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吃貨網友:油炸倍香

2020-12-04 郭小胖愛撒野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名山大川更是旅遊者的最愛,走在山中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更能深刻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所以常常有不少的驢友,喜歡和朋友一起到青山綠水的地方去旅遊生活,領略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美景。只是說到大自然的生態美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現在的很多生態都有點略顯單一。

比如,小時候見到的很多鳥類,現在能見到的也只有一種了,就連之前河裡很多豐富的魚類,也開始變得單一了。花園裡也因一種植物的霸佔,而失去了它獨有的美感。其實這種情況大多都和入侵物種有關,因我國的土地遼闊,很多物種都可以存活,所以,我國可以說是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有些物種因缺乏天敵,更是迅速的繁殖起來,比如我國的「食蚊魚」就是如此。

食蚊魚是一種淡水魚,原產自於美國的瓜達魯普河,以吃蚊子幼蟲而聞名,後來因為瘧疾的流行,全球很多國家都開始引進這種魚用來消滅蚊蟲,這些國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滅蚊蟲的效果也很好。剛開始的時候是引進到臺灣,後來又成功移植到中國各地,不過經過長期的繁殖,這個物種已經丟掉了它曾經的「榮光」,成為了中國很難治理並且記錄在冊的泛濫物種。

食蚊魚不僅繁殖速度快,而且性情兇猛,所以慢慢的開始佔據了中國原生物種的生態位。而「生態位」對於一個物種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它代表的往往是這個物種在當地的發展情況,就拿上海來舉例,上海本地在食用蚊蟲的小型魚類中,本來是有青鱂、鬥魚等等魚類,但卻因食蚊魚的到來,使得青鱂和鬥魚已經在當地滅絕了。

而且食蚊魚還會啃食大魚的魚卵和幼魚,這就導致食蚊魚所在的地區,大魚的數量開始逐漸的減少。因食蚊魚只有10毫米的大小,所以只能油炸著吃,雖然吃著挺香的,但依然比不上它的繁殖速度。如今的食蚊魚已經成了被整治的對象,因沒辦法食用,所以只能用其它方法來控制它的數量。

