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找三阮入夥,為什麼暗想「中了我的計」?他是算計三阮嗎?

2021-01-10 自說文史

最近在某款軟體看水滸,因為讀者可以自由評論,所以看到了許多人的點評。這些點評不盡相同,大到一本書,一個章節,小到一段話,幾個字等等,都有人來說幾句。讀到「吳用說三阮撞籌」時,看到了一個問題。

劉唐告知晁蓋生辰綱之事,晁蓋跟吳用一說,吳用覺得人少做不來這事,所以決定去拉阮氏三兄弟來入夥。

吳用到了石碣村,找到阮小二、小五和小七。起初他並沒有以實相告,而是兜兜轉轉,說在人家做私塾先生,需要十四五斤的大魚等。聽到阮小說七輸錢,吳用則暗想「中了我的計了」;聽阮小七說梁山泊之事,說他們也想學林衝等大塊吃肉,吳用則又暗喜「正好用計了」。

吳用既然要拉三阮入夥,為何不肯直接說實話?為什麼他聽到阮小七的話,會暗想「中了我的計」「正好用計」呢?他是在算計,或者說誘三阮犯罪嗎?

一些人覺得,吳用暗想的兩句話暴露了他的本質,說他是要騙三阮,故意拉犯罪云云。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吳用沒那麼卑劣,他並非要坑三兄弟。

首先,吳用需要摸清,三阮現在生活情況

吳用跟阮小二等人聊天時,說自己離開石碣村已經是兩年前了,所以他對阮氏兄弟現在做什麼,日子過得怎麼樣,肯不肯加入自己,這些問題並不清楚。

劫取生辰綱是大事,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貿然說出口。否則,萬一三阮日子過得好好的,並不想入夥,那就尷尬了。三阮喜歡喝醉酒,小五和小七還喜歡賭博,他們醉酒或者在賭桌上說了出去,也可能會洩露消息,還可能害了他們,連累到晁蓋等人。

所以,吳用需要先了解一下情況。如果三阮日子挺好,那就沒必要說;如果三阮日子不太好,想幹一番大事,那就可以說出去。

吳用之所以沒有一來就實話告知,就是這個原因。與其說這是用計騙三阮,不如說是用計在保護他們。這也符合吳用的人設,他雖然是一個教書匠,但卻很有謀略,是軍師型人物,所以考慮得很全面,很細緻。

其次,吳用說的「計」,未必是計策之意

說到「中計」,仿佛就不是一個好的詞,這種理解並不客觀,「計」還有別的意思。我們看吳用與三阮的對話,就會發現這一點。

阮小七便在背後船上說道:「哥哥,正不知怎地,賭錢只是輸,卻不晦氣!莫說哥哥不贏,我也輸得赤條條地。」吳用暗想道:「中了我的計了。」——《水滸傳》

此時的吳用根本沒說需要大魚,也沒提到生辰綱之事,是阮小七自己說賭博輸錢之事。吳用根本沒使什麼計策,哪來的「中計」之說呢?所以,這裡的「計」,只能理解為「計劃、考慮、打算」。

吳用心裡想的是:他們輸錢肯定需要錢,這正中我的考慮和打算。因為如果他們不缺錢,沒有逼到無奈,吳用覺得他們不會考慮加入他們,一起劫取生辰綱。

吳用後面說的「正好用計」,正是基於此,因為三阮都缺錢,王倫等人佔據梁山後,幾乎壟斷了漁業,他們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了。沒了掙錢的路子,所以他們才沉迷賭博。

