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鷹鴞一家離奇失蹤 眾攝影愛好者大失所望

2021-01-09 央廣網

  

  

  頤和園內,這顆大樹上三隻小鷹鴞棲身的巢穴已空。 康佳/攝

  疑被人掏鳥窩 警方表示排除掏鳥粘鳥可能

  6月16日,本報《頤和園一對鷹鴞育雛遭圍觀》曾報導頤和園西門附近,一對鷹鴞育雛產子的消息,後小鷹鴞破殼而出。前幾日小鷹鴞還把毛茸茸的腦袋探出窩。然而就在前日,有人發現小鷹鴞一家突然失蹤,懷疑被掏鳥窩。昨日,海澱區森林公安到現場勘察後表示,可排除人為掏鳥、粘鳥的可能。

  攝影愛好者撲空

  昨日中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頤和園內鷹鴞築巢的大樹,大樹周圍還圍著方圓十來米的警戒線,旁邊立著一個提示文明觀鳥、拍鳥的牌子。不時有攝影愛好者扛著機器來拍攝,卻被他人告知鷹鴞已經失蹤。

  記者用望遠鏡觀測高達5米的鷹鴞築巢處,除了空空的樹洞再無它物,周圍也未看到鳥的羽毛等物。「前兩天用望遠鏡就能看見小鷹鴞毛茸茸的小腦袋,現在裡邊啥都沒了。」一攝影愛好者說,他原本打算拍攝鷹鴞築巢、產卵、孵化到小鳥離巢整個過程,鷹鴞一家的失蹤讓他十分難過,「颳風、下雨我都天天趴這兒等著,現在只能半途而廢了。」

  另一位護鳥志願者田女士告訴記者,6月24日當天有人第一次拍到鷹鴞雛鳥,29日發現窩內只剩下一隻大鳥守護,「可上周日一大早我來了就發現大鳥、小鳥都不在了。」田女士說擔心幼鳥夜間墜落,她找遍了附近草叢也沒有看到任何蹤跡。「之前我偶然聽到有人說,這鳥可以拿魚竿粘下來,我就琢磨指不定被誰粘走了。」

  鷹鴞一家突然失蹤的事情迅速在鳥友群內傳播,不少人猜測,「估計是被玩鷹的給弄走了,正好等這麼大可以人工飼養了。」

  失蹤原因撲朔迷離

  記者從頤和園管理處了解到,他們從6月中旬便派人每日在鷹鴞鳥巢附近值守,提醒遊人文明觀鳥、拍鳥。正在值守的安保人員告訴記者,他每天從早6點至晚6點值守12小時,每晚8點準時閉園,「當晚我快8點才離開,第二天一早來了就發現小鳥都不見了。」事後,他立即將情況反映給公園管理處。

  資深鳥友張女士看到鷹鴞雛鳥的照片後表示,幼鳥身體仍為茸毛還未羽化,可以排除自己飛走的可能。「一群人圍觀拍攝很容易讓它的天敵發現小鷹鴞,但就算是天敵也很難把三隻全部吃掉,應該會留下打鬥痕跡或雛鳥屍體。」

  昨日下午,海澱區森林公安在接到報警後到現場勘察、分析,並向公園管理處及愛鳥人士了解相關情況。現場森林公安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排除人為掏鳥、粘鳥的可能,「也許受到了野貓、蛇等動物的攻擊」。此外,森林公安還提示,鷹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自飼養、售賣都屬於違法行為。

