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麗花,全美最著名懸案之一

2021-01-11 網易

  

  
路邊的櫥窗模特兒

  1947年1月15日,洛杉磯。二戰結束一年多,百廢待興,房地產商還在觀望中,城中大塊的荒地暫時擱置沒有開發。主婦貝辛格帶三歲的小女兒去修鞋鋪,她們沿著諾頓南大街經過39路西繼續往北,下一個路口是科利瑟姆路。

  眼前一片荒蕪,偶爾能見到一兩座孤零零豎著的住宅。因為都是空地,路邊那塊白色的東西特別扎眼。貝辛格沒有太在意,很多人都會把垃圾扔到空地了事。她眼光隨意掃過那塊白東西,那東西有點兒像是商店櫥窗展示的塑膠模特兒。誰會無聊到把塑膠模特切成兩半扔掉呢,貝辛格心裡想著,並沒有停留。可是走了幾步她反應過來那個模特兒似乎不太對勁,又牽著女兒回去查看。這一看不要緊,貝辛格的魂都差點給嚇飛了,她趕緊捂住女兒的眼睛,去找最近的住家借電話報警。

  兩名警官幾分鐘後趕到,草地上是一個被從腰部剁成兩段的年輕裸體女人。

  

  

  女人被擺成奇怪的姿勢,雙臂上伸過肩,兩腿張開。她的全身都是淤青和切痕,最為恐怖的是兩邊嘴角都被切開,傷口一直延至耳後,仿佛畫了微笑唇的小丑。法醫判斷受害者死前曾被捆綁並折磨數日,全身的血都被放光。女人全身包括腰部的切口,乃至草地上都沒有一點兒血跡,兇手必然在其他地方行兇後拋屍此地。

  屍檢報告中提到受害者身高5尺5寸,重約115磅,黑色頭髮,淺藍色眼睛。她體內沒有精液,被徹底清洗過,外陰部有多處十字型刀口,陰毛被人為拔下。受害者肛門腫大,可能被性侵過。死因被定為頭臉部遭受的擊打及受傷流血所致。受害者身上很多處傷都是死後造成,兇手也是在受害者死後才將她砍成兩半。然而她兩邊嘴角各約三英寸長的刀口都是在她活著時造成的。

  

  

  報社借出剛剛購入的傳真機將提取到的女人十指的指紋傳至FBI總部,而FBI的技術專家居然真的在超過1億份指紋記錄中找到了受害者的身份,她叫伊莉莎白肖特,22歲。肖特的指紋之所以會進入FBI檔案有兩個原因:1943年肖特曾申請加州一處軍隊基地的文職工作,軍隊錄取了所有申請者的指紋;幾個月後尚未滿18歲的肖特由於未成年飲酒被聖芭芭拉警方逮捕,警察還拍攝了她的大頭照。

  提供傳真機的報社自然而然取得了優先報導權,肖特的照片被登在頭版頭條,記者還為她取了綽號「黑色大麗花」。九個月前講述退伍士兵妻子被殺故事的電影藍色大麗花上映,見過肖特的人對她白皙的皮膚,黑色頭髮和總是喜歡穿黑色衣物印象頗深。這個很有記憶點的標題迅速流傳開來,伊莉莎白 肖特的名字反而被淡忘了。

  

  黑色大麗花仍舊是全美最著名懸案之一。

  貝特

  1924年7月24日在麻薩諸塞州出生的肖特被家人叫做貝特,是五姐妹中的老三。貝特五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影響廣泛又深遠的大事——由美國起波及全球的經濟大蕭條。9月4日美股大跌,10月28日道瓊指數落12.8%,次日再跌11.8%,證交所的電話被急於拋售股票的投資者打爆,還有更多氣急敗壞的投資者直接衝去證交所要求交易。11月11日道瓊指數已從9月高位共下降40%,股指直至1932年7月才算觸底,共計89%的市值蒸發。失業率報增至25%。不計其數的居民流離失所,不得不擠在廉租屋裡,很快全國都蓋滿了類似的廉租屋。政府的救市行動宛若杯水車薪,工廠仍在不斷倒閉,銀行關張。大蕭條持續了十餘年,羅斯福總統1933年當選後,經濟才有了復甦跡象,即便如此1937年底各項指數再次衰退,一年後才再次上行。

