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在長江炮轟英艦,蔣介石說一話讓人驚訝

2020-12-05 騰訊網

眾所周知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黨和國民黨爆發過兩次內戰,其中第二次內戰又被稱為解放戰爭,而在1949年4月下旬,中國的解放戰爭期間,共產黨方面,在長江北岸部署了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共計120萬人與國民黨軍隊隔江對峙,即將實施渡江戰役。隨著4月20日國共和平談判破裂,解放軍準備發起渡江戰役。在渡江戰役主要登陸地區出現的敵對方軍艦將對渡江作戰構成嚴重威脅,渡江戰役前解放軍即命令配屬的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的各炮兵團指定部分炮兵部隊用以執行封鎖長江的任務,並下令如果發現外國軍艦先警告,如不聽警告航行可開火射擊。

要知道當時的美國艦船聽從了命令,離開了長江江面。而英國艦船以大英帝國殖民者的傲慢態度,繼續在長江江面遊弋。英國遠東艦隊仍然決定派遣紫石英號護衛艦(HMS Amethyst)上駛南京,替換此前在南京駐泊的伴侶號驅逐艦(HMS Consort)。英國遠東艦隊之所以在這樣一個緊張的局勢下無視警告派軍艦進入兩軍重兵對壘的長江水域是因為認為解放軍不敢向英國軍艦開炮。

然而在解放軍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對「紫石英」號及後來趕來支援的英艦「倫敦」號和「黑天鵝」號展開猛烈的炮擊。在歷時數分鐘炮戰中,紫石英號艦橋被直接命中,正、副艦長均負重傷,前主炮被擊毀,艦體被洞穿,船舵被卡死失去方向控制,紫石英號轉向南岸,隨後駛入一處淺灘擱淺。最後英艦掛起白旗,解放軍隨即停止炮擊。紫石英號17人陣亡,20人重傷,由於解放軍炮兵的榴彈炮缺乏穿甲彈,紫石英號雖多處中彈,但沒有致命損傷。雖然當晚紫石英號就脫離淺灘但一直停航未再移動。

後來到了4月21日晨,倫敦號與黑天鵝號由江陰向上遊行駛,8時到達七圩港江面拋錨停泊。這裡是解放軍第三野戰軍10兵團23軍渡江作戰區域,部署了炮兵第6團,兩個炮兵連執行封鎖長江水面的任務,共八門榴彈炮。解放軍發現兩艘英國軍艦後逐級上報請示,英國軍艦也用廣播表明無意與解放軍為敵。

隨後倫敦號與黑天鵝號衝過炮兵6團陣地,進入炮兵1團負責封鎖江面的四門榴彈炮的火力範圍,倫敦號在炮戰中多處中彈,艦橋被擊中,艦長負傷。英艦放棄援救紫石英號的企圖掉頭返航。14時英艦返回經過炮6團陣地,雙發再次發生激烈的炮戰。倫敦號與黑天鵝號脫離解放軍炮兵火力範圍後匯合伴侶號返回上海。倫敦號15人陣亡,13人受傷;黑天鵝號7人受傷。解放軍方面傷亡252人。

話說這場炮擊,直接打得「紫石英」號豎起白旗投降,打得「倫敦」號和「黑天鵝」號抱頭逃串。大英帝國艦隊丟盡顏面。紫石英號事件的消息傳回英國,英國國內一片譁然,首相艾德禮聲稱:得到國民黨政府的許可,英國軍艦有合法在長江中行駛執行和平使命的權力。前首相邱吉爾則宣稱要求派航空母艦到遠東「實行武力報復」。

但主席卻毫不畏懼,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撰寫了一份聲明。在聲明中,主席義正詞嚴地說:「長江是中國的內河,你們英國人有什麼權利將軍艦開進來?沒有這種權利。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衛,絕對不允許外國政府來侵犯。」同時主席嚴正要求:「人民解放軍要求英、美、法在長江、黃浦江及在中國他處的軍艦、軍用飛機、陸戰隊等項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

