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大舌頭和吐字不清,家長該怎麼辦?

2021-01-08 東方春光語言康復訓練

實踐中,很多孩子說話大舌頭和吐字不清,家長去當地醫院諮詢,醫院都看不了,家長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辦?

本人認為,孩子有語言障礙,找專業的語言康復機構訓練,這是最好的方法。理由有以下幾點:

1、語言康復訓練,從專業上劃分,屬於特殊教育,不屬於病理性障礙。也就是說,語言康復訓練,一般的醫院根本就不會訓練,最多給孩子多一個檢查,譬如腦核磁等,專業的語言康復訓練醫院根本就不會。目前,只有專業的語言康復機構才會語音訓練。

2、語言康復在中國才剛剛興起,國內專業的語言康復機構非常少,目前只有北京和上海這些大城市有,一般的城市都沒有。這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實際問題和矛盾。

3、語音矯正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技術活,一般家長也學不會,所以我們了不建議家長給孩子自己訓練。

總之,孩子有語音障礙,必須找專業的語言康復機構訓練,目前沒有好的辦法。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口齒不清?排除疾病因素,幾個妙招,助力孩子吐字清晰
    其實一開始家長都沒有太在意,畢竟孩子還在學習的過程中麼,慢慢就好了,然而到了2歲的時候,孩子說話還是含糊不清的,家長一下子就慌了。特別是有同齡寶寶做對比的情況下,孩子的異常太過明顯,讓家長們不得不重視起來。那麼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淅,是生理原因,教育原因,還是我們最不想見到的疾病原因呢?
  • 孩子大舌頭、發音不清楚……家長看看這三條
    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語言方面的各種問題,比如說話囉嗦、沒力氣表達、發音不清楚、大舌頭等等,令家長十分頭疼……別著急,今天老嶽從三方面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語言發育不好!如此,大腦也就無法對正確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並下達指令,繼而產生語言學習困難,比如發音不清,無法理解語意,詞不達意,說話顛三倒四、缺乏作文創作力等等。
  • 「大西幾」和「小腦斧」?寶寶說話這麼「萌」,或是舌系帶出問題
    大部分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舌系帶其實都不長,而且寶寶舌頭也處於緊張狀態,所以新生兒「大舌頭」是正常的,隨著孩子長大,舌系帶是會退到舌根的,這時孩子就不會大舌頭了。但如果孩子長到了五六歲,依然吐字含糊不清,這十有八九就是真正的舌系帶過短,需要就醫檢查了。舌系帶過短也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影響。
  • 孩子發音不標準、吐字不清,該怎麼練習?
    孩子到了牙牙學語的階段,只會喊爸爸媽媽,甚至於孩子兩歲、三歲了,語言發育依然沒什麼進展,有時自言自語,說話不是很清楚,也只會發些簡單的詞,孩子發音不標準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訓練的小方法?發音不準的原因舌頭僵硬,構音器官不靈活,與發音相關的肌肉力量較弱,有些孩子可能伴隨著聽力問題繼而導致發音不標準。口舌訓練可鍛鍊孩子口腔的靈活度,舌的柔軟程度,那麼有哪些口舌訓練可以幫助寶寶提高發音的標準性?
  • 說話聲音很大,對方卻總聽不清?學會這幾招,改變你的吐字問題!
    有沒有人這樣評價過你說出的話:「這人說話口音太重了,哪裡人呢,怎麼聽不懂」「你說話能說清楚點兒麼,剛才你指的是什麼」「我感覺我在很努力的大聲說話,你怎麼還是聽不清,故意的吧」其實像這種情況,我們始終存在一個發音上的誤區,認為只要聲音大點兒,對方就能聽清楚。 其實不然。聲音的音量的大小和能否聽清楚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 孩子「大舌頭」究竟是怎麼回事?
    有一些家長問到我,孩子發不了「L」音,這是怎麼回事呢?購買了一些口肌工具,但又不知道怎麼使用,感覺孩子是「大舌頭」,有很多音發不出來,那麼這個大舌頭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當孩子發音存在問題的時候,尤其是某一些音發不出來,或者說話不連貫的,家長都會認為孩子是「大舌頭」,說話不利索,當然也有這個可能。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舌系帶過短,需要做一下小手術,之後再讓言語治療師訓練一下便可以康復。但很多情況下,孩子並不是因為舌系帶問題,而是因為口部運動問題,那麼家長要怎麼判斷呢?
  • 孩子說話不清是因為舌系帶短?要不要剪一刀?
    孩子說話不清,有的父母就懷疑是舌系帶短的緣故。那麼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又該怎麼處理呢?今天虎媽依舊邀請了我們的老朋友烏蘇,來為大家一一解答。——虎媽烏蘇來源 | 男孩派(洞見旗下帳號)「孩子好像舌系帶短,是不是應該趁早做手術?」
  • 寶寶吐字不清怎麼辦?最好的方法竟然是它
    牙牙學語的小朋友,說話多半有些「口齒不清」「小西幾」「大腦斧」…這些萌萌噠奶音,家長們一般都只覺得可愛,並不會放在心上,但四歲的小朋友樂樂(化名),卻因為口齒不清的毛病,被父母帶去看病了,看似說不清話的「小毛病」已經影響到了他的學習成長,幼兒園老師告訴樂樂的父母,孩子說話經常讓人聽不太懂,而且很多音說錯了,建議可以去醫院看診一下。
  • 孩子上學總被笑話,對於惱人的大舌頭該如何是好?
    有的家庭卻不怎麼開心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著實讓父母擔憂。這不,住在鄭州市二七區的劉女士在前兩天登門造訪了。劉媽媽的困境來自於孩子的語言狀態,據她說兒子開始上幼小銜接了,但說話的狀態始終不讓人滿意。孩子天生的大舌頭有時連她們兩口子都聽不懂,更別說班裡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師了。剛開始上學那會兒,孩子每天還挺開心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媽媽就發現寶貝總是愁眉苦臉的,也對上學產生厭煩的情緒。
