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號的信號僅有原來的60萬億分之一,還能夠與地球聯繫嗎?

2020-12-04 探索宇宙說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的那一刻,我們看到了一個浩瀚廣闊的宇宙。那時候,人類被宇宙的神秘浩瀚而感到震撼和害怕,同時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和探奇本能,讓我們認知到宇宙是一個巨大的寶庫,也是人類文明未來奮鬥和不斷成長的基礎。

如果我們能夠揭開宇宙的一個個奧秘,那麼人類文明的等級將會不斷提升,最後成長為宇宙的霸主。所以,人類剛剛走出地球就開始了對太空的探索,最早登陸的星球是月球,完成對月球的登陸之後,又開始了對金星和火星的探測。

事實上,當人類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有一個堅定不變的目標出現了,那就是探索地外文明。如此浩瀚神秘的宇宙之中,不大可能只有地球一顆生命星球,也不大可能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在宇宙的各個角落,大概率存在著其它的智慧文明。

想要探索地外文明,我們就需要一個強大的探測器,能夠一直前進直到走出太陽系。在科學家看來,太陽系內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非常小,想要探索地外文明,我們只有去太陽系外去探索,只有走出太陽系,才有可能接觸發現外星文明。

於是在1977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都是星際探測器,目前就是飛出太陽系尋找外星文明。其中旅行者一號的速度最快,飛得最遠,目前它距地球約219億公裡,如果長的距離是在43年的時間完成的。

在旅行者一號不斷前進的過程,它還先後對木星和土星進行了「拜訪」,然後才改變軌道,直接向太陽系邊緣進發。作為一個星際探測器,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供應以及強大的通訊能力才行,尤其是通訊更要強大一些,否則等旅行者一號飛得太遠了,就無法跟我們取得聯繫。

旅行者一號既然是一個星際探測器,那麼它上面的科技含量自然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是集合了當時地球上最先進的太空科技。據了解,設計人員在旅行者一號的背部安裝了一個口徑達到3.7米的「大鍋」,它就像以前每家每戶為了收看衛星電視而需要的那個裝置,它就是負責地面的無線電信號的接收和發送。除了要有信號收發器之外,旅行者一號還需要一個精準的裝置來定位地球,而高精度的陀螺儀就是這樣一種裝置。

後來研發人員考慮到隨著旅行者一號的飛行距離越來越遠,它發射回來的信號很可能會越來越弱,因此NASA當時在地球上三個地方同時部署了深空網絡,該網絡的作用就是保證地面的天線能夠與旅行者一號保持通訊。

正是多方面先進科技的參與,讓旅行者一號有了一個非常強大的通訊功能,在它離開土星之前,仍然與地球保持著良好的通訊。可是由於人類的科技實力畢竟有限,太空通訊技術還比較落後,所以隨著旅行者一號遠離土星,離地球越來越遠之後,信號強度也在不斷減弱。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官方數據顯示,如今地球上能夠接收到旅行者一號發射回來的信號已經非常微弱了,僅為一開始信號強度的60萬億分之一。這樣微弱的信號基本已經告訴我們,地球已經很難操控旅行者一號,接收到它的數據。即使旅行者一號有信號向地球傳來,我們最多也只能接收到一些微小的片斷。

而且旅行者一號上面的能源也快要完了,後面它只能依靠慣性繼續向著茫茫深空前進,期望著有一天能夠飛出太陽系,進入系外星際空間。如果太陽系外正好有外星飛船航行,發現了旅行者一號,然後將其捕捉,那個時候外星文明就會知道地球和人類的存在。

因為旅行者一號相當於一個文明使者,它的合作就是探尋外星文明,上面攜帶著一張特製的金色碟片,記載了地球人類的各種文明信息,還記載著地球的坐標,只要外星文明得到這張碟片,就會通過上面記載的信息找到地球的坐標。

不過,外星文明知道了地球的坐標之後,是否會來到地球和人類接觸,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人類現在還是獨立發展的文明,根本不了解宇宙文明的信息。有可能在人類眼裡,外星文明是神秘而神奇的,可是對於一個星際文明來說,他們有可能已經接觸過大量的各種宇宙文明。

而地球文明在外星文明的眼裡,可能根本不算什麼,所以外星文明即使知道了地球和人類的存在,也未必會主動來到地球造訪。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更可怕的情況,那就是如霍金所預言的那樣,外星文明有可能會來侵略地球。

霍金曾經多次警示人類不要試圖跟外星文明聯繫,因為外星文明未必就是善良愛好和平的,一旦地球和人類的存在被惡意的外星文明發現,那地球和人類有可能會陷入巨大的災難。所以,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的正確方式,應該是等到我們成為了星際文明,然後主動走出太陽系去其它星系探索尋找。

