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蝙蝠俠:黑暗騎士》誰能像小丑一樣無憂無慮地活著呢?

2021-01-20 花花談影評

導讀:小編前幾天又刷了一遍這部影片,可能小編認為小丑是罪惡的,但內心是極單純的,只是成長使他價值觀扭曲,而他堅信並奮不顧身的證明價值觀,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只是個人觀點。

該影片整體色彩灰暗,給人一種及其壓抑的氛圍。影片中的哥譚市充斥著犯罪,鮮血與哀怨,灰暗的風格配以中世紀哥德式的建築,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沉重,人們的絕望。就如同身處黎明前的黑暗,等待光明的拯救,等待著一位撕開黑暗的騎士。

影片中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認識到自己不可能做一輩子的蝙蝠俠,沒有永遠的蝙蝠俠,只有不朽的精神,所以他想將蝙蝠俠不向罪犯妥協,無畏犧牲的精神深深的刻在人們的內心。他更願意讓蝙蝠俠成為一中象徵,給予人們鼓勵,讓罪犯恐懼。但是作為一名非法的治安維護者,他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他只能活在黑暗當中。所以人們需要的是一個陽光下的英雄,一個能讓哥譚市變得更好的白衣騎士。

在小編看來對小丑最後人性的考驗,讓多少自以為是的看客,自認看清了人性之惡。而他們忽略的是,小丑同樣是一個自以為是自命不凡的人,他自比為神,掌控一切,爾等凡人在他心裡無非螻蟻,生殺予奪,全在他手。小丑看不清的是,能做到這些很容易,只要拋棄人性,在美國那種環境,人人都可以成為殺人如麻的惡魔。

影片裡他多次跟人講起他的傷疤影片裡他曾多次將起他的傷疤的來歷,從中可以看出他的瘋狂也是來源於不幸的遭遇,他的人生從最初就受到別人給予的瘋狂,一步步讓他喪失了獲得像我們一樣的看待世界的邏輯。他把人性的弱點把握的極好,挑戰他的手段也極其高明,我覺得他是一個天才的瘋子。雖然他違背正常社會的倫理道德,但是看影片的時候真的不得不為他的瘋狂和天才所折服……

小編覺得小丑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因為小丑把人性的自私揭露的體無完膚。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但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便各人自掃門前雪了!有一句術語,「你活得像個小丑一樣」。在這部電影裡顯然不適用了!誰能像小丑一樣無憂無慮地活著呢?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蝙蝠俠系列中唯一沒有使用「蝙蝠俠」這一稱呼的,這使這部影片更加成熟、黑暗。好萊塢的商業製作,精良的視聽語言設計,戲劇性的情節,使這部影片成功進入了10億美元俱樂部。這不僅僅是一部商業片,導演諾蘭在這部影片中對複雜人性的反思,值得我們深思。

這是一部偉大的英雄電影。一個電影的深度在於思想和內核,尤其是反映社會問題的電影,它可能更值得思考和深省。反派小丑的武力值技術支持遠不如蝙蝠俠,現在的反派更重要的是智商和思想,他對人性的洞悉正是他最有力的武器。 這不單單是一個犯罪心理電影,更是對人性的反思,這個世界的人已經麻木,人性已經喪失,人心已經迷失。小丑的出現讓觀眾閱片後不僅對人性重新有了反思。世界不是以「我」為中心的,是時候去愛身邊每個人了。

總結看完這部蝙蝠俠,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沒有恐懼的人是最害怕的!小丑不怕死,沒有牽掛,沒有恐懼!他一切的行動都是隨心所欲又在計劃之中,一切都是跟自己的心走。

