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英國流放地的?

2021-01-10 縱橫史觀

澳大利亞一開始是英國的流放地。英國認為把罪犯流放到偏遠的地區,能夠徹底終結犯罪,所以把他們送到大洋彼岸的,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上。

雖然澳大利亞的許多流放地,以惡劣的環境而聞名,但大洋彼岸的其他英國殖民地,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但為什麼英國人一開始要把罪犯送到澳大利亞呢?機遇與需求的結合,為澳大利亞作為英國流放地的起源,提供了一個簡明的理由。

英國認為罪犯是「犯罪階層」的一部分,應該被驅逐出境

從1750-1900年,英國的刑罰制度發生了變化。在那之前,懲罰主要集中在羞辱上。在英國,用枷和鞭打等方法很普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公眾認為,這些懲罰野蠻且不人道,因此國家不得不尋找新的方法來對付違法者。

隨後,將犯罪分子驅逐出境的概念越來越受到歡迎。英國認為所有的罪犯都是「犯罪階層」的一部分。官員們認為,通過將違法者驅逐出這個國家,就是在削弱這個群體,從而降低全國的犯罪率。

將罪犯運到新的土地,使英國得以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儘管將罪犯轉移到國外,使英國擺脫了所謂的「罪犯階層」,但它還有另一個目的。通過將罪犯送往新建立的海外殖民地,英國在不犧牲守法公民的情況下,擴大了其控制範圍。

創造新的定居點需要做很多艱苦的工作,而罪犯為英國新殖民地提供了急需的勞動力,使海外殖民地得以發展和繁榮。這對英格蘭來說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它擺脫了被認為有害的人,同時還免費僱傭罪犯,作為擴張英格蘭帝國的寶貴資源。

罪犯最初被送到美國,但美國的獨立戰爭中斷了這個過程

最初,英國把罪犯流放到美國。據估計,每年大約有2000人被送往美國的9個定居點,總計約有5萬名囚犯被送往這些大西洋彼岸。這些罪犯犯下了各種各樣的罪行,從政治犯罪到綁架罪都有。

雖然對英國官員來說,把罪犯送到美國是一種相當有效的制度,但它很快就被美國獨立戰爭打斷。在美國於1783年正式獲得獨立後,英國再也不能把它的罪犯送到這個新主權國家。

1770年,詹姆斯·庫克船長聲稱,澳大利亞是英國的殖民地

美國獨立戰爭始於1775年,但在之前英國已經開始將其統治擴展到北美殖民地以外。1770年,詹姆斯·庫克船長在「奮進號」上的航行,建立了大英帝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第一次聯繫。

庫克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植物學灣登陸,該地區現在被稱為新南威爾斯。他立即宣稱這個國家屬於英國,並將一塊新的土地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

亞瑟·菲利普船長計劃於1788年,在植物灣建立第一個囚犯定居點

英國需要一個新的地點來運送它的罪犯,而澳大利亞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此外,這個新地點為英國船隻在太平洋上提供了一個很方便的基地。就像美洲殖民地一樣,澳大利亞殖民地提供了擴大英國統治的機會,同時也延續了依賴交通的懲罰制度。

1788年,皇家海軍的亞瑟·菲利普上校,著手在植物學灣建立第一個罪犯定居點。然而,當他到達時,他發現這個地區並不適合居住。於是他們搬到了傑克遜港,這裡現在是著名的雪梨港的一部分。菲利普斯發現這片區域更加宜人,於是他開始擔任澳大利亞第一個殖民地的總督。

十一艘英國船,組成第一艦隊

11艘英國船組成了第一支艦隊,把新移民帶到傑克遜港。其中六艘是運送罪犯的船,三艘是儲存船,兩艘是海軍護航船。

船隊總共帶了736名罪犯和1000名移民到澳大利亞。而這次航行花了殖民者八個月的時間,才到達他們的新家。

當時人們對澳大利亞知之甚少,所以在那裡定居特別危險

當菲利普登陸澳大利亞時,人們對這片新大陸幾乎一無所知。殖民者不知道在這樣地形上能找到什麼。他們也不知道土著人民的態度和數量,甚至也不確定他們新家的氣候情況。

當涉及到罪犯時,知識的缺乏開始被關注到。英國官員認為,對未知的恐懼會阻止罪犯在他們的新家犯下更多錯誤。然而,就建立一個殖民地而言,知識的缺乏意味著囚犯和自由人必須共同努力,在他們的新殖民地上獲得成功。

