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美食,特別是淡水魚。從古自今我們都會有人建造池塘來養魚,而我們常見的一些魚基本上就是草魚、鱅魚、鰱魚、鯉魚等等,在眾多種類的魚中,有一種魚承受了它不應該承受的誤會,十多塊錢一斤沒人買,農村直接拿它當雞飼料餵雞,可惜了。
這種魚就是泥鰍。因為它適應能力極強,常年生活在淤泥裡面,所以人們就覺得它是一種比較髒的魚,導致別的魚都被人搶著要的時候,它卻是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其實這只是一種誤會,它雖然生活在淤泥裡面,但是卻並不代表它是一種髒魚。
泥鰍自古以來就有人食用,因為它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各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吃不僅能夠補中益氣,還能為人體增強抗病毒能力,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更有人稱它為「水中人參」,《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說泥鰍對肝炎、跌打損傷有一定的療效。
除此之外,民年關於泥鰍的傳聞也是比較多的,小編小時候,爺爺就說過,泥鰍有補腎壯陽的功效。而且它對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人群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像是一些老人、小孩和產後婦女,多吃泥鰍能夠更快的滋補回來,讓身體更加健康。
泥鰍的吃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還是用來煮湯,將泥鰍搭配各種食材,放入鍋中燉湯,燉出來的湯汁極其鮮美,一點也不輸海鮮。當然,因為泥鰍常年生活在淤泥裡面,所以身體上不免會沾染一些土腥味,但是只要處理得當,這些土腥味也是非常容易去除的。
要去除泥鰍的土腥味,其實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知道土腥味來源於泥鰍的哪個部位就很好弄了。泥鰍的土腥味主要就是來源於它表面的那層黏膜,要去除的話就只需要將那層黏膜去掉就好,方法有兩種,第一就是用鹽搓;第二是焯水。
首先將買來的泥鰍放清水裡養一段時間,大概一晚上就足夠了,養好之後泥鰍清洗乾淨,放入一個帶有蓋子的盆中,往盆中撒上一些粗鹽(最好是用粗鹽,如果沒有的話就用食鹽也行),蓋上蓋子稍微搖晃一下。這時候泥鰍就會在裡面打滾,過一段時間泥鰍就安靜下來了,接著就打開蓋子,用手拿著粗鹽往泥鰍身上搓,搓一會兒黏膜就會掉了。
黏膜掉了之後,其實泥鰍表面還是有一層很薄的膜,這層膜用鹽已經沒法去除了,應該用開水焯煮一下。直接燒一鍋開水,水開了就下入泥鰍,焯煮1分鐘左右就撈起,撈起後用清水衝洗,衝洗的時候將泥鰍表面的膜撕掉,這樣泥鰍的土腥味就完全去除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泥鰍也有了新的認識,如果下次看到了,可千萬不要錯過,直接買一些回去,吃起來肉質的鮮嫩程度堪比甲魚。最後不要忘記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