相關焦點

  • 頤和園鷹鴞一家離奇失蹤(組圖)
    康佳/攝  疑被人掏鳥窩 警方表示排除掏鳥粘鳥可能  6月16日,本報《頤和園一對鷹鴞育雛遭圍觀》曾報導頤和園西門附近,一對鷹鴞育雛產子的消息,後小鷹鴞破殼而出。前幾日小鷹鴞還把毛茸茸的腦袋探出窩。然而就在前日,有人發現小鷹鴞一家突然失蹤,懷疑被掏鳥窩。昨日,海澱區森林公安到現場勘察後表示,可排除人為掏鳥、粘鳥的可能。
  • 頤和園一窩鷹鴞失蹤 森林公安已介入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鷹鴞在頤和園大樹上安家繁殖  護鳥志願者田女士表示,兩隻鷹鴞大約是5月底來到頤和園西門內的一棵大樹上繁殖後代。記者發現,這是一棵直徑約為1米的大樹,上面有一個樹洞,周圍工作人員介紹,這一對鷹鴞就是在該洞裡繁殖後代。大約就在上周,這對鷹鴞繁殖出了3隻小雛鳥。在她出示的一張鷹鴞照片中記者看到,三隻小雛鳥從樹洞中探出腦袋,羽毛呈灰白色。
  • 撿到一隻「怪鳥」 原來是鷹鴞
    他在自家門前撿到一隻「怪鳥」,原來這是一隻鷹鴞。      「經過查找資料,這是一隻鷹鴞。」旌陽區森林公安局副局長李克武認出鳥兒的「真實身份」。李克武說,鷹鴞屬於貓頭鷹的一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將把鳥兒帶到野生動物保護站進行救助,待其恢復正常後再放生。」    秦琴 成都商報記者 王明平 攝影報導
  • 萌萌的小臉分不清是鷹還是鴞?其實人家叫「鷹鴞」
    他們循著聲音找過去,發現了一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它也是貓頭鷹的一種。這是麗水首次記錄到鷹鴞的野外影像。   張文文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一名工作人員,從今年起,他們項目小組在浙江麗水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在最近進行的春季鳥類調查中,偶遇一位稀有客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一種貓頭鷹,叫做鷹鴞。
  • 頤和園成為飛禽棲息樂園
    隨著北京市環境治理力度的不斷增強,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生態環境逐漸變好,園內吸引了大批天鵝、野鴨、鴛鴦等飛禽的棲息,吸引了無數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的目光。隨著北京市環境治理力度的不斷增強,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生態環境逐漸變好,園內吸引了大批天鵝、野鴨、鴛鴦等飛禽的棲息,吸引了無數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的目光。
  • 銅藍鶲、鷹鴞紛紛亮相 專家團隊進行麗水生物多樣性調查
    它就是讓觀鳥愛好者們驚豔的銅藍鶲。而這次拍攝,經查閱資料確定,是麗水市第一次銅藍鶲記錄。銅藍鶲 ,一種體長約15cm的雀形目鳥類,雄鳥除額基和眼先黑色以外,通體銅藍色,主要棲息在海拔900-37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捕食飛蟲為主。在浙江省較為罕見。
  • 去年爽約的日本鷹鴞來了 九年不見的大濱鷸也來了 武漢迎來最佳...
    日本鷹鴞 雷進宇攝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希)「池鷺完成三個360度空中轉體,穩穩落在樹上,太贊了!」昨日,武漢動物園墨水湖畔,市民李女士仰望空中飛翔的鳥群時,對一隻身姿瀟灑的池鷺讚不絕口。剛剛過去的一周,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們觀鳥的種數和數量,都比前期多,其中包括難得一見的大濱鷸和日本鷹鴞。「太難得了!」顏軍說。他介紹,武漢上次觀察到大濱鷸,是2010年在湯遜湖的一個小湖汊;日本鷹鴞上次現身武漢,是在2018年10月的武漢理工大學校園。上周日一大早,4名觀鳥會員到沉湖國際重要溼地做月度鳥類監測。在一片藕塘中,會員朱覓輝通過望遠鏡發現一隻大濱鷸。
  • 一看就很兇的鷹鴞被困白堊山頂深井,德國救援人員下井營救
    通過現場對井內空氣品質的監測,人們發現,這口井深幾米處的空氣品質很差,為了確保這隻被困鷹鴞能夠正常呼吸 此次鷹鴞救援行動持續了近三個半小時,這隻被救鷹鴞被送到當地蝙蝠保護中心進行照顧。
  • 吉安縣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幸好有他們!
    6月18日,吉安縣公安局澧田森林派出所成功救治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並將其放回大自然。當日晚上,澧田森林派出所接到澧田鎮高陂村委湛塘村村民劉新華電話,稱在村裡「賽俚水庫」山場上撿到一隻掉落在地上形似貓頭鷹的鳥,因狀態不佳,不能飛行,隨即打電話向公安求助。
  • 紅河警方解救一黃眼大鳥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
