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17:39 |微龍遊
第四篇
「飛雞」進蜀下金蛋
初冬的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不同於往常的安靜,下午2點的村廣場上,熙熙攘攘的村民圍著兩位老熟人正在積極地報名。報名的內容很簡單,認養下一批即將到來的「龍遊飛雞」雞苗。但報名的條件可不簡單,場地不合適,養殖戶家庭情況不合適都會成為「待定選手」,等待下一輪的上門考察。
「你們來,我們要根據你們自身的條件篩選 。李秀梅家2畝養400隻雞少點了。」現場的「考官」——石廂子彝族鄉經發辦工作人員羅明波耐心地向「選手們」解釋道。
除了羅明波外,當天還有一位考官是來自「龍遊飛雞」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認養的程序上,兩人一絲不苟,「鐵面無私」。因為只有經過篩選,才能提升產品品質、擴大市場,讓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
雖然報名條件嚴格,但村民的熱情依舊不減。
短短幾個小時,報名人數已經有幾十個了。「下一步還要去農戶家去看看。」羅明波解釋,如今市場對雞蛋要求比較高,作為考官,得從養殖戶的責任、配合度、服從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不好管理的養殖戶,肯定要淘汰掉。」
認養一隻「飛雞」如此繁瑣,為何眾人要爭先恐後?麻城鎮田林村貧困戶王洪志的故事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今年5月,王洪志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了「龍遊飛雞」養殖戶。如今,他每天僅靠雞蛋,就可以滿足家裡的日常開銷。
「每枚雞蛋1.2元,一天五六十個,那就是六七十元的收入。」說起養雞,王洪志馬上算了筆帳。「平時出點糧食就好了,雞蛋和雞都回收。」他坦言,除去低成本外,還不用愁銷路,很省心。
除了養殖戶這個身份,年輕的王洪志還是全村30多戶養殖戶的管理員。每天除了管理好自家的600多隻「飛雞」,他還要負責村裡所有雞蛋的回收和養殖情況的監管。這份工作讓王洪志心中有了一個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念頭。
「一邊養雞,一邊學習管理,增加經驗。」對於未來的規劃,王洪志前幾天已經和父親商量過,計劃再去家附近「圈」塊地,擴大規模,成為一個專業的「龍遊飛雞」養殖戶。
扶貧,更重要的是要扶起大山裡百姓的信心。從夢想到圓夢,「龍遊飛雞」敘永模式激發了越來越多的「王洪志」。他們靠「一隻飛雞」過上了好日子,找到了新的人生規劃。
據敘永縣雞燴難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志新介紹,僅一年時間,公司就發展養殖戶1000多戶。「現在市場已經認可『龍遊飛雞』,我們打算把產品推向市場,增加養殖戶。」
「飛雞」入蜀後,也讓敘永縣農業農村局高級畜牧師李大年多了許多思考。接下去相關部門和技術人員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利用好宗泰公司搭建的生產服務和品牌營銷平臺,研究更新的技術方案,比如用優質牧草養雞,降低「龍遊飛雞」的養殖成本,進一步提高「龍遊飛雞」的雞蛋和雞肉品質。
如今,「龍遊飛雞」敘永模式的2.0版本在敘永的大山裡已經走得越來越好。
回想2018年10月,8000隻「龍遊飛雞」遠赴敘永,實施試點養殖。誰想到,3年時間已經有20萬隻「龍遊飛雞」落戶敘永, 幫助700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2萬餘元。「飛雞」揮舞的翅膀不僅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還激發了村民們的創業熱情和脫貧信心。
(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微龍遊」)
圖文/陳憶金 毛文鋮
視頻/牛超傑 李坤洋
編輯/邵美霞 傅 程
監製/章承月
喜歡,請點好看!
160716117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