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叫了這麼多年的「汗血馬」,它的名字叫錯了嗎?

2021-01-09 馬術在線

本文源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侯文通的《正名「阿哈-捷金馬」》,分享給大家以作討論交流。

摘要:史稱的『大宛汗血馬』應是一組合詞,意為大宛馬具有『汗血』的悍威。不可借用表示悍威的『汗血』二字稱『汗血馬』代替大宛馬或與其混稱、誤稱。更不能用『汗血馬』馬名替代現代的阿哈-捷金馬,造成了古今馬名和馬名與悍威的雙重概念錯誤。

(中國青年網,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我在《對中國馬業發展問題的思考和商榷》一文,曾專列「大宛馬、天馬、『汗血馬』、阿哈-捷金馬」一節,談論阿哈-捷金馬的相關問題。要點是,天馬是大宛馬美稱,汗血是對其『悍威』的讚賞;現在原大宛馬產地馬種中只有阿哈-捷金馬與大宛馬存在演化關係,但在漫長歲月中,因按需選育和近交等原因,馬種種質也在發生變化,因此二者之間不可視為『等同』。

當時由於該文篇幅所限,一些問題不能展開說明和深入論證。目前,國內馬界有些同仁,仍然堅持用『汗血馬』取代阿哈-捷金馬作為正規馬名。究竟是何原由,本人重新學習了有關史料、文章,進行分析,認為雖事出有因,但採用『汗血馬』這一馬名的確很不科學。這裡想簡要談一些心得,為阿哈-捷金馬正名,並與大家討論交流。

1

大宛馬

『天馬』和『汗血』最早的表述

這些內容最早在《史記·大宛列傳》裡就有記載,其中「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裡。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這裡出現的表述是『馬汗血』,而不是『汗血馬』,後人對『汗血』表示了不同理解和看法。

該文接著寫到「初,天子發《易》雲『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好馬,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雲」。這裡記述了將『天馬』美名由烏孫馬變更為大宛馬的過程。同時出現了『大宛汗血馬』一組合詞,如何理解,是古往今來『汗血馬』爭論的由來。

該列傳後來又寫到,「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果實,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該處已用天馬一詞代稱大宛馬。

從漢至唐,史書多以『天馬』來美稱大宛馬,如《史記·樂書》、《前漢書·禮樂志》都分別著有《天馬歌》用以詠唱;《唐會要》卷七二道:「康居馬,康居國馬(會要中缺馬字)也,是大宛馬種,形容極大,武德中,康居國獻馬四千匹,今時官馬猶其種也」。當時康居國歸唐朝天馬都督府管轄(注意,『天馬』二字)。康居馬雖是由大宛馬演化而來,但因按當時需求選育,體型變化較大(見圖2 唐 韓幹 『照夜白』)。

圖1 漢 鎏金馬

圖2 唐 韓幹『照夜白』圖

圖3 阿哈-捷金馬

註:圖1漢 鎏金馬原形被認為是大宛馬,體型勻稱清秀,皮薄,長毛稀疏,頭輕頸長,胸肌發達,背腰長直,腹圓,尾礎高,肢長,四肢端正,體質乾燥結實;

圖2唐 大宛馬稱康居馬,韓幹所畫 『照夜白』馬即為貢馬,肉肥膘厚,形似幾分『唐馬』的重乘之態;

圖3阿哈-捷金馬,在上世紀30年代以前,因缺乏系統選育和近交,體量輕細,出現鹿頸、單睪,前胸、背腰、肢勢多有缺陷。後經長期選育,部分品系有所改觀,但總體上體質細緻,體形偏輕。

2

對馬『汗血』和『汗血馬』

認識的混亂和誤解

馬『汗血』的形成,說法很多。一種認為是皮下寄生蟲所致(缺乏實證);二為皮膚薄,毛細血管滲血說(也不可能);還有皮薄毛稀,血管眀露,毛色襯託汗液,光線眏射誤判說等,似是而非,不一而足。

