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裡的出血熱,需要擔心嗎?|漢坦病毒|黑線姬鼠|傳染病|流行性...

2020-12-04 騰訊網

不用過分恐慌。

太長不看版:流行性出血熱主要通過老鼠傳播,有成熟的檢測、治療、預防辦法,沒有必要過分恐慌。

據媒體報導,3月23日,一名務工人員在返程的過程中出現出血熱、不治身亡。很多人不禁又驚又怕:出血熱是什麼、由什麼引起的,我們該怎麼辦,怎麼2020年這麼難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定定神,咱們這就來聊聊出血熱。

相關報導,圖片來源:新京報

1.出血熱是個啥?

出血熱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感染漢坦病毒、感染登革病毒、黃熱病病毒、伊波拉病毒......等等這些病毒的人,都可能出現典型的3H症狀——高熱(hyperpyrexia)、出血(hemorrhage)和低血壓(hypotension)。為了方便治療,醫生們便給它們起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出血熱。

這次報導中提到的出血熱屬於其中一種,即做「流行性出血熱」(HFRS),也叫「腎症候群出血熱」。

2.它是由什麼引起的?

流行性出血熱由漢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

這陣子大家談論最多的病毒是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就把它們放一起做個對比。

新型冠狀病毒長得很特別,有一圈花冠一樣的突起,而漢坦病毒形態多變,多數跟雞蛋似的,呈卵圓形。

漢坦病毒,圖片來源: nypost

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力比較強,得用84等強力消毒劑。漢坦病毒則孱弱得多,甚至可以說,隨便哪個正經消毒手段(加熱、紫外線、苯扎溴銨等)都能殺死它。

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還不太清楚,前面有報導說它可以感染狗,後來又被推翻了;漢坦病毒可以感染多種老鼠,引起自限性的、隱性的感染。老鼠遇到漢坦病毒,往往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很快能用免疫系統把它壓下去。

新型冠狀病毒目標明確,主要傷害肺臟;漢坦病毒沒那麼挑剔,一旦進入人體,可以傷害多種組織與細胞,引起廣泛的損傷。

比如,它可以傷害血管的內表面,讓細胞與細胞之間出現縫隙、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這樣的危害是什麼?打個比方:血管內表面相當於浴室裡的瓷磚,如果瓷磚變薄或者縫隙增加,就肯定會漏水......

又比如,它可以傷害腎臟細胞。腎臟相當於人體的調節閥,體內的水多就排出去一些,水少就多回收一部分。一旦腎臟受到損害,患者丟失大量水分,血壓就不太好控制了。再比如,漢坦病毒可以傷害血小板。血小板負責凝血,可以簡單理解為血管的籠頭。籠頭要是沒有擰緊,水自然會譁譁地往外淌……

這就是為什麼,漢坦病毒感染者會出現典型的3H症狀。細胞損傷引起發熱;腎臟損傷影響血壓;凝血異常引起咯血、尿血、便血,或者皮膚潮紅(提示廣泛的皮下出血)。除此之外,患者往往還會有三痛:腦血管擴張引起的頭痛、腎臟損傷引起的腰痛、眼組織水腫引起的眼眶痛。

3.我需要擔心這個事兒嗎?

壞消息是,流行性出血熱發病率不低、傳播途徑很多。

中國的流行性出血熱最早出現於日本侵華時期,隨後不斷增長,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達到頂峰,成為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大致來說,最近幾十年呈下降的趨勢。

流行性出血熱的傳播總共有三大類五種,可以是老鼠傳播、蟲媒傳播,甚至由孕婦傳染給胎兒。

漢坦病毒的傳播途徑(作者自製)

好消息要更多一些。

第一,因為我國的流行性出血熱比較嚴重,所以,早就有了成熟的應對策略,有檢測方法、針對性的藥物和有效的疫苗。

第二,傳播途徑雖然不少,但是最主要的傳染源只有兩種,一是褐家鼠,二是黑線姬鼠。這兩者在城市裡都不常見。

褐家鼠也叫大鼠,跟實驗室裡用的大白鼠是一家子。它們主要生活在野外,長得很有特點——尾巴上下顏色不一致,上面顏色深,下面顏色淺。

褐家鼠,圖片來源:faunaparaguay

黑線姬鼠則更加獨特,背上有一條明顯的黑線。

黑線姬鼠,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不知道大家見過黑線姬鼠沒有,反正我是沒見過。至於城市裡的老鼠,多數是小家鼠,傳播漢坦病毒的風險較小。再者,隨著我國城市規模越來越大,水泥做的樓房取代了磚瓦式的平房,下水道日益完善,現如今在城市裡連遇到小家鼠的情況都十分罕見。

最後,流行性出血熱有明顯的地區性和季節性。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接觸老鼠的機會更多,風險相應更大一些;每年有兩個高峰,春季高峰在3月到5月,主要跟褐家鼠有關、冬季高峰在11月到次年1月,主要跟黑線姬鼠有關。

換句話說,生活在城市地區的人遇到漢坦病毒的風險小很多,沒有恐慌的必要,更犯不上對孩子的寵物鼠痛下殺手;生活在農村的人也可以據此時間特點更有針對性地避免被感染。

4.萬一被老鼠咬到,該怎麼辦?

