葬。

據考古專家介紹,在M12古墓內出土墓誌一盒,上半部雖漫漶嚴重,但內涵豐富。通過解讀表明,墓主人為「慎縣袁團鎮」(即今肥東縣元疃鎮,距原埠裡鄉直線距離約10公裡)人,其主要活動年代為「政和二年」前後(公元1112年,北宋晚期宋徽宗趙佶執政期間)。墓主人為當時很有影響力的商家大賈(「數年間財產增隆」 「獨以富名出」),與當時朝廷很多官員有接觸。據悉,墓誌撰寫人吳奎曾做過尚書令,書寫墓誌的沈機官職不低於五品(賜緋魚袋),篆刻志蓋的牛邦光是管理農事的官員(管勾農事)。

出土展示的文物有金飾、銀飾和各類陶瓷器皿共50多件。專家們現場觀摩文物造型、質地,來判斷文物最初的產地以及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經過工作人員修復和清理,這些文物在歷經千年仍展現出精美的紋飾和精湛的工藝技巧,讓專家們驚嘆不已。

專家觀點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與會專家在實地參觀了考古現場和出土文物後,召開研討會。在研討會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壽縣中心站站長張義中介紹,M1墓葬出土器物共51件,分為漆木器、金銀器、陶瓷器和銅器四大類,包括鑲銀扣十六曲葵口漆盒、青白釉印花牡丹紋渣鬥、金簪、金鐲等;M12墓葬雖是該墓群規模最大的,但因早年被盜,其出土器物僅有20餘件,其中湖田窯青白釉瓷爐當屬精品。

目前,埠裡宋代家族墓地

發掘工作已經結束。

結合發掘成果,

專家們紛紛表示

該家族墓葬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1

它是江淮地區具有典型性的宋代家族墓地,等級高、規模大,出土器物保存完整,品相好、級別高,填補了江淮之間宋代墓葬研究諸多空白。

2

它是兩宋之際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實證,結合該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體現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3

它是宋代建築考古的重要地下遺存,全國範圍內的宋代地面建築遺存稀少,而地下建築在南方地區更是尤為罕見。

4

在考古發掘的同時針對每個墓葬單體提出相應的保護方案,確定了原址保護的思路,並朝著建設遺址公園或墓葬博物館的方向努力。

關注「幸福長豐」公眾號

下載「長豐雲」APP

往期精彩回顧

長豐埠裡古墓群最新發掘結果揭秘,墓主人是……最新人事任免500萬!長豐又一波消費券來了!剛剛,長豐國有計程車來了!重磅!長豐產教融合城第一所高校新校區正式啟用啦!又一條關於長豐「大學城」的重磅消息……這裡,要成為合肥第三座大學城嗎?重磅!長豐計劃新建一座新地標!地點在……長豐,歡迎你!什麼是長豐?

