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說寶寶要爬夠500小時?該怎樣幫助寶寶練習爬行?

2021-01-08 小C媽報到

【作者/ 小C媽媽】一直都說,寶寶的大運動發展是水到渠成的過程,是隨著寶寶的成長自然而然完成的,用偷懶一點的話說,就是家長什麼都不做,孩子最後也會坐、會站、會走。但是,在所有的進程中有兩個動作是例外,這兩個動作很重要,需要家長的引導,一個是「趴「,另外一個就是「爬」。

關於趴的重要性,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連結點這裡:

想讓寶寶早點會坐、會站、會走?先做好這件事情

今天咱們就來討論第二個重要的動作:爬。

爬行的好處

爬和趴一樣,也是屬於「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我例舉幾條主要的吧。

● 最好的全身運動

對於不會移動的小寶寶來說,能鍛鍊全身肌肉的動作是「趴」,等到寶寶有移動欲望和能力後,這個鍛鍊的任務就交給了「爬」。

爬行中,寶寶抬起頭頸、胸腹離地,四肢支撐並交替移動,不僅鍛鍊了肌肉,還促進了骨骼生長和韌帶靈活,為之後的站立、行走打下基礎。

● 促進感統發育

爬行能促進寶寶內耳前庭的成長,開發寶寶多器官協作能力,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手段就是爬行。

● 促進平衡能力的發展

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各個半球控制一邊的運動神經。爬行需要雙眼,雙手和雙腳的配合,勢必需要兩側大腦共同協調,這對大腦發育非常有益。

● 讓孩子自主探索

會爬對於寶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從不能移動身體,到可以靠近自己想要的物品,這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從此,寶寶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爬行的好處太多,還是那句和「趴」一樣的話:讓寶寶多爬準沒錯。

幾個月開始爬

一般說來,部分寶寶從6個月左右開始學習爬行,也有晚的寶寶到1歲才學會,沒關係,寶寶什麼時候學會爬都是正常的。

從學爬到會走,中間大概有6~8個月的時間。沒錯,這6~8個月時間就是寶貴的爬行期,很多兒科醫生甚至建議寶寶要爬夠500小時。

家長要創造條件讓孩子爬

爬這個動作是非常容易跳過的,因為它並不是一個常規動作。比如坐、站等動作每天都會用到,但爬不特意去做就用不到,所以需要大人的引導。很多寶寶不會爬,並不是運動發展的問題,而是大人沒有給他們提供合適的環境。·

1、買一塊爬行墊放地上,其實寶寶一出生就可以買了,先在上面趴,等到爬的階段,就可以在上面爬。

2、別天天抱著。整天被大人抱著,爬行的機會就很少,寶寶甚至都沒發現自己有爬行的能力。把寶寶放下來,提供一個安全的範圍,讓寶寶自由活動。

3、不要怕髒怕磕碰。衣服髒了洗洗就好,學習爬行時磕碰也在所難免,家長不要不敢放手,實在擔心可以給寶寶買一頂防撞帽。我給小C買過,但只能冬天戴,夏天估計是一頭汗。

4、不要提前練習站和走。家長往往會很著急的訓練寶寶站立和行走,一旦寶寶會站了就不太願意爬了。

如何幫助寶寶爬行

1、加強肌肉力量

這裡又要再次提到「趴」的重要性了。大運動就像蓋房子,要先把地基打好,肌肉力量加強了,手臂才能撐起來,腹部才能離地,身體才能移動。所以,趴是基礎,沒事就讓寶寶多趴。

另外,有很多家長說寶寶怎麼都不肯爬,一練習就哭,其實道理和趴一樣,他還不適應這個動作。所以還是要讓寶寶多趴,習慣了趴,過渡到爬就會更容易。

2、用玩具吸引寶寶

在寶寶前面放一個玩具,吸引寶寶去拿,一開始放近一點,讓寶寶稍微努力就能拿到,之後再慢慢拉長距離。

等寶寶能熟練爬行後,還可以用會動的玩具來吸引寶寶,讓寶寶追著爬,孩子也會覺得更有趣。

3、家人和寶寶一起爬

家裡有大寶的,可以讓大寶帶著小寶爬行,或者父母親自上陣和寶寶一起爬。

對於孩子來說,無論什麼運動,如果有了爸爸媽媽的參與,有趣度就會立即提升,這是鼓勵寶寶爬行的好方法。對於爬行還不太熟練的寶寶,家人的動作還可以作為示範,讓寶寶有直觀的感受,這比手把手的訓練更好。

