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導稱,西安醫學院未進行無害化處理,就將實驗用後的狗隨意丟棄在樓頂,任其自生自滅。照片中,剛剛做完手術的實驗用狗或嘴巴捆綁紗布,或包裹無菌布,有氣無力躺在地上。12月6日晚,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緊急回應稱,在實驗後對動物屍體處理確有不合適行為,現已要求相關人員妥善處理。
因醫學目的用動物做實驗,這大家能理解。但該醫學院對實驗動物的處理,明顯違反動物實驗操作流程規範。把做過實驗的狗丟在平時畜養實驗用狗的樓頂,這一來很可能汙染環境,帶來安全隱患;再者樓頂仍拴著幾隻健康的狗,二者未有效隔離,也可能造成疾病感染。這應當是對動物進行實驗的必要規範和常識。
更重要的是,該醫學院在用狗做實驗的過程中,並沒有盡到善待實驗動物的職責。把做過實驗的狗隨意遺棄,而沒有妥善處理,這是其一;任其痛苦掙扎而未採取包括安樂死在內的措施,這是其二。
在動物實驗方面,有一個著名的「3R」原則,即倡導減少、替代和優化。其中的優化原則,即指用動物做實驗時,為動物創造一個好的實驗環境,減少給動物造成的疼痛和不安。2006年,這一原則被明文寫入科學技術部出臺的《關於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這部指導意見,從實驗動物飼養到應用、運輸過程,都作出細緻要求。作為醫學研究機構,不會不知道這些要求。
這起實驗動物遺棄事件,反映出國內推行動物福利的尷尬現狀。但這或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也許遠比人們目前所看到的更糟。動物福利主義涵蓋的對象不止於實驗動物,其理念內涵也不僅限於「3R」原則。但從有關機構對待實驗動物的態度,可窺探一個社會的動物保護整體水平。人類「不得已」拿動物做實驗,說到底是為了增加人類福祉。換言之,實驗動物是被迫「犧牲」自己,以提高人類的安全和健康水平。對待作出「犧牲」的實驗動物尚且如此冷漠,其他的豈不是更加談不上了?
時至今日,動物福利已經不是一個超前理念,也不是不切實際的目標。隨著環境保護主義和動物保護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關注動物享有的權利,提高動物的福利,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變得緊要而迫切。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國際組織對何為動物福利有著明晰標準。到目前為止,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制定了動物福利相關法案。反觀國內,雖然有像上面提到的相關指導性意見,但在更高層次的動物福利立法方面仍存在缺位。立法滯後於現實,並不利於加快動物福利主義在國內落地。
不言而喻,從事動物實驗的都是專業性機構,研究人員對動物福利主義應有更深認識。從善待實驗動物做起,或是國內推廣動物福利理念,提高動物福利水平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