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肥腸菜品、肥腸面、肥腸粉做法

2021-01-21 職業餐飲網


此菜肥腸軟糯,血旺滑嫩,酸辣可口,需注意調味時鹽不能偏重。

製作:


1、把新鮮肥腸加鹽搓洗治淨,放高壓鍋裡並摻入調有底味的鮮湯,蓋上鍋蓋上火壓30分鐘後撈出,改刀成條。


2、把豬血切成厚片,入加有底味的沸水鍋裡煨透;泡酸菜清洗後切成節待用。

3、淨鍋上火放少許油,下酸菜節、大蔥節、泡椒節、野山椒、泡姜和大蒜炒香,加入清水煮20分鐘至出味,再放入肥腸條、血旺片煮入味,加少許胡椒粉、味精和白醋調味,即可起鍋裝碗。


4、最後撒上蒜茸,淋入少許熱油激香即成。



出粉流程:


1.碗底調入白胡椒粉、白芝麻、鹽、自製美極鮮椒醬油、油辣椒、紅油。


2.按照「傳統紅湯肥腸粉」的方法將肥腸、粉條冒熟,在調料碗中淋入骨湯,倒入粉條,撒鮮青紅椒圈、酥黃豆、香蔥碎、榨菜碎即可。食用時拌勻,讓鮮椒泡入湯中,先吃粉,再喝融入鮮椒清香的湯汁,辣出一身大汗,格外爽快。

自製美極鮮椒醬油:


美極鮮味汁、黃豆醬油放入鍋中,加青紅小米辣段、炸蔥段、炸薑片、紅糖、香葉、八角、桂皮中火熬15分鐘,打去渣滓,晾涼後即可使用。





肥腸面



肥腸的初加工:


1、搓鹽:肥腸3000克放入盆中,加鹽300克拌勻,不斷揉搓20分鐘,待腸壁上那層薄膜脫落,用清水衝洗乾淨。


2、醋洗:肥腸內壁外翻,摘去油脂,放入盆中加香醋200克繼續搓洗10分鐘,將腸子翻回原樣。


3、汆水:洗好的肥腸下入清水,中火汆10分鐘,撈出衝水,使腸子漲發飽滿。


4、浸煮:將汆過水的肥腸重新放入桶中,添清水浸沒,加蔥、姜各80克、醪糟汁300克大火燒沸,轉小火浸煮20分鐘至七成熟,撈出晾涼,改刀成段備用。


5、炒制: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蔥段、薑片各80克、八角3個、草果1個爆香,加白糖200克小火炒成糖色,馬上倒入肥腸,小火煸炒至表面起泡、定型上色,然後烹入香醋150克去腥,同時加醬油30克翻勻「找色」,倒入提前熬好的紅湯50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燒10分鐘,加砂仁粉、沙姜粉各30克攪勻,關火放置一旁待用。


熬製紅湯:鍋入菜籽油80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幹紅燈籠椒120克、薑片、蔥段各100克、幹紅花椒粒30克炸香,放入郫縣豆瓣碎300克、甜麵醬250克小火炒出紅油,放入泡蘿蔔丁、泡酸菜碎、泡姜粒各150克、泡椒碎100克小火炒幹水汽,加香葉8克、小茴香5克、草果3個、八角1個小火炒香,添入骨頭湯5000克大火燒沸,轉小火熬20分鐘,濾去料渣,加紅葡萄酒150克、生抽、黃酒各100克、白糖30克、味精、雞精各20克、白胡椒粉15克攪勻即成。


出面流程:


1、碗中調入保寧醋5克、麵條鮮醬油3克、鹽2克、味精1克,加洗淨的豌豆尖20克,澆入麵湯50克攪勻,盛入煮好的麵條100克。


2、在碗中倒入煮好的肥腸50克、煮肥腸的紅湯100克,撒芹菜碎10克即可上桌。


面面俱到


1.搓洗肥腸最好用香醋,雖然價格略貴,但去腥效果以及醋香味比白醋要好得多。 


2.肥腸汆水,可將其腥臭味基本去除,撈出過涼,再加醪糟煮製後,不僅口感變彈,且能將膽固醇含量降到最低。


3.肥腸要「見油」炒過才香,煸至起泡馬上烹香醋、醬油,能最大程度地吸收酸香和醬色。


4.炒制肥腸時,烹入的醋要多一點,因為它隨著加熱會揮發掉一部分。


5.熬紅湯時加點葡萄酒的做法是跟西餐大廚學的,淡淡的酒香很迷人,且去腥增鮮效果很好。


6.肥腸可以一次多做點,在湯汁中泡上兩天,更加入味。




乾鍋辣椒肥腸



主料:直腸/美人椒/姜/蒜/小青椒/


食之味:


乾鍋肥腸是一道正宗的湘菜,肥腸是湖南人最喜歡吃的一道家常菜。它採用大腸下面的那段直腸,切成均勻的形狀,再採用上等醬油加湖南本土的辣椒醬燒制而成,鹹鮮辣香、色澤紅亮。適當的辣度衝擊味蕾,聞到味道就流口水。


詳細做法:


洋蔥1個,切成片內用;小蔥、薑片各適量;幹辣椒、八角、桂皮、香葉各適量;小紅椒、小青椒各1.5兩切成辣椒段,大蒜子1兩分別碗裝備用;


豬大腸頭1斤,翻洗乾淨切成段,(肥腸清洗方法:將肥腸翻過來,先用麵粉搓洗2次,在用鹽抓洗1次,異味就能去除);鍋燒熱去油,放入薑片炒香,倒入大腸頭,用小火煸炒,首先炒幹大腸頭裡的水汽,加入適量的鹽後繼續煸炒,當水份炒幹時,淋入適量的二鍋頭酒;


迅速蓋上鍋蓋,燜10秒,打開鍋蓋繼續煸炒,炒出肥腸裡的油份,再次淋入適量二鍋頭酒,迅速蓋上鍋蓋,燜10秒,打開鍋蓋倒入八角、桂皮、香葉和幹辣椒和大腸頭一起煸炒,炒出香料的香味後加入適量的辣妹子辣椒醬;


繼續小火煸炒,直到炒出辣椒醬的醬香味,加入適量的水、加入蠔油,大火煮開,轉小火放入小蔥蓋上鍋蓋,煮20分鐘,然後倒出,只留下大腸頭和湯汁,其他的一律檢出鍋燒熱去少量的油,到入大蒜子煸香,倒入煨好的大腸頭和湯汁,倒入青紅椒段,加入適量的老抽和雞精調味,大火收幹湯汁即成。




浸辣椒炒肥腸



主料:新鮮肥腸250克。


配料:浸辣椒50克,芹菜20克。


調料:鹽10克,味精10克,生抽10克。


製作方法:


1.新鮮肥腸,清洗乾淨,下開水鍋飛水,過涼後剔除多餘油脂。


2.加姜蔥入高壓鍋上氣2分鐘壓熟,撈出切絲。


3.豬油燒熱下肥腸,煸香,加生抽、水稍燜。


4.餘油燒熱下浸辣椒煸香,再放入肥腸調味。


特點:醬椒香辣,肥腸軟糯。 


價格:49元/份




肥腸粉



別看這小小的一碗肥腸粉,若想將澆頭做得毫無腥味、粉條做得軟而勁道,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的小店是用一口大鍋同時吊湯、煮腸,而白家老店卻將這兩項內容分開操作,避免了食材和湯汁因加入香料包煮製時間過長產生藥味,做好的肥腸多汁軟嫩無腥味。


一、吊湯


加入心肺熬成濃白底湯。流程如下:


1、吊湯需用豬頭骨。


2、吊湯用心肺,可使湯汁濃白。


3、吊好的湯汁鮮香四溢。


二、煮腸


白家肥腸粉用來煮腸的灶具非常特別,底部是一口深鍋,上面架著一個漏網。


煮製時,需將肥腸放入漏網,舀入高湯,打開電源後,湯汁的溫度不斷升高,慢慢開始沸騰,與熱氣一同從漏網的孔中翻滾而出,不斷「衝刷」肥腸,使做好的肥腸超有嚼勁。


煮腸步驟:


1、將拍碎的姜塊與八角、小茴香等香料混合裝入紗布製成香料包。


2、將治淨的豬大腸、豬小腸倒進鍋中,投入小蔥,放香料包。


3、澆入吊好的高湯。


4、倒入豬油。


5、大火煮至肥腸成熟。


6、煮好的大腸切成1釐米寬的段,小腸切成15釐米的段,兩頭相扎綁成「冒節子」,裝盆備用。


三、制粉


1、盆中放紅苕粉,先加冷水調勻,再加開水調成稠糊,攪勻散熱後倒入裝有明礬(增加粉條透明度)的盆中。


2、攪好的粉芡。


3、再倒入幹紅苕粉,分多次將剩餘芡汁緩慢倒入盆中。


4、不停搋拌20分鐘,期間分多次次加入芡汁。


5、待粉團表面光滑無疙瘩,用手抓起部分粉團可以看到粉絲呈線形且粗細均勻地往下流,說明粉團稀稠適中,即可進行漏粉。


6、鍋入清水燒開,一人將漏勺舉在鍋的上方,將粉團裝進漏勺中,並且不停敲打拍按,使粉漿均勻漏入鍋中燙約30秒。


7、另一人用筷子將鍋中的粉條迅速撈入涼水,過涼保存。


四、走菜(白味版):


1、加多種香料炒過的鹽顏色泛黃,有淡淡香味。


2、碗內放入味精、醬油、炒鹽、雞精、胡椒粉,撒上少量芽菜末、蔥末、芹菜末備用。


3、打入小料的碗疊放在臺上,超級壯觀。


4、將冷水中的粉絲、黃豆芽放入漏勺中,取另一漏勺放入大腸段同時置於煮大腸的那口鍋中冒10秒。


5、取墊有底料的白瓷大碗端至鍋邊,拎起漏勺使其中的湯汁順勢流入碗,將粉條倒入碗中,再將煮好的肥腸段倒在粉條上,撒上一把黃豆即可走菜。


6、客人可加點冒節子。


紅湯肥腸粉的底料調製方法與白味版的類似,只是每碗需另加10克紅油辣椒。



吊骨湯:


1.鯽魚宰殺治淨,衝去血水,下入底油兩面煎黃,撈出瀝油,包入紗布中。


2.將豬棒骨(敲破)、雞架、鴨架,分別入鍋汆去血水。豬棒骨墊入桶底,再擺入裹好的鯽魚,最後放入雞架、鴨架,添入沸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蔥段、老薑,淋白米醋,繼續大火衝2小時至湯色濃白,打去渣滓即成。

肥腸的初加工:


1.搓鹽:肥腸放入盆中,加鹽拌勻,不斷揉搓40分鐘,待腸壁上那層薄膜脫落,用清水衝洗乾淨。


2.醋洗:肥腸內壁外翻,摘去油脂,放入盆中加香醋繼續搓洗20分鐘,將腸子翻回原狀。


3.汆水:將洗好的肥腸放入鍋中,添清水浸沒,加蔥、姜、醪糟汁大火燒沸,轉小火煮5分鐘,撈出衝去表面浮沫。


4.湯浸:肥腸放入骨湯,大火燒開轉小火,保持湯麵似開非開浸煮2小時至熟,撈出瀝乾,改刀成小塊。

紅薯粉的製作流程:


1.制芡:將紅薯澱粉放入盆中,倒入40℃的溫水拌勻成稠米湯狀,再衝入沸水,注意邊倒邊順著同一方向迅速攪拌,直到成為無疙瘩、不粘手、帶韌勁、能拉絲的粉芡。此時粉芡已被燙至八九成熟,放到一邊,常溫晾至40℃時,即可用於下一個步驟。