而這個時候的蔣介石也在密切關注這一事件的進展。當他得知解放軍敢於炮轟英艦後,沉默良久,對身邊的湯恩伯感嘆地說:「造反的出身,當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當蔣介石說出這話時,的確讓人意外。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為什麼能夠打敗國民黨軍?
    一邊讀著檔案,一邊向軍事科學院的老同志請教,這些老研究員有兩種成分,一種是解放戰爭時期四大野戰軍的老參謀,還有一種是建國後大將元帥的秘書,他們喜歡給我講一些故事,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我們黨的歷史有兩種,一種是教育群眾用的,比如高中的教材、大學的黨史課等等;還有一種是真正的歷史,那是藏在我們的檔案裡,或是當事人口口相傳的。我看到這些以後,就下了決心,不再搞歷史地理了,改行做現代史、軍事史。
  • 這個國軍名將有25萬大軍,卻被2萬解放軍消滅,老蔣以為他是叛徒
    不過,在解放戰爭時期就出現過這種情況,當時胡宗南率領25萬大軍攻佔了我黨根據地延安,獲得了空前的勝利。但由於胡宗南太過自信,結果他的25萬大軍反被我軍2萬兵力全部殲滅,而他也因此被人質疑能力太差,甚至懷疑他是地下黨。胡宗南出生於1896年,是浙江鎮海人,自幼家境貧寒,但胡宗南卻很有出息,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中學畢業以後,便成為了一名教師。
  • 毛主席讓三條龍一起上陣,解放這個大省,再次耍了蔣介石一把
    新中國的解放戰爭,再次驗證了這一點。新中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可當時四川大部分地區都還沒有解放,還在國民黨手裡。直到1個月後,即1949年11月1日,解放大西南的戰役才正式拉開帷幕。(解放大西南時的賀龍、劉伯承和鄧小平)那麼,讓誰來啃這塊硬骨頭呢?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幹預美國大選,蔣介石押了杜威,杜魯門當選了
    這下蔣介石就傻眼了。雖然他是老賭徒了,自信自己的賭博水平還算是上乘,卻還是沒想到這次會押錯了注。杜魯門上臺之後,果然馬上表示,美國不會繼續進一步支持蔣介石政權,中國人的事情應該由中國人自己解決。美國也不願意繼續給蔣介石提供武器裝備了,因為他們送給蔣介石的武器裝備,用不了幾天,就被轉手送給了解放軍。
  • 蔣介石退到臺灣後,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國軍將領,下場如何?
    蔣介石第一次到臺灣是1946年,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時,他和宋美齡在1946年10月25日飛到臺灣造訪。蔣介石退到臺灣後,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國軍將領,下場如何?
  • 上海解放背後的血淚史,蔣介石下令執行焦土政策,我軍左右為難
    上海,中國目前最大的金融經濟中心,被稱為「魔都」,以它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最發達的經濟特區之一,正所謂「集萬千榮耀於一身」。然而,這種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著的是無數人的奮鬥和付出。1949年渡江戰役開始後,長江防線的國民黨幾十萬兵力,很快都龜縮到了上海,任憑京滬杭防線「門戶洞開」。蔣介石選擇退縮上海,目的很明確,不是為了挽回殘局,而是想抓緊時間,將上海庫存的3億多元黃金、白銀,大量的軍政商界名人、家屬、名貴細軟,通通趕緊用船運到臺灣。這些被蔣介石視作在臺灣「東山再起」的本錢,因此其是一個都不想丟棄。
  • 紫石英號挑釁,解放軍擊斃140個英國士兵,解放軍:再敢來還打
    1949年,解放軍渡江戰役前夕,一艘英國軍艦不顧解放軍警告,堂而皇之的向長江上遊航行。 英國軍艦所在的區域正是解放軍炮兵排長梁學成的炮兵範圍,梁學成知道這艘英國軍艦不安好心,也來不及請示上級了。士兵問:「梁排長,打嗎?」
  • 蔣介石說出兩個人,第一個讓在場人驚訝,第二個讓所有...
    蔣介石說出兩個人,第一個讓在場人驚訝,第二個讓所有人震驚!蔣介石接任時,也在考慮自己的接班人。有人猜是程潛,還有人猜是孔祥熙。事實上,蔣介石曾考慮將張學良扶植成自己的接班人。在首批開放的日記中,有不少蔣介石與張學良的關係記載,有一天蔣介石與張學良談話,蔣後來在日記裡寫:「我告訴他,我死後,人事如何如何安排,我不知道張學良聽明白了沒有。」
  • 金門戰役:登陸部隊全軍覆沒,主席稱其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損失
    說到金門這個島嶼,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相信熟悉這裡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1958年解放軍炮擊金門,金門炮戰,也稱為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1958炮擊金門的戰略意義遠大於金門島本身的地位,為阻止美國分化中國,建立類似東西德國、朝鮮韓國等分裂政權的陰謀而發起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金門戰役,並不是1958年炮擊金門這場戰鬥。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導語:在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一年的戰鬥中,雄才大略的毛澤東主席針對國民黨軍隊對我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提出了「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要作戰目標」的戰略方針,不以一城一地得失論輸贏。劉伯承詼諧的說: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 孟良崮戰役真相:解放戰爭最孤注一擲的豪賭