  建造高爾夫球場的克雷歐在股市中賭輸了所有存款,他不想面對破產和照顧家中六個女人的重任,偽造自己的自殺現場,逃之夭夭。貝特的母親菲比只好帶著五個女兒搬去小公寓。菲比打了好幾份工,再加上政府的救濟金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貝特和母親菲比)

  1942年菲比收到一封加州來信,已經「去世」13年的丈夫克雷歐不但沒死,還好好地住在加州。克雷歐乞求菲比原諒,希望能夠重回家中和母女六人團聚。驕傲的菲比拒絕再和克雷歐見面。

  在如此困苦環境下長大的貝特和家人唯一的娛樂就是電影。貝特和姐姐還有小夥伴夢想著自己以後也能成為電影明星。黑頭髮的貝特打小就有令人難忘的美貌,路上經過的司機和行人的目光跟隨著她,而她總是脖子筆直,一絲不苟地向前走。

  貝特飽受肺炎和哮喘困擾,15歲上不得不做了肺部手術,此後按照醫生囑咐冬天總會去溫暖的佛羅裡達住。父親克雷歐和她們寫信後,邀請從高中輟學的貝特到加州與自己同住,貝特想到在加州離自己做明星的夢就更近了,欣然同意。幾乎算是陌生人的父女相處磕磕碰碰,才幾個月而已,克雷歐就把女兒趕出了自家,逼她自立(任她自生自滅)。那是1943年,貝特數次露宿街頭,1月29日貝特在軍隊的供銷社找了份收銀員的工作,她的指紋錄入FBI資料庫。

  貝特只在軍隊工作到年中就離職搬去聖芭芭拉,一晚和一群朋友在餐館裡借著酒醉大喊大叫,驚動了警察。警察把這群人帶回警局,拍了照取了指紋,由於貝特尚未滿18歲,警察特意為她買了回麻薩諸塞州母親家的車票。貝特在家待了幾天就去了邁阿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那個男人馬特。馬特少校是飛虎隊的飛行員,他與貝特一見鍾情。貝特甚至把長久以來的理想去好萊塢做電影明星都拋在腦後,她想要和馬特少校結婚。馬特很快就要去海外執行任務,兩個年輕人抓住一切時機待在一起,馬特再三保證等自己完成任務回美國就立刻同貝特結婚。

  

  

  可是命運弄人。1945年8月10日馬特少校準備從印度返航的前一晚試飛時飛機失事,五天後日本投降,二戰結束。貝特是接到馬特母親的來信才知愛人已逝。馬特的死對貝特無疑是沉重一擊,她等待的人再也回不來,她等待的生活不再成立。貝特花了很久才從痛苦中走出來,她只能重回原來的計劃,做女演員。

  1946年7月貝特和前男友費科林中尉約好在洛杉磯見面。費科林中尉也在空軍服役,貝特和馬特少校好上前與費科林中尉交往過,後因費科林中尉被派去歐洲執行任務分手。馬特少校殉職後,貝特與已經回到美國在加州長灘服役的費科林恢復聯繫,兩人都想再試一次,貝特也可以在洛杉磯追逐她的明星夢。數月後貝特給費科林中尉寄去了分手信。在洛杉磯的日子裡,貝特在餐館做侍應生,還在等待著能讓她發光的那個大機會。

  12月8日貝特去聖地牙哥。貝特在洛杉磯的室友回憶貝特去聖地牙哥前顯得心神不寧。某天凌晨室友回家看見貝特坐在黑暗中哭泣。她告訴室友自己必須要走了。貝特在聖地牙哥居無定所,晚上睡在劇院的椅子上,被劇院售票的女孩兒收留回家。貝特向女孩兒解釋好萊塢演員罷工,想找到一份演員工作實在太難了,她沒辦法只得放棄。

  