2.搋芡:盆中放入幹紅薯澱粉、明礬攪勻,分四五次加入晾好的粉芡,不斷搋拌使二者充分融合,二三十分鐘後盆中原料變為表面光滑、狀如稀泥的粉團。這時可將粉團抓起試一下,如下條太快,或出現斷條現象,則表明粉團太稀,應摻入幹紅薯澱粉再揉;如下條太慢、粗細不勻,則說明粉團太幹,應再摻入適量粉芡。待漏下的粉絲粗細均勻、不斷裂,即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3.漏粉:鍋入清水燒開,轉小火,保持水面冒「蝦眼泡」。漏粉時一般需兩人合力操作:一人將粉團裝入漏勺,一手高舉漏勺,一手握拳,並保持每次1.5秒的節奏用力捶打粉團,使其從漏勺的孔眼中「跌」入沸水;此時另一人要用筷子將鍋中浮起的粉條撥至鍋邊,不能讓它碰到剛漏下的粉條,以免粘連。每漏好一勺粉團,就需要迅速將鍋中的粉條撈出過涼,並泡入涼水保存。



出粉流程:


1.碗底調入白胡椒粉、白芝麻、鹽、生抽、油辣椒、紅油。


2.取肥腸塊放入竹簍底部,上面依次擺入粉條、黃豆芽,將竹簍下入煮有肥腸的骨湯中「冒」10秒,期間不斷輕擺竹簍,讓湯汁與粉條充分接觸。

3.一隻手提起竹簍,另一隻手迅速將盛有調料的碗放在簍底,這樣竹簍漏出的湯汁正好澆在碗底,待湯汁漏完,將粉和豆芽倒入碗中,撒酥黃豆、香蔥碎、榨菜碎即可走菜。




出粉流程:


1.碗底調入白胡椒粉、白芝麻、鹽、生抽、油辣椒、紅油,澆入豌豆湯。


2.按照「傳統紅湯肥腸粉」的方法將肥腸、粉條冒熟,在碗中淋入少許骨湯,倒入粉條,撒粑豌豆、酥黃豆、香蔥碎、榨菜碎即可走菜。

粑豌豆製作:


取溫水漲發的幹豌豆放入高壓鍋,加高湯、鹽,加蓋上汽後壓30分鐘至豌豆熟爛、湯汁濃稠即成。



相關焦點

  • 凍品冷知識系列,你最愛吃的肥腸原來是這個樣子!
    2017-11-22 09:01:23 來源: 包子好吃 舉報   肥腸又叫豬大腸
  • 成都骨灰級肥腸愛好者必去的9家店
    比如——  肥腸君  在吃貨的天堂成都,肥腸店不計其數,口味花樣也炒雞多!come on !跟榜叔念:  肥腸粉兒、肥腸面、肥腸雞  粉蒸肥腸、豆花兒肥腸、火爆肥腸......  (先歇口氣哈......)  來,小編帶你去吃灰常!灰常!好吃的肥腸!
  • 成都街頭名小吃肥腸粉,原來在家就能做,快把做法學起來
    一直關注的朋友都知道,小編自己是非常喜歡吃酸辣煮義的米線,當然除了酸辣煮義以外,成都的肥腸粉也是小編的最愛。肥腸這個東西,不喜歡它的人無法接受,避之不及,喜歡它的人,愛不釋手,天天想念。小編是一個很喜歡肥腸的人,因為小時候並不知道肥腸是豬的哪個部位,只知道很好吃,後來長大知道了,也覺得沒什麼,畢竟吃了那麼多年都沒事,而且非常是真的很美味呀。
  • 全國各地的紅燒肥腸那麼多,只有江油肥腸的名氣大!
    肥腸粉也是眾多小吃中的佼佼者,肥腸要夠軟嫩粉要柔中帶筋,吃時還要勾住些湯汁才更盡興。很多喜歡吃肥腸的人都有一個苦惱,就是不管在多麼高大上的飯店裡,做出來的肥腸都有可能沒處理乾淨、有腥臭味,當然也有人特別喜愛那個口味。在餐飲界肥腸這樣一種食材,那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也是相當考驗手藝的,前期的精細處理,製作過程中的火候掌控,種種繁瑣的工序,才會呈現出讓人流連忘返,拍手稱讚的美味!
  • 重慶經典美食肥腸面,哧溜一碗吃下肚,巴適!
    在此之前我喜歡的是清淡口味的素麵,但是朋友帶我吃過一次我不敢吃的肥腸面改變了我的飲食習慣,沒錯,我愛上了這碗肥腸面!朋友是重慶那邊過來的,對那邊的飲食比較熟悉,點了碗肥腸面吃得津津有味,我還在糾結的時候,朋友告訴我,在他們那邊,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應該來點肥腸面,管它是麻辣麻辣、爆炒、幹煸還是紅燒,一口下肚,你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 太原發現一家肥腸麵館,肥腸香辣麵片勁道,每天客人都絡繹不絕
    而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山西太原當地非常受歡迎的麵食——肥腸面,顧名思義,這種麵食中會添加肥腸,對於太原人來說,肥腸面是深夜最好的夜宵,很多人稱它是太原夜宵中的「扛把子」,一些忙碌到深夜的人總是會選擇去肥腸麵館就著臘八蒜,吃一碗熱騰騰的肥腸面,對於人們來說,這是一件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 軟糯適中的肥腸,一口爆汁的冒節子,難以抵擋的四川肥腸粉!
    軟糯適中的肥腸,一口爆汁的冒節子,難以抵擋的四川肥腸粉! 2020-11-20 20:46 來源:好吃的好玩的 原標題:軟糯適中的肥腸,一口爆汁的冒節子,難以抵擋的四川肥腸粉!
  • 四川名小吃肥腸粉正宗做法,麻辣鮮香你能吃幾碗?
    四川肥腸粉,是四川眾多傳統名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種之一,其麻辣鮮香,色紅味美的特點,符合四川人的品味,當然,肥腸粉更是適應了當下的飲食潮流,迎合了當今所謂的「快餐」文化,即使是匆忙的上班族,也能忙裡偷閒吃上一碗肥腸粉。
  • 一碗肥腸粉的享受!成都著名的肥腸粉之一!30多年的蒼蠅館子!
    成都著名的肥腸粉之一,典型的蒼蠅館子,味道很棒!這家開了三十多年的老字號肥腸粉館子,最初是兩兄弟搭夥經營,後來由於家庭緣故選擇「分道揚鑣」,各自獨立經營。兩家店鋪相鄰並不遠,加上兩家的店名差別不大,很多顧客都把這兩家肥腸粉弄混淆了。(今天我們探訪的這家店名多出兩個字)。
  • 外國人不敢吃的重口味,四川特色傳統小吃肥腸粉的超簡單做法
    因為飲食差異的原因,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很多的美食,在很多老外看來,是不敢吃的重口味,肥腸就是其中呼聲最高的一種,很多的喜歡吃肥腸,肥腸有很多種做法和吃法,今天貓仔給大家帶來得是肥腸粉,肥腸粉是四川地區眾多傳統小吃中較特色的美食之一,主料是豬肥腸和紅薯粉,其色紅味美,麻辣鮮爽,製作起來也非常方便,在家可以權當「快餐」一樣下廚親試。