    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有很多敗仗都是輸得糊裡糊塗,從戰略戰術上一開始,就註定了他們的敗局。但1947年5月間的孟良崮戰役,卻是一場雙方的戰略意圖及戰術方案都已互相明明白白的硬仗,雙方的主將也都是指揮高手,沒有哪一方是糊塗蟲。
  • 岡村寧次說他是國軍悍將,蔣介石卻將其臭揍,臨終總結:死的晚了
    岡村寧次多次在自己的日記,筆記裡提到國軍的一個將領,說他是蔣介石部隊中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可是蔣介石顯然不這麼認為,據說,他因為救援張靈甫不利,被罰當眾下跪,蔣介石直接臭揍一頓。另外在他的葬禮後,蔣介石做總結,說他是一位極忠誠、極勇敢的同志,如果該同志當時能在他指揮的上海保衛戰最後一個決戰階段,犧牲殉國的話,那對他個人(來說)將是如何地悲壯,對革命歷史將是如何地光耀!這話啥意思,小編就不多解釋了,咱們還是來看看他的生平吧。
  • 紫石英號擅闖長江,毛主席得知後急電前線:擅入戰區,均可轟擊
    同時,我軍解放了包括東北全境、華北平原大部、西北內陸一部以及長江中下遊北部廣大地區。整個長江以北地區都已經獲得解放,局勢一片大好。從長江以北各戰區被迫撤離的國民黨軍,此時大致還有71個軍級建制部隊,約計115萬多人,加上其他的諸如機關、學校、地方武裝,總兵力近200多萬,其中可用於正面戰場的只有三分之二,總計約140多萬人。
  • 1960年,解放軍進入緬甸境內20公裡,打擊這支國民黨殘軍
    國民黨軍93師在二戰時期曾被編入遠徵軍,參加入緬作戰,給予日軍重創。解放戰爭期間,這支部隊被編入了李彌的第八軍。衡寶戰役結束後,李彌的第八軍被四野擊潰,李彌扔下部隊,自己一個人逃到了臺灣,國民黨軍93師卻一路向南潰逃,從廣西一路逃到了緬甸和泰國,寮國的交界地帶。國民黨軍93師在緬北地區漂泊了半年多,才和另外一個團,一個師的殘部,將7000多名官兵和家屬安頓下來。
  • 上甘嶺戰役徹底打服美軍,蔣介石:世界上沒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1952年12月,上甘嶺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到臺灣,蔣介石仰天長嘆。內心裡極其地複雜,可謂是五味雜陳。  他低頭沉默了許久,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大實話說:「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美國說我蔣介石不行,他們又怎樣呢,16個國家最精良的軍隊,最先進的陸海空立體軍事集團,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30多個後勤支援國家,竟如此狼狽!」
  • 揭秘;抗戰時期與解放時期,我軍戰鬥力最強的旅,都是哪兩個旅
    這就是我軍在抗戰時期的部隊的編制。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成立了野戰軍,各野戰軍下轄縱隊,縱隊往下就是旅,旅再往下就是團。沒有軍與師的編制,不過在1949年部隊改編後,縱隊番號取消,改為軍編制。雖然當時的「旅」被大家不看好,但是在抗戰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有兩個旅脫穎而出,成為抗戰與解放戰爭時期戰鬥力最強的一個旅,擁有王牌勁旅的美譽。
  • 蔣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為何如此震撼?侍衛們為何不停地「嘖嘖嘖」?
    胡宗南說:「此次共軍打榆林的真正意圖,也許是準備在米脂以北伏擊我增援部隊。」 「今後陝北作戰,不必再強調穩紮穩打了,採取急進猛打的戰法,彌補以前與共軍作戰顯露出的缺陷。」蔣介石強調說,「迂迴增援的整編第36師不但要隱蔽,而且行動要快,要達到出乎共軍意料的奇效。」
  • 三個八路軍機槍手,十一年後分別成為解放軍少將、中將、上將
    抗戰時期,左齊先後擔任八路軍120師359旅司令部作戰參謀、偵察科長,後來又歷任717團參謀長、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左齊歷任晉綏軍區第五軍分區副政委、司令員,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 建國之後,左齊歷任解放軍新疆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軍濟南軍區副政委、顧問。
  • 二戰時期的亞洲戰場上,國軍除了五大主力外,還有哪些王牌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全世界到處都在打仗,無論是歐洲,還是非洲,還是亞洲,太平洋等地域都遭到了戰火的糟蹋。當時亞洲戰場主要參戰國家有日本,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以及東南亞的英國,美國。但是作為亞洲戰場上同盟國主力軍肯定是蔣介石的國軍,當時中華民國是同盟國四巨頭之一,蔣介石本人也是中國戰區最高司令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