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四大瘋子之蝙蝠俠與小丑:哥譚市的黑暗與光明

2020-12-04 黑子說影視

前面兩篇聊到了《守望者》的羅夏和法老王,有興趣的可以點開主頁就能看到,那麼這篇聊聊蝙蝠俠與小丑這兩瘋子吧,本來是想分兩篇來聊的,但是想想好像不好分開,因為蝙蝠俠與小丑本身就是一個靈魂的兩個面。

我們從《致命玩笑》最後的笑話聊起:

「聽好了,有一家瘋人院裡,有兩個傢伙……某天晚上,某天晚上他們決定不住在瘋人院裡了。他們決定逃跑!就這樣,他們爬上了屋頂,在那兒,隔著窄窄的間隙,他們看到了城裡的屋頂,在月光下延伸……通向自由。

這時,第一個人輕而易舉地跳過去了。但是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不敢跳。你知道……你知道,他害怕摔下來。因此,第一個人想到了一個主意……他說:嘿!我帶著手電筒!我會用它照亮樓房的間隙,你可以順著光線走到我這裡!」但,但是第二個人只是搖了搖頭。他說……他說:「你當我是什麼?瘋子嗎?我走到一半你就會把手電筒關了!」

這是小丑最後跟蝙蝠俠講的笑話,小丑被自己的笑話逗笑得合不攏嘴,而蝙蝠俠想了一會,也跟著小丑笑了起來。最後小丑的笑聲戛然而止,只剩下蝙蝠俠一人在黑夜中大笑。

其實大部分人都更加傾向於小丑是那個不敢跳過高牆的瘋子,但是其實《致命玩笑》中並沒有給出答案。兩人住在同一個瘋人院,一個為了這個世界而瘋狂,一個瘋狂的這個世界,同樣是瘋子,他們只是選擇堅守的東西不同而已,如何去「瘋」有區別而已。

那麼到底誰才是那個沒有跳過去的瘋子呢?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小丑,因為小丑與蝙蝠俠都經歷了「糟糕的一天」,而蝙蝠俠越過了黑暗,成為了光明的化身,而小丑沒有,他墮入了黑暗中。蝙蝠俠認為自己是可以拯救小丑的,但是太遲了,醜爺再也回不去了。

「我走到一半時你就把手電筒關了!」這裡其實也說明了蝙蝠俠也只是一個假裝是正常人的瘋子而已,他瘋狂而偏執,他所堅守的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正義,保護民眾,或者是他內心所認為的什麼,其實連他自己都說不清,而想去拯救一個人的靈魂,也不是那麼輕易的事。他想了一會兒,他也跟著小丑笑了起來。所以,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那個沒有跳過去的瘋子是蝙蝠俠,小丑說過,人們必須要抓住自己最後的理智,去證明自己的正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但是假如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瘋狂而無序的呢,人類所建立的秩序只是一個笑話呢?這其實很像荀子的思想,荀子認為天下的什麼大好人、大俠其實都是偽裝出來的,都是不自然的,人在自然狀態下他就應該打打殺殺,就應該是混亂的。

小丑撕下了很多人性的偽裝,貧窮的人得到施捨後還是會繼續選擇祈求施捨,表面正義光鮮亮麗有權有勢的人暗地裡做著苟且的事,很多惡人逍遙法外,善良的人暴屍街頭,被拯救的人還會繼續去犯同樣的錯誤。

這讓我想去了託納多雷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你能說那些鎮上的人是惡的麼,他們也確實不人道的欺負著無辜的瑪蓮娜,但是在開始他們其實也只是善良的人,因為戰亂、嫉妒而引發「惡」麼?還是原來他們就是「惡」的,其實也說不清,而最後他們似乎又成為了善良的人。

所以蝙蝠俠是不敢跳的那個瘋子,小丑向他證明這個世界的醜惡,這個世界的瘋狂,他還在堅持著什麼?為什麼不肯放下心中的那所謂高尚的正義信條,跳向高牆的另一邊與小丑欣賞無垠的月光呢?

當然,他是不敢的,因為他是正義的化身,他不能停下來,因為停下來他所謂的「有意義」的一切就沒有意義了,而哥譚也不需要兩個小丑。

小丑與蝙蝠俠其實是一個靈魂的兩個面,他們用著不同的方式在證明著自己,詮釋著自己,用著不同的方式,逃避著現實。無論是蝙蝠俠是跳過去的那個還是小丑是跳過去的那個,他們都是無法去拯救對方的,他們連自己本身都拯救不了。

小丑在說最後的笑話時蝙蝠俠頓了一會也跟著笑了,兩人各自站在自己的高牆之上,都無法拯救對方,你堅守著你的「現實」,我繼續著我的「瘋狂」,為了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所追尋的什麼,為了這個愚蠢的世界,不好笑嗎?

