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
展望2021年,由於基數原因和海外疫苗接種時點,中國經濟前高后低的特徵將體現得比較明顯,下半年對經濟「內生增長性」(也就是製造業投資和消費)的依賴度將明顯增強。基於「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的判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給出了宏觀政策「不急轉彎」的部署。
2021年上半年除基數原因外,中國經濟一個很重要的韌性來源仍是出口。但進入下半年,隨著疫苗在全球更廣泛的普及接種,全球供應鏈將得到普遍恢復,其他國家和地區「自產自銷」的貢獻增強,中國出口市場份額回落的影響亦將趨於明顯,因此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或將逐步減弱。
在出口動能逐漸弱化的過程中,中國經濟的增長點需要向內轉移。2021年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年,要見到新氣象,就特別需要在內需方面獲得更強動力。我們認為,製造業投資有望成為2021年中國經濟的亮點。原因包括製造業處於新一輪產能周期的起點;在經濟周期中,製造業投資的啟動具有滯後性;「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納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工作任務。此外,消費增長仍然要看經濟主體的消費意願能否全面恢復,關鍵還是取決於就業和企業盈利狀況。
2021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平安證券成立30周年。得益於國泰民安的大好環境和改革開放的時代機遇,平安證券緊跟國內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步伐,在證監會、證券業協會等監管單位的指導幫助下,不斷精進專業,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助力國家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2021年,平安證券將以成立30周年為契機,持續深化「綜合金融服務、專業品質、科技賦能」戰略,堅持「有AI,懂你」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科技和品牌優勢,全面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國家戰略,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