  銷售員曼利是個有婦之夫,從洛杉磯到聖地牙哥出差時與貝特結識。1947年1月8日,貝特搭曼利的車回洛杉磯。曼利當天在汽車旅館訂了個房間,晚上他睡床上,貝特睡在沙發上。第二天一早曼利出去辦事,中午回旅館接上貝特,送她去洛杉磯的比特摩爾酒店,貝特說自己和姐姐約了在那裡見面。曼利陪著貝特等了一會兒,在晚上18:30前因為有事獨自開車走了。

  

  曼利和比特摩爾酒店的員工成了最後見到活著的貝特的人,此後貝特行蹤成謎,六天後主婦貝辛格在路邊發現貝特的屍體。

  罪犯的挑釁

  1月23日,一家報社的編輯接到匿名男人打來的電話,聲稱自己知道殺害伊莉莎白肖特的兇手是誰。對方表示報紙上對肖特死亡真相的揣測都錯得離譜,會給報社寄肖特的私人物品以證明自己所言不虛。果然報社收到了一份包裹,內含肖特的出生證明,社會安全卡,照片,屬於漢森(肖特住在洛杉磯時的室友)的通訊錄,通訊錄上有幾頁被撕掉,以及一封由報章雜誌上剪下來的印刷字拼湊而成的信。

  包裹的封皮上也貼著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字母拼出的報社地址,上面還頗有幽默感地附了「通往天堂的階梯。」,「天堂在此」的句子。寄信人用汽油抹過所有貼了印刷字的部分以掩藏指紋。

  

  關於肖特被殺一案,FBI和警方起初有兩種看法。其一,肖特與殺害她的兇手素不相識;其二,兇手與肖特相識,殺害肖特更像是復仇。肖特身上留下的多處傷痕,被切成兩半擺出特定姿勢的屍體都似乎說明殺手希望讓所有人都見證肖特曾經對兇手造成的傷害。

  FBI和警方都急於破案,鑑於肖特腰部的切口非常整齊,他們推測罪犯是受過醫學訓練的人,很可能是醫學生。不過第一個被捕的嫌犯和醫學並無相關,他是曼利,最後見到肖特的人之一。曼利的妻子和客戶為他提供了1月14日及15日兩天的不在場證明,而他也連續兩次通過測謊,嫌疑被排除。

  曼利1986年1月9日從公寓陽臺摔落,不治身亡,那天是他和肖特在比特摩爾酒店最後一次見面39年整。

  警方的嫌犯列表越列越長,到1948年12月,這份名單上已經有了192名嫌疑人,凡是和肖特認識有過往來的人都被調查,肖特在洛杉磯的室友漢森自然也位列其中。漢森開夜店和劇場,不僅收留過肖特暫住自己公寓,還是最後與肖特通話的人之一。1947年1月8日肖特從聖地牙哥返回洛杉磯前天給漢森打過電話。漢森對兩人的通話內容有數份不同口供,這點非常可疑。報社收到的匿名包裹裡有漢森的通訊錄,而漢森說通訊錄自己從未用過,當做禮物送給肖特。警方的調查還表明,當時有女友的漢森曾想勾引肖特,然被拒。

  

   侯鬥醫生

  

  侯鬥醫生是迄今仍時常被研究的殺害肖特的嫌犯,這一點他的兒子斯蒂夫功不可沒。侯鬥醫生是洛杉磯本地人,自小智商超群,15歲高中畢業進入加州理工就讀,不過一年後就因和教授太太有染而被迫退學。侯鬥1932年25歲時自伯克利醫學預科畢業,1936年從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取得醫科學位。侯鬥醫生事業發展很好,私生活也相當精彩,終其一生,他分別和四個女人生下了九個孩子。

  1945年侯鬥醫生購下建築師萊特之子設計的Sowden宅邸,和當時的妻子及他們的三個孩子(斯蒂夫也是其中之一)住了進去。

  

  

  

  侯鬥醫生第一次進入警方視線是在肖特遇害前兩年,醫生的秘書魯斯因藥物過量死亡。警察懷疑侯鬥醫生為了防止魯斯洩露自己偽造醫療記錄騙取金錢以及非法為病人實施流產的行為而殺害魯斯,後又將謀殺偽裝成藥物過量。警方的調查沒有結論,侯鬥醫生也未被起訴。

