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史:中世紀歐洲,法庭是貴族維護地方行政的主要手段之一?

2021-01-10 思舊鄉之

百家原創作者:思舊鄉之

歡迎來到百家號思舊鄉之,小編今天和大家說說歐洲的封建制度,據小編所知,與伯爵相對立的另一種勢力是國王的附庸。在公元800年時,國王把他們寵愛的附庸們分派到全國各地。這些國王的附庸按理說要支持伯爵,但是他們卻只忠於國王,伯爵不能讓他們完全服從自己。

小編覺得,這樣在地方上,除了伯爵之外,就存在著好幾種獨立的勢力:國王的附庸、修道院長、主教俗人特區貴族。這些人都擁有直接向國王申訴的權力,他們可以直接到國王的法庭上去要求國王的裁決。這些人常常與伯爵的權力發生衝突,造成地方上誰也不服從誰的局面。中央既然管不到地方,而伯爵也不能控制地方政治這樣,就給貴族的崛起提供了機會。一種習慣法便漸漸興起,誰是土地的主人,誰就是土地的當然管理者。這樣,領主權和土地權就合而為一了。只要貴族擁有採邑,他就可以在自己的領土上作威作福,誰也無法控制他。

貴族只忠於自己的領主,對於其他人可以置之不理,成了領地上的直接管理者。貴族管理地方行政的辦公之處就是他自己的家。他們在家裡解決貴族之間的紛,也辦理地方上的案件。貴族在行政管理和司法方面的本領並不高,但是他們憑藉自己的領主身份來發號施令。如果貴族的法庭不能解決問題,就用私戰來解決,也可能告到國王或上級貴族那裡去解決。貴族為了管理地方事務,也僱傭一些職員和秘書為他們服務。封建時代的法律比較混亂,教會有教會的法律地方有自己的習慣法,而貴族有自己的貴族法典、封建契約和領主法庭。

這些分散的、各自為政的司法機構是互相影響滲透的,法庭之間有著各種聯繫。這樣,歐洲法庭的貪汙和腐敗就是不可避免的,各個法庭的效率十分低下。如果是一個重大的案件,往往會在許多法庭上聽證,有時一些小的案子如土地糾紛,也會經過7個以上的法庭的裁審。法官們其實都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他們是在胡亂審判如果自己不能確定,有時會去問有學問的教士。反正在鄉村中就有教堂和神父,問起來很方便。貴族法庭雖然混亂,但一般也是有許可狀的,許可狀通常來自國王或大的諸侯。

許多貴族之間的糾紛往往不願在法庭上公審,所以貴族之間的私了也十分常見。這種時候,大貴族往往作為調解人或仲裁人,而被調解的貴族當然也忘不了給大貴族好處。所以,貴族之間實行的法律,目的並不是為了實現公正,而是為了息事寧人。只要任何事情可以滿意地解決,公正不公正是無所謂的。貴族法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如果事情不能私了,或者不能在法庭上解決,就會訴諸武力,其他許多貴族也會捲入危險的武鬥中。這樣,地方的安全就難以得到保障。由於貴族之間的許多糾紛是無法講清楚的,法律又不是很健全,所以結果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那就是從以往的事例中去尋找一種說服人的辦法,根據習慣來裁決。

如果碰到了新問題,那麼事情就十分麻煩。這時一般需要上級貴族來表態,作一個高級的裁決者。有時候被裁決的雙方都尋找有利於自己的庇護人,甚至把事情鬧到國王那裡去。這些都說明貴族的司法是極不健全的。許多學者把貴族稱為業餘法官。由於執掌司法可以獲得許多權威和經濟上的好處,貴族一般都願意成為法官。憑藉法官的地位可以調解自己與附庸間的關係又可以抵制其他貴族向自己領地的滲透,更可以抵制中央權力對自己的威脅。如果被裁決的是下級貴族,那麼他們都是些有錢人,必須支付罰金和審判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法庭的存在是貴族維護地方行政的主要手段之一,中世紀貴族司法並不像今天那么正規,具有各種法律程序。貴族總是說自己學過法律,或者說自己懂得司法,但是真正鑽研過法律的貴族是很少的。因此,他們是憑藉自己的權威來進行審判,而不是根據法律來進行裁決的。當然貴族也知道一些法律條文,但更多的是憑藉經驗。正如布洛赫正確指出的那樣,一切都是靠習慣和記憶來審判的。有的時候誓言也極為重要裁判的證據卻不重要。對於證人所說的話的調查極為馬虎,有時候就是當堂審問如果被告承認,案子就解決了。

