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敗給《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抗日英雄已被遺忘?

2020-11-29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i喲的大學生活(jinrixiaoyuandaxue)

歡迎大家關注(瘋狂暗示)

電影院復工後,期待已久的新片們全軍出擊於今年七夕佳節,七夕檔也不負眾望地創下了目前單日最高票房記錄。

定檔在七夕當天的影片分別有《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小婦人》、《蕎麥瘋長》等。在眾多新片中,在影院復工初期就已經宣布定檔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表現的勢頭最為兇猛

(七夕當日票房)

在面對《八佰》這一強勁對手的情況下,影片上首映當天共收穫了2.7億票房、票房佔比52.9%,場次14.9萬、排片佔比51.1%,觀影人次771萬、上座率36.8%。各項數據的出彩,助其創下了當天的票房第一、七夕檔影史票房第一等紀錄,在諸多同期影片中一騎絕塵。

種種現實和數據因素表明,在這場明爭暗鬥的觀影環境下,《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作為愛情片的黃金檔首選,完全碾壓了《八佰》的勢頭。

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愛情片遙遙領先,戰爭片苦不堪言?抗日英雄的豐功偉績被忽視被遺忘?快餐式生存模式影響到了觀影的選擇判斷?

(截止8.24總票房)

迄今為止,近期實時票房數據為《八佰》以14.83億的成績遠甩《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的3.56億「幾億條街」

超高的票房無法絕對地代表超高的口碑,但《八佰》的人氣值真實地high過了了同期上映的新片。

那麼《八佰》究竟為什麼這麼火呢?

一是「專」,二是「情」

「專」是這部影片從前期細節到整體製作,無一不是一絲不苟的專業化體現。

01

演員陣容豪華

細數豆瓣上52位演員,其中其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演員,比如老藝術劉曉慶、黃志忠、姜武等,青年演員歐豪、唐藝昕、李晨等,演技派的王千源、張譯、姚晨等。光是這演員列表就能讓期待感瞬間飆升到滿格

02

場景細緻逼真

劇組建了200畝的建築,挖了200米長的蘇州河,對兩岸建築進行了1:1完美還原;電影中的四行倉庫,將原景西側一面牆修復成1937年的樣子,並且復原了炮彈攻擊的真實痕跡;在把南岸所有建築重新粉刷一遍前,還做了上百塊色板,只為了讓攝影機拍攝時不要有顏色誤差;攝影、美術、道具等,甚至是特效、大場面小細節都沒放過。

因此,我們能看到片中四行倉庫內外與日軍的槍林彈雨,還能看到對岸街道熙熙攘攘、燈紅酒綠,才造就了影片的影像質感。

「情」是它引發了民族情感共鳴

影片向觀眾傳遞了出令人感動與振奮的民族氣節,更是將這種精神傳承給中國的年輕一代。豆瓣一網友評價「我一個大男人,在看到電影裡英雄的種種行為之後,止不住得哭,深切地知道了中國的今天是多麼的來之不易,英雄們是多麼的偉大!」

是的,對於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八佰》衝破了各種歷史虛無,喚起了我們最樸素的愛國情懷。不論姓什麼,我們都是中國人。觀眾也會情不自禁地為身處亂世只求自保的小人物而哭。正如導演管虎所言:我關注的就不是戰役,而是戰役中的人,普通的個體

