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的巨蟒,體重超過1噸,捕食鱷魚為生,至今沒找到天敵

2021-01-10 史家霸唱

1841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幾塊像蜥蜴骨頭的化石,但由於這些化石過於龐大,查理德就將它們取名為「dinosaur」,因為的這個單詞來自希臘文,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或者爬行動物。

到了1989年,全世界七大洲都已經有了恐龍遺蹟,中國和日本將「dinosaur」一詞也翻譯為恐龍,因為在中國和日本的傳說當中,一直都有龍的傳說,並認為龍是鱗蟲之長。

恐龍是三疊紀至白堊紀生存的一種陸生爬行動物,根據目前出土的恐龍化石來看,他們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滅亡時間約6500萬年前,這場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不僅僅滅絕了恐龍,一般的大型生物都消失了。

但關於恐龍為何會突然滅絕,科學家也是爭論不斷,有人說是因為外星人狩獵恐龍,甚至還有人別出心裁的說,是因為恐龍吃得太多不斷放屁,向空氣當中釋放了大量的甲烷,導致臭氧層被破壞,反正是這些假說是五花八門,但是科學界普遍的說話是隕石撞擊說。

科學家認為,這次撞擊事件,並沒有讓大型動物全部死亡,有一些存活了下來,比如是泰坦蟒,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地層被發現。

泰坦蟒距離恐龍滅絕的時代只有500萬年,生物進化是極其緩慢的,在爬行動物至恐龍出現,就歷經1億年時光,500萬年的時間肯定無法重新誕生大型生物,泰坦蟒應該是白堊紀存活下來的一個物種。

泰坦,是希臘神話奧林匹眾神統治前的世界主宰者,光是這個名字,就已經相當霸氣了,泰坦蟒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的平均體長可達12米(雌性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

這麼龐大的身軀,也需要足夠的食物,它們的食物是體重達到半噸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一些大型烏龜,由於它跟現代蟒蛇類一樣,都屬於變溫動物,那麼他們最低要在30度至34度的氣溫中才能生存。

也只有這樣的氣溫才能讓蛇類長這麼大,但越大的動物,越依賴環境,泰坦蟒在氣候變遷當中走向了滅絕,但據說這些巨蟒的壽命非常長,現在世界各地依舊生活著一些大型蟒蛇,非洲的巖蟒,全長8米,我國南方的蟒蛇同樣也可以生長到7米。

亞洲和歐洲的網斑蟒,生長可達10米,重120公斤,南美洲的森蟒(半水棲、半樹棲的蟒蛇)全長可達11米,體重達到了137公斤,這也是目前最大的蟒蛇。

關於大蟒,在我國古代也有很多記載,屈原《天問》中就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雜事《山海經》當中也是提到了一種巴蜀大蛇,說它長800尺,為大妖。

巨蟒形成的條件是氣候,目前平均氣候是26度至28度,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二氧化碳在大氣含量增加,這也非常適合這些大蟒的生存,不知道將來的氣候,地球上會不會誕生「史前巨獸」。