  肖特案中,FBI的關鍵嫌疑人裡有侯鬥醫生的名字。警察於1950年二月至三月間對侯鬥醫生實施監聽,在他家中安裝了兩隻竊聽器。2月19日的一段錄音令人不寒而慄,侯鬥醫生說:「女人尖叫。女人再次尖叫。」當天遲些時候他又和朋友說:「我知道沒有辦法了,把枕頭蒙住她的頭,給她蓋上毯子。打了車。12:59裹起。他們覺得有點不對勁。說不定他們現在已經猜出來了。殺了她。」「假設是我殺了黑色大麗花。他們沒有證據。他們也不能向我的秘書求證,因為她已經死透了。」

  伊莉莎白肖特案發生時洛杉磯警局處於特別混亂的時期,1949年警察局長和助理局長均因牽涉進一起醜聞被迫辭職。這種環境之下肖特案久久沒有進展,成了懸案。

  侯鬥醫生的大名在2006年再次成為討論的熱點,他的兒子斯蒂夫出版「黑色大麗花殺手」一書,在書中直指父親侯鬥醫生為殺害肖特的兇手。斯蒂夫退休前在洛杉磯警局兇案組任偵探超過二十年,列舉關於肖特案的法醫證據,照片,此前未公布的調查文件。斯蒂夫認定侯鬥醫生是真兇,主要的原因如下。

  · 侯鬥醫生具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具備對肖特放血,清洗,並精準切割的能力。

  · 侯鬥醫生崇拜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曼雷並與其交好,而曼雷的一部分作品的細節與肖特身上的傷痕和她屍體被擺放的姿勢有相似。如果侯鬥有實施犯罪的計劃,曼雷的藝術創作給他提供靈感當然是可以解釋得通的。

  · 侯鬥醫生成為肖特案中FBI的懷疑對象源於1949年醫生女兒塔瑪爾對他的指控。塔瑪爾向法庭起訴侯鬥醫生強姦自己並致使自己14歲懷孕,有兩位證人出庭證實塔瑪爾的說法。侯鬥聘請了強大的律師團為自己辯護,法庭裁定侯鬥醫生無罪,可是此案已然引起軒然大波。這起案子的後續在最後還會提到。

  · 1950年也許是迫於警方集中調查的壓力,侯鬥醫生飛去菲律賓,並在那裡和一位當地女士成家,直到四十年後才返回美國。1967年馬尼拉警方在街頭找到女性被整齊切成四段的雙腿,隨後陸續發現雙手,軀幹。這些身體部位經檢驗均屬於同一受害者。斯蒂夫認為居住在馬尼拉的侯鬥醫生被菲律賓警方忽略了。此案一直未破。

  · 2013年警犬在侯鬥醫生洛杉磯曾經的Sowden宅邸嗅出地下室及屋後有人體組織的氣味。因為房屋已經易主,警察沒有展開挖掘。

  對斯蒂夫理論提出質疑的人非常多,年代久遠,大部分的當事人都已經不在人世,許多證物在保存過程中遺失,想要解答肖特被殺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迄今為止黑色大麗花案即伊莉莎白肖特案仍然是一個迷。

  (侯鬥醫生是否是殺害肖特的兇犯不得而知,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毋庸置疑。塔瑪爾狀告侯鬥醫生敗訴後被送入少年管教所接受教育。這點足以說明臭名昭著的洛杉磯警方的確配得上他們的罵名。塔瑪爾在少管所被強姦,15歲生下強姦犯的女兒。掌控女兒人生的侯鬥醫生做主把塔瑪爾的女兒送去給你一個做清潔工的非裔女子撫養。這個女兒被取名為芳娜,從小養母騙她說她是黑白混血,而事實上強姦塔瑪爾的人也是高加索人種。芳娜經受了貧窮,飽受歧視的童年和青少年,直到19歲才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份。芳娜於2017年因乳腺癌不治去世,終年66歲。

  

  (塔瑪爾與斯坦)

  塔瑪爾後與非裔爵士音樂家斯坦結婚,生下了二女兒狄波拉。侯鬥醫生為這個外孫女取的中間名是伊莉莎白——為了紀念被殺的伊莉莎白肖特。這種說法除了恐怖不知道還能如何形容。