《八佰》中悲涼而又熾熱的1937年已經過去

逐步進入尾聲的2020也終將會成為歷史的一刻

在時代浪潮中前進的我們,亦會銘記歷史,暢享未來

所以心懷熱血勇往直前吧,少年

關注小混沌,我會一直陪伴著陪伴著你們的

相關焦點

  • 看完《八佰》失眠,中國戰爭片上臺階!吳京哭了好幾回:我要學習
    (《八佰》海外版海報)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這樣的日子,回味《八佰》這部抗日題材電影,它的良苦用心,滲透在每個演員,每個細節裡。你能想像到的戰爭大片視覺效果,都有;你可能沒想到的視角、細節和精神內涵,更多,更深刻。
  • 電影《八佰》豆瓣評分跌至8.1分,上映前還能保持8分?
    自8月14日19:30點映開始,截止8月15日11:55,《八佰》豆瓣1.9萬人評分8.3;8月16日,豆瓣評分人數超過2萬,評分8.1,也就是跌了0.2分。不過電影的票房數據還算不錯,1400萬人民幣+。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觀電影《八佰》有感
    ──題記前段時間,朋友來長沙出差,工作之餘,我請假和她約在張家界見面。閒談之中,她說想看電影《八佰》,可一直沒有機會看。為了滿足她的小心心,晚飯之後,我隱瞞了自己已經看過一遍的事實,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電影剛上映那會兒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場景,真的是連我自己也哭笑不得。
  • 《八佰》誕生記:不刻意歌頌英雄,但人性熠熠閃光
    首映禮上,身處北京的王中磊和管虎的妻子梁靜,隔空對管虎喊話說,「我們今天無法為你親手點燃,就拜託霞姐了。」首映禮結束,梁靜的閨蜜、主持人李霞為管虎點燃象徵《八佰》終於上映的第一支雪茄。「我們不需要每個人物都變成英雄」「最開始就是英雄夢,滿腦子少年熱血,覺得這些人挺激動人心的。」去年6月6日,在管虎的工作室,他一邊摸著鬍子,一邊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真的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嗎?
    影院復工:何必「酸」《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第一批吃到螃蟹的影片 都說李鴻其、李一桐主演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趕上了好檔期,為什麼其他電影不去博這個影院復工後第一個節日的好時機,讓這小成本電影出了風頭?
  • 《八佰》是一部好電影,但背後卻不是一個好故事
    電影《八佰》的上映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在2019年6月15日作為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官方宣稱由於技術原因取消放映,將全國公映時間放到了2019年的7月5日。但是《八佰》又一次放了觀眾鴿子,宣布公映時間待定。為什麼會出現多次「跳票」,這其中應該和電影本身的內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八佰否認下發發行通知,電影《八佰》演員表及上映時間曝光
    近日,電影《八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電影《八佰》並沒有下發任何的發行通知,否認之前的發行通知消息,一時間該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電影《八佰》演員表都有誰呢?電影《八佰》上映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一下。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被這個世界遺忘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你遺忘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是一部科幻愛情電影,講述了林格(李鴻其飾演)和邱倩(李一桐飾演)奇幻唯美的愛情故事,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如果有神秘的力量,可以挽回遺憾,想必都會想要試一試,只是相應地,也要付出代價。有時候,這代價越沉重,但反而更顯得愛情的純粹和美好。
  • 《八佰》豆瓣8.3分,首日票房1500萬,你會去影院捧場嗎?
    為紀念在淞滬會戰中的「八百壯士」而創作的《八百壯士歌》,曾響徹華夏大地,大大激勵了國人的抗日士氣。抗戰勝利後,《八百壯士歌》又被改成《中國一定強》,風靡一時。「八一三」事變是民族歷史上的慘痛災難,無論身在何處,何種黨派,每一位國人都應當銘記在心,永誌不忘。
  • 終評《八佰》:煽情多了,批判就少了