正如多年前一位學者匯總史料後認為,在久遠的古代,科技、文化、語言、文字一直都有變化,所謂見過馬『汗血』的人,描述就有「赤血—汗血—朱汗—血從(汗)中出,血汗—汗出如血等等。不同時期用詞也不同,從中可明顯看出,親眼見到該現象的古人,也有不同的認識」。這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很自然的事。

由於對馬『汗血』真實意涵認識不清,『大宛汗血馬』這一組合詞,可能被後世一些史家曲解為大宛國的汗血馬,將大宛馬誤稱為『汗血馬』並與之混用,此後就以訛傳訛。如《前漢書·武帝記》道,「四年春貳師將軍李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 《後魏書·世祖記》道「太延三年,破洛郡,者舌國各遣使進獻汗血馬」; 《隋書·煬帝記》道,大業四年「遣使朝謁者崔毅出使突厥處(指西突厥),羅致汗血馬」。

這些史書的混亂表述,也影響到大宛馬的英譯名。在斐滋格萊德的《馬書》中就說,費爾哈那地方自古就產英譯稱『汗血』(Sweated blood)的馬種。據英國溫華斯夫人指出,這是根據中國史書上一些記載為依據的。

3

『汗血』真正涵義的討論

從古至今,關於『汗血』現象討論,古代主流常見於史書的注釋。元狩五年(前120年)漢樂「天馬歌」就有:『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之唱。對此東漢應劭的解釋是,『大宛馬汗血沾濡也,流沫如赭』;而唐顏師古則注,『沫者,言被面如頮(音『匯』)也』。如前所述,現代中外學者,關於『汗血』現象雖有多種認識,但天馬汗腺發達都是無疑的。日本學者三村一認為,『天馬汗腺發達,這正是炎熱地域馬的特徵』。注意,這裡用天馬稱謂大宛馬;強調是炎熱地域馬,其現代氣質應稱為『熱血』。

對於《史記·大宛列傳》中『大宛汗血馬』這一組合詞真正涵義的理解,應劭對《史記·樂書》註:「大宛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膊出如血,號一日千裡。」汗血不像是單純談生理現象,而是有更深的含義。唐代顏師古作了解釋,「謂踏石而有跡,言其蹄堅利」,踏石有跡,馳道外飛馳的馬踏在亂石戈壁上才有可能。謝成俠先生則進一步認為,「蹋石汗血」,「一日千裡」是漢代人形容、讚美大宛馬很有「悍威」之意(謝成俠 中國養馬史 修訂版 1991 p73)。這種解釋,得到廣大學者的認同。

現在,對『大宛汗血馬』這一組合詞可以理解為,大宛馬具有『汗血』的悍威,即前面是馬名,而後面是氣質。當時古人,雖然認為馬的悍威與血液有關,但其分類尚未形成體系,後來馬的氣質才分成為冷血馬、溫血馬、熱血馬。如對具有溫血氣質的漢諾瓦馬,我們常把他連稱為漢諾瓦溫血馬。如若僅稱溫血馬,那就不能代表馬名了。

4

阿哈-捷金馬是古代大宛馬

直接演進的現代馬種科學正規馬名

奠定這一結論的是謝成俠先生1955年發表的「二千多年來大宛馬(阿哈馬)和苜蓿傳入中國及其利用考」的著名論文,確定了現代阿哈馬是由兩千年前的大宛馬經過進化、培育、演變而來的歷史事實。謝成俠先生這篇論文發表後,不少學者紛紛發表文章支持和引用這一觀點。同時,這一結論也得到當時蘇聯馬界專家認同,阿哈-捷金馬這一正式馬名和它與大宛馬的關係,同時在兩國百科全書和教科書中得到確認。