  塔瑪爾終生都沒有擺脫父親侯鬥醫生的影響,她數度企圖自殺,與斯坦離婚後,帶著鄰居的女兒小蜜和二女兒狄波拉搬去舊金山。小蜜就是樂隊The Mamas and the Papas的小蜜,塔瑪爾還是把小蜜介紹給樂隊成員阿飛的媒人。如果沒有塔瑪爾,也許The Mamas and the Papas不會成軍。

  故事不會結束在小蜜和阿飛的美好愛情上,顯然小蜜和阿飛的愛情也不是一齣喜劇,狄波拉很悲慘地被母親複製了最可怕的遭遇。失去侯鬥醫生資助的塔瑪爾為了賺錢,把11歲的女兒送去給不同的男人享用。狄波拉13歲時塔瑪爾又把女兒送去侯鬥醫生家,侯鬥醫生給親外孫女下藥,強姦。狄波拉以此向父親換取金錢。更難以想像的是,塔瑪爾偷偷換掉狄波拉的避孕藥,使得狄波拉和母親一樣在15歲生下孩子。狄波拉成年後總算擺脫塔瑪爾的控制,努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黑色大麗花懸案 跳崖女鬼身世謎團!
    黑色大麗花懸案:在《GTA5》中,任意一名主角湊集了50份殘缺的紙條後,就可以組出一個關於弗斯寫給他朋友大衛的犯罪自白信。信中提到作家弗斯為了讓讀者感受到最深刻的痛苦,計劃殺害一名叫做「Leonora Johnson」的白人女性,並要將她折磨致死,還要把屍體作為紀念品送給家人。這段關鍵的信件收集完將會解鎖一個支線劇情,可以在好萊塢山遭遇兇手事件。玩家接到任務前往之後就會看到弗斯。
  • 「黑色大麗花」懸案,66年後一名退休警察說:我父親是兇手
    黑色大麗花事件,是美國二戰後最著名的懸案。1947年1月,洛杉磯西南的雷麥特公園發現一具面貌恐怖的女性屍體,死者伊莉莎白安肖特(Elizabeth Short),是一名不入流的演員,由於喜歡黑色被稱為「黑色大麗花」,這一案件也被稱為黑色大麗花慘案,並且這個案件至今也沒有偵破,成為了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案件。
  • 黑色大麗花事件,盤點那些未破殺人懸案
    黑色大麗花事件 ,是美國二戰後最著名的懸案。1947年1月,洛杉磯西南的雷麥特公園發現一具面貌恐怖的女性屍體,死者伊莉莎白?安?肖特(Elizabeth Short),是一名不入流的演員,由於喜歡黑色被稱為「黑色大麗花」,這一案件也被稱為黑色大麗花慘案,並且這個案件至今也沒有偵破,成為了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案件,雖然說後來有人爆料說出了這個案件的真實兇手,但是依然沒有多少人相信,並且後來在這個案件的事發地附近相繼發生了一系列神秘的案件,更加為這個事件增添了神秘色彩,本文將讓大家認識這個案件的來龍去脈,並且盤點其他那些未破解的殺人懸案
  • 洛城懸案:黑色大麗花殺人事件
    黑色大麗花的殘酷愛情伊利莎白•肖特於1924年7月29日生於麻薩諸塞州,在伊莉莎白年幼時,父親克雷奧(Cleo Short)由於自己經營的高爾夫球場在大蕭條中倒閉,偽裝跳河自殺,拋下了整個家庭,孤身去了加州。19歲時,伊利莎白踏上了去加州投奔父親的火車,期望能夠在加州進入演藝界。
  • 回顧70年前的懸案:黑色大麗花
    雖然已經2020年了,這起案件也過去了整整73年,但一提到世界未解懸案,黑色大麗花案始終能夠引人入目,官方至今也沒有給出兇手的明確結論。那麼今天讓我們重新回顧這起案件。1947年1月15日,美國演員伊莉莎白·安·肖特的屍體被一名叫肖特·勃辛格的家庭主婦發現於洛杉磯西南部諾頓街區大道3800號的一塊空地上。
  • 黑色大麗花:相比於香港奇案,這個美國懸案更加殘忍離奇