    並且,《八百壯士》並不只是呈現四天四夜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它從保衛戰前三個月就開始講起,謝晉元打遊擊、殺進日方大本營,多多少少帶有「抗日神劇」的色彩。而曾指揮南京保衛戰的唐生智,晚年也在回憶錄裡寫道,「上海戰爭一開始,蔣介石不惜調動大量部隊在上海拼,我是不贊成的。蔣介石曾說過:『上海這一仗,要打給外國人看看』。」電影對此多有呈現。租界裡的外國人面對戰役高談闊論,有的把戰役結果當賭注,也有一些外國記者密切關注倉庫的動向,第一時間向西方媒體輸送新聞。租界上空,西方各國代表組成觀摩團,穩坐飛艇之中,隔岸觀火。
  • 如果《八佰》用這首歌當主題曲,也許是一種圓滿
    《八佰》今日上映,風叔我今日也營業一回。其實,風叔對《八佰》的配樂和歌曲是有一些微詞的——配樂沒有存在感是見仁見智,而《倫敦德裡小調》改成《蘇州河》,找出品人閨蜜和國際巨星來合唱,就有恢弘的國際範兒了嗎?這首歌出來後的反響平平,已經說明了一切。
  •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不經過點波折,可能就不值得等待。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很快我就意識到,它與傳統情節劇很不相同,這不是一部有確定主人公和集中戲劇衝突的電影,它圍繞「四行倉庫」之戰,給予了蘇州河兩岸數十位人物群像,有的來去匆匆,有的貫穿始終,有的在前半段出彩,有的在後半段傳神,真正的主人公就是這400多人所構成的「八佰」群像,以及南岸和天上飛艇中的「八佰」看客。
  • 《八佰》電影上映,李晨出演的比較出色,這部劇背後的故事很感人
    他說他好像回到了很多年前的第一次拍攝時,「我已經很多年沒這麼緊張了」。他講到《八佰》在國內電影受疫情的影響,能夠在上映已經超過了一部電影的意義。導演關虎當場向《八佰》所有主創人員表示感激,而且說到:「疫情對國內電影的影響太大了。在這種條件下,我們描述了危險境地的底層人。一般的士兵如何在短時間內戰勝對死亡的恐怖,怎樣激發自己的勇氣。
  • 對標《八佰》不夠格,《金剛川》到底差了些什麼?
    和《八佰》劇情的環環相扣不同,這部電影的三個部分有大量重複鏡頭。光是榴彈掉落的同一鏡頭就要出現三次,我軍的「喀秋莎」轟炸敵方陣地也出現了三次,諸如此類的鏡頭反覆出現,讓人有一種想快進而不能的無奈。而反觀《八佰》,即使開始看著無關緊要的小片段,也是在為後面埋下伏筆。
  • 「八佰」最悲壯的英雄,死前留下八字遺言,令後世人潸然落淚
    「八佰」最悲壯的英雄,死前留下八字遺言,令後世人潸然落淚眾所周知,自從《八佰》電影的上映,不僅讓民眾感受到英雄們的熱血戰鬥過程,同時再次激起對先輩們的崇敬之情,對於現如今的美好生活,使得我們更加珍惜其來之不易,在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中
  • 《八佰》一部讓硬漢落淚的牛片
    這部國產戰爭片不但讓普通觀眾淚眼汪汪,更是讓吳京,張涵予這樣的硬漢為之流淚,這段中華民族的血淚抗日史不應該被忘記。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的上映對華誼意味著什麼?
    影片拍攝雖僅用時8個月時間,但在正式開拍前劇組卻耗費了大量人力和時間進行籌備,為了展現戰士的真實面貌,劇組招募了400位形態演員,在倉庫待足半年時間,進行長達7個月的軍事訓練,才有了片中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戰士;而為了還原四行倉庫和租界的全貌,劇組更花費一年時間搭建佔地200畝的實景建築,於是也才有了蘇州河兩岸栩栩如生卻又截然相反的景象。
  • 題材類似,演員重合,《金剛川》票房卻不到《八佰》的一半?
    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從拍攝到最終上映足足用掉了三年的時間,《八佰》取材於真實歷史故事,以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為主要故事背景,謳歌了「八百壯士」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而《金剛川》則聚焦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以三個視角講述了一個故事,歌頌了志願軍戰士的勇敢與堅強。
  • 《八佰》:為了九國公約,打一場必輸的戰爭,值得嗎?
    電影《八佰》講述了淞滬會戰失敗後,國軍留守452人,對外號稱800人,保護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這是一場必輸的戰爭,淞滬會戰國軍已經戰敗潰逃,留下的這些人無疑是必死的結局,毫無意義的戰爭,為何蔣介石要留下他們進行抵抗呢?
  • 《八佰》背後的真相:他,逃出了日本人的魔爪,卻沒有逃過人性
    文:霍輝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電影《八佰》自上映以來勢如破竹,上映第九天,《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十七億,據業內估計,這部電影應該很容易達到二十億並向三十億衝刺。謝晉元將軍的一生,雖然只有短暫的37年,英年早逝被殺害,可是他不投敵、不賣國、堂堂抗戰英雄困於租界,依然樂觀豁達、努力治軍,他的每時每刻都令人動容。謝晉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人,他出生貧苦,但是從小好學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