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沒有天敵泛濫成災,漁民拿它沒辦法,吃貨都不敢吃的魚

2020-11-30 騰訊網

外來物種對當地環境的影響非常大,比如說我國的牛蛙、大閘蟹、亞洲鯉魚等,這些到了國外全都泛濫成災,對當地的環境有著非常大的破壞力度,儘管政府也組織了消滅工作,但還是沒能將其剷除。不過這三種東西在我國卻是別致的美味,就算是養殖也不夠吃的。其他的外來生物,到了我國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小龍蝦就是如此,它的繁殖能力雖說很強,但終究還是要靠養殖才行。

在很多人眼裡,中國吃貨什麼都能吃,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就拿福壽螺來說,它就不能去品嘗,儘管在最初時確實有人進行養殖,但發現它的肉質有毒素產生,還是被人拋棄。其實在我國也有不少泛濫的入侵物種,比如說清道夫魚就是如此,就算是吃貨也要敗下陣來。

它作為一種原產自南美洲的魚類,和大家常見的鯰魚是遠親關係,而它在我國的叫法並不是太好型,比如說吸口鯰、垃圾魚等,而學名卻非常的高大上,名叫王國異型。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清道夫。它可以吞食水中的垃圾,也可以將排洩物吃到肚子裡,可以很好的淨化水源清潔衛生,不少人都會餵養上一些,放在魚塘裡吞食排洩物以及沉積在淤泥上的飼料,而它本身的適應性強,可以很好的餵養。

對於漁民們來說,在養殖水產品時,魚塘的清理工作是比較繁瑣的,但如果不將其處理是不行的,不然水質會變差,其中病菌也會蔓延,魚兒很容易就會生疾病,品質和產量都會降低,因此漁民需要時常對垃圾進行清理,這樣才能淨化水源。而它就是以排洩物、吞食垃圾為主的魚類,因此我國才想起來將清道夫引進,讓其可以淨化水源改善水質。

不過這個想法很好,垃圾確實被清理了一部分,很多漁民也開始了大量養殖,結果隨著清道夫的數量增加,其弊端也隨之出現。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在有水的地方都可以存活,不僅會吞食垃圾,還會以那些藻類、魚卵等為食物,只要是能吃的東西都會品嘗。

當然它的食量也非常的高,一天能吞食3000粒以上的魚卵,如此一來如果大量的繁育,自然是讓其他魚類的生長受到影響,一條河流中可能都是清道夫。而它的捕食順序則是首先以那些魚卵、小魚為生,之後才會吃垃圾,結果對水源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當然它在我國沒有天敵,本身就沒有食用價值,如此一來吃貨也沒有辦法。它的體內病菌多,肉質裡的腥臭味濃烈,添加再多的香料也很難掩飾這種味道,因此吃貨也不敢吃。

