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生物,它們都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它們的存在也有一定的意義。當一個物種超出該有的範圍時,是會對我們生態壞境造成破壞。很多物種都是因為缺少天敵或者繁殖能力強,就會快速的泛濫了起來。
曾經我國南部因為蚊子過多,就引進菲律賓的「大肚魚」。在那一段時間內,蚊子的數量確實有所控制,可是又因為取消天敵,這個食蚊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那是因為無食用價值,只能吃蚊子和供觀賞的作用。所以吃貨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呀!
這大肚魚又名食蚊魚,1927年從菲律賓引入我國,非常喜歡捕食蚊子幼蟲,一隻食蚊魚一晝夜能捕食200多隻,成魚因吞食孑孓而成為蚊蟲的天敵。因為蚊子危害到人類,所以各國知道有這種魚存在的時候,紛紛引進自己的國家。
最早是中國臺灣和上海引進了這種魚,但是現在基本在各個地區很常見了。曾經俄羅斯人民還建造了一座有關於「食蚊魚」的雕像,這是有多熱愛它,就證明是有多討厭蚊子了。你是不是也非常討厭蚊子呢?
食蚊魚是一種卵胎生魚類,體形小,繁殖能力強,周期短,產仔量大,也是導致泛濫的原因之一。如果一個水體中如果有30條食蚊魚,不需要多久就能繁殖出一大堆,再加上性情比較兇猛,導致本土魚產下的魚卵也逃不過它的嘴巴。
但是因為食蚊魚食量大、繁殖能力強,所以各國也是加強對這類魚的一個治理,不讓它徹底破壞生態壞境。對於食蚊魚有什麼看法呢?迎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還請幫忙點讚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