  • 肥腸粉,老成都的記憶
    近日,謝霆鋒和張靚穎為錄製《十二道鋒味》,攜手打卡成都肥腸粉,引得這一碗成都傳統小吃為了新晉網紅,成為外地遊客來蓉必打卡的美食。 肥腸粉在成都人的記憶裡,一直都是最傳統的早餐。肥腸軟糯,粉條勁道,油香麻辣都在這一碗粉裡了。再來個現打鍋盔,一刀切開層層酥脆,老成都人的最愛。
  • 成都這家肥腸粉,好吃不油膩,好久沒吃過這么正宗的肥腸了!
    要說起肥腸粉的話,各位朋友們肯定都吃過吧,很多朋友們都認為上海的肥腸粉才是最正宗的,但是要說起成都的肥腸粉的話,各位朋友們肯定都沒有聽說過吧,其實成都作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還是有非常多好吃的,就比如說成都有一家非常好吃的肥腸粉。
  • 鄭州最正宗的肥腸粉店,全一流四川廚師團隊,排隊2個小時也要吃
    今天小編要說的肥腸粉,亦是如此。肥腸粉來自四川成都雙流縣白家鎮,是成都名吃之一。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對於吃貨無言,通往肥腸的路上,只有兄弟,沒有敵人。在鄭州也有這麼一家正宗的肥腸粉店,叫白家橋頭肥腸粉店,在宏昌街與十里舖街交叉口東100米路北。
  • 肥腸粉是老成都人童年記憶,好吃到爆!
    成都,是吃貨來了就不想就不想走的城市是一個讓時間慢下來的休閒之都這裡有包羅萬象的美食冒菜,串串香,火鍋 ,肥腸粉,龍抄手等肥腸粉是四川的特色小吃,略微重口味點,吃得慣的人對味道念念不忘,吃不慣的人就很難接受。
  • 這家店的肥腸粉成都人吃了三十年,一大鍋肥腸熬湯,美味至極
    而且還在成都吃到了當地很出名的小吃,那就是肥腸粉。小吳去到的這家店開業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已有近三十年歷史。而且這家店為流派的肥腸粉甚至可以追溯至1935年,彼時一名名為甘家林的老人將雙流肥腸湯改為由大骨、仔肺、肥腸熬製出湯,在芷泉街一帶挑擔售賣,直到五十年代才正式開店經營,打出甘記肥腸粉的名號。自此成為了成都人心中的美食代表之一。到了這家店,可以看到顧客都坐滿到門口。
  • 砂鍋肥腸粉,自製的美味,乾淨衛生又好吃,非常下飯!
    說到肥腸,真是又愛又恨。每當一個女孩說喜歡吃肥腸粉,總是會被說口味好重。好像吃了以後,嘴裡會有難聞的味道,這讓我很尷尬。但每次去吃粉,只要看到肥腸粉,我就忍不住點一碗。於是,我就去學了肥腸粉的做法。這種肥腸粉最重要的是肥腸。最重要的一步是清潔肥腸。只有清洗乾淨,才不會有異味。
  • 肥腸粉——四川美食
    那麼今天小編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這裡的正宗味道,四川的肥腸粉。喜歡吃辣的朋友們可有口福了,四川人本身就愛吃辣,做肥腸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那麼四川的肥腸粉味道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四川人在做肥腸粉的時候一般選擇是營養豐富的紅薯粉,加上四川的菜籽油和本地紅辣椒以及花椒等原料,湯更是一絕,主要是用肥腸和精心選擇的豬骨頭進行特定熬製才做成這樣的美味湯汁。整碗肥腸粉上面紅油會散發淡淡的香味,加上些許榨菜和黴乾菜,然後加上特製的黃豆,吃一口粉條,讓人讚不絕口,回味無窮,用筷子將粉條夾起來,經營透亮,看著都非常有食慾!
  • 盤點成都最值得一吃的軍屯鍋魁和肥腸粉
    以前的廟會上,軍屯鍋魁和雙流肥腸粉都是各賣各的,不像現在,肥腸粉店裡面基本都是軍屯鍋盔配肥腸粉。軍屯鍋魁和肥腸粉什麼時候開始組成的CP無從考證,反正現在這種吃法已經成了成都人的標配。在市區內賣肥腸粉的店就一定會有鍋盔攤,而鍋盔攤大多數還不是肥腸粉店自己開的。配軍屯鍋魁的肥腸粉則是以雙流白家的肥腸粉著名。
  • 油爆爆 · 成都最好吃的肥腸粉大盤點!
    老瓦房肥腸粉唐記冒節子肥腸粉人均:8地址:青羊區實業街28號附2號美食君點評:紅味比較辣,白味比較麻,熱氣騰騰的來上一碗簡直叫酣暢淋漓啊有木有!盛姐肥腸粉,肥腸粉也都可以~ 但是到了這種店裡,不來一整盤燒肥腸/滷肥腸/幹煸肥腸/回鍋肥腸等等……還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