來源:安徽網

原標題:《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豐宋代古墓群發掘結束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6日,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新聞回顧 長豐下塘發掘宋代家族墓葬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精美文物吸引專家駐足觀摩。
  • 貴州省土城黃金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本體保護方案
    受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紅色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委託,2016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黃金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本體保護方案》的編制工作,在對黃金灣遺址的現狀保存情況及病害原因進行綜合勘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遺址保護與展示的需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
  • 陝西考古博物館明年9月開放|A級通緝犯落網,賣文物涉案超2000萬
    此次專項行動打擊重點為:盜竊盜割石窟寺石刻、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盜竊古塔等文物建築犯罪以及針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國家珍貴文物等犯罪。 白土良(曾用名騸馬城,現名清泉村),是河西走廊一個不起眼的村落,但它是河西走廊文化類型最豐富的村落,有火燒溝、騸馬兩個古文化,還有古遺址、古墓群、古戰場、古烽燧等等,樣樣都是河西走廊歷史文化精華,是名副其實的河西走廊文化第一村。這裡是河西走廊龐大的地下畫廊,有精美絕倫的火燒溝彩陶繪畫藝術。
  • 馬鞍山加快推進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近年來,馬鞍山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以創建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契機,出臺政策法規、健全體制機制、強化展示利用,切實做好凌家灘遺址和文化的傳承保護,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完善頂層設計。
  • 中大發現漢代古墓 發掘近40件隨葬陶器 暫不需要實施原址保護
    中山大學「考古記」中山大學挖掘古墓已有先例,此處地勢較高,適宜古人生產生活,死後埋葬。1961年底1961年底,中大曾在校內發現一處西漢時代墓葬,墓內有陶井、陶屋、陶鬥等文物,還發現一隻密封保存酒漿的瓠甕。同年11月,中大歷史系考古教研組在校內東區原高崗球場發掘一座東漢磚室墓葬。
  •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啟動區現雛形,將帶來沉浸式考古體驗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座古風濃鬱、可以「考古」的公園已經顯露雛形。新京報記者獲悉,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正在建設中,目前先行啟動區已初具規模。公園景點融入了考古初勘成果的元素,對遺址文化進行原汁原味地展示。同時,公園還設置了模擬探坑,給遊客帶來沉浸式的考古體驗。
  • 考古大咖聚首港城 共商藤花落遺址保護利用大計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江蘇省文旅廳(文物局)、首都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博物院、南京考古研究院等文物考古和科研機構的20名專家學者,以及連雲港市委、市政府,市開發區、市文廣旅局、市住建局、市資源局、市交通局等單位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發|邯鄲市博物館新館開館|4500年史前寨堡遺址被...
    年史前寨堡遺址 2 -福州冶山考古地 看盡2200年建城史 【遺產】 1 -重慶大足:古老石刻成「網紅」文物保護智能升級 2 -甘肅涼州白塔寺薩班靈骨塔遺址啟保護加固工程 蘭州警方成功移交
  • 四川老農挖糞池發現古墓群,出土造型怪異青銅器,專家:巫師禮器
    四川老農挖糞池發現古墓群,出土造型怪異青銅器,專家:巫師禮器生活總有無數意外在等著我們,而有些意外的發現會讓我們感到驚喜。對於文物界和考古界來說,有些古代歷史文化遺址和墓葬群被意外發現,往往讓他們驚喜不已,四川老農頭墓葬群就是這麼一個讓人驚喜的意外發現。
  • 吉安安福龐家千年古墓最新進展……
    2020年11月21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江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辦的安福縣起鳳山古墓葬考古發掘成果和墓葬本體保護專家論證會在我縣順利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文博學院、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南昌海昏侯管理局、江西省考古院、省博物館、吉安市和新餘市博物館等考古文博單位10餘位專家參會。
  • 福州將建新店古城遺址公園 規劃方案通過評審
    「福州新店古城的保護修複利用」專題協商會昨天下午在市政協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新店古城遺址保護修複利用工作領導小組上月已成立,市主要領導擔任組長,10多個市直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  我市將借鑑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等國內其他地區的遺址公園建設經驗,在新店古城保護範圍內,建設福州新店古城國家級遺址公園。  年初以來,市政協組成課題組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形成「福州新店古城遺址保護修複利用」專題協商課題報告。昨天,我市相關部門與市政協委員圍繞該報告進行協商。
  • 考古新發現!科爾沁區莫力廟福巨遺址為遼代龍化州
    考古新發現!科爾沁區莫力廟福巨遺址為遼代龍化州近日,由科爾沁區與內蒙古民族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十四屆遼金契丹女貞史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來自全國的史學界專家學者得出結論:科爾沁區莫力廟福巨遺址為遼代龍化州。李鵬通過地表勘察、文物標本採集研究、周邊古河道研究、周邊古城遺址比對,通過對1968年11月5日美國衛星「科羅娜」所拍攝的影像進行遙感數據分析等方法和參考2016年8月,內蒙古考古隊在開魯縣東風鎮七家子村發掘兩座被盜的遼代古墓中的墨字題書 「葬於龍化州西」等文字內容分析,提出「福巨遺址是遼代龍化州」及「通遼是契丹人的祖源地」的科學觀點。
  • 孫春蘭在全國石窟寺保護與考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加強新時代考古...
    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著力解決機構建設薄弱、專業人才缺乏、保護利用不夠、多學科支撐不足、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等突出問題,提高石窟寺保護與考古工作水平,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鑑作出更大貢獻。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古芮尋微 故國韶光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外景人民網韓城4月3日電 (韋衍行)2004年,在韓城市梁帶村及其附近地區發現的兩周時期大型貴族墓葬群引起了學界的轟動。4月3日上午,「清明祭初祖文脈傳華夏」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步入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一睹芮國歷史瑰寶的芳華,感受春秋時期中華文明的燦爛。據了解,梁帶村芮國遺址是我國春秋早期保存最完整的高等級貴族墓地,共發現兩周墓葬1300座、車馬坑64座。
  • 金中都城牆遺址考古重要成果:首次發現外城城牆體系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經過兩年的考古發掘,金中都城牆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首次發現了金中都外城護城河、城牆、馬面、順城街道路等外城城牆體系,了解到這些遺址的形制結構和營建方式
  • 保靖四方城遺址重要考古成果首次集中發布
    本報訊(記者 龍 堯)日前,湘西州田野考古基礎知識培訓班暨四方城遺址保護利用座談會在保靖縣舉行,座談會上首次集中發布了保靖縣四方城遺址重要考古成果,並就四方城遺址的保護及利用進行深入座談。副州長李平,州文旅廣電局及保靖縣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 金中都城牆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首次發現外城城牆體系
    1月13日,記者探訪位於北京市豐臺區的金中都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經過兩年的考古發掘,金中都城牆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首次發現了金中都外城護城河、城牆、馬面、順城街道路等外城城牆體系,了解到這些遺址的形制結構和營建方式。金中都是北京建都之始。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正式遷都燕京(今北京),並改稱中都,開啟了金中都作為金朝都城的62年輝煌歷史。
  • 小邾國遺址公園五月建成
    3月25日,記者從山亭區文廣新局了解到,為保護小邾國文化遺產,去年山亭區就已啟動建設小邾國遺址公園,這項文物保護工程計劃今年五月建成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