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的首選不是希斯·萊傑,那麼誰才是?

2021-01-07 小希撩影視

《蝙蝠俠:黑暗騎士》能夠成為最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扮演小丑的男演員希斯·萊傑。不過,當時DC在選擇小丑男演員的時候,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希斯·萊傑。

在眾多版本的小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考慮到這個角色受歡迎的程度,當時華納兄弟考慮了許多對這個角色感興趣的男演員,甚至他們心目中,有一個首選男演員。蝙蝠俠和小丑在大銀幕上,有過一段有趣的歷史,他們之間就像一個硬幣的兩個面,不斷地對抗著。他們也是電影銀幕上,一對非常著名的宿敵。

談起《蝙蝠俠》電影的時候,早在1989年小丑這個角色,就登場在了蒂姆·伯頓的《蝙蝠俠》電影中。當時扮演小丑的,是好萊塢著名的男演員傑克·尼科爾森。他負責扮演DC這個標誌性的反派。眾所周知,傑克·尼科爾森是好萊塢非常出色的男演員,多年來他一直被認為是非常出色的小丑男演員。不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則帶來了一個更黑暗版本的小丑。

希斯·萊傑負責扮演這個標誌性的反派,儘管當時有許多觀眾懷疑,他是否能夠扮演蝙蝠俠標誌性的死敵。之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希斯·萊傑通過自己出色的演技,讓懷疑他的人,都閉嘴了。希斯·萊傑最終因扮演小丑而獲得了奧斯卡獎。儘管,你很難想像,除了他還有誰會扮演《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小丑,但是DC當時還考慮了另一個男演員。

在《蝙蝠俠》第一部電影開拍之後,克里斯多福·諾蘭曾考慮讓希斯·萊傑來扮演蝙蝠俠,然而當時DC的高層認為,他不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儘管如此,克里斯多福·諾蘭還是把他的名字,留在了試鏡的名單上。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當時傑克·尼科爾森扮演的小丑太受歡迎,所以當時許多男演員,不願意扮演小丑。不過,當時DC和華納兄弟曾考慮當保羅·貝坦尼讓扮演小丑,他也是DC小丑的首選。眾所周知,保羅·貝坦尼是漫威宇宙中,扮演幻視的男演員,所以你很難想像,要是當年讓他扮演小丑的話,那究竟會是什麼樣。

至於為何希斯·萊傑能夠成為《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小丑,是因為當時並沒有人知道,保羅·貝坦尼是否真的見到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因為這位導演對自己心目中的小丑人選,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想法,而且他在很早之前,就想與希斯·萊傑合作項目,而《蝙蝠俠:黑暗騎士》是一個完美的機會。要是你經常觀看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的話,你就會發現,在他的電影中,他都喜愛使用一些固定的演員,而且這些演員的表演都很出色。

可以說,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堅持使用希斯·萊傑,他認為只有希斯·萊傑的演技,才能夠扮演他心目中的小丑。很顯然,希斯·萊傑的演技不僅贏得了影迷們的讚賞,也贏得了奧斯卡評委的心。他的表演,讓《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了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也讓這部電影的質量提升了很大的一個檔次。