第一個定居點,為囚犯和自由人提供了同樣的機會

菲利普意識到,在地球的另一端建立一個成功的殖民地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他認識到,他定居點的成功,需要所有人的不懈努力,而不僅僅是自由人。懷著這一使命,他尋求改革定罪指控,而不是簡單地懲罰他們。

傑克遜港殖民地一開始掙扎求生,許多移民對農業技術不熟練。缺乏專業知識,再加上不熟悉當地氣候,導致農作物歉收,食物短缺,無法滿足所有移民的需求。然而,菲利普仍然堅持犯人和自由人應該得到同樣的口糧,不管當時的口糧是多少。此外,他還將土地贈予他認為值得擁有的囚犯,讓他們有機會在新世界真正的重新開始。菲利普像對待其他移民一樣,重視囚犯的成功,確保了殖民地的生存。

這個殖民地不太像監獄,而更像一個城鎮

菲利普的平等主義觀點,改變了第一個流放地的面貌。雖然傑克遜港定居點的本意,是要成為遠離英國領土的監獄,但它更像是一個和諧的英國城鎮。當這個殖民地在18世紀90年代,找到立足點時,囚犯和自由人已經可以舒適地生活在一起。

罪犯並沒有被關起來或轉移到城鎮的特定區域。相反,他們被允許住在自己的小屋裡,並可以建立家庭。當他們的刑期正式結束時,他們甚至可以獲得12萬平米的土地,他們可以在那裡工作,建造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

隨著時間的推移,士兵們放棄了他們嚴格的軍事方式,與公眾融為一體。他們離開了軍營,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家,並嘗試著從事不同的行業,開始了為英國王室服務之外的生活。雖然後來的流放地對犯人很嚴厲,但這裡給了人們一個新的機會,讓他們在一個與過去罪行幾乎沒有聯繫的新地方重新開始。

160,000名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亞各地的流放地

從1788年第一次刑事和解,到1868年廢除流放罪犯,大約有16萬名罪犯從英國轉移到澳大利亞。傑克遜港在成功之後,全國各地都效仿建立了囚犯定居點,因此囚犯的運輸也成為了一種常態。在該島北部的沙利文灣,建立了另一個囚犯殖民地。1804年,罪犯首次來到這裡,1818年,罪犯開始定期湧入這片殖民地。

當罪犯成為這片新土地上的正式定居者時,很快就建立了幾個定居點作為二級懲罰的場所。如果罪犯在澳大利亞犯了新的罪行,他們將再次被送到這些特定的地點,接受進一步的懲罰。這些次要定居點包括諾福克島、麥格理港、麥格理港和紐卡斯爾。

某些監獄更注重懲罰,而另一些則強調改革。然而,無論罪犯在哪裡落網,大多數定居點都提供了自由和正常生活的機會。服刑後,人們可以在新的土地上過上獨立的生活,並有很多賺錢機會。在大多數情況下,改革為許多囚犯繼續創造了完全正常的生活。

澳大利亞吸引了其他自由定居者的移民

雖然澳大利亞最初是一個流放地,但許多自由移民也被吸引到這片新大陸。新殖民者可以很容易地獲得自己的土地,讓他們得以謀生,而這在英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1831年,西澳大利亞成為自由移民的第二個殖民地,儘管從歐洲國家移民過來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1836年,南澳大利亞成為殖民地,1851年,維多利亞成為殖民地,1856年,塔斯馬尼亞成為殖民地,1859年,昆士蘭成為殖民地。許多新來的移民靠養牛羊謀生,並且大多定居在海岸,遠離危險和不適宜居住的灌木叢。

1840年是囚犯流放結束的開始

隨著澳大利亞產生更多的定居者,和越來越多的獨立意識,囚犯運輸的衝突戰爭也隨之開始出現。許多定居者開始不相信這些交通運輸,並對將他們繳納的稅款,用於這一過程提出了質疑。與此同時,英國對懲罰的看法再次轉變,對許多囚犯被分配給私人僱主時受到的待遇,感到不安。

