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成「毒蛇」,胎中發育,淺談為了生存動物們都做了啥

2020-10-15 老夫聊寵

眾所周知在自然界中危機四伏,因此動物們幼年時期的死亡率要比其在一生中的其他任何時間都要高,為了保證香火不斷,就得確保後代們的數量或者質量。

畢竟幼崽還未發育成熟,各項身體機能都比較脆弱,眾多天敵又在一旁虎視眈眈,想要延續自家的香火著實困難。

為了應對這個危機,動物們普遍會作出兩種策略:

對於哺乳動物這種壽命相對長的動物,會選擇少生優育,儘量繁殖出身體素質強的幼體;

而大多數壽命較短的生物,就會選擇一次性繁育數目龐大的後代,儘管死亡率高,但總會有部分可以撐到下一個生命階段。

而在這之中,不少動物還發明了"神奇"的生存技能,比如能化繭成蝶的毛毛蟲。

"蟲假蛇威"毛毛蟲

眾所周知,毛毛蟲是蝴蝶或飛蛾的幼年形態, 雖然它們沒有進化出複雜高級的身體構造,但是它們很能吃,通過進食能夠讓它們輕易地將許多能量轉化為自己的個頭,然後在蟲蛹時期進行重組,進化為成蟲。

但大部分毛蟲長出來的身體並不調,行動緩慢,還富含大量的蛋白質,這點可真是深受其天敵們的喜愛。

因此為了活下去,它決定採取狐假虎威的方式威懾掠食者保護自己,或者通常攝取植物毒素保存在體內企圖毒死對方,

還有部分的毛蟲會利用色素在身體上形成嚇人的圖案用來嚇跑天敵。

吐信子來保護自己的銀月豹鳳蝶幼蟲

生活在長江流域的銀月豹鳳蝶幼蟲,它可以模仿蛇類,不僅如此,當它受到掠食者的攻擊時,它還能夠吐出分叉的假舌頭模仿蛇吐信子


仿蛇天蛾幼蟲鼓起尾巴以此模仿蛇的頭部

再例如仿蛇天蛾幼蟲,也叫赫摩裡奧普雷斯毛毛蟲,它們生活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大地上,在夾竹桃科藤蔓的葉子上,可以看見它們鼓起自己的尾部擺動的樣子,或是模仿一條毒蛇的頭來嚇唬想要捕食它們的天敵。

除此之外,還有昆蟲幼蟲時期會將自己與所居住的環境植物融合在一起,比如尺蛾的幼蟲,它大多生活在花卉或者花瓣上,它可以將自己改頭換面地裝飾成花瓣的模樣,偽裝成花朵。

「胎中發育」的昆蟲

除了通過偽裝保命,還有選擇強化自身的選手,比如螞蚱和蟑螂,直接在蟲卵中完成了自身的鍛造,雖然沒能達到成蟲那樣成熟的身體器官,但身體結構是完整的,能夠獨立完成捕食或者其它一些運動。

在水下捕食的蜻蜓若蟲

甚至是蜻蜓的若蟲,就算若蟲時期它們依然生活在水中,但是也會和成蟲一樣有著類似的外形與捕食能力。

將自己幼蟲時期的發育階段鎖定在若蟲時期,還擁有不一般的進化蛻變能力,能夠多次脫殼蛻皮來完善自己的外形,使自己的外殼更加堅硬,同時長出生殖器官或者翅膀.

在這類動物中尤其強悍的當屬螳螂了。

螳螂作為昆蟲界十分具有捕食能力的掠食者,它們的若蟲就與成蟲一樣具有強悍的捕食能力

當幼蟲從保護著上百個蟲卵的卵鞘中爬出,它們就可以對小體型的獵物進行捕食。如果一些若蟲沒有發育的特別快,無法長到成蟲的一部分大小,那麼它們還會進行五六次的蛻皮。

這一進化之路顯得有些漫長並且艱難,因此兇悍的螳螂若蟲會用它們強而有力的鉤爪吞噬一切它們能夠吃到的東西。為了提高自己捕食的效率與精準度,螳螂若蟲會花心思了解自己的體型能夠打敗的對手。

剛剛孵化出來的螳螂若蟲,拉著絲線,等著外骨骼變得更加堅硬

當螳螂受驚嚇時,它們便會主動發起攻擊,用它們鋒利的爪子橫掃面前的一切,雖然看起來有些慌亂,但是極具殺傷力,不小心就會被造成致命一擊。

除此之外,為了威脅到敵人,螳螂若蟲還會努力伸大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看起來氣勢十足,但是這種虛張聲勢的防禦策略在螳螂種族內部就顯得沒那麼有效了。因此,很多未成年的年輕螳螂會儘可能的在發育初期就四處分開,自己尋找合適的庇護所,以免碰到同類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加速自己的成長進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戰鬥時成為"捕食者"而不是"獵物"。