    這是一個1947年發生在美國著名的慘案,被害人肖特是個有好萊塢明星夢的女孩,後來成為一名不入流的演員。她的身世並不算好,有證據表明生活拮据之下的她甚至靠出賣身體來換取日常所需的金錢。洛杉磯警署用了三年時間調查了數百名嫌疑人,最終一無所獲成為了懸案。黑色大麗花案後,在塞西爾酒店發生過多次命案和「靈異事件」,由於人們最後一次見到肖特是在塞西爾酒店一樓的酒吧,因此也為這家酒店蒙上了恐怖的陰影,藍可兒的屍體也是在這家酒店的頂樓水箱被發現的。黑色大麗花被拍出了很多版本的電影,懶人今天要說的是2006年美國版,也就是上圖海報所示。
  • 犯罪大師黑色大麗花慘案兇手是誰?黑色大麗花答案真相推理[多圖]
    犯罪大師黑色大麗花慘案兇手是誰?很多推理愛好者們對於這個案件非常的感興趣,還沒有找到兇手的朋友對於案件的答案還沒有思路,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犯罪大師黑色大麗花慘案兇手是誰?黑色大麗花答案真相推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十大死亡之謎「黑色大麗花案」改編的電影!一個人在家別看!
    #電影#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懸疑驚悚片無疑是最令人興奮的尤其是那些震驚全球但尚未解決的懸案。電影《黑色大麗花》由 斯嘉麗·詹森主演,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部電影是基於著名的「黑色大麗花大懸案」改編而成 ,這是世界十大死亡之謎之一。它講述了一個年輕明星在1947年剛進入好萊塢就被殘忍殺害的故事。兩名拳擊手警察在調查此案時卻慢慢發現了一個個偏見、愛情、腐敗、貪婪和邪惡的故事。這是一場發生在美國好萊塢的極其驚心動魄的血腥謀殺。
  • 黑色大麗花慘案,最恐怖分屍案,66年後被破解,真相還是噱頭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著許多的未解懸案的,比如說前幾年的藍可兒案,而案件發生的神秘酒店,塞西爾酒店被重提,這也是一個發生過很多靈異事件的酒店,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黑色大麗花案,黑色大麗花慘案,最恐怖分屍案,66年後被破解,真相還是噱頭。
  • 美國黑色大麗花慘案:女星被殘忍殺害,至今沒找到兇手
    二戰後,美國發生了一個最著名的懸案,也是美國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懸案之一。1924年,伊莉莎白·安·肖特出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借偽裝自殺離家出走。多年後,又打電話要和母親複合,被母親拒絕。16歲時,亭亭玉立的她被送到邁阿密念書。不久,她就輟學去酒店當服務生。
  • 黑色大麗花:美國最著名懸案的解析與推測(連載②)
    信封上填寫的收件人是《洛杉磯觀察報》和其他媒體,以及一句話:「裡面有大麗花的所有物。」信封上的字是從報紙上剪下來後再用一個個單詞拼湊而成的。包裹內裝的,是警察正在尋找的伊莉莎白手提包裡的物品:伊莉莎白的出生證明、名片,一些收據,她自己和別人的照片,灰狗大巴站寄存行李的憑證,以及一本黑色通訊錄,封面上印著馬克·漢森這個名字。
  • 藍可兒死亡酒店曾是黑色大麗花謀殺案發生地點
    最終,這件加州歷史上最聲名狼藉的謀殺懸案被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拍成了著名電影《黑色大麗花》。案發 恐怖的陳屍現場  1947年1月1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洛杉磯中心住宅區39街諾頓街區。  1947年1月23日,《洛杉磯先驅報》接到了一個自稱是「黑色大麗花復仇者」的電話,宣稱自己將會給報社發去一系列可以證明死者身份的包裹。第二天,報社收到了這個包裹,它已經經過仔細處理,抹去了所有指紋,裡面包括死者生前與許多軍人的合影、出生證明、社保卡等私人物品,以及一張包含75名男子姓名的名單。