這種馬馬虎虎的審判當然不能給地方帶來穩定的秩序。所以在貴族的領地上,真正依靠的不是行政而是武力。業餘的法官和業餘的審判,造成了過多的冤假錯案,那是貴族無力顧及的。貴族司法制度這麼簡單,自然給教會提供了控制司法的機會。教會的法律比較有系統,審判也比較嚴格,所以教會漸漸把本來只管教士的司法制度擴展到民法審理,涉及道德、婚姻的事項教會都可以插手查辦。這樣,教會的法庭和貴族的法庭就互相彌補、爭鬥,形成封建社會的一大奇觀。貴族的法庭分為公共法庭和私立法庭兩種公共法庭審理自由人的一般案件,私立法庭審理領主自己管理下的農奴和依附民的事務。

按照歐洲的傳統,自由民的案件要由公共法庭來審理,一般由法官和陪審員來進行裁決。比較重要的案件,特別是殺人案件,或者是罪犯要判死刑的案件,那是必須由公共法庭來審理的,稱之為高級司法,一般要由伯爵和主教一級的法庭才能審判。雖然何謂高級審判的界線是清楚的,但是由誰來進行高級審判的界線卻並非十分明確。隨著採邑制度的發展,許多貴族在自己的法庭中審理屬於高級司法的案件私立法庭是貴族自己的地方法庭,專門處理貴族莊園中的事情,以及處理農奴的案件。按照慣例,領主可以自由處理他自己的農奴,可以對農奴判以死刑。農奴和自由民的律法是不同的,自由民有上訴的權力,而農奴的案件一般主人說了就可以裁決。

這種私立法庭為領主在莊園實行超經濟強制提供了方便。領主雖然可以處死農奴,但這樣的事情不經常發生,因為農奴是有用的勞動力,而且貴族一般通過收取罰金的辦法,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私立法庭和私法的存在,使得領主可以在採邑中作威作福,誰也無法制止他的專橫。貴族執掌地方行政大權雖然不能說是完全意義的地方割據,但卻為歐洲長時期政治不統一埋下了伏筆。1400年時,歐洲仍然是一個群雄稱霸的局面。世俗統治者無法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政治基礎來實行社會各階層的合作。

在小編看來,當時,民族主義和對王朝政治的忠誠還沒有得到人們首肯,只是在國家危急之時才能喚起人民保衛祖國的熱情,如聖女貞德在百年戰爭時的傑出表現這些狀況,導致14世紀末期歐洲政治秩序的渙散和封建主義危機的到來。新的一天又是這麼可愛,今天為大家的歐洲史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咯,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