最後,吳用沒有隱瞞三阮,他說出了實話

當吳用確定三阮能夠加入時,這時候他開始說出了全部實話。

吳用道:「你們三位弟兄在這裡,不是我壞心術來誘你們,這件事非同小可的勾當……因此特教小生只做買魚來請你們三個計較,成此一事,不知你們心意如何?」——《水滸傳》

您瞧,吳用最後完全實話告知了,他並沒有一直隱瞞,而且最後決定權完全在三阮。若是吳用是故意算計三人,欺騙三人,引誘他們犯罪,恐怕吳用也不會說出這番話了。

相關焦點

  • 吳用去請三阮兄弟,本是想拉人入夥,卻不料有意外收穫
    為此,吳用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讓劉唐去了解押送隊伍的確切路線,二是認為人多好辦事,打算親自前往石碣村拉三阮兄弟入夥。為何要拉三阮?吳用認為他們「是個好男子,因此和他來往。今已好兩年不曾相見。若得此三人,大事必成。」怎樣才能將三阮納入劫取生辰綱的計劃當中呢?吳用採取的是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三阮兄弟的近況,尋找合適的突破口。
  • 水滸傳中此人的忽悠能力不低於趙本山,三阮被他忽悠的不要不要的
    水滸傳中,同樣有一位忽悠高手,忽悠本事不低於本山大叔。他就是吳用,綽號智多星,上梁山前,在鄆城縣東溪村教書。劫取生辰綱,高收益高風險,找人合夥,那有那麼容易的。但吳用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把三阮忽悠的不要不要的,讓他們欲罷不能。
  • 水滸三阮的武力在梁山是什麼水平?
    阮氏三雄,是梁山水軍中資歷最老的頭領。曾是梁山泊的漁匪,後來跟著晁蓋劫了生辰綱,上了梁山,成為梁山反對招安的一小撮兒人。梁山泊人才濟濟,馬、步、水軍都有極其璀璨的頂級高手。阮氏三雄,作為梁山水軍的中堅力量,其實力如何?阮氏三雄,陸地實力與水中實力,要分開來看。水軍頭領,水、陸會有很大的差距。
  • 《水滸》中三阮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這種反抗性具有何種階級性質
    只要與官府作對的事,三阮都十分樂意。所以,當吳用來說他們參加劫取生辰綱時,他們都毫不遲疑同意了。三阮的反抗精神,在反擊前來追捕的官軍的鬥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大敵當前,阮小二鎮定地說:「不妨我自對付他。叫那廝大半下水裡去死,小半都搠殺他。」他們懷著對「虐害百姓的賊官」的刻骨仇恨,大顯英威,將追捕的官兵盡皆戳死,又活捉了領頭的何觀察。
  • 從三阮的排名看整個梁山水軍尷尬的地位
    梁山上的水戰好手也就只有這麼幾個人,李俊、童威、童猛、張順、張橫、三阮,從排名來看除童家兄弟外其餘眾人都位居天罡之列。雖說幾人位居天罡,但整體排名也並不靠前,這個其實和能力無關,更多的是和出身有關。首先要清楚梁山好漢的排名高低除了人情外,更多層面是為了給招安做準備。
  • 武松,魯智深,三阮反對詔安,唯有此人道出宋江目的使其啞口無言
    水滸中宋江在江湖地位很高,很多人聽到宋江的名號都是磕頭下跪叫一聲哥哥,但在有威望的人也有很多人和其作對,宋江也不例外.阮家三兄弟在宋江出徵遼國、田虎、王慶以後就說過 「朝廷失信,奸臣弄權,閉塞賢路。宋江道:「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
  • 梁山有近10萬小嘍囉,為什麼沒人能升到108將中?
    這卻是為什麼呢?莫非梁山也搞資源壟斷嗎?其實,倒也可以這麼說。其一、頭領早已確定早在第一回的時候,作者就寫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這一百零八位妖魔雖然被鎮壓在伏魔大殿中,但因為洪太尉而被釋放出來。他們逃出之後,重新做人,這就是後來的梁山一百單八將。天罡地煞本是天上正神,因為魔心未斷,所以被天帝罰下天界。等待他們消除魔心後,自然會再回天界。
  • 水滸中,朱仝義釋雷橫時假裝去「水火」,這個水火是什麼意思?
    其中,在他義釋雷橫時,出現了一個小狀況。在水滸原著第51回中,朱仝押解雷橫去州裡,路遇小酒店,「朱仝獨自帶過雷橫,只做水火,來後面僻淨處開了枷,放了雷橫」。在這段話裡,出現了「水火」一詞。這裡的「水火」,該怎麼理解?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水火」,本是互不相容、相生相剋的兩物。