DC的四大瘋子就講到這了,有時候寫的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鬼,感謝大家觀看。

相關焦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一直是超級英雄電影史的一部分,三部影片從小到大,從對個人的剖析到對社會的一步步揭露,其中,最喜歡的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塑造了經典反派"小丑",也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我們得主韋恩繼續化身為黑暗騎士。
  • 《狂笑之蝠》蝙蝠俠大戰狂笑之蝠,哥譚市即將變成小丑之城?
    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講講狂笑之蝠的故事。雖然小丑犧牲了自己的替身暫時的拖住了狂笑之蝠,但是他知道這位來自於黑暗多遠宇宙的夢魘騎士有多麼恐怖。小丑已經猜到了他的計劃,但是他認為布魯斯·韋恩根本無法抵抗。
  • 為什麼評價說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是最好看的蝙蝠俠電影?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不同,《蝙蝠俠1之俠影之謎》它講述了蝙蝠俠能力的由來,自己為何選擇成為超級英雄,再到家庭的悲劇和身份自我的尋找認同。第二部《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被捧上神壇,因為這部電影反應的更多了。包括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對於這種打擊犯罪的自我堅持。包括現代都市的警匪的關係,罪犯的本質,超級英雄的越界執法過度,以大量西方政治的哲學思辨。
  • 動作:《蝙蝠俠:黑暗騎士》誰能像小丑一樣無憂無慮地活著呢?
    影片中的哥譚市充斥著犯罪,鮮血與哀怨,灰暗的風格配以中世紀哥德式的建築,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沉重,人們的絕望。就如同身處黎明前的黑暗,等待光明的拯救,等待著一位撕開黑暗的騎士。影片中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認識到自己不可能做一輩子的蝙蝠俠,沒有永遠的蝙蝠俠,只有不朽的精神,所以他想將蝙蝠俠不向罪犯妥協,無畏犧牲的精神深深的刻在人們的內心。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淺析「小丑」們人性中的「七宗罪」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的加盟令影片內涵再度升級,在人性和混亂面前,正義和秩序脆弱不堪,影片通過小丑的「七宗罪」,展現了出了人性之暗,混亂之易,也順利地將蝙蝠俠黑進深淵,那麼下面阿左開始復盤黑暗騎士,淺析「小丑」的人性黑暗。
  • 《蝙蝠俠:黑暗構想》哥譚市反派集結,設計師的秘密終於暴露!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蝙蝠俠的故事。在貝恩之城那場危機結束之後,哥譚市終於迎來了短暫的和平,但這只是暴風雨之前寧靜罷了。一位多年前和哥譚市所有反派交易過的神秘人出現,他自稱為「設計師」,他讓這些反派們設計了一個席捲整個哥譚市的計劃,而現在這恰好是一個完美的時機。
  • 《狂笑蝙蝠》黑化的蝙蝠俠獲得了新能力,他和小丑正式聯手!
    畢竟他的出身就是在黑暗多元宇宙,在金屬大事件之前沒有來到過這個世界。但是主宇宙中所有種族留下對抗黑暗的後手幾乎都被他算到了。黑暗之神巴巴託斯並不可怕,畢竟他只是一個背叛自己主人的熔爐之龍罷了。超級英雄們沒有一丁點的反抗餘地,不愧為小丑和蝙蝠俠的完美結合。而現在這個瘋子來到了哥譚市中,他已經在黑暗多元宇宙獵殺了很多的蝙蝠俠。他們每一個都是布魯斯·韋恩,每一個都得到了自己的幸福,但是他們都被狂笑蝙蝠打敗。
  • 蝙蝠俠應該如何打敗狂笑蝙蝠?完美的蝙蝠俠其實並不存在!
    所有的宇宙都是在熔爐之中打造的,那些光明的會上升到多元宇宙中,而那些黑暗的會下沉到黑暗多元宇宙。這並不意味著黑暗多元宇宙沒有超級英雄,只是他們更容易黑化罷了編劇斯科特·斯奈德在金屬大事件中設計了一堆黑化的布魯斯·韋恩,而狂笑蝙蝠是其中他最滿意的一個。一個小丑和蝙蝠俠結合體,一個擁有小丑的瘋狂的蝙蝠俠,他幾乎是無敵的。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可怕令人絕望
    分析小丑自然就離不開蝙蝠俠和檢察官哈維。起初他們是有堅定的原則的,蝙蝠俠從不私自處決犯人,堅持用法律手段懲處壞人;而檢察官哈維面對持槍的犯人毫不畏懼,堅持用正義的方式懲治邪惡,他們是光明的化身,他們是擁有道德底線的人,並且是站在道德前列的一群人。而小丑卻讓他們不得不打破自己的底線,可以說論手段,小丑能甩他們幾條街。
  • 影視福利《蝙蝠俠:黑暗騎士》
    從我接觸到蝙蝠俠漫畫時起,我就對故事所處的城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全是因為故事的好看,反派的人格豐滿,而是,一座如此發達的城市(哥譚市有三千萬人口),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多的性格迥異的罪犯?《黑暗騎士》只是講述了小丑與蝙蝠俠的糾葛,在這個背景之下,還有不計其數的反派在與蝙蝠俠鬥爭。可是,他們為什麼成為反派?
