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居民眾籌絕育金 巧解流浪貓難題
除了給流浪貓做絕育,小區裡還設置了寵物環保箱,供養寵者取用環保袋。
在滬上許多小區,流浪貓狗都是一項棘手的治理難題。尤其是流浪貓繁殖迅速,隨之帶來一系列擾民問題。最近在長寧區周家橋社區中山公寓,陸續有16隻流浪貓經過絕育手術和疫苗注射,健康地回到了小區。而這筆費用全都來自小區寵物自管小組發動居民眾籌所籌集的公益善款,同時,周圍的八家共建單位聞訊也紛紛參與。
「自治」+「共治」
絕育經費靠眾籌
中山公寓居委會書記陳長春介紹,近年來小區流浪貓數量逐年遞增,有的業主出於善意經常餵食,有的業主則因半夜貓叫而深受困擾。居民的好意助長了貓咪的數量增長,同時也帶來了環境衛生等問題。
今年年初,周家橋街道提出了創建「最文明養寵社區」的倡議。流浪貓繁殖過快,要從源頭上根治,只有進行絕育。那麼經費從何而來?中山公寓居委會動起了腦筋,發揮小區編織組的特長,在今年端午節時開展了一次香囊義賣,周圍的共建單位得知後紛紛前來認購,現場還有居民主動購買。以「自治」結合「共治」,行動共籌得了八千多元善款。經過與藍絲帶寵物志願服務中心的對接,中山公寓目前已有5個批次共16隻貓完成了絕育手術,並進行了病菌檢查,健康活潑地回到了小區裡。絕育後的貓左耳朵上會被減去一個角,以作識別,其中一隻流浪貓還被業主領養回家。
藍絲帶寵物志願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周磊表示接下來還要繼續完成剩餘流浪貓的絕育,之後也將長期跟蹤了解情況。「如有外來流浪貓進入,也要做絕育。」
餵流浪貓只用貓糧
愛心爺叔講究衛生
在中山公寓,有一位小有名氣的「貓爺爺」林錦泉,今年已經八十高齡。但由於愛貓,入住小區十多年來他堅持每天早中晚三頓餵食流浪貓。「貓糧投放在固定的餵食盒裡,避免破壞環境。」林錦泉稱他從不拿剩菜剩飯餵食流浪貓,那樣既不衛生也不健康。「一個月要30斤貓糧,大概要花300多塊。」多年來林錦泉在流浪貓身上至少花掉了好幾萬。
小區倡議開展流浪貓絕育,林錦泉非常支持,還身體力行地協助寵物志願服務中心排摸數量。「貓爺爺」的合理餵食得到了很多居民的認可,有的業主沒有時間,就把錢或是貓糧給到「貓爺爺」。
從建人群到建狗群
互相監督文明養寵
對於流浪貓的投訴少了,中山公寓對家養寵物的自治管理也緊接著跟上。小區的寵物自治管理小組成立兩年多,組員約有20餘人,平時定期分享養寵經驗。他們看到小區絕育行動開展順利,環境衛生問題也都杜絕了,保護家園環境的動力更足了,出門遛狗都會牽好狗繩、帶好馬夾袋。小區裡配備了兩個寵物環保箱,方便居民處理寵物糞便。
自管小組的負責人楊興惠阿姨養狗已經13年。最近她正發動組員重新排摸小區裡的寵物信息。「我們把目光從人轉到狗上,從建人群到建狗群。」楊興惠說,小組計劃以狗為單位,建立狗狗檔案,進入微信群的主人都以狗狗的姓名來備註,如此覆蓋面廣了,養寵業主的參與感和自律性也強了。「養寵信息公開透明,大家互相監督。」楊興惠說,業主對於建狗群的想法都表示支持。
陳長春透露,未來狗狗群建立後,會藉助藍絲帶寵物志願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的專業力量來定期策劃養寵活動,也會舉辦科普講座,指導業主如何安全衛生地養寵,讓養寵者在這個大家庭裡找到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