4、其他方法

網上有很多幫助寶寶爬行的細節練習方法,比如手腳要怎麼放,身體要維持什麼狀態,一個步驟接下一個步驟是什麼,寫的非常具體,我個人覺得不需要這樣。

在對待寶寶爬行這件事上,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打好基礎,提供機會、適時引導,多多鼓勵,反正我是沒有對小C進行過爬行的細節訓練。什麼時候匍匐爬,什麼時候手膝爬,都是她自己爬著爬著就會了,大人沒教過。

當然,不是說這些訓練完全沒好處,有的寶寶可能就是某個動作克服不了,那家長有針對性的幫助下也是可以的,我貼幾張圖,大家可以參考。

比如讓寶寶感受下胸腹離地。

比如在頂住寶寶的腳,促進他向前爬行。

比如用託盤拖住上身向前移動,讓寶寶體會趴著移動的感覺。

這些練習不是一定要做,大家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就好。

千奇百怪的爬法

我們印象中的標準爬行姿勢是這樣的:

但只有標準的才叫爬行?當然不是啦,寶寶學爬過程中會有無數的姿勢,比如:向後退著爬、肚子貼地爬、匍匐前進、翻滾著爬、螃蟹姿勢爬......

這些姿勢都正常嗎?完全正常。很多姿勢都是寶寶在爬行初期對身體的探索,隨著爬行能力的提高,最後都會演變到手膝爬。

也有部分寶寶一直不會手膝爬,那也沒關係,用什麼方式爬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自主運動,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飛躍。

沒有爬就直接走有問題嗎?

有部分寶寶跳過「爬」而直接會走,媽媽們會很擔心,會不會影響到寶寶今後的健康?雖然爬行確實有非常多的好處,但目前也沒有確切證據表明不爬行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比如前面提到的感統失調,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嬰兒期不會爬和感統失調有關係。

所以,如果你的寶寶沒有經過爬行階段,媽媽們也不要後悔甚至自責,爬行是寶寶的一種可選技能,但不是衡量全面發育的技能。比如小C媽,小時候也沒爬過,但目前看來一切都很健康。

小C媽媽嘮叨時間:

最後,小C媽再總結下自己的觀點:

● 爬行對寶寶好處多多,爸媽們要抓住爬行黃金期,儘可能的提供條件讓寶寶爬行。

● 如果寶寶已經跳過爬行開始走路,不需要焦慮,更不要強迫寶寶非爬不可。

● 在寶寶練習爬行的過程中,不要逼迫、催促寶寶去學會某個動作,而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自由舒適、充滿鼓勵的環境,讓他們享受到爬行的樂趣。

大運動中最重要的趴和爬都寫了,下次再寫其他大運動進程的文章,大家多多關注哦:)

關注我的公號:小C媽報到(xiaocma2012)

查看更多原創育兒文章

HI,你好,我是小C媽媽,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也是一位全職媽媽。

這個公號的文章都是我個人原創,沒有枯燥理論和生硬教條,每一篇都來自於我的育兒實踐經驗和親身心得體會,乾貨滿滿、誠意十足。關注我,你一定會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做更好的爸媽。