由於古今相關馬種,因按需選育,近交或外種侵入等,品質發生大的變化,因而不能用(即使有演化關係的)古馬名替代今馬名,這是個常識。如不能用烏孫馬代替哈薩克馬,不能用結骨馬代替吉爾吉斯馬,當然也不能用大宛馬替代阿哈-捷金馬。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內馬界對『汗血馬』一事也進行過討論,大家發表了很好的意見,取得了共識。即:阿哈馬不能等同於大宛馬,只是由古代大宛馬發展進化而而來。

馬種名稱是科技名詞,必須科學嚴謹,不可概念混淆。古今馬名要區分,馬名和悍威(氣質)更不可混為一談。現代『阿哈-捷金馬』馬名,是當今中外科學界確認的,不可將『阿哈-捷金馬』馬名用僅代表古代大宛馬悍威的『汗血』二字替代,稱為『汗血馬』。這一馬名的混稱和誤稱造成了古今馬名和馬名與悍威的雙重概念錯誤,不但非正規而且不科學。『汗血馬』馬名誤傳多年,影響國內外,甚為憾事!這也是我們要撰文為『阿哈-捷金馬』正名的根本原因。

主要參考文獻

1,(漢) 司馬遷 《史記》卷一百廿三 大宛列傳 第六十三

2,(漢) 斑固 《漢書》 卷廿一,禮樂志 第二

3,(漢) 斑固 《漢書》 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 第卅一

4,(漢) 斑固 《漢書》 卷九十六 西域傳 第六十六

5,謝成俠《中國養馬史》修訂版 農業出版社 1991 72~103

6,謝成俠 二千多年來大宛馬(阿哈馬)和苜蓿傳入中國及其利用考《中國獸醫雜誌》1955年(3)

