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影院復工後首部大製作電影,《八佰》沒有讓影迷們失望,點映期間的總票房破2億,觀影人次超五百萬人,場均人次創影史最高的記錄。電影《八佰》在豆瓣上評分暫為7.9分,此前曾一度高達8.3分,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齊飛。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末期,第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選擇固守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孤軍持續與日軍奮戰了4晝夜的故事。當時,守軍為了壯大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有八百人。
電影由管虎執導拍攝,演員陣容強大,並首次採用了IMAX攝影機拍攝。整個拍攝過程相當不容易,40次改稿、18個月搭實景、1500名劇組人員、7個月演員軍事訓練、499天籌備、230天拍攝才完成這樣一部讓人拍手叫好的作品。
電影對戰爭的刻畫十分寫實,製作品質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戰鬥畫面對於觀眾的感官刺激是非常直接和明顯的,尤其是在影院中,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一般的感受。
場景獨一無二,演員的演技也很是到位,張譯與歐豪的那一場哭戲對決可是讓觀眾們很是觸動。在電影中,張譯飾演老算盤,他是地方保安團的文職人員,之前從來沒有扛起槍到戰場上殺敵。
老算盤這個角色可謂是貪生怕死到了極點,為了能逃離倉庫,人家還果斷偷了記者的衣服,靠著這種衣服,成功逃到了對面的英租界。在逃離的過程中,他與歐豪所飾演端午遭遇,為了生存他直接下跪磕頭。
張譯將這個角色詮釋的很到位,面對著端午的槍口,張譯所飾演的老算盤聲淚俱下,訴說著對家鄉的思念,坦言自己的平凡懦弱,"我比不了你們,我做不了英雄"企圖讓端午放他一條生路。
在端午還不願放下槍時,他直接下跪磕頭,那聲音可是實打實,沒有任何的虛假。張譯在演繹這場戲後都感嘆,端午與老算盤的這場戲真的是難到家了。
而這一幕也讓導演管虎感動不已,張譯用他最純粹的演技詮釋了出一個小人物那種求生欲,戰爭將其逼到了這裡,他只想要活著,不願意成為英雄。張譯細膩的表演,讓影迷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心酸。
在人物刻畫上,張譯的演技無可挑剔。去年大火的《我和我的祖國》,張譯飾演科研工作人員高遠,參與原子彈研究工作的他為了保密,整整三年內不得和家人聯繫。
在公交車上,他遇到了自己的女友,但因為工作關係他無法回應,只能聽著她說。在電影中,張譯全程都戴著口罩,由於不能開口說話,他只能用眼神來表達自己情感,震驚、無助、哀傷、深情,所有感情都能從他的眼睛中看到。
電影《八佰》正在熱映,張譯這次塑造的角色可是和以往不同,想要欣賞他演技的影迷們可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