  • 《蝙蝠俠》小丑再次化身蒼白騎士,韋恩家族失去了所有的榮耀!
    「蝙蝠俠,你就是這座城市中的萬惡之首!」在《蝙蝠俠:蒼白騎士》的第1期漫畫中,畫師肖恩·墨菲就通過小丑這個角色揭露了哥譚市的真相,他認為蝙蝠俠是這座城市中最大的惡人,哥譚市如此黑暗都是因為有他的存在。哥譚家族的黑暗歷史:目前《蝙蝠俠:蒼白騎士的詛咒》已經連載到了第六期,而編劇也終於揭露了哥譚市的黑暗歷史。
  • 小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蝙蝠俠,而是正義《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開戰時刻》。本片在2008年7月18日,蝙蝠俠新片在全美公映,隨著爆炸式的開局,影片在IMDB的評分不斷上升,最高時達到了匪夷所思的9.7,成為近十年內首次將《教父》拉下頭把交椅的影片。雖然到後來黑暗騎士還走下神壇。讓出了頭把交椅。但這足以看出黑暗騎士在全世界影迷心中的地位。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不再歸來?蝙蝠俠竟然是哥譚市的神靈?
    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講蝙蝠俠的故事。這期故事的標題非常有趣《蝙蝠俠:黑暗騎士不再》,簡單的來說就是貓女的逃婚讓蝙蝠俠悲痛欲絕,他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憤怒和悲傷,所以蝙蝠俠失控了。蝙蝠俠上次失控是什麼時候呢?在一些其他的故事中,只有老管家阿爾弗雷德病危的時候,蝙蝠俠才失控過。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被小丑成就的超英電影,至今不可超越
    寫在前面《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此前他出演了《斷背山》的男主,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希斯萊傑是一個有天賦也很努力的演員,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揣摩和詮釋。遺憾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了他的遺作,2008年被發現猝死在公寓裡,年僅29歲。謹以此文,紀念希斯萊傑。
  • 《蝙蝠俠:騎士隕落》死亡天使成為新任蝙蝠俠,哥譚市陷入黑暗!
    蝙蝠俠的故事應該是純粹的黑暗嗎?和主宇宙的光明相比,斯科特·斯奈德創造了的黑暗多元宇宙真的是太可怕了,狂笑蝙蝠本身就是扭曲的產物,而本應該是世界鍛造者寵物的巴巴託斯卻成功的反噬了自己的主人,它原本只是熔爐之龍,但是現在變成了整個黑暗多元宇宙的主人。
  • 3個原因總結,為何DC的《小丑》,不需要蝙蝠俠的出現?
    《小丑》由好萊塢著名男演員傑昆·菲尼克斯主演,講述了哥譚市的亞瑟·弗萊克,是如何一步步的變成了犯罪王子小丑。雖然小丑是蝙蝠俠漫畫中,最出名的反派,但是這是一部明顯缺乏蝙蝠俠元素的電影。這部電影敘事的靈感,來自於這位電影大師的兩部電影:1976年的《計程車司機》和1983年的《喜劇之王》。電影中的小丑和《喜劇之王》的男主角一樣,最開始他們都是一位失敗的喜劇演員。只不過,《小丑》電影中的亞瑟·弗萊克最後變得非常瘋狂。因此,《小丑》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非常復古的世界裡。
  • 蝙蝠俠和小丑的結局是什麼?宿敵終將成為朋友!
    「小丑的真名叫什麼?」 而莫比烏斯之椅並沒有給蝙蝠俠準確的答案,它用一種很巧妙的方式揭露了小丑的不平凡。 「小丑有三個!」
  • 《蝙蝠俠:蒼白騎士》小丑擁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惜他又開始發瘋了
    在《蝙蝠俠:蒼白騎士》這部漫畫中,小丑的瘋狂暫時性的被哈莉·奎因用藥物治癒,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不再瘋狂的小丑依然走上了和蝙蝠俠對抗的道路,因為在小丑的觀念中,和蝙蝠俠戰鬥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不是這座城市中最黑暗的存在,蝙蝠俠才是!」
  • 哥譚市的反派數量為何這麼多?蝙蝠俠就是悲劇的開始!
    哥譚市是DC漫畫中最黑暗的一座城市,它和大都會的原型其實都是現實世界的紐約,但是早期參考的其實是芝加哥,而蝙蝠俠有一段時期的敵人大多數都是幫派分子,不過僅僅一座根本不足以描繪哥譚市的黑暗,它也是整個現實的一種諷刺和縮影。哥譚市是一座充滿了悲劇和諷刺的城市,但是這裡卻是叛逆者的天堂。
  • 12年後,DC漫改最成功的超英電影,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用一場極大的社會實驗,揭露了整個社會的陰暗面,展現了人性的多面性,自私、邪惡、兇殘、醜陋,顯然早已超脫了一部超英電影的範疇,更像是一部哲理性的故事片。守護正義的蝙蝠俠韋恩,無惡不作的小丑,哥譚市希望之光的哈維丹特。對於影片的三個主要人物,每一個都被刻畫的淋漓盡致,每一個都是故事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