7,加藤茂一 《家畜文化史》 財團法人 法政大學出版局 1978初版 311~407

8,常洪 王仁波 試評茂陵東側出土的西漢鎏金銅馬——兼論天馬和現代中亞馬種的關係 《農業考古》1987(2)347~355

9,王鐵權《純血馬 汗血馬 阿拉伯馬》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1996

10,劉山,也談「汗血馬」— 「同純血馬 汗血馬 阿拉伯馬」編著者王鐵權先生商榷 養馬及馬術運動 1996.2和1997.1合刊 49~52

11,侯文通 對中國馬業發展問題的思考和商榷《草食家畜》2015(6)1~5

文/侯文通 圖/沙達提、郭全勝

部分圖片源自網際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馬術》雜誌2020年2月刊

雜誌訂閱

相關焦點

  • 媒體探訪「國禮」汗血馬飼養地
    世界汗血馬協會特別大會暨中國馬文化節在這裡舉行,但並不對遊客開放。  此外,保安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汗血寶馬在文化宮西北角的馬棚內,由工作人員照料。  揭秘汗血馬「兩兄弟」如今是鄰居  「汗血馬」是一種古老的世界名馬,因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我國史書中如此稱之。
  • 聚焦「國禮」汗血馬:脾氣大咬生人 可與其他馬通婚
    進入本世紀以來,土庫曼斯坦曾兩次將汗血馬作為「國禮」送給中國,名字叫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2002年,土庫曼斯坦將阿赫達什作為「國禮」送給中國。  現在,阿赫達什日常起居非常規律,每天7點吃早飯,8點開始健身,接受騎乘、障礙、打圈兒等訓練和工作人員的定期體檢。11點吃午飯。下午在運動場內自由活動。17點吃晚飯,之後回馬廄休息。
  • 土庫曼再贈中國一匹汗血馬 "國禮"收下來養哪兒
    這是習近平接受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代表土方贈予中方的一匹汗血馬。 新華社 圖  5月12日晚,土庫曼斯坦總統代表土方贈予中方一匹汗血寶馬。這也是中土建交以來,土方第三次將汗血馬作為國禮贈送給中方。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汗血寶馬養在文化宮西北角的馬棚內,由工作人員照料,預計數天後離開。
  • 火影忍者都完結這麼久了,還總有人叫錯名字記錯忍術!不能怪翻譯
    但是儘管火影忍者都已經完結這麼多年了,卻依然有一些粉絲會因為各種原因叫錯忍者或者忍術的名字。雖然說因為翻譯的問題,只要意思沒錯其實也無傷大雅,但是為了方便交流,還是應該選擇約定俗成的通用翻譯啊!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火影忍者中那些容易被叫錯的忍者名字或忍術名字吧!
  • 土庫曼斯坦三贈汗血馬 張騫曾說"西域多善馬"
    「相較於實用價值,汗血馬體現的更多是一種歷史文化價值和中土兩國的外交媒介。」中國馬業協會副會長蔡猛說,論速度汗血馬不及純血馬,耐力不如阿拉伯馬,而奧運馬術項目一般用溫血馬,「但即便如此,你也可以發現,汗血馬在中國人心中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 最古老的馬種之一——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又叫作阿哈爾捷金馬,這也是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身高1.5米左右,大眼睛長睫毛,四肢修長,體型優美,由於奔跑時脖子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這種物質和血很相似,故被稱之為「汗血寶馬」。這種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所以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對於汗血寶馬身上出血這一現象有關動物專家給出的猜測是:「汗血馬毛細而密,這表明它的毛細血管非常發達,在高速奔跑之後,隨著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紅色血漿從細小的毛孔中滲出也是極有可能的。」
  • 古代傳說中的「汗血寶馬」真的存在嗎?實地探訪中國唯一寶馬基地
    汗血寶馬的傳說是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後傳入中國的,傳說它能「日行千裡,夜行八百」,而且奔跑時脖部位流出的汗是血色的;它引發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因奪馬而起的戰爭,還曾作為和平的禮物被贈予中國……這些故事聽起來似乎有些神乎其神,那麼,汗血寶馬是真實存在的嗎?答案是肯定的。
  • 《汗血寶馬》即將登陸央視 聶遠聲稱要養馬
    晨報訊 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吳子牛執導的大戲《汗血寶馬》馬上就要在央視播出了。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清代最後一匹汗血寶馬被放歸天山大草原的傳奇故事。聶遠在其中飾演男一號,一個為了保護寶馬,寧願犧牲自己的小人物。  劇組租用了一匹獲過獎、具有英國血統的種馬充當演員。出於角色要求,聶遠與它的接觸日益頻繁。
