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i喲的大學生活(jinrixiaoyuandaxue)
歡迎大家關注(瘋狂暗示)
電影院復工後,期待已久的新片們全軍出擊於今年七夕佳節,七夕檔也不負眾望地創下了目前單日最高票房記錄。
定檔在七夕當天的影片分別有《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小婦人》、《蕎麥瘋長》等。在眾多新片中,在影院復工初期就已經宣布定檔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表現的勢頭最為兇猛。
(七夕當日票房)
在面對《八佰》這一強勁對手的情況下,影片上首映當天共收穫了2.7億票房、票房佔比52.9%,場次14.9萬、排片佔比51.1%,觀影人次771萬、上座率36.8%。各項數據的出彩,助其創下了當天的票房第一、七夕檔影史票房第一等紀錄,在諸多同期影片中一騎絕塵。
種種現實和數據因素表明,在這場明爭暗鬥的觀影環境下,《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作為愛情片的黃金檔首選,完全碾壓了《八佰》的勢頭。
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愛情片遙遙領先,戰爭片苦不堪言?抗日英雄的豐功偉績被忽視被遺忘?快餐式生存模式影響到了觀影的選擇判斷?
(截止8.24總票房)
迄今為止,近期實時票房數據為《八佰》以14.83億的成績遠甩《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的3.56億「幾億條街」
超高的票房無法絕對地代表超高的口碑,但《八佰》的人氣值真實地high過了了同期上映的新片。
那麼《八佰》究竟為什麼這麼火呢?
一是「專」,二是「情」
「專」是這部影片從前期細節到整體製作,無一不是一絲不苟的專業化體現。
01
演員陣容豪華
細數豆瓣上52位演員,其中其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演員,比如老藝術劉曉慶、黃志忠、姜武等,青年演員歐豪、唐藝昕、李晨等,演技派的王千源、張譯、姚晨等。光是這演員列表就能讓期待感瞬間飆升到滿格。
02
場景細緻逼真
劇組建了200畝的建築,挖了200米長的蘇州河,對兩岸建築進行了1:1完美還原;電影中的四行倉庫,將原景西側一面牆修復成1937年的樣子,並且復原了炮彈攻擊的真實痕跡;在把南岸所有建築重新粉刷一遍前,還做了上百塊色板,只為了讓攝影機拍攝時不要有顏色誤差;攝影、美術、道具等,甚至是特效、大場面小細節都沒放過。
因此,我們能看到片中四行倉庫內外與日軍的槍林彈雨,還能看到對岸街道熙熙攘攘、燈紅酒綠,才造就了影片的影像質感。
「情」是它引發了民族情感共鳴。
影片向觀眾傳遞了出令人感動與振奮的民族氣節,更是將這種精神傳承給中國的年輕一代。豆瓣一網友評價「我一個大男人,在看到電影裡英雄的種種行為之後,止不住得哭,深切地知道了中國的今天是多麼的來之不易,英雄們是多麼的偉大!」
是的,對於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八佰》衝破了各種歷史虛無,喚起了我們最樸素的愛國情懷。不論姓什麼,我們都是中國人。觀眾也會情不自禁地為身處亂世只求自保的小人物而哭。正如導演管虎所言:我關注的就不是戰役,而是戰役中的人,普通的個體。
《八佰》中悲涼而又熾熱的1937年已經過去
逐步進入尾聲的2020也終將會成為歷史的一刻
在時代浪潮中前進的我們,亦會銘記歷史,暢享未來
所以心懷熱血勇往直前吧,少年
關注小混沌,我會一直陪伴著陪伴著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