  • 最悽慘的死者——黑色大麗花案件
    儘管有大量的媒體報導和無數的官方和私人調查人員參與其中,直到21世紀初仍沒有破案,這一案件成為加州歷史上有名的懸案。被害人經指紋核對確定為22歲的白種女性伊莉莎白·安·肖特,身高171釐米,體重51.2公斤,藍眼睛,頭髮原為褐色,後被染成黑色。因屍體有被冷藏過的痕跡,所以死亡時間只能粗略判斷是在14日下午15:00—17:00之間。屍檢報告顯示,女屍自肚臍處被切成兩部分,從傷口判斷,應是被用大型砍刀類武器分屍,時間應當在被害人死亡後。
  • 深度剖析黑色大麗花慘案,70年未解的謎案,到底是何人在背後操控
    我們來聊一聊二戰後美國最著名的懸案,黑色大麗花案。(個人解析推理下,權當娛樂)看過蜘蛛俠英雄遠徵的小夥伴肯定對這個案子很感興趣,黑色大麗花案的案發時間是在一九四七年的一月十五日,那天的上午十點多,洛杉磯住宅區的一位家庭主婦正帶著孩子遛彎,他們路過一片草地時發現了一具慘不忍睹的屍體。
  • 藍可兒、黑色大麗花,兇案不斷的塞西爾酒店,為什麼還在營業中?
    文丨木木坐落在美國洛杉磯的塞西爾酒店有著悠久的歷史,但這些歷史卻充滿了恐怖和詭異,「自殺者聖地」、「黑色大麗花慘案」、「藍可兒事件」「連環變態殺手」,塞西爾酒店的每一個房間都沾有鮮血。今天我們就來探秘這所恐怖酒店背後的神秘歷史。
  • 聆聽那些塵封的世界十大懸案——歷史懸案
    編者在參考大量文獻資料和考古發現等基礎上,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詳細地探討了這些懸案的來龍去脈,科學嚴謹地分析其成因,深入解讀歷史、力爭給讀者提供最權威、最豐富、最全面的信息。(1946)、四、克利夫蘭的「無頭」謀殺者(1933—1937)、五、莉齊·鮑頓(1892)、六、布賴頓的卡車女屍謀殺案(1934)、七、缺頁疑案(黑色大麗花慘案)(1947)、八、華萊士案件(1931)、九、墨爾本的神秘案件(1953)、十、泰晤士河裸體女屍案(1959—1965)。
  • 案件| 黑色大麗花:綻放的黑暗(上)
    今天發的是黑色大麗花案,當時看了大量英文檔案和資料整理而成,總共3萬多字,分成上中下三篇。預計周六早上8:30推送(中),周日早上8:30推送(下)。  明天即將發送的第二篇可以付費3元閱讀全文,我們也首次嘗試了贈送閱讀功能,可以免費分享給一個好友閱讀全文哦~  無法付費的可以發送關鍵詞「書」,查看其他閱讀途徑。
  • 《蜘蛛俠2》:蜘蛛俠送MJ破碎黑色大麗花項鍊,網友:太浪漫了
    導語:《蜘蛛俠2》:蜘蛛俠送MJ破碎黑色大麗花項鍊,網友:太浪漫了hello,大家好!相識便是緣,歡迎來到屬於我們的影視世界,在這裡每天都可以看到更多更精彩的內容哦!荷蘭弟蜘蛛俠深知MJ喜歡黑色大麗花,體貼細心的荷蘭弟賣掉了他所有的星球大戰玩具(荷蘭弟在一次採訪中透露),在歐洲之旅時,買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黑色大麗花項鍊,很那想像一個去過太空經歷過復仇者對戰超級大反派的荷蘭弟浪漫起來竟然也是這麼甜蜜的,難怪MJ會喜歡荷蘭弟蜘蛛俠。
  • 揭秘70年前轟動世界的「黑色大麗花」事件,受害人曾遭遇腰斬
    多年來洛杉磯警方一直試圖揭開這個懸案,不過一直沒有成功。現在兇手可能早已死亡,不過全世界各地的推理愛好者一直沒有放棄對此案的研究,而FBI目前也早在網站上公布了關於黑色大麗花案件的絕大多數信息,——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