相關焦點

  •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自古以來,蟒蛇的「胃口」一直被人高估,「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這句話也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真存在過足以吞下龐然大物的巨蟒麼?答案是存在的,只不過,這種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的史前巨蟒,早在5800萬年前就消失了。
  • 最大的巨蟒:身長達到15米,捕食鱷魚為生
    研究人員經過更多的了解還推斷,泰坦蟒是繼恐龍滅絕後地球上最大的陸地肉食動物,曾經稱霸地球幾百萬,以捕食鱷魚為生,15米長的泰坦蟒能夠吞掉半噸重的鈍鼻鱷,泰坦蟒的體重也約有1135公斤,專家們至今特沒有發現它的天敵。
  • 史上最大的巨蟒,體重超過1噸,捕食鱷魚為生,壽命可以和人類比肩
    1841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幾塊像蜥蜴骨頭的化石,但由於這些化石過於龐大,查理德就將它們取名為「dinosaur」,因為的這個單詞來自希臘文,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或者爬行動物。
  • 史上最大的鱷魚,嘴巴比人體還長,體重堪比一頭大象,可獵殺恐龍
    鱷魚是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大型鱷魚比巨蟒還大,比如著名的灣鱷(又叫鹹水鱷),成年的體長可達5米以上,最長可達7米,重量可達0.6~1噸,最重可達2噸。雖然最大的蟒蛇網紋蟒長度可達10米以上,超過了灣鱷,但是重量通常都不會超過300公斤,最大的也沒達到500公斤,所以最大的鱷魚要比最大的蟒蛇大很多。
  • 史上最大的鱷魚,嘴巴比人體還長,體重堪比一頭大象,可獵殺恐龍
    鱷魚是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大型鱷魚比巨蟒還大,比如著名的灣鱷(又叫鹹水鱷),成年的體長可達5米以上,最長可達7米,重量可達0.6~1噸,最重可達2噸。雖然最大的蟒蛇網紋蟒長度可達10米以上,超過了灣鱷,但是重量通常都不會超過300公斤,最大的也沒達到500公斤,所以最大的鱷魚要比最大的蟒蛇大很多。
  • 巨蟒的天敵是什麼?
    目前已記錄的森蚺,最大體長是6.28米,體重是153公斤。我覺得森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這個應該是按平均來計算的,因為有金氏世界紀錄表明,在2012年9月入選的最長圈養蛇類記錄中的一條網紋蟒,體長達到了7.67米,體重達到了158.8公斤,這要比已記錄的森蚺最高體重還要高一些。這樣看來,一般認為的森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是說一般情況下。
  • 巨蟒的天敵是什麼,為什麼?
    老鷹的確是蛇的天敵之一,甚至一些未成年的小蟒蛇也不是它的一合之將。飢餓的鱷魚、獅子、老虎、豹子、海獺都有捕殺小蟒蛇的戰績。 雖然食猿雕翼展可以達到2.5米,但是體重卻只有6.5公斤,捕食一些幼崽還是有可能的。 成年的網紋蟒平均體重在100公斤以上,食猿雕的力量與體重與成蟒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上,更別提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保持者「桂花」。桂花是人類捕獲過最大的蛇,長約15米,未盡食的時候體重達到了450公斤,食猿雕在它面前毫無存在感。
  • 闢謠:鱷魚天下無敵嗎?天敵有巨蟒、大貓,越小的鱷魚天敵越多
    鱷苗,指一歲以下的幼鱷,圖為密西西比鱷的鱷苗我們翻遍學術文獻發現,見於記載的鱷魚被捕食事件共279起,19種研究較充分的鱷魚都有被捕食的記錄,捕食者多達184種。注意,只有見於學術文獻報導的例子才能算上,一些所謂的老鄉口述、遊客目擊是不作數的。
  • 巨蟒有沒有天敵?是什麼?
    俗話說「蛇大為蟒」,蛇本身就是一種讓人恐懼的生物,就更別說體型龐大的巨蟒了,而且在自然界中,只要是能稱得上是「巨蟒」的,都是鮮有天敵的存在。那麼,在自然界中,巨蟒到底有沒有天敵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比霸王龍還大的鱷魚,你知道嗎?
    鱷魚是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大型鱷魚比巨蟒還大,比如著名的灣鱷(又叫鹹水鱷),成年的體長可達5米以上,最長可達7米,重量可達0.6~1噸,最重可達2噸。雖然最大的蟒蛇網紋蟒長度可達10米以上,超過了灣鱷,但是重量通常都不會超過300公斤,最大的也沒達到500公斤,所以最大的鱷魚要比最大的蟒蛇大很多。
  • 史上最大的鷹,身高超過2米,一個蛋超過1公斤,咋飛起來至今成謎
    它們體重可達70公斤,翼展最大可達7米,足有一架現代「塞斯納」152輕型飛機那麼大。因為它們在阿根廷上空滑翔,所以科學家們命名為阿根廷巨鷹。史上最大的鷹:阿根廷巨鷹從已經出土的化石來看,阿根廷巨鷹在站立時,身高已經超過2米,雙翼展開時的長度為5.8至7米,最長能夠達到14米,這與一架小型飛機不相上下了。它們的體重平均重約70公斤,最重可以達到150公斤。
  • 科學家復原史前巨蟒:15米長重1噸可吞鱷魚[圖]