正因如此,它在我國的河流中也隨之泛濫,讓人無奈,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連吃貨都拿它沒辦法
    中國吃貨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沒有他們不敢吃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像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讓外國人困擾不已,但是當小龍蝦到了中國後,就被吃貨們三下五除二給解決掉了,完全解決了外國人的難題。但是這一次,中國吃貨也遇到了難題,國外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吃貨們已經拿它沒有辦法了。
  • 如果清道夫泛濫成災,中國吃貨不敢應戰,你有什麼辦法消滅它們?
    如果清道夫泛濫成災,中國吃貨不敢應戰,你有什麼辦法消滅它們?清道夫是一種外來物種,在國外一般用於清理河道,就是吃垃圾的一種魚類。世界各國都有清道夫泛濫成災的窘境,那麼如果清道夫在中國泛濫成災,我們能用什麼辦法消滅它們呢?中國吃過都怕了!為什麼各國對清道夫束手無策?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眾所周知蚊子非常的渺小,差不多就和一粒米一般大,所以這就讓它成為食物鏈底端的生物,蚊子有著很多的天敵,常見的有青蛙、豬籠草、蜘蛛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同樣也是蚊子的天敵,那就是食蚊魚,顧名思義就是吃蚊子的魚,他的體型也比較小,長15.5-37.5毫米,其在繁殖期的時候,魚卵都存放在腹部,肚子就特別的大,因此也被稱為「大肚魚」。
  • 古巴的紅蟹「泛濫成災」,不要錢也沒人要,中國吃貨:不敢去
    自然界講究的是平衡,如果在一處生態環境中,某種動物失去了它的天敵,那麼它勢必要在這種環境裡泛濫成災,比如澳大利亞的兔子。不過在咱們國家,卻不存在動物泛濫成災的事情,畢竟中國吃貨的力量是全世界公知的,我們對於食物的戰鬥力非常強。甚至丹麥在生蠔泛濫的時候,還曾向中國吃貨求助。
  •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外出旅遊越來越喜歡去一些大自然的景點,可能是已經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所以更想去風景秀美的山川河流看看。但是隨著地球的進化和環境的破壞,如今的生物多樣性已經在慢慢的遞減,就拿魚這種種類來說,以前品種豐富的魚類,現在可能只剩下一種了,除了是受到環境破壞的影響以外,外來物種入侵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原因。
  • 外國生物入侵,破壞生態環境,中國食客也拿它沒辦法
    都非常的有講究,而這也被外國人稱之為吃貨的國家。就算外國的小龍蝦進入了我國,都成為了食客們桌上的美味的。但是,自從這種魚來到中國之後,食客們也拿他沒有辦法了。這種魚,被稱為清道夫,它是來自巴西的魚類,雜食性,而且特別喜歡吃其他魚類的卵。而且這種魚的生存能力特別的像江河湖海,水塘,抽水溝都可以生存,而且對於水溫沒有任何的要求。而且這種魚在廣西廣東一帶泛濫成災。
  • 「清道夫」入侵中國泛濫成災,連吃貨都犯難,卻在印度快被吃滅絕
    很多物種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的眼中地位迥異,說起物種入侵,可能大多朋友會想起小龍蝦,在國外泛濫成災害在我國卻成為餐桌美食,對於我們大吃貨國來說,所有物種,都可以劃分為兩類: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但今天小編要講的卻是「清道夫」入侵中國泛濫成災,連吃貨都犯難,卻在印度快被吃滅絕。
  • 非洲產的「鬍子魚」,引進中國後泛濫成災,但吃貨卻表示不敢吃
    就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這種魚小夥伴們應該都是知道,見過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小夥伴是吃過的,這種魚就是來自非洲尼羅河水系的「鬍子魚」,也叫做埃及鬍子鯰,革鬍子鯰,埃及塘鯴等等,這是一種體色發黑,頭較扁,有8根鬍鬚的魚類。
  • 能吃垃圾的清道夫魚,為何不受歡迎了,漁民:它們太能吃了
    作為魚類清道夫魚完全好看沾不上邊,其樣貌非常的醜陋,還有清道夫魚因為它的性別非常模糊,沒辦法準確分辨出雌雄,所以人工養殖清道夫魚非常的困難,養殖場都是通過模仿自然溪流來促進清道夫魚繁殖。雖說清道夫魚的繁殖非常不易,但是清道夫魚每次繁殖處的數量可不低,並且清道夫魚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幾乎只要有水的地方清道夫魚都能存活,所以在我國清道夫魚大多都被用來飼養在河道汙染的水域,因為清道夫魚能夠吃掉河流中的垃圾。所以為了治理垃圾我國引進了清道夫魚,沒想到卻是給自己引進了一個大麻煩。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
  • 我國最霸道的入侵生物,沒有天敵,中國吃貨:還不是因為不好吃
    我國入侵生物有很多,像小龍蝦,鯉魚。但是這些入侵生物卻快被國人吃成保護動物,因為中國吃貨和美食家不管是什麼,都能做成好吃的端上餐桌。但是有一種入侵生物卻在我國「橫行霸道」,吃貨都對它束手無策。那它是何方神聖呢?它就是清道夫,一種全身灰黑色的魚類。不對呀,魚類為什麼不能吃?