為了結束對囚犯的虐待,英國於1840年廢除了將囚犯運送給私人僱主的制度。儘管直到1852年在澳大利亞的大多數州,才正式廢除了這種做法,但這種選擇基本上終結了流放罪犯的行動。在此期間,西澳大利亞殖民者還在指示政府將罪犯送到他們的殖民地。這個過程又持續了16年,直到1868年在澳大利亞境內停止運送罪犯。

澳大利亞的淘金熱,導致了人口的激增

19世紀50年代,在維多利亞州發現黃金後,移民澳大利亞的人數激增。當時,世界各地的淘金者紛紛湧入澳大利亞,在此過程中促進了澳大利亞的人口和經濟增長。

在此期間,澳大利亞人口翻了兩番,出口也大幅增長。到1891年,該國已成為羊毛、羊肉、乳製品和小麥的主要出口國。此外,人口從1851年的43萬增加到1891年的300萬。

大多數澳大利亞殖民地,基本上是自治的

與以前的英國殖民地不同,大多數澳大利亞殖民地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自治。然而,殖民地仍然要向大英帝國交稅,包括維持流放地。

在整個19世紀,澳大利亞仍然處於英國議會的立法權之下。雖然英國和澳大利亞各殖民地之間曾有過緊張的時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並導致兩地之間普遍友好的關係。

1901年,澳大利亞殖民地聯合,澳大利亞聯邦成立

澳大利亞的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因為各個殖民地的利益差異極大。每個殖民地都有不同的優先事項,這導致了殖民者之間的普遍不信任。1860年到1900年之間,殖民地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交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立聯合聯邦的願望越來越強烈,1901年,這些殖民地終於聯合成一個國家——澳大利亞聯邦。

在這個新制度下,殖民地變成了在一個聯邦政府下聯合起來的州。聯邦政府負責國防、移民、海關、婚姻和對外事務。除此之外,每個州都有權制定自己的法律。

《威斯敏斯特規約》將澳大利亞確立為大英帝國內的一個自治區

雖然澳大利亞建立了一個聯邦政府的國家,但它仍然是大英帝國的屬地。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令》對兩國進行了一些明確的規定。根據這一法令,澳大利亞作為一個與英國平等的獨立國家成立,共同效忠於國王。換句話說,澳大利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獲得了完全的自治權,現在和將來,都不需要遵守英國的法律。