本文由【百家號/思舊鄉之】原創,轉載請註明由【百家號/思舊鄉之】原創,謝謝合作!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被忽略的那個中世紀歐洲
    歐洲文明在中世紀的最主要成就正是在整個地區建立了統一的語言、文化、思想和道德價值觀體系。在這個意義上,中世紀歐洲是「四海之內」的一統天下。  基督教歐洲在9—10世紀可以說是內外交困。除了北非和地中海沿岸東部,穆斯林的勢力範圍還逐漸擴展到了西班牙南部、科西嘉、薩丁尼亞和西西里,並從海上襲擾法國南部和義大利。馬扎爾人由東部入侵,佔據現在匈牙利所在地方並威脅到巴伐利亞。
  • 「髒亂差」的中世紀歐洲,貴族幾個月不洗澡,國王身上長滿寄生蟲
    當提起貴族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歐洲了,畢竟歐洲擁有奢華的羅浮宮、美麗的愛琴海,一切充滿著高貴的氣息。你無法想像的是,如今的歐洲與中世紀時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那個時期的歐洲只能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髒亂差」。當時的歐洲人不僅隨地大小便,甚至那些所謂的貴族都常年不洗澡。
  • 大家期盼已久的《企鵝歐洲史》古代中世紀卷終於出來了!
    中文版《企鵝歐洲史》由中信出版集團隆重推出,今天,第二輯「古代中世紀」在一條生活館首發,分別是第1、2、3卷:《古典歐洲的誕生 :公元前8世紀-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的遺產:400-1000》因為,我們今天所生活的這個現代世界,曾被歐洲創造、為歐洲所主宰。它用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建構了人類社會最初的信仰和理性;它依靠工業文明雄踞世界之巔,又在權力的競逐中,將世界一度拖入黑暗的深淵。
  • 中世紀歐洲農民吃什麼?蔬菜奶酪黑麵包,偶爾來點魚和肉
    在中世紀漫長的一千年時間裡,貴族領主們始終不用擔心吃喝問題,畢竟他們的領地能夠提供足夠的糧食。但是,普通農民的生活到底怎樣呢?今天,我們就從食物入手,看看中世紀農民的生活。中世紀農民在中世紀的前期,也就是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0世紀之間,歐洲農業水平一直非常低,大多數地區一直都有糧食危機。不要說普通農民,就連貴族有時候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基督教育
    歐洲中世紀時期是指公元5世紀(公元476年)至公元15世紀中期(公元1453年)中間將近一千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各個封建領主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戰爭頻繁。再加上天主教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導致科技和生產力發生停滯,使得歐洲的文明史發展極為緩慢。
  • 讀懂中世紀歐洲 不應只停留在《魔戒》
    李福瑩(媒體人) 如果對於中世紀的歐洲,你的印象還停留在《魔戒》和《冰與火之歌》的虛構世界裡,請務必讀一讀拉爾斯·布朗沃思( Lars Brownworth)的「歐洲中世紀三部曲」。他用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和性格鮮明的人物描寫,為讀者刻畫了一段真實的中世紀歐洲史。
  • 歐洲中世紀的普通人,都穿什麼樣的衣服?
    在歐洲中世紀,服裝代表著身份。所以我們必須把不同階級的人分開討論,才能顯得更有條理一些。當然,貴族們的服裝不僅奢華而且數量多,不能代表普通人的情況,這裡就不再單獨討論了。為領主工作的農民農民是中世紀歐洲的最主要的階層,他們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窮」。因為收入的絕大部分都交給了領主和教會,農民極少有私人財產。幸運的是,服裝也是可以作為遺產留給下一代的,所以教會裡往往保留了當地農民的財務清單。
  • 歐洲的中世紀時期稱為黑暗時代,除了傳教士整個歐洲基本都是文盲
    在中世紀的歐洲,名義上是王權和教權分治,實際上教會幾乎掌控歐洲的一切。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這一段時期被稱為歐洲的黑暗時代。為什麼這麼講,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一、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用聖經教義禁錮人民的思想。普通民眾甚至貴族除了接受宗教的洗腦,接觸不到其他任何學說,更談不上接受文化教育。
  • 上海書展 | 企鵝歐洲史系列
    企鵝蘭登        編譯:unvintageable        圖片來自企鵝蘭登英國官網企鵝歐洲史系列可以說是集各方面歐洲史專家著作的一套叢書,其中的七本圖書涵蓋了從特洛伊戰爭至2017年歐洲的發展歷史
  • 這三卷《企鵝歐洲史》我們足足等了半年,今天推薦給你丨好書推薦
