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敢於拍這個電影,分就值8分,因為管虎拍這部戲的前提就是莫大的勇氣,要做好不過審的準備。這個題材,只要有資金,認真拍,這個分數是不難拿到的。如果不是因為之前導演的迷之操作可能會更高。
自8月14日19:30點映開始,截止8月15日11:55,《八佰》豆瓣1.9萬人評分8.3;8月16日,豆瓣評分人數超過2萬,評分8.1,也就是跌了0.2分。不過電影的票房數據還算不錯,1400萬人民幣+。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八佰》2019年撤檔以來,影片今年的上映標號成為了2019年「800號」,換言之,總局為難的不是電影《八佰》,而是導演管虎本人。
不出意料,《八佰》裡壓根就沒有孫元良這個人物,只是介紹影片背景,不得已提到這個名字幾秒。
至於影片質量,怎麼說呢?半年時間沒有看到夠水準的國產商業大片,各大電影自媒體有點飢不擇食的樣子,他們對影片的評價已經到了「國內戰爭片第一」的地位了,筆者打分8.0。個人認為,國產戰爭片,《金陵十三釵》《集結號》至少是排在它前面的。
這是一個眾多導演為什麼不選擇國民革命軍作為正面題材的原因,都明白太難過。近十年,正面描述國軍的片子這個應該是第二部,第一部是十年前的《喋血孤城》,也就是描寫的極其殘酷的常德保衛戰。
國軍的虎賁第57師師長餘程萬中以一師之力,活活拖住了數倍日軍,常德會戰是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罕見的以國民革命軍勝利告終的一場重大戰役,被譽為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拍的挺好,我看了也比較貼近歷史,電影院貌似給了三天排座,斬獲100多萬票房。別的我不多說了。
《八佰》是為了祭奠那些四行倉庫中死去、後來被漢奸害死以及被送往世界各地當勞工奴役和活下來最終死去的英雄,最後的八百勇士楊養正2010年12月16日逝世,世間再無八百勇士。
四行倉庫戰事當年國民黨其一是留下來延後阻擊,其二是為了讓西方和美國人見證下中國人的決心以爭取更多的支持。八百勇士註定是炮灰英雄,軍人的天性就是遵守,他們做到了,他們都懂,他們向死而生,是英雄。
只看了預告片,和簡介,感覺應該是低了。八百的口碑很好,又體現的是抗日的愛國題材,真實事件,比一些抗日神劇要好得多,而且一邊是歌舞昇平,一邊是人間煉獄,在國際的關注下,一幫錚錚鐵骨,血肉之軀,抵抗日本的鐵騎大炮。真希望這部電影能如實的反應當時的情況,這個片子一定要支持,為了逝去的國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