澳大利亞今天仍然是大英國協的一個成員。這樣一來,澳大利亞既保持了與英國的聯繫,又保持了獨立。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最初是英國流放犯的殖民地
    英國進入18世紀後,一方面充滿了發展生機,另一方面犯罪率也居高不下,尤以偷盜和暴力為甚,英國政府及民眾為此大傷腦筋。但是,1776年爆發了北美獨立戰爭,英國失去了北美的流放地,這使得其監獄擁擠問題驟然突出,只好把廢棄船隻作為關押犯人的「囚船」,臨時設置於泰晤士河上,但很快也人滿為患。羈押條件的惡劣與罪犯人數的上升,不僅造成犯人屢屢越獄,直接危害社會,而且還時常引發瘟疫,向民眾蔓延。因此,為了解決罪犯關押問題,英國人將目光從北美轉向了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獨佔澳洲大陸,為何不能成為像美國之類的超級大國?
    雖然澳大利亞國土面積有769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第六,但是澳大利亞國土質量並不高,以沙漠和草原地形為主,只有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是狹窄的平原地形,適合從事大規模的開發活動,成為澳大利亞主要城市和人口的分布區,而廣大的內陸沙漠地區並不適合人類居住。雖然澳大利亞的國土質量不高,但是澳大利亞的地緣區位還算不錯。
  • 澳大利亞會分裂嗎?
    1770年,英國宣布擁有澳洲主權;1778年,英國航海家亞瑟·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定居雪梨,在此地升起英國國旗,澳洲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而這間接促進了英國對澳洲的開發——此前的100多年間,英國一直將戰爭囚犯送往美國或加拿大的流放地。
  • 澳大利亞:大航海時代中,一塊「誰去誰嫌棄」的大陸
    西班牙:我找了,只是沒找到眾所周知,葡萄牙和西班牙雖然名字上都有個「牙」字,但兩國的歷史關係並不和睦,對打了三百多年才被西班牙承認為獨立國家的葡萄牙,一直勵精圖治,想讓自己變強,功夫不負有心人,葡萄牙最終在大航海時代成為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滿世界跑著做生意。但西班牙也不是吃素的,一直跟著葡萄牙搶生意,磕碰不斷。
  • 「拉網式」消滅土著人,英國殖民者這一波操作太狠了
    ——英國傳教士蘭斯洛特·斯雷爾克德(1788-1859)上面這段話,是這位傳教士提供給英國政府的一份報告,說明了他在澳大利亞殖民地的見聞。當時,雪梨西部的巴瑟斯特地區和亨特山谷地區,經常遭到土著人的襲擊。於是,新南威爾斯總督託馬斯·布裡斯班就頒布命令,派出軍隊追捕,同時允許牧場主射殺土著人。對於當時的英國來說,澳大利亞殖民地有些特殊。
  • 殖民者的發明:澳大利亞是如何「被乾旱」的
    但是,澳大利亞絕大多數居民住在沿海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溼潤,呈現明顯的海洋性特徵。那麼,這些久居沿海,甚至從未到過內陸的澳大利亞人對於乾旱的焦慮感是如何產生的?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新移民「乾旱」體驗從何而來英國人最初在雪梨的植物灣登陸。
  • 盤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之間的關係
    一,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幾乎同文同種。1,英語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第一語言。英語是67個國家的官方語言、世界上有超過20億人說英語。2,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國家。
  • 中國規模最大的流放地:有40餘位帝王、皇親、將相被流放至此!
    中國規模最大的流放地:有40餘位帝王、皇親、將相被流放至此!房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與神農架毗鄰,房縣古稱「房陵」,中國的地名不是隨便起的,都是有理由的,為什麼這裡起名叫房呢?是中國年代最早、規模最大、歷史最長久的流放地之一流放,從遠古時期作為一種少量慎用的「放」、「逐」、「遷」、「謫」懲戒手段,一直到作為刑罰的 「遷徙」、「徒放」、「流刑」、「發配」、「三流」、「發遣」等,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稱。房縣作為著名的流放地,據統計,共有40餘位帝王皇親將相被流放房陵(房州),其中有16位帝王、16名皇親、13名將相及刺史流放房陵(房州)。
  • 聖誕島有七成華人,當年澳大利亞是如何從新加坡取得聖誕島的
    (聖誕島區位圖) 那麼,澳大利亞是如何從新加坡手中搶到聖誕島主權的呢? 聖誕島最早被發現於1643年,當時英國的威廉·邁納斯船長在聖誕前夜發現了這座島,便將該島命名為了聖誕島。值得一說的是,邁納斯船長僅僅是給島嶼取了名字,卻並沒有登陸這座島。一直到19世紀,英國在完成工業革命,超越了西班牙和荷蘭,真正成為海上霸主之後,聖誕島才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 澳大利亞面積堪比中國,為什麼沒有原住民?
