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6日,
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
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
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
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
小編了解到,長豐埠裡宋代家族墓地的發掘,填補了江淮地區宋代墓葬研究諸多空白,是兩宋之際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實證,結合該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體現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新聞回顧
長豐下塘發掘宋代家族墓葬
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
考古工作人員通過進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編號M1)旁邊又發現12座古墓,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1米,面積約120平方米,證實該地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家族墓葬。
據考古專家介紹,在M12古墓內出土墓誌一盒,上半部雖漫漶嚴重,但內涵豐富。通過解讀表明,墓主人為「慎縣袁團鎮」(即今肥東縣元疃鎮,距原埠裡鄉直線距離約10公裡)人,其主要活動年代為「政和二年」前後(公元1112年,北宋晚期宋徽宗趙佶執政期間)。墓主人為當時很有影響力的商家大賈(「數年間財產增隆」 「獨以富名出」),與當時朝廷很多官員有接觸。據悉,墓誌撰寫人吳奎曾做過尚書令,書寫墓誌的沈機官職不低於五品(賜緋魚袋),篆刻志蓋的牛邦光是管理農事的官員(管勾農事)。
出土展示的文物有金飾、銀飾和各類陶瓷器皿共50多件。專家們現場觀摩文物造型、質地,來判斷文物最初的產地以及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經過工作人員修復和清理,這些文物在歷經千年仍展現出精美的紋飾和精湛的工藝技巧,讓專家們驚嘆不已。
專家觀點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與會專家在實地參觀了考古現場和出土文物後,召開研討會。在研討會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壽縣中心站站長張義中介紹,M1墓葬出土器物共51件,分為漆木器、金銀器、陶瓷器和銅器四大類,包括鑲銀扣十六曲葵口漆盒、青白釉印花牡丹紋渣鬥、金簪、金鐲等;M12墓葬雖是該墓群規模最大的,但因早年被盜,其出土器物僅有20餘件,其中湖田窯青白釉瓷爐當屬精品。
目前,埠裡宋代家族墓地
發掘工作已經結束。
結合發掘成果,
專家們紛紛表示
該家族墓葬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1
它是江淮地區具有典型性的宋代家族墓地,等級高、規模大,出土器物保存完整,品相好、級別高,填補了江淮之間宋代墓葬研究諸多空白。
2
它是兩宋之際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實證,結合該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體現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3
它是宋代建築考古的重要地下遺存,全國範圍內的宋代地面建築遺存稀少,而地下建築在南方地區更是尤為罕見。
4
在考古發掘的同時針對每個墓葬單體提出相應的保護方案,確定了原址保護的思路,並朝著建設遺址公園或墓葬博物館的方向努力。
關注「幸福長豐」公眾號
下載「長豐雲」APP
往期精彩回顧
長豐埠裡古墓群最新發掘結果揭秘,墓主人是……最新人事任免500萬!長豐又一波消費券來了!剛剛,長豐國有計程車來了!重磅!長豐產教融合城第一所高校新校區正式啟用啦!又一條關於長豐「大學城」的重磅消息……這裡,要成為合肥第三座大學城嗎?重磅!長豐計劃新建一座新地標!地點在……長豐,歡迎你!什麼是長豐?來源:安徽網
原標題:《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