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真人,中國內地搖滾樂隊,由主唱兼吉他手阿龍、副主唱兼小號手阿麥以及貝斯手萬裡組成。
2018年,樂隊正式成立;同年,獲得滾石原創樂隊大賽冠軍。2019年3月,推出樂隊首支歌曲《莫欺少年窮》;同年,參加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並一曲原創歌曲《莫欺少年窮》晉級 。
九連真人 - 莫欺少年窮(demo)
04:42來自愛彌兒先生
阿龍是一名美術老師,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畢業後還做過設計。阿麥則是在當地教音樂,畢業於嶺南師範學院,萬裡最早在珠海求學,之後他的工作是於做器材、舞臺設備租賃有關的。三人都是因緣際會回到連平,對音樂的共同愛好走到了一起,成立了九連真人樂隊。
組樂隊是阿龍的執念。原本大學組過樂隊的他,畢業後放棄了,直到看到大學時的好友演出,他決定重新拾起理想。阿龍先是叫上了萬裡,後來阿麥回到家鄉後也被「叫來湊數」。因為沒有隔音的排練室,他們平時只能在緊挨著縣城廣場的底商一層裡排練。
我想「九連真人」這支樂隊的出現,是今年夏日裡《樂隊的夏天》賜予不少樂迷最好的禮物。這場匯聚了31支樂隊的新老樂隊大集合,與其說是一場比賽,更像是一場久別重逢的樂隊大排隊。而「九連真人」就像是從海底冒出的水怪,忽然閃現在大家眼前,九連第二現場的搖滾老炮兒們都被集體徵服,第一場比賽後,高曉松在微博盛讚,「九連真人是我最喜歡的樂隊」。
「思想起,煩惱如夢裡,身心較小而努力;北風起,寒冷入夜裡,行走更需要勇氣。」歌詞來自九連真人的《北風》阿龍柔軟且具穿透力的聲音,一下給我心臟微折的感覺。
旋律以後搖式的循環逐步推進,潤物細無聲,不去刻意強調音樂的起伏,音符與音符之間留有餘地。人間煙火最撫凡人心, 這個"叮叮噹叮"寫得太好。雖然聽不懂客家話,但是整首歌的意境從聲音,伴奏,樂器,擬聲的配合下,可以毫無保留的讓聽者感受到它的情感,並且直擊人心。
《北風》訴說了阿民的家庭,三代人都在做著傳統的手工小吃——油果,葉板。北風蕭蕭,半夜蜷縮著的阿民,輾轉反側,整夜難眠。需要每天的辛勤勞動才能把一天的小吃賣出去,也篤定自己的未來只要肯腳踏實地,一定會有出頭日。做事,定會翻身!
本以為這首比較抒情的歌肯定沒有之前幾首那麼有爆發力、那麼震撼人心,頭也沒抬地邊寫字邊聽,聽著聽著卻被擊中了,抬頭早已經是淚流滿面。如果前幾首歌寫的是客家年輕人為了證明自己毅然離家闖蕩的少年意氣,那麼這首歌則是發出螻蟻般無力的質問:做事,嚢來翻身?這首歌宿命感太強了,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抱著翻身的夢去努力,但是又怎麼翻身呢?想著父母可能就是這麼打一輩子工,他們的世界就只有那麼大,攢錢供娃上個好點的大學,指望著過上好日子。可努力的普通人一樣值得尊敬,小世界也是世界!也許我們奮鬥一輩子,也始終是個小人物,但不會妨礙我們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活下去,這世界遠比你想要的更精彩,所以,別敗給生活,別敗給別人說!
八月初的時候在高速路上路過了連平縣,高速上車很少,寬敞的大路從群山中穿過,遠處的山上飄著嵐氣,日暮的陽光很難穿透濃厚的雲層,經過一段連續的下坡以後,連平縣城就靜靜地躺在路的左邊,透過車窗玻璃,整個小城是灰白色的,隱約可見微弱的像鮭魚肉一樣的粉橙色,它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九連山之間。牛奶一樣的嵐氣從遠處的山巔緩緩向山下流淌。沒有人會知道,也沒有人願意去了解這座小城裡的愛恨情仇,它不過是湘贛閩粵群山中成百上千個小縣城中的一個。只可惜當時我的雙手握著方向盤,不能把這絕美的一幕記錄下來,但好在,那個時光,那份憧憬,總有人替你記得,有音樂替你保存記錄下來了。從此以後大概也許也就只能聽著這首歌,回想起那一幅畫面了。
九連的音樂其實很豐富,富於文學性也富於情感,每一首歌都像地方志,像阿民的列傳,富於地域性又很遼闊,其實更加富於故事性和音樂性,或許客家話讓它的受眾群體有些小眾,如果是這樣,我覺得小眾很自然很珍貴,就這樣走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