    國力強大之後,英國在全球範圍內擴張殖民地,國土膨脹到了一個不可想像的地步,號稱日不落帝國。 但本國的人口,跟不上土地膨脹的速度,這導致英國各殖民地非常的缺人。 沒有人願意離開繁華的英國,背井離鄉去那些殖民地裡搞建設。
  • 澳大利亞男孩餵食袋鼠卻慘遭「鼠拳打臉」
    據英國《鏡報》8月13日報導,一名澳大利亞少年在墨爾本某野生動物公園內被袋鼠重重打了一拳,起因是他在哥哥的鼓勵下嘗試給袋鼠餵食。他們的母親拍下了這段不到30秒的短視頻並發到了網上。
  • 澳大利亞已射殺超5000頭駱駝,原因究竟是什麼?
    關於澳大利亞的駱駝,你需要知道這些澳大利亞環境報告(ASER)顯示,大約在1840年,野生駱駝被引入澳大利亞,而截至2008年,已有約100萬駱駝分布在西澳州、北領地、南澳州和昆士蘭州的中部乾旱地區。駱駝能在3分鐘內喝下200升的水,而因乾旱、飢餓而死的駱駝屍體也會汙染水源,這些使得它們在澳大利亞乾旱期間,成為水源的嚴重威脅。目前,乾旱已經導致澳大利亞十多個城鎮的飲用水枯竭,並為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嚴重的森林大火創造條件。2008年,澳大利亞野生駱駝數量已超過120萬,增長迅猛,並在全澳範圍不斷擴散。
  • 澳大利亞專家設計新國旗 以削弱英國影響力(圖)
    澳大利亞專家布萊克斯蘭設計了一面新的國旗,希望能盡大程度脫離英國傳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27日報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軍事史學家布萊克斯蘭(John Blaxland)近日設計了一面新的國旗。他表示,他希望在國旗裡囊括澳大利亞歷史的各個方面,包括其土著元素、殖民歷史及多元文化。
  • 英國病毒株引發澳大利亞城市突然封鎖
    最近在澳大利亞爆發的疫情迫使政府再次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星期五,澳大利亞第三大城市再次進入封鎖狀態,全國範圍內對國際入境者的限制正在收緊,此前一家檢疫酒店的一名清潔工感染了英國高度傳染性的COVID-19病毒。
  • 美國疫情一步步失控,只能祈禱疫苗能扭轉現在的局面了
    美國就是最好的說明,由於政府不重視,美國疫情一步步失控,導致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美國現在只能祈禱疫苗能扭轉現在的局面了。美國疫苗出現嚴重不足的情況但是美國的疫苗卻頻頻傳出不好的消息,日前以色列一名人員在接種了美國輝瑞公司的疫苗之後死亡。這是以色列發生的第二例因為注射疫苗而發生死亡的事件了。
  • 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四國互通計劃有新進展
    2015年英國宣布脫歐後,「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國計劃互通,移民一國等於移民四國」的消息在全球傳的沸沸揚揚。 每隔一段時間,都有關於此計劃的最新消息傳來。
  • 南半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亞曾經的首都,卻用英國人命名
    澳大利亞是一個神奇的國家,這裡有無數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當然這裡也有許多讓人吃驚的野生動物,但是在澳大利亞有這麼一座城市,這裡曾經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並且是由一個英國人命名,這裡是哪呢?
  • 南半球最繁華的城市,曾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以一個英國人名字命名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一個神奇的國家,這裡有數不勝數的自然美景,也有享譽世界的人文景點,還有在網絡上爆紅的驚豔野生動物,這個國家並沒有悠久的歷史。提到澳大利亞,一般人只能想到雪梨和雪梨歌劇院。其他城市則沒有任何存在感。在澳大利亞有這樣一個城市是不夠的。這裡曾經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但卻是由一個英國人命名的。一起來看看吧!。
  • 英國為了製造染料種下一些仙人掌,一個世紀後,澳大利亞被坑慘了
    雖然詩人們覺得野草這種頑強的精神值得歌頌,但澳大利亞一定不這麼覺得。 澳大利亞就經歷過這種情況。眾所周知,澳洲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而英國為了製造一種染料,曾在澳洲種了些仙人掌。這種染料就是胭脂蟲紅,胭脂蟲這種動物在世界美妝史上相當有名,曾經是埃及豔后用來製作洋紅色口紅的重要著色劑。
  • 蘇格蘭是如何成為英國的一部分的
    這個王朝比較有名就是因為亨利八世,其為了和凱薩琳皇后離婚,便公然違抗羅馬教廷,創立英國國教,也就是新教,實行了英國的宗教改革。通過侵佔耕地將其變為牧場,促進了英國毛織業的發展。然而,大批自耕農卻失去土地了,於是他們便成為了流浪人,不得不受僱於新貴族和資本家。同時英國組織的貿易公司還參與了海盜行為,也就是搶劫歐洲的商船(尤其是西班牙商船和西班牙美洲殖民地)。這樣一來經濟上在英國就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