    原標題:科學家復原史前巨蟒:15米長重1噸可吞鱷魚[圖] 但在6000萬年前的地球上,在今天屬於哥倫比亞的一大片沼澤林地之中卻的確潛伏著一種巨大的蛇類:泰坦巨蟒,它是迄今人類所知體型最為龐大的蛇類。這種巨蟒體長超過50英尺(約合15米),體重超過2500磅(約合1100公斤),相當於綠水蚺平均體重的10倍以上,而綠水蚺是今天橫行沼澤的巨蛇。
  • 史上最大的老鷹,以吃獅子為生,身高達2米,至今都沒發現其天敵
    自然界來說除了人類,大概世界上大多的動物都會有天敵。天敵也就是自然界中某種生物專門捕食或者是危害另一種動物的另一種生物,他們其實可以是捕食關係或者是寄生關係。像人們常知的貓是老鼠的天敵,還有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蟲的天敵。獅子老虎算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當然,這僅是除去人類之外。
  • 美國漁民捕獲4米長巨型鱷魚,最大的鱷魚能有多大?有什麼天敵?
    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沿海至澳大利亞北部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的灣鱷才是現存最大的鱷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這一種巨鱷到底有多大呢?一般而言,雄性灣鱷成年以後體長可以達到7米,大約相當於2層樓的高度了,體型非常龐大,體重也可以達到600-1000公斤,即近1噸重。不過,雌性灣鱷的體型就相對較小了,最大的雌灣鱷體長大約為2.5-3米,僅有雄性灣鱷的一半左右。
  • 史上最大的飛行動物,翅膀展開有十多米長,讓鱷魚恐懼至今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當然一鍋燉不下了,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麼大的鳥,一萬個燒烤架也不夠用啊!哈哈,不開玩笑了,本文就說說地球生命史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飛行動物吧。莊子所說的這種幾千裡長的大鵬鳥肯定是不存在的,當然遊戲中的也都是不現實的。
  • 巨蟒真的沒有天敵?研究發現:吃飽了也會任由大型動物宰割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無毒蛇類,現存的巨蟒大約有20多種,最大的體重可以超過100斤,體長也可以達到驚人的10米長,相當於3層樓的高度。通過一些記錄視頻我們可以發現,巨蟒在捕獵的時候,它們的行為是非常粗暴的,例如會直接攻擊然後用粗壯的身體將獵物給緊緊的纏住,一直到沒氣了才會吞進肚子裡。巨蟒最喜歡的食物主要是嚙齒類動物、小型的爬行動物,偶爾也會不是鳥類和小型的哺乳動物。那麼,它們是否有天敵呢?
  • 亞馬遜森蚺有天敵麼?
    那個時代地球生態環境好,氧氣濃度佔比超過了30%,很多動物的體型異常龐大,蜻蜓能夠長到1米以上,蚊子的體型是目前的3倍。科學家從化石中發現最大的恐龍身高居然高達58米,這可是不可不扣的龐然大物。 泰坦巨蟒 那個時候的遠古蟒蛇無論是體重還是身長都能夠劃到巨獸的範疇。
  • 你知道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嗎?史上最大動物Top10,快來看看吧!
    最大的巨犀身長可超過9米,平均身高超過5米,體重近30噸,是 奔犀類群動物中體型最大 的,生活在約3000萬年前。它的化石是1993年在我國新疆地區發現的,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已發現的最完整的巨犀化石。其身體龐大,全長可達20米,體重在21噸左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主要分布於各熱帶和溫帶海區,菲律賓是世界上鯨鯊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我國夏、秋季節各海區也有分布。鯨鯊通常都是單獨活動,但2011年,在墨西哥尤卡坦州沿岸發現一群鯨鯊聚集捕食,它們的數量超過400條,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記錄到最多鯨鯊聚集的一次。
  • 奇聞:史前巨獸泰坦巨蟒,身長可達16米,以7米長的鱷魚為食
    泰坦蟒平均體長可超出十三米,重量超過一噸,最大身長預計在十六米左右。泰坦蟒的獵物包含同時期7米長的巨型鱷魚。而不幸的是泰坦蟒在距今5800萬年前就已徹底絕種。所以亞馬遜發現的蟒蛇可以肯定不是泰坦巨蟒。至今為止,人們已經發現28條泰坦蟒的生物化石,它們的體長為9到13米,平均體重約1.135噸。
  • 霸王龍並不是最大肉食恐龍,棘龍才是,史前最大的幾種生物
    在距今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倖存的一些動物失去了恐龍的威脅和競爭之後,進化得非常巨大,在500萬年的時間裡,一種遠古蟒蛇就進化成地球歷史上最大的蛇類,這種蛇被命名為泰坦巨蟒。,雖然鱷魚的甲殼堅硬無比,但對泰坦巨蟒還是一片蛋糕,泰坦巨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長,甚至超過15米,基本上跟一臺遊覽車差不多長,體重超過一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