當然,旅行者一號在未來被外星文明捕獲的可能性非常微小,要知道太陽系的範圍可比過去科學家估計得要大得多,過去人們認為柯伊伯帶是太陽系的邊緣地帶,只要穿越過去就進入了系外星際空間。可是後來科學家通過新的觀測發現,太陽系的範圍要算上奧爾特雲。

如果算上奧爾特星雲,太陽系的直徑可以達到2光年,以旅行者一號目前的速度,它要穿越奧爾特星雲走出太陽系,可能至少還需要一萬年的時間。而人類經過一萬年時間的科技發展,有可能早已成為了星際文明,那個時候旅行者一號大概率會被人類追上回收,避免洩露地球信息的風險。

不管旅行者一號未來的命運如何,它是人類目前唯一的星際探測器,意義是非凡的。這是人類文明探索星空的重要標誌,或許在未來,我們還可以在太空博物館內看到旅行者一號這樣的老古董。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旅行者一號的信號僅剩63萬億億分之一,未來還能與地球聯繫嗎?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NASA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旅行者一號先後對木星和土星進行「拜訪」後就改變了軌跡,直接向太陽系的邊緣進發。如今已經過去42年了,旅行者一號在太空中已經經歷了219億公裡的飛行,但它仍然受到地球上人類的控制。很多人想知道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去這麼遠了,它是怎麼和地球保持聯繫的。
  • 211億公裡外的旅行者一號,為什麼還能跟我們保持通信聯繫?
    旅行者一號上面有一個高增益拋物面天線,它的直徑為3.7米,類似於我們現今天的鍋型電視信號接收器。它主要是用來接收和發送信號。在太空中,是沒有手機類的信號存在的,你不可能去太空建發射塔吧?所有的數據都需要通過電磁波進行發送。旅行者一號將收集的的電磁波進行壓縮編碼,最後通過調製解調發送給地球。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已經飛了40多年「旅行者一號」,為何我們還能接受到它的信號呢?
    目前,人類發射的最遠的飛機是美國40多年前發射的旅行者一號。但為什麼我們現在還能接受這個信號呢?在這一時期,它為人類探索太空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與地球保持長距離的聯繫,它在設計之初就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設置高增益天線可以幫助飛機長期穩定地採集信號。
  • 旅行者一號飛至距離地球216億公裡,究竟依靠什麼動力持續飛行?
    人們想要進一步與宇宙有些密切的接觸,於是在1977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旅行者一號」,目的就是為了探索更遠的宇宙。當這一架飛行器成功進入宇宙後,就開始了漫長的旅行。直至今日已經在太空漂泊了43年之久。並且,旅行者一號還在不斷地向前行駛,絲毫沒有要回頭的念想。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未來還能和地球保持聯繫嗎?
    旅行者一號是NASA在1977年9月發射的星際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終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按照旅行者一號當前的速度和飛行方向,第一個目的地可能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 飛行43年的旅行者一號,到了什麼位置?科學家的解釋令人驚嘆
    截止到目前為止,最先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並以超過6萬公裡的時速全面逼近太陽系邊緣。眾所周知,太陽系相對於更為浩瀚的銀河系來說,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科學家將奧爾特星雲邊界延伸了10萬AU,每一個AU都代表了固定的裡程。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了40多年,還要飛多久才能飛出太陽引力範圍?
    旅行者一號如何發射信息在旅行者一號上面有一個高增益拋物面天線,直徑3.7米,用來接收和發射信息,是通過電磁波進行發射,旅行者一號只有在正對地球的時候才嗯那個發射和接收信息,在旅行者一號上有非常精準的陀螺儀,能夠使天線對準地球。
  • 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眾所周知,旅行者一號是目前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自1977年9月5日在佛羅裡達發射升空以來,通過行星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已經飛行了長達220億千米,成為了第一個穿越日球層,進入星際介質的飛行器。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 旅行者一號發射40周年,上面的金色唱片帶給人類希望還是災難?
    1972年3月2日及1973年4月6日,美國首批深空探測器"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探測器先後升空,各攜帶了一塊完全一樣的鍍金鋁板,刻錄了有關氫原子、太陽系和地球位置、探測器輪廓和男女畫像等想要讓地外文明(外星人)了解的信息。圖片:「先驅者10號」於2003年1月23日在距離地球122.3億公裡處與地球失去聯繫。
  • 旅行者一號或帶來外星人,現在可以把它追回來嗎?
