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多人都沒注意,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開場,率先出場的不是主角蝙蝠俠,而是充滿危險氣息,邪惡味道十足的小丑。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在看新警察故事時,似乎吳彥祖扮演的叛逆惡徒,會讓你在蝙蝠俠中出現的小丑找到共同點。憤世嫉俗,叛逆暗黑。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克裡斯蒂安·貝爾扮演的蝙蝠俠,在一眾超級英雄中顯得格外不同,他居住在犯罪率極高的哥譚市,無止盡的罪案伴隨著無法散去的黑色迷霧,讓人時刻感受著壓抑的氣氛。很多人都因此愛上了這個背負著復仇使命,隨後成為城市衛士的騎士。
但其實讓蝙蝠俠這個人物更為完整的,是劇中的反派人物,小丑這個角色。小丑帶給人的深刻印象有多鮮明?在競爭激烈的大廠牌漫畫人物改編中,小丑佔據一席之地,同命電影即將在今年上映,已經引發萬千期待。
為何小丑這個人物讓人念念不忘?他身上的叛逆、譏諷、玩笑感,是對正義不斷的挑戰。在他斑駁的白粉妝容下,誇張詭異的笑容猶如一個時刻充滿諷刺的面容,質疑著正義人士的一切準則。他的殘忍、仇恨感與他這個人物的成長背景緊密相連,曾經飽受折磨的童年,讓他無法再擁有正常的心理。他的世界,是蝙蝠俠極力奮戰的另一個極端,就是無的黑暗。
蝙蝠俠一向讓人認為,是沉穩的,冷靜的人物,但卻能輕易被小丑逼到崩潰邊緣,他的情緒失控,來自於小丑緊緊捏住他的脆弱點。這個人物的塑造,不只是邪惡和狡猾,而是對人內心的掌控,那種令人恐懼,卻無法擺脫的心理操控感。
如果說蝙蝠俠中的小丑成功原因,扮演這個人物的希斯·萊傑功不可沒,這個曾被稱為「澳洲陽光」的年輕人,卻猶如完全變成了小丑這個人物,玩世不恭,深不可測。他的表演讓這個人物透著無法散去的危險感。也讓這個人物真實可信,猶如一個隨時會點燃的炸彈,不知何時會被炸開。在影片即將結尾的部分,他瘋狂駕駛者警車,肆意瘋狂地穿梭在哥譚市。帶著只屬於他自己的滿足感,也讓人深深感受到蝙蝠俠的挫敗感。在此役中,他失去了自己掛念的女孩,也看著惡徒從他手中逃脫。
不知是否真的投入角色太深,小丑這個人物成為希斯·萊傑的遺作,帶著萬千觀眾的惋惜,他在年僅28歲的年紀結束了生命。留下像《斷背山》、《蝙蝠俠》系列這樣的經典形象。也成為很多人心中詮釋小丑角色的最佳人選。
我是聊影視的艾利,希望你們喜歡今天的內容,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