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製作、大明星,主演甚至是個普通農村娃,但正是這樣一部講述陝西關中農村孩子童年故事的電影,9月6日於愛奇藝平臺公映後,收穫8.0分的豆瓣高分,一舉拿下今年網絡電影豆瓣最高開分。截至13日晚,該片豆瓣評分已超越《信條》《八佰》等熱映大片,抖音話題討論量破7億。
這部創造口碑奇蹟的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誕生於西安,記者近日對該片主創進行了採訪。
《樹上有個好地方》講述了一個上世紀90年代發生在關中農村的童年故事——小學生巴王超過(杜旭光飾)調皮散漫,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壞孩子」,於是,田野間的一棵大樹成了他逍遙自在的「好地方」,孩子的天性讓巴王超過與成人世界充滿鬥爭,直到有一天,他的處境因為前來支教的粉提老師而改變。
在影片導演、編劇張忠華的眼中,好口碑源於對真實童年記憶的喚醒。
張忠華是地道西安人,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推動以兒童為主題的教育類喜劇電影發展,此前他執導的兒童影片《紫陀螺》在豆瓣至今保持9.1分的超高分。張忠華認為,關於童年的記憶,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相通的,「小人書永遠比課本更好看,在河裡脫光了遊泳肯定比上學有趣,每個班裡都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正是這些滿載畫面感的童年細節和真實的角色,能夠讓影片充滿原始的生命力。」
在這樣的導演思路下,《樹上有個好地方》以純真的視角,細膩地描繪了發生在孩子與孩子間、兒童與大人間的趣事。小演員杜旭光之前是個普通農村孩子,拍攝該片時只有11歲,沒有什麼表演經驗,但在真實面前,所有技巧都黯然失色,片中地道的陝西方言和質樸表演,更為電影注入了清流。
「拍電影時,我讓孩子們不要背臺詞,只要一背臺詞,味道肯定不對,孩子們自由發揮,有時候發揮出來的表達,比原本臺詞還要精彩。」張忠華告訴記者,豆瓣評論區有一條被網友頂在很高位置的留言:「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像巴王超過的孩子有很多,如果那些所謂『壞學生』都能像巴王超過一樣,遇到粉提老師,定會改寫他們的人生。」
張忠華坦言,很多人長大後都忘了童年時候的自己,他希望自己的兒童電影不光是給孩子看的,也是給所有童心未泯的人看的。
記者了解到,除了張忠華,《樹上有個好地方》劇組所有成年演職人員以及工作人員均來自西安乃至陝西的中小學和大學,也算是一部陝西關中教育一線工作者聯合探討教育與成長的電影。張忠華希望通過《樹上有個好地方》給兩代人帶來溝通與理解,給城鄉教育差異化帶來思考,給教育工作者探討教育本質以機會,「畢竟,未來屬於所有孩子們」。(記者 孫歡)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