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歐和拜佔庭帝國,基本上處於教會的統治之下。各國的君主雖然是國家的統治者,但是他的王權需要得到教會的認可才能有效。
在中世紀的歐洲,名義上是王權和教權分治,實際上教會幾乎掌控歐洲的一切。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這一段時期被稱為歐洲的黑暗時代。為什麼這麼講,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無知和迷信的時代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用聖經教義禁錮人民的思想。普通民眾甚至貴族除了接受宗教的洗腦,接觸不到其他任何學說,更談不上接受文化教育。
當時的歐洲人從出生到死亡,他的一切幾乎都由教會控制,所以人們對教會非常的迷信。整個歐洲除了高層的傳教士能認字外,甚至有些君主都是文盲,可以說是全民無知。
二、政治極端黑暗
處於教權和王權雙重統治下的歐洲人,思想上受到宗教的控制,肉體上遭受王權的剝削。老百姓的生產勞作除了要向國家交稅,還要養活教會。
教會和世俗政權為了搶奪勞動人民的財富,用盡各種花樣和手段,將普通人積攢的一點點金幣和糧食搜刮乾淨。在教會和王權的盤剝之下,歐洲人被搞得是民不聊生。
三、戰爭不斷
羅馬帝國滅亡之後,西歐建立了許多民族國家,如:法蘭克、西哥特、撒克遜、高盧、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等國家。因為種族矛盾,他們之間相互徵伐不斷,老百姓苦不堪言。
而此時的教會在國家戰爭中,不想辦法帶來和平,卻介入其中煽風點火。因此歐洲爆發的許多戰爭,都是打著教會的旗號進行的宗教戰爭。
四、對異教徒的迫害
在中世紀的歐洲,王權從屬於教權。教會和政權互相勾結,打壓反抗勢力。尤其是對違背宗教思想的異教徒,進行殘酷的迫害。
教會為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中世紀晚期歐洲很多的科學家如布魯諾、希柏提亞等都被極端宗教分子活活燒死,許多的科技書籍都被付之一炬。
五、瘟疫流行
由於宗教限制科學研究,導致歐洲科技極端落後,醫學極不發達。當瘟疫爆發,流行病來臨之時,歐洲人在喊著上帝保佑的痛苦聲中,紛紛倒地死亡。
540年~590年查士丁尼瘟疫導致四分之一的東羅馬人死亡;1346年到1350年的鼠疫導致歐洲約2500萬人死亡。歐洲百姓生活在一種暗無天日,毫無希望的生活裡。
中世紀的歐洲,神權壓倒王權,教會掌控了一切,神學成為唯一的學說。歐洲在蒙昧和黑暗中無序的前行,幾乎成為被世界遺忘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