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於這種食蚊魚有何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說出你的看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外出旅遊越來越喜歡去一些大自然的景點,可能是已經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所以更想去風景秀美的山川河流看看。而且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在這方面受危害比較嚴重的國家,這主要也是因為我國南北跨度比較大,跨越了5個氣溫帶,所以全球範圍內的許多物種都可以在我們國家生存,一旦進入中國,就能夠很快的泛濫成災,比如之前引進的食蚊魚,從字面意思上理解,這種魚的作用就是用來吃蚊子的,也有人把它叫做大肚魚,因為它有著一個非常大的肚子,如今在我國的許多水域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 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導讀:俗稱大肚魚,因滅蚊而引進,如今在國內泛濫,網友:油炸倍兒香文/農夫也瘋狂進入五月以後,尤其是立夏節氣過後,溫度也是越來越高了,這個時候有一種美食又要開始風靡全國了,那就是小龍蝦了。但是因為後來有吃貨發現小龍蝦肉質鮮美,逐漸就不討厭它了,並且還因為市場需求大,很多的農民開始養殖小龍蝦,而每年這個時候就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了。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入侵物種,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也很常見,可以說是已經泛濫了,它就是俗稱「大肚魚」的一種普通淡水小魚。
  • 為滅蚊引進的「大肚魚」,現已在中國泛濫,吃貨都對它束手無策
    物種入侵就是導致這一狀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中國是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世界物種入侵目錄中的許多物種又在中國出現過。中國疆域遼闊,縱跨五個溫度帶,所以許多物種都能在中國存活,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它們還會迅速地繁衍甚至泛濫,「大肚魚」就是這樣的。「大肚魚」很小,但是他們的肚子非常大,故而叫「大肚魚」。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但如今卻已經泛濫成災。眾所周知蚊子非常的渺小,差不多就和一粒米一般大,所以這就讓它成為食物鏈底端的生物,蚊子有著很多的天敵,常見的有青蛙、豬籠草、蜘蛛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同樣也是蚊子的天敵,那就是食蚊魚,顧名思義就是吃蚊子的魚,他的體型也比較小,長15.5-37.5毫米,其在繁殖期的時候,魚卵都存放在腹部,肚子就特別的大,因此也被稱為「大肚魚」。
  • 入侵中國的「大肚魚」,最初為引進了滅蚊,如今人們拿它沒辦法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入侵物種都能通過吃來解決,比如有一種魚類,當時因為滅蚊而被引進,然而現在人們卻對它無可奈何。入侵中國的「大肚魚」,最初為了引進滅蚊,如今人們拿它沒辦法。  也正是因為「大肚魚」適應能力強,戰鬥力也很強,因此我國便決定引進這種魚類。本以為這是一件好事,能消滅討厭的蚊蟲,然而事情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發展。
  • 1935年我國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後在國內泛濫,如今怎樣
    上世紀30年代,我國引進了一批「大肚魚」,目的是為了消滅蚊子。後來事實證明,這一物種泛濫成災,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吃都吃不及。為什麼這樣呢?因為這一物種破壞了當時的生態環境,人們沒有及時的調整和治理。雖然這一物種在滅蚊方面上有好處,但是過度就不好了。
  • 菲律賓引進的「大肚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
    曾經我國南部因為蚊子過多,就引進菲律賓的「大肚魚」。在那一段時間內,蚊子的數量確實有所控制,可是又因為取消天敵,這個食蚊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那是因為無食用價值,只能吃蚊子和供觀賞的作用。所以吃貨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呀!
  • 中國曾引進的「大肚魚」如今億泛濫成災,各路吃貨都拿它毫無辦法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現在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喜歡去河邊釣魚,在河邊你是否常常見到一種體型小又扁長,但是肚子很大的小魚,這種小魚叫做食蚊魚,也叫大肚魚,是一個在中國南北省市中都可以看到的一個物種,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魚不是產自我國,而是一種入侵物種。
  • 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如今在中國農村泛濫,吃貨對它沒興趣
    除了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雞,水裡遊的魚也不能倖免於難。就在2019年,我們永遠地告別了進化了兩億年的長江白鱘。這些物種滅絕帶給人類的痛苦,有一部分是因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另一部分原因是物種入侵。光是全球100種威脅性最大的外來生物裡面,就有51種已經出現在了中國,我們平時見到的牽牛花、小龍蝦、牛蛙都是入侵的物種。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樣物種,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本來是為了消滅蚊蟲才被引進中國,如今卻已經在中國各地泛濫成災,你們是否有見過這種魚類呢?原產南美的食蚊魚,因為是「滅蚊高手」而被引進各國食蚊魚,又稱柳條魚,是一種淡水小型魚類,它的原產地是南美,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魚類,幾乎在全球各大洲的各個國家,都有它的蹤跡,這種魚之所以會從南美擴散到全球,正是因為它的「滅蚊功能」。
  • 如果清道夫泛濫成災,中國吃貨不敢應戰,你有什麼辦法消滅它們?
    如果清道夫泛濫成災,中國吃貨不敢應戰,你有什麼辦法消滅它們?清道夫是一種外來物種,在國外一般用於清理河道,就是吃垃圾的一種魚類。世界各國都有清道夫泛濫成災的窘境,那麼如果清道夫在中國泛濫成災,我們能用什麼辦法消滅它們呢?中國吃過都怕了!為什麼各國對清道夫束手無策?
  • 非洲產的「鬍子魚」,引進中國後泛濫成災,但吃貨卻表示不敢吃
    中國算是世界上物種入侵最多的國家,像我們的熟悉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都屬於入侵物種,不過這兩種入侵物種還好,它們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價值。可並不是所有的物種都能創造經濟價值的,有些入侵物種只會給人們帶來煩惱。看到圖片以後是不是覺得這種還是挺眼熟的,在水產市場或許還是有的賣的,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就是這種魚竟然不是屬於中國的魚,而是從國外引進的。據悉這種魚在非洲受到廣泛養殖的,因為這種魚實在是太好養殖了。
  • 清道夫泛濫成災,為何不引進「剋星」亞河豚?網友:還不是怕中毒
    但外來物種的泛濫,其實更多的時候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因為人類養殖,飼養,還有觀賞的緣故,被引進到國內,就比如這個物種就是如此。因為引進而在中國泛濫成災的例子還真不少,小龍蝦,羅非魚,水葫蘆都是這樣的情況,小龍蝦上個世紀30年代引進,在中國泛濫成災數年,而羅非魚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引進,如今泛濫在南方各大的水域,而水葫蘆自1901年引進,成為了雲南美湖難以治理的「頑疾」。
  • 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如今在國內泛濫,體積太小吃貨都無法下嘴
    就是它們的到來導致這片區域除了它們就再看不到別的生物了,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受入侵物種侵擾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為中國的國土面積很廣闊,並且還跨越了5個氣溫帶,所以世界上有很多植物都能在中國找到適合它生存的環境,一旦它們進入中國,就會以非常快的速度開始繁殖,比如說「食蚊魚」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食蚊魚,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將蚊子當作食物的一種魚類。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很多入侵物種,最早都是由國家引起,有一些是作為經濟物種引入,在偶然情況下進入自然環境,然後泛濫成災,比如我國的福壽螺。而有些物種是作為一種功能性物種引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最後卻超出我們的控制,最終在自然界泛濫成災,農村地區,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的「大肚魚」就是這樣一個物種。
  • 「大肚魚」全球泛濫,不能吃不能賣,為何在中國卻大受歡迎?
    倒也未必,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現在各國引進外來物種不在少數,有許多外來物種也成為了當地的經濟物種,反而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像玉米,番薯這些中國人的常見食物,也曾是外來物種,引進之後,大大增加了中國的糧食收成,對中國有著重要影響。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對中國有正面作用的外來物種。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就目前所知道的數據,外來物種對於中國農業漁業和生態系統物種資源造成了直接或間接損失了1198..8億元,造成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資源的間接損失達到了每年1001.1643億的地步,這些數據都告訴我們對於外來物種的入侵並不能輕視。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外來物種都是壞的,有些物種一開始是因為一些好處而被引進的。就比如這個「食蚊魚」就是如此。
  • 中國為消滅蚊子引進的物種,繁殖速度飛快成災,暫無解決辦法
    可是一旦生物鏈被破壞,就會有一種物種泛濫成災。例如今天的主角大肚魚,這種魚類在美國即使他的繁殖速度飛快,可是也不能避免天敵吃他們的速度。因此在美國大肚魚的生態圈是平衡的,它不會泛濫成災。可是在中國,大肚魚的天敵很少幾乎沒有,加上它恐怖的繁殖速度,我國生態平衡還是受到了這種魚類一定的影響。不過這種魚類也是幫助世界上很多國家解決了大麻煩的。
  • 美國「鴨嘴魚」被引進中國,體長可達2米,在中國卻成了這樣
    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旅遊業的大火,更是加深了各國之間的交流,但隨之而來的也是物種入侵的問題,很多物種在到新的環境後,因沒有天敵,所以繁殖速度很快,有的一下子就會泛濫成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不過也不是所有引進的物種都會造成入侵的,有些物種在引進後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了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