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溢花城
引進第三方進行流浪貓TNR項目
居委會、街道基金會、愛心志願者、居民共同努力
香溢花城是一個新型的高檔小區,激增的流浪貓也對社區衛生環境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香溢居委會針對流浪貓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也多次進行協商和調解,但是收效甚微。正苦於無法可解時,愛心志願者何倩出現了。她是香溢花城的居民,有多年救助流浪貓的經歷,她來到香溢居委會,找到居委書記,分享了很多親身經歷和針對此問題的解決辦法。經過與何老師的多次溝通,香溢居委會最終選擇開展香溢流浪貓TNR項目,即為流浪貓絕育,從根本上解決了愛貓居民與其他居民間的矛盾,從而促進香溢花城小區的和諧與穩定,讓人們可以與社區裡流浪的貓咪一起共享小區環境,達到雙贏的目的。
居委幹部找到社區基金會為流浪貓申請絕育經費,這在宜川街道是頭一遭。基金會內部進行多次討論,在與志願者何老師溝通後,最終批准了香溢流浪貓TNR項目的申報。
項目申報通過後,何老師聯繫了抓貓志願者,根據流浪貓的活動習性,約定好夜裡八點到凌晨兩點分三次在小區實施抓貓行動,小區內的愛貓人士也紛紛加入。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小區流浪貓基本都分批捕獲到,等待進行絕育手術。
隨著項目的推進,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基金會申請的資金並不夠一次完成如此多貓咪的手術,苦惱的何老師把這個難處在寵物群裡告訴了大家。
「沒關係,何老師您別擔心,大家一起來想辦法。」居民們紛紛安慰何老師,居民沈美妞當即就在微信上轉帳了500元。「沒什麼解決不了的困難,為流浪貓的生存出力,為小區的環境出力,我們都願意的。」很快,一筆一筆捐款雪片般一湧而至,短短的幾天時間,何老師就收到了幾千元的流浪貓絕育捐助資金。
經過幾個月時間,流浪貓數量得到穩定控制,反對流浪貓的居民也爭議聲漸小,在居委會、街道基金會、愛心志願者、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溢花城的TNR項目終於順利完成。
宜川二村
給流浪貓找「新家」
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駕馬車」齊心協力
宜川二村的洛川公寓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二幢高層教師公寓,與洛川學校僅有一牆相隔,近年來在與洛川學校的柵欄周圍聚集了較多的流浪貓,不少愛貓人士買來了貓糧和貓舍,給這些流浪貓安了一個臨時的「家」。然而流浪貓叫聲擾民、排洩物未及時清理等問題開始凸顯。由於貓舍大小不一,環境衛生差,在今年上半年「雙創」活動檢查中也被列為整治項目。
小區黨組織、居委會在此難題面前不推諉,而是加強引導,運用居民自治共同議事的辦法,利用宜川二村「老娘舅」的品牌,召集寵物愛好者、居民代表、樓組長召開居民議事會,大家談想法、擺觀點。曹女士等愛貓人士認為要善待這些流浪貓,不能驅趕了事,建議物業搭建統一的貓舍。社區黨組織在聽取居民的建議後,召集了業委會、物業部門的負責人召開專題協商會。小區物業同意在垃圾箱附近搭建貓舍,可由於選址鄰近小區非機動車車棚,距離3號樓大門不足50米,遭到了3號樓居民強烈反對;其次是資金的來源也沒有解決,第一次協商會無功而返。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沒有放棄,又組織居民代表、業委會、物業、3號樓樓組長龔老師及愛貓人士等到現場共同查看,聽取居民對流浪貓擾民問題的看法,大家都希望能儘早解決這一擾民難題。經過多次協商,大家終於尋找到了共同點,在不影響小區整體衛生環境下,在配電房北側與洛川學校圍牆間隔之間,由物業出資搭建貓舍,這一位置在小區最遠的角落既不影響小區美觀,也避開了居民的出行,方案得到居民的廣泛認可。
流浪貓有了舒適安全的「新家」,原來影響小區衛生環境的髒、亂、差現象也得到根治,由寵物愛好者們輪流值日,負責貓舍的清潔衛生工作。這些善良之舉和合理的方案,使原先對社區工作有牴觸情緒的居民有了較大的轉變,主動要求出來為社區文明建設做點事,曹女士還主動協助居委會承擔了居民樓組工作。這一方案的成功實施,還帶動了兩幢大樓的其他寵物愛好者,他們相互監督,主動打掃貓籠,共同維護小區文明環境。
王小莊 趙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