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名山大川更是旅遊者的最愛,走在山中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更能深刻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所以常常有不少的驢友,喜歡和朋友一起到青山綠水的地方去旅遊生活,領略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美景。只是說到大自然的生態美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現在的很多生態都有點略顯單一。
比如,小時候見到的很多鳥類,現在能見到的也只有一種了,就連之前河裡很多豐富的魚類,也開始變得單一了。花園裡也因一種植物的霸佔,而失去了它獨有的美感。其實這種情況大多都和入侵物種有關,因我國的土地遼闊,很多物種都可以存活,所以,我國可以說是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有些物種因缺乏天敵,更是迅速的繁殖起來,比如我國的「食蚊魚」就是如此。
食蚊魚是一種淡水魚,原產自於美國的瓜達魯普河,以吃蚊子幼蟲而聞名,後來因為瘧疾的流行,全球很多國家都開始引進這種魚用來消滅蚊蟲,這些國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滅蚊蟲的效果也很好。剛開始的時候是引進到臺灣,後來又成功移植到中國各地,不過經過長期的繁殖,這個物種已經丟掉了它曾經的「榮光」,成為了中國很難治理並且記錄在冊的泛濫物種。
食蚊魚不僅繁殖速度快,而且性情兇猛,所以慢慢的開始佔據了中國原生物種的生態位。而「生態位」對於一個物種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它代表的往往是這個物種在當地的發展情況,就拿上海來舉例,上海本地在食用蚊蟲的小型魚類中,本來是有青鱂、鬥魚等等魚類,但卻因食蚊魚的到來,使得青鱂和鬥魚已經在當地滅絕了。
而且食蚊魚還會啃食大魚的魚卵和幼魚,這就導致食蚊魚所在的地區,大魚的數量開始逐漸的減少。因食蚊魚只有10毫米的大小,所以只能油炸著吃,雖然吃著挺香的,但依然比不上它的繁殖速度。如今的食蚊魚已經成了被整治的對象,因沒辦法食用,所以只能用其它方法來控制它的數量。
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於這種食蚊魚有何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說出你的看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