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內,這顆大樹上三隻小鷹鴞棲身的巢穴已空。 康佳/攝
疑被人掏鳥窩 警方表示排除掏鳥粘鳥可能
6月16日,本報《頤和園一對鷹鴞育雛遭圍觀》曾報導頤和園西門附近,一對鷹鴞育雛產子的消息,後小鷹鴞破殼而出。前幾日小鷹鴞還把毛茸茸的腦袋探出窩。然而就在前日,有人發現小鷹鴞一家突然失蹤,懷疑被掏鳥窩。昨日,海澱區森林公安到現場勘察後表示,可排除人為掏鳥、粘鳥的可能。
攝影愛好者撲空
昨日中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頤和園內鷹鴞築巢的大樹,大樹周圍還圍著方圓十來米的警戒線,旁邊立著一個提示文明觀鳥、拍鳥的牌子。不時有攝影愛好者扛著機器來拍攝,卻被他人告知鷹鴞已經失蹤。
記者用望遠鏡觀測高達5米的鷹鴞築巢處,除了空空的樹洞再無它物,周圍也未看到鳥的羽毛等物。「前兩天用望遠鏡就能看見小鷹鴞毛茸茸的小腦袋,現在裡邊啥都沒了。」一攝影愛好者說,他原本打算拍攝鷹鴞築巢、產卵、孵化到小鳥離巢整個過程,鷹鴞一家的失蹤讓他十分難過,「颳風、下雨我都天天趴這兒等著,現在只能半途而廢了。」
另一位護鳥志願者田女士告訴記者,6月24日當天有人第一次拍到鷹鴞雛鳥,29日發現窩內只剩下一隻大鳥守護,「可上周日一大早我來了就發現大鳥、小鳥都不在了。」田女士說擔心幼鳥夜間墜落,她找遍了附近草叢也沒有看到任何蹤跡。「之前我偶然聽到有人說,這鳥可以拿魚竿粘下來,我就琢磨指不定被誰粘走了。」
鷹鴞一家突然失蹤的事情迅速在鳥友群內傳播,不少人猜測,「估計是被玩鷹的給弄走了,正好等這麼大可以人工飼養了。」
失蹤原因撲朔迷離
記者從頤和園管理處了解到,他們從6月中旬便派人每日在鷹鴞鳥巢附近值守,提醒遊人文明觀鳥、拍鳥。正在值守的安保人員告訴記者,他每天從早6點至晚6點值守12小時,每晚8點準時閉園,「當晚我快8點才離開,第二天一早來了就發現小鳥都不見了。」事後,他立即將情況反映給公園管理處。
資深鳥友張女士看到鷹鴞雛鳥的照片後表示,幼鳥身體仍為茸毛還未羽化,可以排除自己飛走的可能。「一群人圍觀拍攝很容易讓它的天敵發現小鷹鴞,但就算是天敵也很難把三隻全部吃掉,應該會留下打鬥痕跡或雛鳥屍體。」
昨日下午,海澱區森林公安在接到報警後到現場勘察、分析,並向公園管理處及愛鳥人士了解相關情況。現場森林公安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排除人為掏鳥、粘鳥的可能,「也許受到了野貓、蛇等動物的攻擊」。此外,森林公安還提示,鷹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自飼養、售賣都屬於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