結語

大部分的昆蟲幼蟲都會努力撐過自己較為弱小的發育初期,一旦它們堅持下來,那麼就會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堅固棲息處,進行下一次蛻皮或者進化到下一個更有利的蟲齡階段。但是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幼蟲沒來得及走到這一步,就夭折了。

事實就是如此,對於剛出生"手無縛雞之力"的昆蟲幼蟲而言,除了祖傳本領外還要具備足夠的運氣,才能讓自己僥倖活下去。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動物偽裝
    在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指物種之間及生物內部之間相互競爭,物種與自然之間的抗爭,能適應自然者被選擇存留下來的一種自然法則。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許多動物為了生存進化出了許多奇特的技能。動物的偽裝技術就是一種很好的自我保護方式,動物界有很多的偽裝大師,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利用偽裝來隱藏自己是它們的生存手段之一。
  • 毒蛇尾巴偽裝成「蜘蛛」,令無數小鳥上當喪命,小鳥:太難了!
    大自然是個很神奇的世界,各種動物弱肉強食。在生存壓力下,它們也演化出了各種各樣的生存方式和裝備。如食草動物防禦屬性增加,那食肉動物的武器屬性也在相應增加,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間猶如一場軍備競賽。
  • 用眼神嚇人退敵的蝴蝶,小時擬態毒蛇,成蝶卻擬態毒蛇天敵貓頭鷹
    在大自然中,鷹類從空中飛撲而下的捕殺,是很多小型動物難於躲避的,所以鷹的眼睛是非常銳利具有殺氣的,而在蝴蝶種類中,就有一種貓頭鷹蝶,在翅膀上的圖案就像一對貓頭鷹的眼睛,非常有殺氣,通過擬態貓頭鷹的眼睛嚇退獵食者,這是貓頭鷹蝶一種防禦方式。
  • 令人難以置信的動物偽裝術,為了生存,太神奇了
    自然界有很多讓人拍案稱奇的小動物,它們能夠擬態、能夠偽裝、能夠假死,它們能想盡一切辦法生存。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登峰造極的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特徵,以混淆另一方的認知!)大師,想必能讓你驚聲尖叫。
  • 令人難以置信的動物偽裝術,為了生存,太神奇了!
    自然界有很多讓人拍案稱奇的小動物,它們能夠擬態、能夠偽裝、能夠假死,它們能想盡一切辦法生存。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登峰造極的擬態(指的是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特徵,以混淆另一方的認知!)大師,想必能讓你驚聲尖叫。
  • 自然界中這些善於偽裝的動物,你能一眼發現它們嗎
    偽裝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依靠它生存,有的為了躲避天敵,有的為了捕捉獵物。據《觸摸地球新聞網》9月22日報導,圖中是一條沙漠中的毒蛇,它將自己的整個身子都埋在沙子中,只露出頭,偽裝在沙子裡,一旦獵物出現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把對方捕捉到。
  • 動物生存智慧:偽裝高手來襲,用保護色躲避天敵求得生存
    蛾子們一般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天敵,尤其是鳥類和蝙蝠,它們為了生存而到處追捕蛾子們。然而,在進化過程中蛾子們發展了一種值得稱道、出奇制勝的防禦術,以保障種族的延續。同時,由於蛾蝶類昆蟲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蛾蝶的生存策略也不同。
  • 動物偽裝大師林鴟鳥,一出生就偽裝成「樹」,一裝就是一輩子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適用於世間萬物。只不過人類有著高度文明,所以只要個人肯努力,那麼也會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但是動物就不一樣了,它們要遵循叢林法則,避免被其他動物吃掉,以及想辦法進食。有一些動物本身沒有太大的攻擊性,再加上為了躲避自己的天敵,在進化的時候慢慢衍生出一身善於偽裝的本領。
  • 動物界的偽裝大師,前兩個只是基礎版,最後一個是偽裝界最強動物
    在這個狩獵場上沒有絕對的王者,稍不注意就會丟失性命,動物們為了在這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中存活下來,它們用環境偽裝自己,改變自己身上的條紋和顏色與環境融為一體,或為了狩獵或為了保命,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動物界的偽裝大師是如何用它們的偽裝技能騙過天敵的眼睛,而狩獵者又是如何利用環境偽裝自己一步一步靠近獵物的。
  • 茫茫大海中的大連蛇島,怎麼會有那麼多毒蛇,它們都是從哪來的?