相關焦點

  •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的瘋狂
    #上周看完了諾蘭的《信條》後,對諾蘭早前的作品又有了好奇,發現了這部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9.2分,作為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分數高得有點不可思議。帶著好奇,我又上豆瓣搜了下,發現自己2012年就看過後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現在大概只記得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貓女,其他都沒有任何印象了,可見即使不預習功課,這類電影還是能看的。正義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蝙蝠俠真人很帥,也是一個裝備黨,家有金山,可以隨意發揮想像力創造新裝備。蝙蝠俠和漫威宇宙裡的鋼鐵俠有的一拼,都是不屬於靠超能力的凡人英雄。
  •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一直是超級英雄電影史的一部分,三部影片從小到大,從對個人的剖析到對社會的一步步揭露,其中,最喜歡的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塑造了經典反派"小丑",也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我們得主韋恩繼續化身為黑暗騎士。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
  • 《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我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看。懷著很高的期待看的,但還是被驚豔了,我沒想到超級英雄電影能拍到這種程度。說說自己對電影的一些感受。01說說電影的名字《蝙蝠俠:黑暗騎士》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電影中哈維·鄧特(雙面人)被稱為「光明騎士」,但是最後卻黑化了。
  • 為什麼說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小丑,是最成功的反派?
    小丑在炸掉了醫院之後,又挾持了一車的人質,並在電視上宣布,他會在今晚炸掉橋梁和隧道,讓高譚成為一個孤島。恐慌持續性地在蔓延,警方安排了船,讓高譚的人們離開。但是一條船上是監獄罪犯,一條船上是普通民眾。小丑還告訴兩條穿上的人,說自己在兩條船上都裝上炸彈,引爆器卻在對方船上,晚上12點後只有1條船能活著。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小丑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加盟使影片的內涵再次升級,面對人性與混亂、正義與秩序脆弱不堪,影片展現了人性的黑暗與混亂的從容,並成功將黑人蝙蝠俠變成了深淵,然後阿左開始復活黑暗騎士並分析「小丑」的黑暗人性。《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1貪婪劫匪從一家銀行劫案開始,穿著小丑面具,手術前,他們談到幕後主謀,小丑到底是誰?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一部被小丑成就的超英電影,至今不可超越
    寫在前面《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憑藉此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此前他出演了《斷背山》的男主,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希斯萊傑是一個有天賦也很努力的演員,每一個角色他都用心揣摩和詮釋。遺憾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了他的遺作,2008年被發現猝死在公寓裡,年僅29歲。謹以此文,紀念希斯萊傑。
  • 《蝙蝠俠前傳II:黑暗騎士》即將宣布黑暗霸權
    《黑暗騎士》緊湊的動作情節設計中,運用了更多角度、更廣闊的視角拍攝方式,近乎完美的畫面讓觀眾震撼,如果你有幸欣賞到IMAX版本的話,你一定會更加驚喜,更加歡呼激動。《黑暗騎士》的不凡還在於它對觀眾們講述了一個英雄在身世和內心的恐懼與噩夢中不斷地成長。蝙蝠俠在《俠影之謎》中已經交代了父母被殺與童年墜井害怕蝙蝠等心理陰影,促使他在罪惡面前開始反擊。
  • 蝙蝠俠二部曲黑暗騎士:帶你了解小丑的內心世界
    演員希斯萊傑的驟逝令這部電影得以關注,但是真正令這部電影大賣的是希斯萊傑超越以往的演技以及黑暗騎士的劇本,接著要介紹黑暗騎士的故事。故事在開戰時刻的一年後,由小丑的銀行搶案作為開頭,迅速卻又不失獨創安排的計畫,既能表現劇本的獨創又能介紹出小丑的犯罪手法。而且小丑搶的銀行是黑幫銀行,高壇市黑幫們存錢的地方。
  • 《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存在每個人的內心