相關焦點

  • 爬行好處多,讓寶寶爬夠500小時,So easy!
    讓寶寶爬夠500小時,So easy!  上一篇說到寶寶爬行有助於促進感統發育,有助於語言能力發展,還有助於寶寶未來良好體形的塑造,呼籲媽媽們抓住爬行敏感期,讓寶寶多爬。  寶寶爬行黃金期,是從5個月到寶寶會行走之前,大概有6到9個月時間。
  • 爬行究竟有什麼好處?讓寶寶爬夠500個小時,讓寶寶一生受益
    不僅要讓寶寶多爬,還要讓寶寶爬夠500個小時,如果能爬夠800小時就更好了!一般來說6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匍匐爬行,然後會進入手膝爬行階段,直到學會走路,爬行將持續7-8個月左右的時間。《3》爬得多,更靈活正確的手膝爬行時,寶寶的手掌是完全打開的;小腳的拇指登地,可以很好的促進手腳的發育,幫助抑制抓握反射。寫作業時一定要吃零食、啃筆頭的孩子、心裡住了一臺縫紉機的抖腿星人,說話時搖手晃腦的浮誇星人,可能就是抓握反射沒有完全消退。
  • 寶寶爬行很重要,家長必知,爬夠800個小時對成長的秘密
    出生幾個月後,寶寶就要開始學爬了,看著自己的寶寶在地板上爬來爬去,這樣可愛的寶寶,讓各位爸爸媽媽都感覺十分幸福。其實,我們的孩子在每次的爬行過程裡是有非常多新手爸媽不清楚的小秘密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爬行時間 不能低於500小時_嬰兒成長發育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爬行時間 不能低於500小時2012-02-21 15:17: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寶寶爬行不能低於500小時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爬行訓練是預防兒童成長期的感覺統合失調的重要手段。爬行訓練對控制眼、手、腳的協調有極大的益處。通過爬行訓練,可以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開發兒童的智力潛能。親親袋鼠早教中心廣州教育總監王榮輝告訴記者,在一般早教標準中,寶寶一生爬行的時間應該達到800小時,最少不能低於500小時。
  • 這幾個月是寶寶練習爬行的關鍵期,怎樣訓練寶寶爬行?
    9個月大時,身體才能慢慢離開地面,採用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可以說寶寶的爬行是一種全身性運動,需要俯臥抬頭、翻身、撐手、屈膝、抬胸、收腹等動作的協調運動才能完成但有的父母不讓學爬,主要是擔心在學爬時大人看護不周
  • 寶寶幾個月可以練習爬,寶寶爬行可以判斷發育遲緩,建議寶媽收藏
    簡短的一句話卻總結出寶寶的不同月齡的發育特點。很多寶媽也是參照著這個規律,來參考自家寶寶應該到哪個發育階段了。果果已經9個月了,隔壁的比她小半個月的妹妹現在已經能站起來了,可果果還不會爬。前幾天,果果奶奶過來看孩子,對於孩子還不會爬有些著急。一直在說隔壁的妹妹長的壯實,對果果話裡話外都透著嫌棄。果果媽媽本來沒覺得什麼,但婆婆這麼一說,她也有些著急。
  • 當寶寶學會爬的時候,寶媽們要注意這幾點,避免錯過爬行黃金期
    夏天少給寶寶穿點,也是寶寶練習爬行的好時機。通常,母親會說她們的嬰兒已經6個月不會爬行了,有些人會問,如果她們已經9個月不會爬行了,這是否是一個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爬行並不是嬰兒的正常發育標準之一。有的寶寶甚至跳過爬,直接進入走路練習,而有的會爬得整齊的寶寶可能比不會爬的來得晚。
  • 寶寶跳過爬直接學會走,更容易感統失調,「爬行敏感期」要利用好
    根據早教專家對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所做的調查數據,其中90%以上嬰兒期都是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的。而且,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手段就是爬行。爬得越多的孩子,身體各方面發育得越好,甚至有專家表示最好能讓孩子爬夠500個小時。事實上,爬行對孩子來說真的挺重要的,只是父母的重視程度還不夠。
  • 嬰兒爬行很重要,越爬越聰明,爸媽要抓住「爬行黃金期」
    這裡有更多關於嬰兒何時開始爬行的信息,以及幫助你的孩子實現孤獨鍛鍊的技巧。爬行和身體發育爬行雖然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寶寶培訓是需要嬰兒同時使用身體和精神,並依靠運動、視覺空間和認知技能。首先,寶寶的頸部、肩部、背部、手臂和核心肌肉是要有足夠的強壯,用來支撐寶寶的體重,可以很好地去幫助他們來保持平衡。她的眼光也很重要。
  • 你不知道的關於寶寶爬行的小秘密
    寶寶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東西,會對這個世界更加熟悉,所以,也會慢慢調動起寶寶五官的運用。 所以,爬行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發揮很大的作用。另外,如果寶寶需要什麼東西的話,他會主動爬向你。在還沒有學會爬行之前,寶寶只能採用哭鬧的方式告訴你他的需求,在學會了爬行之後,寶寶就能夠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來告知你他的想法,這何嘗不是一種突破呢?