相關焦點

  •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正義與邪惡,英雄與小丑!
    大家好,這裡是強哥說劇,我是強哥,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關於《蝙蝠俠:黑暗騎士》,這5個只有死忠粉,才知道的幕後趣事
    漫畫改編電影,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後就不一樣了,或者說是漫改電影,在此之前幾乎從未被注意過。對於蝙蝠俠迷們來說,許多人都會反覆觀看這部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電影,因為這部電影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這部電影還帶給我了我們一個與眾不同的蝙蝠俠故事。
  • 黑暗騎士三部曲那麼好看,為什麼諾蘭導演不拍蝙蝠俠了?
    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可以說是最經典的蝙蝠俠電影,但是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之後,諾蘭導演放棄了繼續拍攝超級英雄電影念頭。他作為華納旗下最具實力的導演之一,為觀眾們奉獻了很多部超級經典的電影,但是為什麼諾蘭導演為什麼不繼續拍蝙蝠俠了呢?1.超級英雄電影其實限制很多。
  • 《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精彩,是小丑的大放異彩,至惡背面的反思
    大概很多人都沒注意,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開場,率先出場的不是主角蝙蝠俠,而是充滿危險氣息,邪惡味道十足的小丑。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在看新警察故事時,似乎吳彥祖扮演的叛逆惡徒,會讓你在蝙蝠俠中出現的小丑找到共同點。憤世嫉俗,叛逆暗黑。
  • 希斯·萊傑蝙蝠俠小丑扮演者自殺真相,與張國榮有驚人相似之處!
    2005年,希斯·萊傑憑藉《斷背山》中的表演獲得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8年,因出演《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一角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在2008年拍完《蝙蝠俠:黑暗騎士》後,因服藥過量意外死於紐約家中,日前他在揣摩片中「小丑」一角時寫的「瘋狂小丑日記」首度公開,其父金姆更透露兒子因入戲太深而崩潰。
  • Queen Studios發布《蝙蝠俠:黑暗騎士》1:3比例小丑雕像
    Queen Studios近日發布了一款《蝙蝠俠:黑暗騎士》1:3比例的小丑雕像,小丑一直是DC宇宙中非常經典的反派角色,同時,相關的周邊產品也吸引眾多模玩愛好者的關注。此次Queen Studios的小丑雕像由品牌首席設計總監Oliver Liu親自操刀設計監製,設計參考來源於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所飾演的經典反派小丑形象。該款小丑的整體細節還是不錯的,包括植髮的頭雕等,不過由於是兩個版本,因此植髮頭雕為本次的特別版本,定價為5999元,限定500個。而普通版則是普通頭雕,定價4999元。
  •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的瘋狂
    #上周看完了諾蘭的《信條》後,對諾蘭早前的作品又有了好奇,發現了這部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9.2分,作為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分數高得有點不可思議。帶著好奇,我又上豆瓣搜了下,發現自己2012年就看過後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現在大概只記得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貓女,其他都沒有任何印象了,可見即使不預習功課,這類電影還是能看的。正義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蝙蝠俠真人很帥,也是一個裝備黨,家有金山,可以隨意發揮想像力創造新裝備。蝙蝠俠和漫威宇宙裡的鋼鐵俠有的一拼,都是不屬於靠超能力的凡人英雄。
  • 影視福利《蝙蝠俠:黑暗騎士》
    從我接觸到蝙蝠俠漫畫時起,我就對故事所處的城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全是因為故事的好看,反派的人格豐滿,而是,一座如此發達的城市(哥譚市有三千萬人口),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多的性格迥異的罪犯?《黑暗騎士》只是講述了小丑與蝙蝠俠的糾葛,在這個背景之下,還有不計其數的反派在與蝙蝠俠鬥爭。可是,他們為什麼成為反派?
  • 《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我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看。懷著很高的期待看的,但還是被驚豔了,我沒想到超級英雄電影能拍到這種程度。說說自己對電影的一些感受。01說說電影的名字《蝙蝠俠:黑暗騎士》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電影中哈維·鄧特(雙面人)被稱為「光明騎士」,但是最後卻黑化了。
  • 《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
    首先他很清楚因為蝙蝠俠的底線自己不會被殺,其次他把蝙蝠俠的軟肋——即對Rachel的愛摸得一清二楚。他告訴了蝙蝠俠相反的位置,讓蝙蝠俠救下Dent,而讓Rachel葬身火海。看著無比痛苦的蝙蝠俠,小丑的目的達到了。此時的小丑對於人性的玩弄看似已經到達極點,但這並不是高潮,醫院裡與Dent的對話才是小丑對於自己的哲學最精湛的運用。
