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上,市民劉月(化名)在小區樓道電梯口附近被一隻白色的動物咬傷,腳踝位置流了血,連夜去醫院就診。事後她通過了解得知,傷人的動物疑似是一隻寵物貂。記者從一家寵物醫院獲悉,即便作為寵物,貂在密閉的陌生環境中仍可能出現傷人的行為。劉月希望找到貂的主人,也提醒周圍市民注意安全。目前,劉月已經報案。
心有餘悸 女子腳踝被「白色動物」咬傷
26日上午,記者來到劉月家中,她已經注射了狂犬疫苗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在家中靜養。記者發現,她的右腳腳踝裹著紗布。「這就是昨天晚上被那個東西咬的。」劉月緩緩掀開紗布,傷口雖然不大,但受傷的痕跡非常明顯。
談起事發經過,劉月仍心有餘悸。據劉月回憶,25日晚上,她騎電動車帶著3歲的孩子回家。大約8點,電梯到達她所在的樓層後緩緩打開,劉月倒退著移動,突然腳下一陣疼。「我低頭一看,一個小東西在我腳底下,頭衝著我的腳。」劉月說,再看自己的腳已經出了血。
「當我發現它有攻擊性的時候,就把車撐子打上,一邊按喇叭,一邊拍打車子發出聲音,可它看了我不害怕,也不跑,還一個勁地往我車子上爬。」劉月說,當時樓道內一個人也沒有,車上還坐著孩子,一時間她有些慌亂。
之後,在劉月不斷發出聲響後,這隻白色的「小東西」才從其周圍離開,跑到一戶居民門前趴了下來,「一兩分鐘後就順著樓梯跑了。」劉月說。
連夜就診 女子猜測咬人的是家養寵物
劉月曾嘗試小心接近這隻白色動物,還拍下了視頻。「就像是只大老鼠,又細又長。」劉月說,事後她聯繫了丈夫,連夜去醫院就診。
「醫生說像被黃鼠狼、黃鼬之類咬傷的,處理了傷口後打了狂犬疫苗、破傷風,還有血清免疫球蛋白,花了2000元左右。」劉月說,「現在我打了6針,整條胳膊都抬不起來。」
「當時她給我打電話特別恐慌,後來經過了解,我們才得知這種白色的動物是一隻寵物貂。」劉月的丈夫說。
如今,經過驚魂一夜,劉月說她連家都不敢回了。「一出電梯口就四周看有沒有東西,渾身起雞皮疙瘩。」劉月說,她家住在高層,一般野生動物不可能爬得這麼高,她懷疑是家養的。
「我看了看貂的價格也不便宜,現在就想知道是誰養的,一定要看管好了。萬一以後再傷著別人。同時也要對我進行賠償。」
已經報案 寵物貂密閉環境也可能攻擊人
26日上午,記者在事發小區內詢問了幾位居民,他們均沒有聽說過小區裡有人飼養貂這類寵物。記者在周邊詢問了幾家寵物醫院,工作人員稱雖然聽過寵物貂,但沒有接收過。
隨後,記者來到一家寵物醫院,將劉月拍下的視頻提供了工作人員。「這是個寵物貂,濟南飼養這個的人群比較少,大多是通過網絡購買,大部分都做過防疫、絕育處理。」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正規渠道購買的以外,不排除人工繁殖的非正規寵物貂,一旦被這樣的貂咬傷,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要第一時間用清水衝洗,再用肥皂水洗一下,然後及時去醫院。」工作人員說。
該工作人員表示,雖然寵物貂性格比較溫順,但當處於密閉環境下,聽到異樣聲響,可能會因產生恐慌攻擊人。
事後,記者在一家網購平臺搜索「寵物貂」,發現不少商家都有售賣,有幾家有上百人付款購買。一家商家在介紹裡稱,小貂2-6個月處於啃咬期、磨牙期,這段時間好奇心強,喜歡啃咬東西,但一般不是攻擊性的咬;經過訓練,半歲以上幾乎沒有啃咬行為。但商家沒有否認可能存在攻擊性咬,稱如果小貂有攻擊性啃咬行為,經過訓練未改善可以調換一直新貂。
目前,被咬的女子和丈夫已經報警。
相關連結
女子被寵物貂咬手索賠百萬 自稱手模規劃被打破
記者了解到,寵物貂咬人事件並非個例,北京的徐女士就曾被家養的寵物貂咬傷。
據媒體報導,徐女士花3000餘元從北京明宇瑞和商貿有限公司購買了一隻寵物貂。購買時,銷售商稱這隻寵物貂是丹麥純種的,不傷人。可是飼養了一個多月後,小傢伙將徐女士的手咬傷。徐女士立即就診,支付了2000餘元醫療費。
徐女士說,經她了解這隻寵物貂並非丹麥純種,而且也不像銷售商所說的不傷人。她的職業規劃是做手模,手上留下傷疤,打亂了她的生活,給她造成了精神傷害。徐女士要求銷售商和繁育公司賠償買貂款、醫療費等1萬餘元及精神損害撫慰金100萬元。
生活日報記者 李震 實習生 莊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