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星星在慢慢消失,是宇宙膨脹還是光汙染?給如何尋找黑夜?
在明亮和黑暗的環境當中,人類眼鏡的狀態是不同的,在夜晚沒有太陽光來點亮我們的世界,只能由眼睛自己去適應周圍黑暗的環境,在我們的眼睛當中的視錐細胞開始往後退,而對於光線更為敏感的感光則會出現,眼睛的瞳孔也會變得更大一些,這是為了可以讓光線更好地進入眼睛。
照明工具的出現
在人類還沒有照明工具的時候,只能用眼睛所看到的感知,世界在人類發明了這種工具之後,夜晚也可以像白天一樣明亮。在此之前我們都是依靠星星和月亮所發出的光亮來照亮夜空。照明工具的出現對於人類來說確實是非常方便的,尤其是對於安全和經濟來說,更加具有優勢,但是在照明工具出現之後所產生的光汙染,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
對於人類來說,照明工具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利益,可是對於其他的生物而言,卻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因為不同生物之間的生物鐘和自然規律都是不一樣的,而這些照明工具的出現,會直接影響它們的行為變化,比如交配,遷徙,交流等等。近幾年興起的節能燈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它產生的亮度會更高一些,也更加的節能減排,但是它們所產生的藍光對於動植物來說影響巨大。
在地球之外,其實這些光汙染也直接影響了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和認知。曾經有業餘的天文學家提出了博爾特半天尺度的概念。光澤出現遮蔽了黑暗的天空,人類對於自然狀態下黑暗的水平難以捉摸,即便是在山區或者是農村的小鎮上,只要有人類的照明工具可以通電,就能將天空瞬間點亮。甚至在很多情況下人工照明的天空,要比自然狀態下的天空還要明亮很多,超出了數百倍,尤其是在紐約芝加哥等一些光汙染比較嚴重的城市。
與宇宙膨脹有關嗎
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的發生,相信很多人已經發現了,那就是在夜晚的時候,我們抬頭可以看到的星星變得越來越少,雖然與大氣汙染有一定的關係,當然是光汙染的因素也非常的多,那麼面對光汙染日益嚴重,夜空中星星漸漸消失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恢復曾經的黑夜呢?
除了每個人要提高光汙染給我們生活帶來影響的意識之外,還要改善普通居民區和企業之間的外部照明。其實對於這一觀點有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黑夜當中選消失是由於宇宙膨脹所導致的,星體之間的距離逐步的加大,導致地球的光度一天天的減弱,所以這和光汙染沒有任何的關係。
雖然宇宙膨脹一直存在從未消失過,但是這並不是在幾年或者幾天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除了宇宙膨脹的因素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光汙染所導致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