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京城西山,秋高氣爽,陽光燦爛。中秋、國慶佳節前夕,由石景山區老幹部局、石景山區老年書畫研究會等單位舉辦的離退休幹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畫展」今天在這裡開展,這是區老幹部系統向大慶佳節獻上的一份厚禮。受鄭傳福校長的委託,我謹代表石景山區老幹部大學八大處軍營分校對書畫展的開展表示熱烈的祝賀!藉此機會,也對區委、區政府和區老幹部局對軍營分校建設的幫助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屆書畫展,精品薈萃,佳作雲集,可謂石景山區書畫藝術的又一次盛宴。突出的特點是:主題鮮明,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盡情抒發大家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軍隊的真情實感;內容豐富,有傳統文化的精華,有時代心聲的展示,傳遞的都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形式多樣,書法上的楷、隸、行、草,繪畫上的山水、人物、花鳥,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參與廣泛,有區四大班子退下來的老領導,有區老年書畫研究院的專家學者,有區老幹部大學的學員,有駐軍部隊的老將軍,還有在老幹部工作崗位上的年輕一些的同志。參展作品或靈動秀美、或遒勁厚重、或端莊內斂、或大氣磅礴,觀之令人明心達志、心潮激越。通過展覽,交流藝術成果,濃厚喜慶氛圍,受到深刻洗禮,得到美的享受,普遍感到受益匪淺。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那句歌詞:為什麼江山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由此引申出我的一句感慨:為什麼有如此美妙的書和畫?深厚的情感支撐著它。
熱血春秋,世事滄桑。我們這一代人,大都是共和國70年走過道路的見證者,40多年改革開放的參與者。首都建設的輝煌成就裡,祖國和平安寧的大好環境中,有我們逝去的青春、付出的辛勞、流下的汗水。豐收果裡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正是帶著這樣摯熱的情感去創作,才使得大家下筆如有神,書畫作品出新出彩。進入新時代,國家發展前景激動人心,宏偉目標催人奮進,新的生活在向我們召喚,為我們的金色晚年尤其是書畫創作注入了無限生機活力。作為已經度過人生最佳階段,退出工作崗位,進入頤養天年的老同志來說,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我想到以下這樣5點:
一是要做善學的人。官職有期限,學習無止境;年齡必老去,練藝總新鮮。「學然後知不足」。在位時,學習為第一需要。退休了,學習仍必不可少。只有不斷學習,思想才不致僵化,跟上時代發展;學習上不斷有小目標,人就能不顯得那麼老。學習能使人生豐富、有趣,「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生有許多境遇個人難以掌控,但學習知識的主動權始終在自己手中。學習停止了,人生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二是要做善良的人。《道德經》上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思是說,大道、天地的法則是:沒有親疏,卻把善果酬善人。古語又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見做個與人為善的人,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兒。多為他人著想,力所能及地多做好事就是行善,積德是行善的必然結果。這麼多年來,我們老幹部大學的許多老同志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就是在行善積德。
三是要做善動的人。生命的意義在於運動,動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徵。上了年紀,更要愛動才行。趁著能走,多看看世界是動;散步遊泳、太極桌球,加強鍛鍊是動;熱衷扎堆兒,喜好新鮮事物是動。天道酬勤。愛動、多動、會動,見識就多,收穫就大,提高就快。這一點,已經和正在被我們的實踐所證明。
四是要做善忘的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老愛懷舊,也有人說是舊的忘不了,新的記不住。與其這樣,索性就多些忘性吧!人一簡單就快樂。忘記過去的恩怨,忘記眼前的煩惱,甚至忘掉自己日益增長著的年齡。始終保持年輕的心態,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保持強烈的求知慾。一直朝前走,向遠看,心底永遠充滿陽光,就會擁有一個不一樣的「夕陽紅」的世界。
五是要做一個善止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人生在世應始終把握的原則。老了有老了的誘惑,是與非、榮與辱、真與假、美與醜、得與失的考驗同樣會常常擺在我們面前,如今社會上各種重點瞄向老年人的騙術也不少。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哪些事要幹,哪些事不能幹,無論何時何地,敬畏法紀,敬畏道德,遠離低俗,知恩知足,砥礪前行。讓自律成為固有的生活方式,堅持做事先做人,作文先做人。人做好了,其他事情都好辦了。
祝各位領導和老同志們中秋、國慶雙節愉快!祝書畫展圓滿成功!
(本文是作者2019年9月4日上午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離退休幹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畫展」上的致辭。圖片攝影:王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