    導語:《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存在每個人的內心11年前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不評判電影。小丑和蝙蝠俠的關係在我看來,白天和黑夜,事物正反面,小丑另一面是蝙蝠俠,蝙蝠俠另一面是小丑,小丑自己也說,蝙蝠俠讓他變得更加完整。不同於其他電影,有為反派洗白的傾向,《黑暗騎士》電影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小丑的「惡」,就是純粹的作惡,他做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錢,他不需要任何人理解,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他的嘴裡也沒有一句實話。
  • 小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蝙蝠俠,而是正義《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今天東籬要為大家講的是一部豆瓣評分9.0的科幻動作電影:《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影視福利《蝙蝠俠:黑暗騎士》
    《黑暗騎士》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麥可.凱恩、 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的動作、犯罪、劇情電影,於2008年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淺析「小丑」們人性中的「七宗罪」
    關注我,你會獲得不一樣的情感收穫。有人說:小丑就是蝙蝠俠內心的陰暗面,蝙蝠俠為了維持理想的正義,打破秩序;小丑為了挖掘人性的真諦,打破秩序;同樣是對既定秩序的挑戰,只不過蝙蝠俠被定義為重建秩序,而小丑被定義為製造混亂。
  • 《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精彩,是小丑的大放異彩,至惡背面的反思
    大概很多人都沒注意,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開場,率先出場的不是主角蝙蝠俠,而是充滿危險氣息,邪惡味道十足的小丑。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在看新警察故事時,似乎吳彥祖扮演的叛逆惡徒,會讓你在蝙蝠俠中出現的小丑找到共同點。憤世嫉俗,叛逆暗黑。
  •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正義與邪惡,英雄與小丑!
    大家好,這裡是強哥說劇,我是強哥,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可怕令人絕望
    分析小丑自然就離不開蝙蝠俠和檢察官哈維。起初他們是有堅定的原則的,蝙蝠俠從不私自處決犯人,堅持用法律手段懲處壞人;而檢察官哈維面對持槍的犯人毫不畏懼,堅持用正義的方式懲治邪惡,他們是光明的化身,他們是擁有道德底線的人,並且是站在道德前列的一群人。而小丑卻讓他們不得不打破自己的底線,可以說論手段,小丑能甩他們幾條街。
  • 蝙蝠俠黑暗騎士留下的謎題:是小丑不想玩攤牌了,還是蝙蝠俠贏了
    在電影《黑暗騎士》裡,最後到底是蝙蝠俠贏了,還是小丑不想玩了?其實在小丑徹底贏之前,遊戲就已經結束了。但不是因為小丑不想玩,而是蝙蝠俠不想陪你玩。小丑的目標很明確:他在審訊的時候交代了他的核心想法就是證明「人被逼到極限就一定會毀掉自己的所有原則」。
  • 從《蝙蝠俠:黑暗騎士》到《小丑》,我們見證了兩段偉大的表演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樣也是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十一年前,希斯萊傑也是憑藉小丑這一角色成功奪得了最佳男配角這一獎項。很多人曾說,希斯萊傑是在用生命去演繹小丑這個角色,隨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的逝去,他的生命也隨之走到了終點。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全解析
    看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網友也許對小丑這個角色有些捉摸不透,今天我們就小丑這個角色進行解析,當然,我們並不是推崇影片中小丑的犯罪手段,只不過小丑身上散發的這種魅力,深受觀眾的喜歡。於是便在會議中不斷挑釁,而上鉤的就是脾氣暴躁的「甘博」,並且放出懸賞公告:50萬懸賞小丑的實體,活捉的話100萬。在預測了甘博正在期待自己被抓,小丑假扮成屍體成功地接近了甘博,殘忍地殺害了他之後,黑幫也正式接受了他的天,讓小丑代表他們出面對付蝙蝠俠,至此,小丑的準備工作已就緒,可以跟蝙蝠俠正面對決了!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不管夜晚多黑暗,黎明總是會到來!
    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影片最讓我佩服的是,在保證動作場面宏大和情節快速推進的同時,卻又能真正深入進去探討人性,而不會像通常的美國大片那樣要麼完全商業化,要麼流於膚淺。這部戲,可以說是一部基本上沒有間奏的全高潮樂章,仔細想來,那個背景音樂幾乎都沒有變過,因為節奏一直都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