  • 中國曾引進的「大肚魚」如今億泛濫成災,各路吃貨都拿它毫無辦法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現在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喜歡去河邊釣魚,在河邊你是否常常見到一種體型小又扁長,但是肚子很大的小魚,這種小魚叫做食蚊魚,也叫大肚魚,是一個在中國南北省市中都可以看到的一個物種,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魚不是產自我國,而是一種入侵物種。
  • 「食蚊魚」在中國泛濫,吃貨拿它們沒辦法,美國人:你也有今天
    現如今,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對其他國家已經並不陌生了,以前我們為之嚮往的旅遊景點,現在都能親自去到遊玩。無論是法國的浪漫、紐約的繁華、日本的櫻花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還能結識許多外國朋友,可謂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了。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清道夫魚在原產地天敵是誰
    一想到魚,大部分小夥伴估計都饞得流口水了,但不同的魚類口感和可食用度都是不一樣的,除了我們平時見得最多的草魚、鯰魚、鯉魚等等,還有很多魚類都是我們不熟悉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下水道的清理者清道夫,這是一種食性非常雜的魚類,雖然它能夠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 盤點那些入侵成功的物種,連吃貨拿它們也沒有辦法
    說起入侵物種,很多人都會驕傲地說我們可以把它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我知道你們說的是小龍蝦、牛蛙之類的入侵失敗的物種,但是入侵物種多種多樣,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盤點那些入侵成功的物種及其危害,這些物種恐怕連吃貨也拿它們沒辦法。
  • 入侵中國的「大肚魚」,最初為引進了滅蚊,如今人們拿它沒辦法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入侵物種都能通過吃來解決,比如有一種魚類,當時因為滅蚊而被引進,然而現在人們卻對它無可奈何。入侵中國的「大肚魚」,最初為了引進滅蚊,如今人們拿它沒辦法。來自南方農村的孩子,都見過這種大肚魚,在小河溝或者小水塘都能見到它的蹤跡。「大肚魚」的真正名字叫做食蚊魚,顧名思義這種魚專門喜歡吃蚊子。食蚊魚體型極小,一般只有2——3釐米,一天能消滅掉2000隻蚊子幼蟲。
  • 這種魚在南方泛濫成災,廚師都沒辦法,卻敗給了印度吃貨
    在咱們中國,幾乎各種各樣的魚類,長的扁的大的小的,只要沒有毒,都逃不脫被送上餐桌的命運,而且咱中國的廚藝真不是蓋的,煎炒煮炸,放上大蒜蔥花以及各種調味品,簡直就是美味啊!而且魚肉幾乎都是蛋白質,吃了也不會長胖。
  • 中國吃貨都搞不定的「垃圾魚」,在越南卻深受歡迎,你能吃得下嗎
    關於物種入侵的事件,大家都不會陌生,不僅在科技電影中能夠經常看得到,在現實中也一樣存在,例如水葫蘆和小龍蝦,其實都是來到中國的入侵物種,但我們都知道,小龍蝦如今已經成為我國人工養殖的一道美食食材,變成了我國人民的盤中餐,但有一種魚連中國吃貨都搞不定,中國吃貨都搞不定的「垃圾魚」,在越南卻深受歡迎,你能吃得下嗎?
  • 北美「怪魚」入侵中國,廣東地區已發現多起,吃貨都拿它沒有辦法
    許多國家一直對物種入侵感到苦惱,但我們中國沒有為此擔憂過,因為我們的吃貨朋友三下五除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而這次我們要談的就是北美的怪魚對我們中國的入侵,我們在廣東地區發現了不少,連吃貨們都說沒辦法。這是一條來自北美的鱷雀鱔,這是北美七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條,它的下頜相對扁平,口裂也較深,而且還具有與鱷魚相似的尖齒,因此這條魚被稱為鱷雀鱔,這是一條與鱷魚一樣極其兇猛的魚。據報導,19年前就在廣州白雲湖發現了鱷雀鱔,而此後陸陸續續在廣東各地都有發現鱷雀鱔的身影,算上鱷雀鱔的記錄已經不到10次了,值得一提的是鱷雀鱔在我們中國沒有天敵,可食肉的朋友們也沒少下嘴。
  • 菲律賓引進的「大肚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
    世界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生物,它們都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它們的存在也有一定的意義。當一個物種超出該有的範圍時,是會對我們生態壞境造成破壞。很多物種都是因為缺少天敵或者繁殖能力強,就會快速的泛濫了起來。曾經我國南部因為蚊子過多,就引進菲律賓的「大肚魚」。在那一段時間內,蚊子的數量確實有所控制,可是又因為取消天敵,這個食蚊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那是因為無食用價值,只能吃蚊子和供觀賞的作用。所以吃貨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