  • 孩子認生不敢和人說話,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落落大方」?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希望孩子能夠在人前落落大方、舉止得當,講文明懂禮貌。但很多孩子在見到生人時總是怕生並害羞的躲在一旁不敢說話。這可怎麼辦呢?要想讓孩子變得落落大方,家長又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前段時間,趙女士帶女兒小貝去大學同學家做客。
  • 孩子不說話、口齒不清、發音困難……這些訓練方法家長要掌握
    孩子不說話、貴人語遲;口齒不清、長大就好了;發音困難、再等等就能說了……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千萬不能有這種錯誤的想法兒。在早兒門診,醫生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說話,想盡各種辦法,想在家給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訓練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經常是孩子哇哇哭,大人氣呼呼,很苦惱。對此,順義婦兒醫院兒早康復中心李田醫生建議這部分兒童的家長給孩子看過醫生聽取建議後,來教您一些小辦法、小遊戲,可供家長日常在家給孩子訓練使用。  1.跑步訓練
  • 寶寶已經一歲半了,只會叫媽媽,該怎麼辦呢?
    寶寶已經一歲半了,但說話吐字不清晰,都是依依呀呀的說話,也只會叫媽媽,該怎麼辦呢?一歲半的寶寶會叫媽媽,能聽明白,只是表達不清晰而已。根據你的描述,寶寶智商沒問題,如果沒有其他生理上的缺陷,不用擔心。孩子說話早晚主要跟語言環境有關。
  • 孩子說話口吃、咬字不清?不能信「長大就好了」這種鬼話!
    @小悅悅我家娃三歲五個月,在家就像十萬個為什麼,以前說話很流利的,這段時間發現說話時經常第一個字不發音,是不是口吃了?需不需要專業的訓練?看到其他小孩也沒這種現象啊....@小胡妹孩子兩歲八個月,從剛會說話時就口齒不清,快三周歲了依舊不清楚,爺爺奶奶說長大就會好了,鄰居有時會笑她,她大大咧咧的性格也不在意,親戚說這孩子像是舌根短,帶去醫院查過大夫說沒事,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她說話呢?....孩子講話不清楚?這真的正常嗎?會不會長大後說話也受影響?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 說話容易咬字不清、方言導致的平翹舌音不分該怎麼解決?
    很多人由於平時說話不注意控制口腔唇舌,所以長時間以一種非常隨意的口腔狀態來進行語言表達,這就導致大家容易出現咬字不清,吃字的現象,尤其是很多男生,我們會發現他們說話口腔的動程非常小,聲音像包在嘴裡,非常影響語言的接收程度。
  • 寶寶的舌頭出現這樣的「圖案」,父母千萬別大意
    過年後,老同學相聚,聽說我一直在做育兒工作,一個老同學便像我諮詢,他家的寶寶兩個月了,可不太會吃奶,現在他媽都跟著著急,感覺寶寶使勁了啊,怎麼就是不太出奶呢,看著孩子記得哇哇哭,媳婦也上火,這可怎麼辦呢?孩子不會吃奶?
  • 孩子大舌頭腫麼辦?是舌系帶出現問題還是教育方法有誤?
    一位寶媽在電話裡和我們分享了她的喜悅。在此之前,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的毛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眼看著都快上幼兒園大班了,說話狀態還不如3歲的小弟弟小妹妹,著實讓父母著急。家長起初還以為大舌頭是網上廣泛傳播的舌系帶短導致的,兒科醫生說孩子生理沒問題,帶回家每天糾正就好了。兩口子謹遵醫囑閱遍整個網絡,訓練手法換了又換,近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孩子根本沒有多大變化,依舊如故。
  • 寶寶發不出「L」的音,是舌頭有問題,用這5招讓寶寶說話變清晰
    口齒不清的小寶寶前兩天,我吃過晚飯之後在寶媽群裡和大家聊天,娟娟在群裡說,她家的寶寶現在一歲半了,雖然會說話,但是說的特別不清楚,尤其是帶有「L」的音,怎麼教都不行,寶寶就是發不準這個音。娟娟每天都要上班,婆婆在家裡照顧寶寶,看到寶寶發音不準,婆婆覺得很有趣,而且還經常學寶寶說話。
  • 寶寶說話晚、咬字不清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哪個是重點?
    首先要明確,孩子說話遲、咬字不清、口吃都是語言障礙,這些語言障礙現象在幼兒語言發育初期,非常多見,有的只表現出一種,有的伴生2種或多種,那麼這些不同的語言障礙現象有什麼關係呢?語言遲緩與咬字不清會同時出現嗎?
  • 家長急了:孩子拼音發音不標準,該怎麼辦?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簡單做了測試後,所有已學聲母和複韻母,男孩能流利地認讀,但是發音幾乎都是錯的。這學期已經過了大半,家長才發現孩子的拼音學習存在很大的問題嗎?接下來的了解讓我震驚,一年級的語文學習,拼音的重要性,這位家長根本沒有重視。遇到孩子拼音發音不標準,該怎麼辦呢?
  • 兩歲寶寶不說話,家長很著急,原因就在家長身上
    對待歡歡,奶奶是有求必應,有時候孩子不用說,奶奶就明白他的意思,立刻就會滿足孩子的要求。  因為奶奶太能說,讓歡歡失去了練習說話的機會。缺乏說話的練習,所以歡歡的語言能力也相對較弱,兩歲多的他只能說一些簡單的詞語,而且發音不夠準確。  在孩子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為他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尤其是家長對孩子要多說多交流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