    歐洲是如此深刻的影響著世界,而要真正讀懂歐洲,則需要從它的源頭開始。了解古代中世紀的歐洲後,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西方文明的本質。這也是為什麼《企鵝歐洲史》古代中世紀這三卷書,你不容錯過的原因之一。企鵝歐洲史第6卷《追逐榮耀》裡寫道,17、18世紀開始,英國的不少貴族子弟形成了去歐洲大陸旅行的傳統,也就是所謂「壯遊」或「大旅遊」(Grand Tour),這是一種教育旅行
  • 連嶽 | 《企鵝歐洲史》,令我震撼、敬畏
    作為一個愛讀書的人,每天需要消耗掉許多傑作,但我從不擔心會讀完,人類從古到今,無數大哲先賢貢獻了傑作,他們的畢生功力,或許只濃縮在幾篇文章裡、一本或幾本書裡,很快可以讀完,但因為創造者眾多,且創造在持續,傑作的產出速度快於一個人的閱讀速度,愛閱讀,是無比幸福、永不匱乏的事。這套《企鵝歐洲史》,就是最新的傑作,將給閱讀者帶來幸福感。謝謝你們,偉大的作者。
  • 中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貴族女人帽子裡隱藏的秘密
    歐洲人普遍認為一個有身份的女士,在正式場合不戴帽子,是十分失禮的行為。因為古代歐洲頭髮被看成女人的隱私部位,不戴帽子就等同於赤身裸體行走。越是華麗貴重的帽子,越能顯示女性尊貴的身份和社會地位。看完這篇,你會明白為什麼歐洲影視劇裡上流社會人士都喜歡戴帽子。
  • 卡那封城堡——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城堡之一
    在水光瀲灩的梅奈海峽和斯諾登尼亞山峰之間,卡那封小鎮有幾條中世紀的街道,然而卡那封最主要的特徵卻是有北威爾斯最壯觀的城堡——卡那封城堡。公元11世紀末期到1283年,卡那封鎮內矗立著一座土崗-城廓式城堡,之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將其更換為如今的石結構城堡。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為了避免後方不穩,一種恐怖的屠城政策成為蒙古人最常使用的手段,而在積年累月的屠殺之後,從中亞到東歐的人口驟然下降,與之相伴的則是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的瘋狂滋生。這種情況持續到14世紀的時候終於發生質變,在對抗蒙古大軍一線的歐洲士兵開始有部分人員出現發熱、頭疼、淋巴腫大,繼而全身發黑的症狀。
  • 「企鵝歐洲史」:多卷本歐洲史高峰讀本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回望歐洲演進的歷史,是建立全球視野的起點,也是洞悉世界變化深層規律的開始。「企鵝歐洲史」系列,是企鵝蘭登出版集團集合歐洲史權威學者,歷時10餘年,為大眾打造的一套全景歐洲史,是企鵝蘭登的鎮社之寶。企鵝出版社是全球著名圖書出版公司,以高品質的大眾讀物聞名。
  • 中世紀時期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起源地
    作為中世紀時期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起源地,佛羅倫斯是我最愛的義大利城市之一它是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也是孕育了一大批中世紀文人墨客畫家建築師的搖籃去一趟歐洲,怎能不去佛羅倫斯?佛羅倫斯旅行1.城市不大,體力好的步行即可2.一定提前上網預約各個景點的參觀時間,主要是兩個美術館的,和百花教堂穹頂的3.烏菲茲美術館講解器沒有中文4.佛羅倫斯是Gucci的起源城市,最大的Gucci工廠店在佛羅倫斯的outlets,強烈建議留一天時間去,往返分別50分鐘,一定能淘到不少划算的好貨5.佛羅倫斯郊區有個剪標店,想要Maxmara的…不說了,自己去吧6.城市治安基本沒問題,沒有傳說中那麼多小偷
  • 關於《企鵝歐洲史》
    2019年5月中信出版社引進出版了一套《企鵝歐洲史》,全套書一共9本,分別如下:1、《古典歐洲的誕生:從特洛伊到奧古斯丁》2、《羅馬帝國的遺產:400-1000》3、《中世紀盛期的歐洲》4、(原書還未出版)5、《基督教歐洲的巨變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 歐洲中世紀城堡真的如童話浪漫嗎?內部骯髒超乎你的想像
    一、城堡的日常就相當於是個軍營城堡是歐洲中世紀的一種產物,當時的貴族為爭奪土地、糧食、牲畜、人口而不斷爆發戰爭。密集的戰爭導致了貴族們修建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城堡,來守衛自己的領地。因此,從本質上說,城堡其實就是軍事要塞,而不是用來顯擺的豪華宮殿。
  • 歐洲中世紀的皇位爭奪戰——鹿死誰手?
    第二年,在那場痛苦且戰力懸殊的白山戰役(BattleoftheWhiteMountain)中,波希米亞軍隊被摧毀,與斐迪南之前以殘酷手段統治的施蒂裡亞如出一轍,波希米亞消失了。一個偉大的中世紀王國消失了,最終僅僅淪為一個省——雖然有自己的軍隊和稅收,但與布拉格相比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鄉村地區。魯道夫二世在那裡用獵豹狩獵並同巫師們交談,已經是很久以前的記憶了。天主教元素鋪天蓋地地湧入,尤其是在洛雷託的神聖小屋(在布爾諾也有一個),直到今天仍不可思議地統領著城堡貴族們居住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