  • 從小爬夠的娃,和沒爬夠的娃有啥區別?9個月後差距很明顯
    剛開始孩子基本處於吃了睡,睡了吃的狀態,後來慢慢學會翻身滿床爬,然後開始徵戰更大的空間,沙發、地毯,都是孩子爬過後留下的痕跡。甜甜的寶寶就是這樣,為了更好地讓寶寶練習爬行,甜甜專門給房間各個角度都鋪上了柔軟的墊子。可是隨著孩子運動能力越來越好,寶寶不再滿足小小的房間,想要爬到客廳去,這給甜甜嚇了一跳。
  • 寶寶學會爬之前,是會發出信號的,你捕捉到「爬行敏感期」了嗎?
    很多人認為寶寶六七個月才應該開始練習爬行,其實不然,寶寶1-3個月的時候俯臥抬頭就是為爬行做準備,等到寶寶4-5個月時,很多寶寶可以雙手支撐著胸部離開床面了,這就說明寶寶已經可以開始練習腹爬了。等到寶寶六七個月的時候,寶寶趴著的過程中有些可能會原地打轉,有些可能會後退,這些都是寶寶爬行的準備工作,雖然他們的四肢力量不足,還不能向前爬行,但是有這些動作出現就已經暗示媽媽們我要會爬了。「爬行敏感期」是什麼時候?
  • 寶寶練習趴沒有黃金期,權威:出生後就可以開始,這兩個遊戲足矣
    3、寶寶感到鼻塞寶寶在一段時間突然間變得喜歡趴著,很有可能是感冒的前兆。美國兒科雜誌發表過一篇文章說:因為輕微的鼻塞會讓寶寶感到呼吸不暢,仰著或側著不利於寶寶的呼吸,而趴著並且將自己的小屁股撅起來,就能夠有效的讓寶寶感到鼻子通氣。
  • 兒科醫生說:為什麼寶寶總是流鼻涕?
    季節性過敏,又稱「花粉熱」;主要是特定季節大自然中的一些物質造成寶寶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季節性過敏通常是由以下物質造成的:樹木和草的花粉溼潤、潮溼天氣下細菌、苔蘚、蕨類植物產生的孢子通常情況下寶寶吸入花粉或孢子沒什麼問題,敏感體質的寶寶才會激起免疫反應而引起過敏症狀。
  • 娃到了「爬行期」還不會爬?6個月前做好這些準備,就手到擒來了
    這樣的問題小島收到過不少次,「我家孩子8個半月了,就願意躺著,絲毫沒有爬的欲望。」01娃到了「爬行期」還不會爬?別小看老一輩人有種說法叫「三翻六坐八爬」,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個人體質都有所差異。這只是大多數孩子成長軌跡的一種概括,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規律總結。有人說,寶寶沒學會爬也不耽誤行走,這種「經驗之談」準確嗎?
  • 寶寶不學爬先學走?媽媽別急著高興,後期發育差距會被拉大
    寶媽茹茹發現:自家寶寶算是學會走路比較早的了,但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的,有次在公園帶著孩子散步時,遇上了一位好心的兒科醫生,才知道緣由。那位醫生看了孩子一眼就問她:孩子會走路之前,是不是還不太會爬?茹茹只好如實地說,確實是沒爬幾天就會走了。結果對方一臉認真地勸說:「一定要讓孩子多練習爬行,爬行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只有爬得好才能走得好。」
  • 兒科醫生說-為什麼很多寶寶會出現黃疸?
    新生兒黃疸,主要表現為皮膚和眼睛的發黃,10個新生兒中有6個寶寶都會出現,但通常不嚴重,大多可以自行消退。1.黃疸的原因是什麼?黃疸主要由於寶寶血液中膽紅素的增高引起的,膽紅素是紅細胞破壞後的產物;有很多原因都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生理性黃疸,原因是新生兒紅細胞較多,破環較多,並且寶寶肝臟對膽紅素清除能力較差;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寶寶出生的1周內開始出現,通常不需要治療,在生後10~14天逐漸消退。
  • 寶寶不會爬直接就會走了,有什麼影響嗎?
    一般寶寶七八個月開始就會逐步學習爬行,這時家長及時引導和幫助,用不了多久,寶寶就能夠熟練地掌握爬行技巧。但也有的寶寶卻遲遲不會爬行,接著在隨後幾個月,就進入到學走路的階段了。那麼寶寶不學習爬行就直接走有什麼影響呢?
  • 寶寶爬爬益處多 如何教寶寶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常聽老一輩說小寶寶都是一聽二看三抬頭,四翻五抓六坐穩,七滾八爬。一聽二看三抬頭,浩浩基本上是按著時間進度成長的,四翻五抓六坐穩,浩浩也全掌握了,但七滾八爬就始終不肯展示。雖說有些寶寶會跳過爬的階段,直接進入走的階段,這都是正常的。但爬對寶寶來說有很多不可小覷的益處。  ▍寶寶爬爬的益處  1、會爬的寶寶協調能力好  四肢交替向前運動,能促使寶寶大腦左右兩半球的相互溝通,而此時要依靠眼睛測距定向,能提高寶寶眼睛和手的協調能力。
  • 寶寶5種爬行姿勢大解析(圖)
    最常見的有以下5種爬行動作:蠕動爬這是最初寶寶學爬的姿式,寶寶腹部始終貼地,以腹部為支點蠕動,四肢則不規則地划動。寶寶可能只是原地打轉,如果移動,也是象蟲子一樣,向前蠕動,行進緩慢,感覺有些吃力。姿勢解析寶寶開始爬行時以腹部為支點蠕動,與他的手臂力量太小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