    據云南省紅河州森林公安局1月13日發布消息,紅河警方解救一黃眼大鳥,經鑑定這隻大鳥系鷹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經兩天精心餵養,鷹鴞已無大礙,民警將其放歸大自然。經鑑定,這隻大鳥為鷹鴞,屬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民警對這隻鷹鴞仔細檢查後,發現其右爪有輕微受傷的痕跡,民警猜測可能是在覓食的過程中受的傷,後因體力不支,才會誤闖到酒店裡面,民警拿了些水和食物進行了餵食觀測。經兩天的精心餵養,這隻鷹鴞漸漸恢復了體力,生命體徵良好,已無大礙,民警隨即將其放歸了大自然。
  • 大四男生離校後離奇失蹤 品學兼優已被保送研究生
    然而今年3月17日他離開學校後卻離奇失蹤。  帥宗斌的父親帥先生表示,兒子今年22歲,身高1.8米,在武漢理工大學就讀軟體工程專業,目前大四,已經被該校研究生院錄取。 3月19日,老師打來電話說帥宗斌不見了。
  • 杭州女子凌晨從家中離奇失蹤!「神秘消失」已13天,10萬尋線索
    近期杭州的一宗離奇失蹤案件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到底有多離奇呢?報導稱杭州53歲的女士失蹤14天,毫無線索,而小區內密布的監控也沒有拍到他出小區的景象。警方介入之後,採用了多種措施,包括警犬、尋訪偵查,都無濟於事,此女子好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
  • 十年一見的大濱鷸,隔年相遇的日本鷹鴞,在武漢,你能邂逅哪些鳥?
    沉湖一片藕塘中的大濱鷸 楊睿攝19日,對武漢市觀鳥協會來說,是喜獲豐收的日子:上午在沉湖發現了一隻大濱鷸,在武昌江灘巧遇一隻日本鷹鴞。武昌月亮灣,偶遇日本鷹鴞 雷進宇攝「太難得!」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翻閱記錄發現,大濱鷸上次有記錄是在2010年,上次遇見日本鷹鴞是在前年。時值遷徙季,往北回遷的鳥兒正在江城大匯演。
  • 雲南哀牢山出現鷹鴞,佔用鴛鴦的巢下蛋,一晚出去7次捕食餵幼鳥
    鷹鴞是貓頭鷹的一種,擁有貓頭鷹典型的彎鉤嘴與黃色大眼睛,但卻長得像鷹。所以,兩個愛鳥旅行者在哀牢山密林裡發現一對猛禽時,一眼就認出來那是鷹鴞,它們快速地飛過,悄無聲息。鷹鴞體重約212-230克,身上的羽毛呈暗棕褐色,但腹部的羽毛遍布斑紋,猶如淚珠狀或者葉片狀,所以也被稱為青葉鴞。
  • 【展示】鳥途攝影月展2020.04
    冬候鳥(6種)太平鳥、小太平鳥、達烏裡寒鴉、文須雀、燕雀、棕眉山巖鷚旅鳥(73種)黑頸鸊鷉(罕見)、赤頸鸊鷉(罕見)、角鸊鷉(罕見)、白琵鷺(偶見)、東方白鸛(偶見)、小天鵝(偶見)、鴻雁、豆雁、白額雁(偶見)、斑頭雁(罕見)、翹鼻麻鴨、赤麻鴨、鴛鴦、赤膀鴨、綠翅鴨、綠頭鴨、白眉鴨(偶見)、赤嘴潛鴨(罕見)、紅胸秋沙鴨(罕見)、鶚、黑鳶、白腹鷂、雀鷹、蒼鷹、灰臉鵟鷹、
  • 學生貓口奪「食」救下鷹鴞呆萌的小傢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5月20日,家住秦皇島市的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學生張爾祺救助了一隻呆萌的鷹鴞,可能是因為家裡庭院飼養了一隻貓媽媽和四隻剛剛滿月的小貓咪,鷹鴞覬覦幼貓,反落母貓爪下。他看過照片後告訴記者,這只是鷹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中型猛禽。從照片上看,這隻鷹鴞應該是一隻成鳥。5月21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秦皇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張爾祺家裡,為他頒發了救助野生動物榮譽證書,並接走了鷹鴞。工作人員分析,不排除鷹鴞捕食貓咪的可能,幸虧救助及時,一旦鳥兒在不能動彈的時候受到貓、狗、喜鵲的攻擊,都可能喪命。
  • 呼市小黑河的那隻小白狐離奇失蹤 有人看見它在這裡被人…
    「小白狐一直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每天都有好心人前來投餵火腿腸、雞架子,但由於冰面未凍實,無法承受成人重量,我們一直在等待時機,並每天前去觀察,保證它的安全,」賽罕區森林公安局民警呂燕飛告訴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由於寒假來臨,小孩增多,近期也有攝影愛好者報警稱有小孩向小白狐扔石頭,警方擔心有小孩去冰面上逗弄小白狐造成安全事故,趁連日降溫,計劃於25日上午聯合動物園工作人員進行救助。
  • 雲南景東居民救助「貓頭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鷹鴞
    被帶回景東縣森林公安局的小貓頭鷹經相關專業人員鑑定,確定它的學名鷹鴞,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觀察該鷹鴞體表未發現有任何傷殘情況,健康狀況良好,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民警於當日17時將其放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