跟處理所有外傷的原則一樣。

第一時間進行清潔,用乾淨的水源衝洗傷口;

接下來,可以用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

最後去醫院,告訴醫生「我被老鼠咬了」,醫生會建議接種出血熱疫苗——打完疫苗,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參考文獻

[1]李凡. 醫學微生物學[M/OL]. 人民衛生, 1976[2020–03–26].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976869/.

[2]李蘭娟, 任紅. 傳染病學[M/OL].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2020–03–26].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00947/.

[3]陳化新. 中國腎症候群出血熱疫苗大規模應用研究[D]. .

[4]宋幹. 新中國流行性出血熱防治研究的主要成就[D]. .

[5]張永振, 肖東樓, 王玉, 等. 中國腎症候群出血熱流行趨勢及其防制對策[D]. .

[6]白雪帆;王平忠; 流行性出血熱和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 傳染病信息, 2005(04): 165–167.

[7]王芹, 周航, 韓仰歡, 等. 中國 2005—2008 年腎症候群出血熱監測及疫情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10, 31(6): 675–680.

[8]王芹;李建東;張全福;曲靖;王世文; 2014年全國腎症候群出血熱監測總結和疫情分析[J]. 疾病監測, 2016(03 vo 31): 192–199.

[9]王芹;曲靖;張全福;張碩;李阿茜;李建東;李川;王世文;殷文武;李德新; 2013年全國腎症候群出血熱疫情及監測分析[J]. 疾病監測, 2015(06 vo 30): 440–447.