  • 《風箏》中的田湖那麼陰險,鄭耀先為什麼沒有除掉他?
    諜戰劇《風箏》中的田湖作為高佔龍的得意門生,是中統的代表性人物,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著作和理論知識,熟讀毛澤東先生的文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作為特務組織的領導,他陰狠毒辣,殘害陸漢卿,後期又設計「木馬計劃」,想在渣滓洞看守所除掉鄭耀先,為高佔龍報仇雪恨,可以說給鄭耀先製造了太多麻煩,人們不禁要問,鄭耀先為什麼沒有除掉他呢?鄭耀先不是一般的人物,他的計劃往往有著精準的算計,可謂走一步看三步,任何對手都不敢輕易招惹他。然而曾墨怡一案,他卻愣是沒有查到那份名單的下落,這太意外了,堂堂軍統六哥鄭耀先也有失手的時候?
  • 《如懿傳》皇上感染疥蟲九死一生,竟是被枕邊人算計
    如懿去看望貴妃,無意間問起貴妃為何會成現在這個樣子,貴妃還說:「除了你算計我,還能有誰」,如懿笑笑說:「皇上讓齊汝給你醫病,你的身子卻是越來越差,這是我能算計的嗎?」還告訴她她現在喝的藥裡,比齊汝開給她的藥方裡,多加了幾味藥,從症狀上看,病是有所緩解,實際上是傷了元氣。以此引起貴妃的猜疑。還告訴她兩人多年未有子嗣的原因,是因為皇后賜的鐲子裡藏了零陵香。
  • 外表看似單純,實則精於算計的星座
    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要結識非常多的人,在這些人當中,有的很內向,有的很外向,有些人看起來很單純,而有些人看起來非常精於算計,不過,有些人善於偽裝
  • 巨鯨音樂網CEO陳戈:我是如何拉姚明入夥的
    「我沒『忽悠』姚明,但我也沒有和姚明正面接觸過,電話也沒有通過。」陳戈說,「不存在『男追女』還是『女追男』的問題,我們是兩情相悅,各取所需。」   那麼,陳戈是如何拉到姚明這位炙手可熱的明星股東「入夥」的呢?
  • 《水滸傳》中,王倫為何一定會死?他有機會活著嗎?
    但是,一個人除外,這個人在「梁山集團」中非常特殊,此人下場悽慘,但讀者中絕少有人同情,相反他的死還大快人心,這個人就是梁山的首任頭領王倫,他應該是梁山集團中,唯一不被稱為「好漢」的人。
  • 進新屋,是「新居入夥」,還是「新居入火」,有什麼民俗講究嗎?
    我在一份資料上看到一文,把進住新居稱為「新居入夥」。進新居叫「入夥」?即便有的地方是這樣說,鞏怕這個「夥」字是後來的人加了一個單人旁,與中國的民俗習慣不相符,與中國古老的民間傳統文化相去甚遠,其中的含義也就南轅北轍了。「入夥」的意思是加入某個集體或集團。
  • 霹靂:既然安排賀紹鴻復活,為什麼他基本上沒有傳說?
    兩人武學、鑄術甚至爭強鬥勝的個性以及兩人同樣深沉狡詐(不是貶義,至少在危險的苦境不是,這是比他師父強的地方)、睚眥必報。而且賀紹鴻復活後聽到師父誇獎葉小釵心中肯定不服,不計成本耗費功力要鑄出比葉小釵所鑄的陰鳳紫凰更好的陰鳳紫凰使得功力下降到巧龍的地步也就說的通了。如果這樣還不夠,那編劇既然安排賀紹鴻復活,為什麼賀紹鴻基本上沒有傳說流傳?
  • 不要中了憤怒的計
    蜂虎嗎?不!是憤怒!憤怒雖然只是一種情緒,卻能抹殺我們心底的愛,讓我們失去理智,讓我們做出後悔終生的事情。看一則新聞,小夫妻因為生活瑣事拌嘴,繼而推搡,最後發展到打罵。人的一生中,我們要想活得快樂、活得平安,就必須學會控制自己,不要中了憤怒的計。《聖經》云:「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 梁山上容易被忽略的一位好漢,排名在三阮前面,也是李逵害怕的人
    李逵是梁山上最粗魯的好漢之一,他在梁山真可謂是天不怕地不怕,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敢頂撞梁山一把手宋江的人。雖然李逵單打獨鬥能力有限,梁山太多的好漢都能輕易戰勝他,但是李逵性格急躁,粗暴,動不動就掄起了斧子,又得到了宋江的喜愛,所以梁山很多人對李逵很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