  • 深度解讀《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什麼都沒做錯,為什麼被抓
    大家好,今天說的是豆瓣電影top26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原片故事:蝙蝠俠出現後,哥譚市的罪犯被一掃而盡,城市恢復了暫時的寧靜。但是以蝙蝠俠一己之力,想要對抗整個黑暗集團還是非常困難。這時候,哥譚市出現了一名正義的檢察官哈維·登特,人送外號「雙面人」。蝙蝠俠看中了登特的正直,決定扶持這個可以不用戴面具就打擊罪犯的檢察官。
  •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是部漫威不敢複製的電影,小丑賦予了他的靈魂
    《黑暗騎士》是諾蘭再次推出的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雖然說是超級英雄電影,但它實際上超越了超級英雄電影的類型。這是漫威尚未複製的東西,電影很黑暗,小丑偷走了整部電影的表演。電影雖然叫做超級英雄電影,但其實你能感覺到它如此貼近現在的社會。蝙蝠俠不會做任何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 小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蝙蝠俠,而是正義《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今天東籬要為大家講的是一部豆瓣評分9.0的科幻動作電影:《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
  • 為什麼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看看這八個幕後故事你就會明白
    提到DC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我們總對那個黑暗癲狂的小丑著迷不已。扮演小丑的好萊塢演員希斯·萊傑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銀幕形象卻深深的烙在我們心裡。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究竟有怎樣的魅力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都如此著迷呢?
  • 《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存在每個人的內心
    導語:《蝙蝠俠:黑暗騎士》影評:小丑存在每個人的內心11年前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不評判電影。小丑和蝙蝠俠的關係在我看來,白天和黑夜,事物正反面,小丑另一面是蝙蝠俠,蝙蝠俠另一面是小丑,小丑自己也說,蝙蝠俠讓他變得更加完整。不同於其他電影,有為反派洗白的傾向,《黑暗騎士》電影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小丑的「惡」,就是純粹的作惡,他做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錢,他不需要任何人理解,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他的嘴裡也沒有一句實話。
  • 《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_網易娛樂
    長大之後的韋恩少爺有了兩個身份,白天是揮金如土的紈絝公子,夜晚便是以暴制暴主持正義的蝙蝠俠。在這一集裡,除了要肅清汙泥般的哥潭治安風氣,瘋狂的「稻草人」及其背後的影武軍團也是蝙蝠俠的威脅。《黑暗騎士》(2008年)
  • 為什麼評價說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是最好看的蝙蝠俠電影?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不同,《蝙蝠俠1之俠影之謎》它講述了蝙蝠俠能力的由來,自己為何選擇成為超級英雄,再到家庭的悲劇和身份自我的尋找認同。第二部《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被捧上神壇,因為這部電影反應的更多了。包括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對於這種打擊犯罪的自我堅持。包括現代都市的警匪的關係,罪犯的本質,超級英雄的越界執法過度,以大量西方政治的哲學思辨。
  • 3個原因總結,為何DC的《小丑》,不需要蝙蝠俠的出現?
    在此之前,DC的許多《蝙蝠俠》電影中,都會有小丑的身影,畢竟這兩個角色一直在漫畫和影視作品中,被描述為一枚硬幣的兩個面。那麼這次的DC為何做出了一個如此大膽的選擇,不讓蝙蝠俠出現在《小丑》的電影當中呢?
  • 《蝙蝠俠:黑暗騎士》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一直是超級英雄電影史的一部分,三部影片從小到大,從對個人的剖析到對社會的一步步揭露,其中,最喜歡的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塑造了經典反派"小丑",也因為"小丑"讓蝙蝠俠的角色變得完美。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我們得主韋恩繼續化身為黑暗騎士。
  •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部好電影,但它之於華納卻不夠好
    如說DC的電影在商業上不如漫威,那麼是沒毛病的。但是在其它領域比不上,那就不見得了。2008年上映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諾蘭指導的,最文藝的超級英雄電影。這部作品顛覆了以往所有的超級英雄電影的套路,這部作品冠上蝙蝠俠的名頭,還不如稱之為小丑外傳。以往的超級英雄對抗反派,都是在觀眾知道最終邪不勝正的結局欣賞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