作者:趙言昌

相關焦點

  • 新冠未完,漢坦又起?|流行性出血熱|漢坦|病毒
    今天一大早,一則有關「出血熱」死亡病例的新聞上了熱搜。我猜你可能會因為看到「傳染病」、「老鼠」、「病毒」這些字眼,讓自己剛剛從新冠病毒疫情中稍稍放鬆的神經再次緊繃。別恐慌!這個疾病不是新發現的,不是鼠疫(相關文章:冀連梅 | 別怕!鼠疫有特效藥!
  • 流行性出血熱:老鼠傳播,但並非鼠疫
    實際上,出血熱是醫學上對一系列由病毒引起的,有發熱和出血症狀的疾病的統稱,一共有十幾種之多。我國已知只有三種病毒引起的出血熱,而其中又以漢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腎症候群出血熱(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為最多。因此,流行性出血熱一般指的就是HFRS,是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
  • 擔心「鼠輩之害」?三招教你預防流行性出血熱
    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加速,許多企業、工地陸續開工,返程務工人員流動加大,無論是工廠內還是返程的車輛內,一旦出現出血熱病例難免會造成恐慌。當前,正處於流行性出血熱的高峰期,如何科學預防此類疾病應為更多人所熟知。什麼是流行性出血熱?
  • 新冠未完,漢坦又起?
    流行性出血熱,又叫做腎綜合症出血熱,由漢坦病毒引起,經老鼠傳播,是一種以發熱、出血、腎損害為主要症狀表現的嚴重急性傳染病。 感染後如果能夠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可顯著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 哪些老鼠會傳播?
  • 針對網友關心:雲南務工人員出現漢坦病毒致流行性出血熱問題解答
    流行性性出血熱主要是由漢坦病毒感染導致,齧齒動物作為傳染源,尤其是老鼠。而鼠疫主要是由鼠疫桿菌感染引起,是通過跳蚤進行傳播的一種傳染病,所以由漢坦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熱並不是鼠疫。
  • 復工途中,他躲過了新冠,卻死於漢坦病毒,同車29人就地醫學觀察!
    流行性出血熱,又叫做腎症候群出血熱,由漢坦病毒引起,由老鼠傳播,是一種以發熱、出血、腎損害為主要症狀表現的嚴重急性傳染病。 消化道傳播:進食被帶有病毒的齧齒動物的尿液、糞便、唾液汙染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漢坦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極其罕見。 流行性出血熱是自然疫源型傳染病,是在自然界中長期存在的,我國是主要流行區之一。
  • 致命病毒登上熱搜!有人發病到死亡僅3小時!
    死者為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 這裡 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這個病毒 漢坦病毒和出血熱 漢坦病毒又稱流行性出血熱 或者叫腎症候群出血熱 是一種以發熱、出血傾向
  • 致命病毒上熱搜!有人發病到死亡僅3小時,同車29人被隔離!
    近日,一則關於「漢坦病毒」的新聞衝上熱搜並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疫情之下又出來一種病毒感染的新聞難免令人緊張事實上,這個病毒不是新出的疾病
  • 流行性出血熱很危險,什麼樣的人易中招?靠譜解讀看這裡
    什麼是流行性出血熱?首先科大大要給大家吃一粒定心丸,流行性出血熱可防!可治!腎症候群出血熱(又稱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以家鼠、野鼠等小型嚙齒類動物為主要宿主和傳染源、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佛山口岸首次檢出漢坦病毒
    從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近日,佛山檢驗檢疫局從新港口岸捕獲的兩隻老鼠樣本中,均檢出漢坦病毒陽性。這是佛山局首次從病媒生物身上檢出漢坦病毒,目前已經消除了疫情隱患。據介紹,新港口岸按照相關文件要求,今年內已開展了4次鼠類監測工作。此次監測捕獲的兩隻鼠類經佛山局醫學媒介生物檢測實驗室鑑定為褐家鼠和臭鼩鼱。
  • 凌晨4點發病,7點死亡,這個發生在陝西的傳染病,太厲害
    安康市疾控中心對死者及2名發熱人員、1名陪同人員首次新冠肺炎病毒和算算檢測為陰性,死者田某某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同乘其他人員的核酸檢測正在採集送檢。目前,寧陝縣已經向山東、雲南相關市縣發出了通報。
  • 奔奔蟲控|防鼠滅鼠,謹防漢坦病毒
    3月23日晚,陝西省寧陝縣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途經京昆高速寧陝服務區復工包車1名務工人員病亡事件」的情況說明》,表示當地23日在一位乘坐大巴車由雲南開往山東復工的務工人員身上,查出漢坦病毒(出血熱)。
  • 高雄出現今年本土首例漢坦病毒出血熱病例
    新華社臺北3月10日電(記者何自力 王昀加)臺灣衛生主管部門疾管署檢驗確定,高雄市出現今年本土首例漢坦病毒出血熱病例,個案為76歲女性,2月19日發病。高雄市衛生局10日說,這名病患居住在苓雅區林華裡,活動地點主要為住家及鄰近市場。患者2月19日出現頭痛、食欲不振等症狀,隔天至一家區域級醫院就醫並住院治療,當天由院方通報疑似漢坦病毒出血熱並採集檢體送驗。
  • 務工者復工途中病亡 引發出血熱的漢坦病毒會人傳人嗎?
    經安康市疾控中心對死者及2名發熱人員和1名陪同人員首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死者田某某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同乘其他人員的核酸檢測正在採集送樣。那麼,什麼是漢坦病毒?出血熱這種疾病的傳播途徑又是什麼?會人傳人嗎?本期網易健康《健康關注》欄目一文帶你了解真相。
  • 被老鼠咬傷 需要打出血熱疫苗嗎
    被老鼠咬傷需要打出血熱疫苗嗎  專家表示,首先,被老鼠咬傷不代表就感染了漢坦病毒。其次,流行性出血熱的潛伏期一般為7天至14天,以兩周為多見。而流行性出血熱疫苗注射後產生有效保護抗體也需近2周時間,因此注射該疫苗的意義不大。
  • 具攻擊性臭鼩罕現居民樓下 小心它帶著致命病毒
    帶流行性出血熱病毒  比較危險的是,臭鼩身上帶有一種傳染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熱病的傳染源之一。  所謂流行性出血熱病,國際上統稱「腎症候群出血熱」,是由布尼亞病毒科漢坦病毒引起的一類自然疫源性疾病,該病毒通過多種宿主攜帶及多種途徑傳播。傳染源主要為黑線姬鼠和褐家鼠,臭鼩體內也帶有這種病毒。
  • 被老鼠咬傷 要不要打出血熱疫苗?
    被老鼠咬傷 要不要打出血熱疫苗?聽聽市疾控中心專家怎麼說福州晚報訊 前段時間,一條關於山東5歲男孩被老鼠咬手,急尋流行性出血熱疫苗的求助消息在網上傳播。很多熱心網友積極提供幫助,但最終還是沒找到流行性出血熱疫苗,後來孩子只打了狂犬病疫苗。昨日,福州市疾控中心就被老鼠咬傷的科學處理辦法進行了科普。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介紹,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在臨床上以發熱、出血和腎功能損害為特徵,且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
  • 雲南一工人返工途中病亡的究竟是什麼病毒?會人傳人嗎?官方回應…
    經採樣檢測,其漢坦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意味著這名外出務工人員患上的是流行性出血熱。 看了這篇報導,許多讀者慌了:這是什麼病毒?是否存在人傳人? 「流行性出血熱是漢坦病毒導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