    人類航天探測不到七十載,但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遠的足跡已經印在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上,最遠的探測器已經飛到了220億公裡之外穿過太陽風進入星際空間,當然旅行者一號目前還是在太陽系內飛行,把奧爾特雲看成是邊界,那麼太陽系的直徑在2-3光年,旅行者一號按照目前的速度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
  • 失去聯繫之前,旅行者一號與人類通訊的最遠距離是多少?
    1977年,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目的是去探索外太陽系的秘密。這枚旅行者號探測器成為人類航天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探測器。41年後,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190億公裡,最高速度達到61000公裡/小時。雖然旅行者1號是至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但是我們仍然能和它進行例行通信。
  • 太空探測器距離地球幾十億公裡,如此遙遠的距離,人類如何遙控?
    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那麼遙遠,地面向旅行者1號發送一次信息就需要經歷將近21個小時的時間才可以被旅行者1號接收到,而旅行者1號回復這則信息傳回來的數據也得需要這麼久的時間才可以到達地面,一來一回就是將近42個小時,而且信號還是以光速傳播的呢,可想而知有多麼遠了。既然如此遙遠,那麼地面究竟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絡的呢?
  • 旅行者一號已經出發了40多年了,究竟給地球帶回了哪些消息?
    與此同時,美國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了宇宙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成功賣出了宇宙探索的一大步。那麼現在,旅行者一號究竟飛到哪裡了?又給人類帶回了哪些消息呢?旅行者一號即將飛出了太陽系旅行者一號自發射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0多年,據NASA傳來的消息,它已經到達太陽系最外層邊界,即將飛出太陽系!
  • 旅行者1號相隔地球217億公裡,功率僅23瓦,數據如何傳回?
    其中通信設備的功率為20瓦,現在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大約217億公裡,相當於0.00229光年,通訊時差20.06小時,這就表示從旅行者1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需要20.06小時才能到達地球,被地面的衛星天線接收到。
  • 旅行者一號帶來的尷尬!
    現時,它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說實話,旅行者一號給我們探索太陽系立下了汗馬功勞,正因為它對深空探索,讓我們對太陽系幾大行星有了深入的了解,不過在旅行者一號完成了任務之後,它被賦予了一項新的任務,飛出太陽系。在旅行者一號身上攜帶了一張銅質磁碟唱片,它的外徑為12英寸,鍍金表面,內藏金剛石留聲機針。這意味著即使是十億年之後,這張唱片的音質依然和新的一樣。
  • 越飛越遠的「旅行者1號」,是如何與地球保持聯繫的?
    比方說1977年從美國發射離開地球的「旅行者1號」,如今已經在宇宙中遊蕩了42年的時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一名「旅行者」,如今,它已經飛抵太陽系的邊緣,朝著銀河系的中心地帶前進。不過,因為能量不足等原因,再過幾年旅行者1號就要與地球失去聯繫了,科學家表示,一直到2020年底之前,旅行者1號的能源仍可以支持它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在宇宙中前行,並且可以與地球隨時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不過在2025年之後,旅行者1號就要一切都靠自己了,它將成為宇宙中的一名「流浪者」,孤獨的漂浮在宇宙中。
  • 「旅行者號」離開地球40周年:《三體》的忠實粉絲很不安
    40年前(美國當地時間8月20日),宇宙飛船「旅行者二號」發射升空。「旅行者二號」和它相隔兩周發射的孿生哥哥「旅行者一號」,一南一北,分頭向太陽系的兩端前進。它們是目前服役最久、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類太空飛行器,其中「旅行者一號」已經離開了太陽風的勢力範圍,正在星際空間穿行。旅行者號它們的存在可能令《三體》的死忠粉感到不安。
  • 旅行者一號還能飛多久?
    旅行者1號是1977年發射升空的,比孿生兄弟晚了半個月,設計之初磚家的意思是讓它們執行同一計劃,同一目標的,二號換作現在的說法就是衝鋒陷陣的炮灰,為1號開路用的。但不能掰掰的這麼難聽,因兩者在設計上稍有不同,老二動力大一些,而老大在速度上有優勢,所以老二就承擔了開路先鋒的任務。
  • 旅行者一號永不回航,致敬:64億公裡處的最後一次回眸
    1977年9月5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發射升空,帶著地球的信息飛向了宇宙深處,那裡,是無盡的黑暗,是漫無邊際的空間,這一啟航就是43年,230億公裡,永不回航。『旅行者一號』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基因,飛向了遙遠,只為在那空無的宇宙之中尋找人類並不孤獨的證據。是的,也許你從不感到孤獨,因為你有朋友,有親人,有同事,但你放眼宇宙,會發現,在無邊無際的浩瀚之中,地球是多麼孤獨,又是多麼偉大,因為在人類幾十年的航天發展史上,至今沒有找到存在文明的『另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