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風口財經記者 王好
新造林5.07萬公頃,新改建綠地2484.9公頃,建成綠道239.99公裡、口袋公園311個、立體綠化544處。在2019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上,青島市榮獲「2019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十三五」以來,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作為初心使命,多措並舉促進綠色增長,讓綠滿城鄉美如畫,生態利民惠萬家。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局長韓守信表示,未來將統籌做好時尚、活力、增綠、提質、盡責、保護、產業、科技等八大攻堅行動,不斷增強市民的綠色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綠色底蘊。
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局長韓守信
推窗見綠、出門遊園「十三五」期間,青島對標深圳等國內先進城市,統籌推進郊野(山頭)公園綠化提升、綠道、口袋公園和立體綠化建設等市辦實事民生工程,堅持市辦實事與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統籌推進,在郊野(山頭)公園綠化提升、綠道和口袋公園建設中突出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提高公園綠地300米至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品質,增強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完成「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攻堅任務,編制完成郊野(山頭)公園建設專項規劃,啟動峴山、老虎山(一期)等45個郊野(山頭)公園綠化提升,充分利用邊角地、閒置地,在鋼筋水泥間建設口袋公園311個,讓「推窗見綠、出門遊園」變成現實。實施綠道建設239.99公裡,逐步將綠道建成生態綠色「網絡」。啟動立體綠化544處,見縫插「綠」,拓展綠化空間。實施城市綠化裸露土地整治1059.7公頃,讓城市「瘡疤」變綠洲。
加強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用「繡花」功夫年均完成喬灌木修剪600萬株,綠籬1400萬米,地被草坪4000萬平方米,摸排、修剪影響行人通行、遮擋交通信號、標誌牌及影響路燈照明的樹木6000餘株。開展山頭公園集中整治,部分城市公園和山頭公園實現了「綠化景觀明顯提升、環境衛生明顯改善、設施設備明顯整潔」的目標。積極開展精品綠地、示範公園和示範路、達標路創建活動,創建精品綠地290處、示範公園38個,園林綠化養護示範路27條、達標路111條。
開展綠化養護園林式居住區(單位)創建,探索建立區市、街道、物業、居民齊抓共管的綠化養護管理模式,全市共評選出園林式居住小區(單位)53個。積極開展「你有地,我來綠」共建空地共享綠色活動和「一周一院」綠化服務群眾進社區等活動,發動居民參與愛綠、護綠行動。
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將植綠、護綠、愛綠意識通過網絡傳播觸達更多人群,同時創新線下綠化參與方式,將文化科普、園藝市集等植入公園等園林場所,不斷落地綠色休閒生活「新玩法」。
拓展多種義務植樹形式,建立全省首個義務植樹網上平臺,推動全省「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工作零突破。結合疫情防控,創新舉辦「雲植樹節」,鼓勵市民線上盡義務,籌集捐款610萬元,其中540萬元進入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用於疫情防控。開展「戰疫紀念林」「家庭親情林」「熊貓谷」「種子的秘密」等各類義務植樹活動,線上線下國內外1600多萬人次參與。確定市北區雙山公園、嶗山區枯桃花藝生態園等5處市級「網際網路+義務植樹」基地,建設5處市民「綠色驛站」,定期開展綠化科普活動。
2020年疫情期間,市屬公園實行網上預約,開展網上遊園,全年接納遊客630萬人次。在中山公園開辦首個園藝市集,給本市花農、苗農、果農等免費提供場地,搭建起農戶與市民交易的平臺。舉辦「果品進公園、愛心來助農」活動12場次,市集共開辦30場次,近百餘家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參加,累計銷售額超過120萬元。開發「林果品地圖」,幫助林農拓展銷售渠道。
對標深圳,創辦青島市首個自然博物教育,製作線上自然博物教育課程,觀看人數近13萬人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自然課堂,進行了特色鮮明的昆蟲旅館DIY、樹葉雕刻、日本五針松片層維護等活動。推出精品綠地「每周一賞」,讓市民共享綠化成果。開展「尋找青島森林氧吧」活動,評選出首批7個「森林氧吧」。
搭建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信息化平臺,建立線上「古樹醫院」,對古樹名木提供健康檢查、診療、救治、日常保健四項服務。啟動100株古樹的復壯工程和50株古樹名木認種認養程序。開通「探訪古樹」欄目,將古樹名木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新造林5.07萬公頃一系列增綠添色舉措之下,青島綠色底蘊不斷豐實。
在2019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上,青島市榮獲「2019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參加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青島室外展園獲得金獎和最佳環境友好獎。
開展「綠滿青島」國土綠化行動,因地制宜、分區施策、科學有序地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實施北部綠色生態屏障、森林生態修復、退耕還果還林、農田防護林體系、森林生態廊道、城鄉綠化美化、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七大工程。
「十三五」期間,全市新造林5.07萬公頃,超額完成「綠滿青島」國土綠化行動造林任務。實施森林撫育27萬畝。
對標日本、韓國林業發展經驗,通過示範林建設,示範帶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試點工程完成10800畝。全市23個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膠州市膠東街道大麻灣二村等4個村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市13個鎮(街)被評為省級森林鄉鎮,130個村(社區)被評為山東省森林村居。
根據省政府大規模國土綠化的意見,制定《青島市加快推進全域綠化行動實施方案》,提出12項攻堅任務,以及落實造林綠化用地、落實財政獎補機制、實施稅費減免政策、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完善社會參與機制5項具體措施。
林長制全面建立
守護森林資源「綠色家底」通過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等現代化監管手段和設備,為青島「綠色家底」保駕護航。
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林長制組織體系,全市10個區市、112個有林鎮(街)、4137個有林村(社區)均按要求設立了林長、副林長和專(兼)職林長制辦公室,市、區市、鎮(街)、村(社區)四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初步建成並日趨完善。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市級公益林區劃界定工作,共區劃界定市級公益林近3萬公頃。
公布第一批市級重要溼地名錄,將少海國家溼地公園等11塊生態區位重要的溼地納入市級重要溼地,進行重點監管。著力加強陸生動物資源管理,全市發布《關於禁止非法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通告》,開展陸生野生動物野外巡查、無人機監測、養殖和經營情況等監管工作和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月宣傳活動,穩妥做好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
截至目前,青島市已記錄到野生鳥類400種,2020年放飛、救助野生鳥類600餘只,近幾年多次發現全球極危物種中華鳳頭燕鷗種群,最大種群數量達到37隻。
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有序推進。《青島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20-2029年)》獲省批覆,本市現有7個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均獲批覆。編制完成市區兩級自然保護地調查評估報告和整合優化預案,全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基本明確,可解決自然保護地區域交叉、空間重疊、邊界不清、多頭管理及歷史遺留等突出問題,推進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監督管理,組織完成自然保護區3010個問題整治。
此外,森林災害防控能力不斷提升。推進四位一體的森林防火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全域開展衛星遙感火點監控,確保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加強「四網」建設,提升基礎能力。加大對松材線蟲病防控力度,枯死松樹數量大幅下降,對全市90萬畝松林進行全面普查,普查覆蓋率100%,年均完成美國白蛾等飛機防治面積140餘萬畝。
【風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