  • 那些年被我們叫錯的紅白機遊戲,一直分不清楚正版和盜版名字
    多年後,這款遊戲的正式譯名確定是《超級馬裡奧》,不過這個名字沒有我們童年的味道,很陌生。還有《炸彈人》我們一般叫成《爆破》、《雙截龍》我們叫成《雙戰龍》、《赤影戰士》叫成《水下魂鬥羅》、《無賴戰士》被稱為《空中魂鬥羅》.....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卡帶上面的名字一直伴隨了我們整個童年,甚至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分不清楚到底遊戲真名是什麼。
  • 赤兔馬是不是汗血寶馬?三國時代汗血寶馬之謎
    在古代,兔子經常被形容駿馬,傳說古代周穆王的八匹駿馬,就被叫「飛兔神馬」,一天可以奔跑三萬裡。 從赤兔馬的外貌特徵來看,它的確有點像是汗血寶馬的樣子。
  • 走近傳說中的汗血寶馬(高清組圖)
    在這裡,新華社記者有幸目睹了享有國際盛譽的汗血寶馬的尊榮,親眼目睹了汗血寶馬的颯爽英姿。汗血寶馬是世界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馴養歷史,也有人說有5000多年的馴養歷史。這是世界上少有的沒有同其他馬種混血的純種馬。汗血寶馬以美著稱,它有著與其他馬種不同的外觀。汗血寶馬個頭高挑,四肢修長,皮薄毛短,踱步時就像走T臺一樣富有曲線之美,因此被稱為「馬中模特」。
  • 吃了這麼多年蝦,今天終於可以挨個叫出名字!
    吃了這麼多年蝦,今天終於可以挨個叫出名字!就問你一句話逛市場也好下飯館也好你能叫出那些蝦的名字?今天,我們就集中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竹節蝦」因身上有一節一節的花紋而得名它真正的名字是日本對蝦在日本又叫「車蝦」
  • 超罕見的「汗血寶馬」,價值十輛法拉利,被稱作「來自天堂的馬」
    在古代,馬是深受人們追捧的動物,作為人們出行的代步工具,價錢也相當不便宜,並不像現在的豪車,有錢就可以買的到,而一匹好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比如聞名中外的汗血寶馬,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備受人們的追捧,如果說,一匹高顏值汗血寶馬的價值,能抵得過十輛法拉利,是不是很讓人難以置信呢
  • 正史竟被再次打臉,尊為門神,我們卻把他的名字叫錯一千年
    他們那個時代距今已經1300多年了,一提起他為大唐裡下的赫赫戰功,世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豎起大拇指,以此表示自己對他的崇敬之情,而且尉遲恭由一位名將經過民間的演繹已經「位列仙班」,與秦瓊一道成為「門神」的代名詞。但是人們可能不知道,其實尉遲恭的名字可能已經被叫錯了一千多年。說出來大家可能都不相信。
  • 給貓取名字然後叫它名字有用嗎,它有反應嗎?
    給貓取名字然後叫它名字有用嗎,它有反應嗎?看看那些養貓的人會說些什麼:有時有效,有時無效。我們家的貓「虎奔兒」。有時還稱其為「裝傻」。有時說它像一隻小老虎,馬上跑過來。哎呀!貓心深似海全靠它了!它是如此的有用,至少我的所有的貓都認識這個名字。
  • 被別人用英文叫錯名字的你,會選擇怎麼做?
    我們學英語,剛開始的時候,一定都學過一個表達名字的句型:My name is……(我的名字是……)但是呢,被人叫錯名字、念錯發音、或者和別人同名發生誤會等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的,你知道英語該怎麼表達嗎?現在就和小學妹一起看看和名字有關的英文吧!
  • 汗血馬一天馬
    汗血馬,別名:汗血寶馬,天馬,大宛良馬。所屬科目,馬屬。 汗血寶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原產於土庫曼斯坦。汗血寶馬是土庫曼斯坦的國寶,並將其形象繪製在國徵和貨幣上。
  • 漢武帝喜歡的汗血寶馬,如今還存在嗎?
    汗血寶馬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種馬,汗血寶馬在人們心中一直都有著一股非常神秘的色彩,古代的人記載汗血寶馬可以日行千裡,夜行八百,他的奔跑速度已經是遠遠地超越了其他普通品種的馬,那麼這麼厲害的汗血寶馬的來歷是什麼,它現在還在世界上存在嗎?
  • 吳子牛籌拍《汗血寶馬》忙著找馬
    ■選「馬」演員卻擔心汗血寶馬沒白色的  吳子牛先介紹了《汗》劇的基本劇情。它講述的是清代最後一匹汗血寶馬被放歸天山大草原的傳奇故事。當時,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宮內大亂,宮中樂手趙細燭意外受兵部大臣索望驛的臨終之託,護送清宮最後一匹汗血寶馬回天山。
  • 新疆首匹純種汗血寶馬降生 全球僅存千匹(圖)
    4月11日,在五家渠市的馬場裡,出生才六天的汗血寶馬在馬場「散步」。記者蔣曉攝中廣網五家渠4月19日消息(記者吳卓勝)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疆五家渠市野馬集團有限公司馬術俱樂部近日迎來了一位珍貴的客人汗血寶馬小公主,這也是在新疆出生的第一匹純種汗血馬駒。這匹出生10天的汗血寶馬小公主全身是棕褐色的,額頭上有一塊白色的「心」圖案,三隻白蹄,一隻黑蹄,顯得很特別也很漂亮,印證了「三蹄踏雪」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