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類短時間內無法離開地球,去看更加浩瀚的宇宙星河,但是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卻可以代替我們,去往更遠的地方。因為每個探測器需要去的地方、需要完成的任務不同,所以科學家們為每一個探測器所取的名字,也都極具意義。比方說1977年從美國發射離開地球的「旅行者1號」,如今已經在宇宙中遊蕩了42年的時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一名「旅行者」,如今,它已經飛抵太陽系的邊緣,朝著銀河系的中心地帶前進。
在過去的42年中,旅行者1號在太陽系中前行,為我們傳回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珍貴資料圖片,它曾經近距離拜訪過木星和土星,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臺拍攝了土星、木星以及它們的衛星群高清照片的空間探測器,如今,旅行者1號也成為人類發射的所有探測器中,距離我們最遠的一個。在2012年,科學家發現旅行者1號已經成功飛抵了太陽系邊緣,進入星際介質空間,如果太陽系的外圍不存在奧爾特星雲,那麼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了太陽系,成為第一臺成功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
不過,因為能量不足等原因,再過幾年旅行者1號就要與地球失去聯繫了,科學家表示,一直到2020年底之前,旅行者1號的能源仍可以支持它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在宇宙中前行,並且可以與地球隨時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不過在2025年之後,旅行者1號就要一切都靠自己了,它將成為宇宙中的一名「流浪者」,孤獨的漂浮在宇宙中。
或許當它在銀河系中穿行的時候,途徑某一顆存在生命的星球,它會被外星人捕獲,並且代替人類向外星文明問好,向他們展示它隨身攜帶的地球信息。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越來越遠,那麼在過去的42年中,它是如何將消息傳回到地球的呢?這一切都要歸功於NASA在旅行者1號出發前,為旅行者1號所配備的一口直徑為3.7裡面的「大鍋蓋」。
這個「大鍋蓋」的作用類似於我們之前藉助天線等物品來接受電視信號一樣,主要功能就是讓旅行者1號可以在太空中隨時與地球保持聯繫,並且接收和發送各類無線電信號。雖然旅行者1號離開了地球,但是在過去的42年中,NASA方面卻一直都未曾停止對旅行者1號的關注,NASA專門在世界上找了3個地方用來接收旅行者1號發送回來的信號,並且對其進行控制。
這些地方也被稱作旅行者1好的「暗房」,因為配套設施極強,所以哪怕是旅行者1號的信號非常微弱,遠在地球上的我們也仍然可以接收到,並且密切關注著旅行者1號的所有行動。雖然幾年之後旅行者1號就要與地球失去聯繫,但是天文學家或許在觀測宇宙的時候,順著旅行者1號消失的方向,可能也會重新觀察到旅行者1號,雖然它再也回不到地球,但是地球將永遠是它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