    但吃瓜群眾好奇的是,這座孤懸渤海的島嶼,面積只有1.2平方千米的小島,為什麼會成為毒蛇的天堂,它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捕獵的又是什麼動物?大連蛇島上的毒蛇蛇島距離大陸說遠不遠,只有10千米,但遭遇惡劣天氣時也難以靠近,因為蛇島四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東南角一篇鵝卵石海灘可以登島,蛇島上植被茂密,洞穴眾多,確實比較適合蛇類生存。
  • 被逼出來的「飛行能力」,為了生存,毒蛇都能上天了
    說到生存,這絕對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每個生命每時每刻都為了生存而拼命努力,在生存的壓力下,不少動物突破了自己的極限,進化出一些神奇的能力。比如上岸也能呼吸的肺魚,吃葷改吃素的熊貓等等。蛇類中的小可憐金花蛇家族中一共有五位成員,分別是金花蛇、天堂金花蛇、孿斑金花蛇、摩鹿加金花蛇和印度金花蛇。雖說家族成員不多,但個個都是身懷絕技——具備「飛翔」能力。其中以天堂金花蛇的飛行能力最突出。
  • 孕吐反應導致孕媽變瘦,別沾沾自喜,其實和胎寶寶發育有關
    即使這樣,準媽媽們為了肚子裡寶寶的健康發育,哪怕吐的昏天黑地也都咬著牙挺了過來。 雖然最後自己變得瘦弱不堪,但只要一想到肚子裡的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媽媽們都豁出去了!
  • 動物界的「偽裝者」,從出生就偽裝成「樹樁」,直到死亡
    導語:動物界的「偽裝者」,從出生就偽裝成「樹樁」,直到死亡相信前些年由靳東、胡歌、王凱領銜主演的熱播劇《偽裝者》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主演們的英俊帥氣更是俘獲了很多小姐姐美得芳心。在哪個國家危亡的特殊時期,為了民族大義同時為了更好的潛伏偽裝者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在遇到危險時偽裝是人類乃至動物的本能反應,甚至是天生的,同樣動物界也有「偽裝者」,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這個動物界的「偽裝者」,生下來就偽裝成樹,直到死亡。
  • 蛇的死亡率其實很高,為了活下去它們都學會了哪些生存高招?
    只要你看不到我 既然害怕敵人,不如直接不讓其發現,這種一拍腦瓜的想法也被自然界中很多動物所使用,當然也包括許多蛇類,尤其是多種伏擊型獵手。搞一身偽裝,找個地方安穩一趴,瞞過敵人又騙過獵物,豈不美哉?(圖1與圖2) 當然,防範這類自帶偽裝的蛇類時,「打草驚蛇」依然是非常實用的辦法,只需驚動它們就能提前發現,做好準備。
  • 非洲熱帶雨林中的兩位「偽裝大師」,詮釋了「擬態」的終極奧義
    自然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生存法則,其中「偽裝」成為了許多動物選擇的生存技巧。比如變色龍會根據環境的變化變換自己的皮膚顏色來達到躲避天敵的目的。不僅如此,還有許多生物為了更好的生存擁有更加「高級的偽裝方式」。下面,我們就來說兩種生活在非洲熱帶雨林中的「偽裝大師」。
  • 動物的「保護色」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那為什麼沒有綠色的兔子?
    要想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除了有強悍的實力外,「偽裝」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動物的「偽裝」手段中,比較高級的被稱為「擬態」,擬態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貝氏擬態和繆勒擬態。簡單地說,擬態就是一個物種模擬環境或者是其他動物所具有的形態,從而得到好處。
  • 奇特:海洋生物的偽裝生存技能
    多米尼加,一條星斑川鰈陷在沙子中,幾乎隱形。澳大利亞一處淺灘,一條章魚試圖偽裝成沙地的顏色。為了生存,所有的生物都各顯神通。其中偽裝就是海洋生物們非常擅長的一種策略。它們的技巧堪稱精湛,如果不是專業研究人員,你幾乎不可能識破它們的偽裝。來自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的海洋生物學家兼攝影師布蘭頓·科勒(Brandon Cole)抓拍了這樣一組珍貴的水下照片,向我們展示了這些小生物們五花八門的偽裝策略。
  • 擁有完美防禦機制的毒蛇,也有弱小的時候,蛇鷲的獵殺都逃不過
    毒蛇在被捕捉的時候無法咬到這些猛禽,因而也常常成為它們的美餐。為了不被這些捕食者吃掉,蛇類必須擁有一套生存策略來保護自己。那麼,它們又該如何進行偽裝呢?對於蛇來說,防止被發現是相當有效的防禦手段,很多蛇都是自然界的偽裝高手,由於它們特殊的身體結構可以蜷曲或伸展,因此可以躲在地洞或者灌木下避免為其他動物發現。
  • 自然界中的三種「隱形」動物,高超的偽裝術,讓你毛骨悚然
    碌碌本期介紹:在這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每種動物都有其獨特的生存之道,除了厚實的體型和尖牙利爪,許多動物還演化出多種不可思議的偽裝大法。今天碌碌給大家帶來了動物界裡的驚奇偽裝術!在這之前,記得關注我們的頻道,可以讓你在第一時間獲取我們的最新文章!
  • 自然傳奇 叢林法則:動物們的生存策略
    在叢林中,遵守生存法則和本能行為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屬性。這種本能使獵物遠離捕食者,得以持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